一种车用折叠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折叠器,包括上折叠盒和下折叠盒,上折叠盒和下折叠盒相铰接;在上折叠盒上铰接有型材连杆,在下折叠盒上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型材手柄,型材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型材手柄的另一端上。由于手柄和连杆均为型材,这样,所使用的材料少,制造也非常的方便和快捷,因此,成本低,同时,型材手柄和连杆所占用的体积小,从而使整个的折叠器体积减小。
【专利说明】一种车用折叠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自行车上的折叠器。
【背景技术】
[0002]为了能让电动车或自行车折叠起来,便于携带,通常通过设置折叠器来实现。为了实现不同的折叠目的,现有的折叠器结构各式各样。如在申请号为200820147372.7申请日为2008.9.9授权公告日为2009.7.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折叠器,具体公开了折叠器包括前盖、后盖、手柄、第一枢接机构、第二枢接机构和可调连接机构;前盖与后盖的一侧通过第一枢接机构枢接;手柄通过第二枢接机构与后盖的另一侧枢接;可调连接机构的一端与前盖的另一侧枢接,可调连接机构的另一端与手柄枢接。该结构的折叠器,由于设置了可调连接机构,折叠器打开之后手柄通过可调连接机构与前盖连接,因而不会碰到车架而对车架造成损伤;而且可以通过可调连接机构调节手柄的锁紧力,从而使折叠器使用方便,寿命大大延长,而且加工更加容易。但手柄的截面为U形,可调节连接机构为螺杆,因此,会使折叠器的体积大,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都高。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折叠器。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折叠器,包括上折叠盒和下折叠盒,上折叠盒和下折叠盒相铰接;在上折叠盒上铰接有型材连杆,在下折叠盒上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型材手柄,型材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型材手柄的另一端上。
[0005]上述结构,由于手柄和连杆均为型材,这样,所使用的材料少,制造也非常的方便和快捷,因此,成本低,同时,型材手柄和连杆所占用的体积小,从而使整个的折叠器体积减小。
[0006]进一步的,型材连杆的中部向内弯曲呈弧形,这样,当折叠器折合后,型材连杆的中部和型材手柄之间会自然形成定位孔,因此,定位环上的卡扣能卡入到定位孔内,防止手柄随意打开。
[0007]进一步的,型材手柄包括依次连接的下铰接座、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第三弯曲部及上铰接座,第一弯曲部的中部向外弯曲,第二弯曲部的中部向内弯曲,第三弯曲部的中部向外弯曲。要使型材连杆铰接到上折叠盒上,在需要在上折叠盒上设有一型材连杆铰接座,而当折叠器折合后,型材手柄很容易接触到型材连杆铰接座,当设置了第一弯曲部后,则可防止折叠器折合后型材手柄与型材连杆铰接座相互干涉,从而使折叠器扣合得更紧。
[0008]进一步的,在下铰接座上设有截面为长形的第四铰接孔,所述的第二铰接轴穿过第四铰接孔,在下铰接座上设有与第二铰接轴接触的调节螺钉,该结构,通过调节调节螺钉,则能限制第二铰接轴在第四铰接孔中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型材手柄锁紧力的目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折叠盒包括底板及自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板,侧板的上表面相对于底板呈斜面。当需要让立管和前叉竖管具有一定夹角时,将侧板的上表面设置成斜面,则能保证上折叠盒的上表面与立管的中心轴线垂直,底板与前叉竖管的中心轴线垂直,这样,上折叠盒和立管容易对中,底板与前叉竖管容易对中。
[0010]进一步的,侧板上具有一平面,平面上焊接有铰接座,所述的铰接座与上折叠盒上的铰接座通过第一铰接轴相铰接。通过设置一平面,则铰接座与侧板之间的连接面大,焊缝的长度长,因此,连接更加的牢固,而且在焊接铰接座时能更好的定位。
[0011]进一步的,在侧板上焊接有型材手柄铰接座,所述的型材手柄铰接座为U形,在型材手柄铰接座上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的第二铰接轴穿过第二铰接孔。U形的型材手柄铰接座既能保证强度,又能节省材料,从而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折叠式立管的分解图。
[0013]图2为折叠器折合后折叠式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折叠器打开后折叠式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另一折叠器折合后折叠式立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另一折叠器打开后折叠式立管的结构不意图。
[0017]图6为下折叠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下折叠器向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型材连杆铰接座结构示意图。
[0020]图9为型材手柄铰接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第一实施方式。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车用折叠器包括上折叠盒I和下折叠盒2。
[0024]在上折叠盒I的一侧设有铰接座3、在下折叠盒2的一侧设有铰接座4,铰接座3和铰接座4之间设有第一铰接轴5将上折叠盒I和下折叠盒2铰接起来。
[0025]在上折叠盒I上连接有立管100,在下折叠盒2上连接有前叉竖管(未示出),在立管100上套有定位环300,定位环300上具有卡扣301。
[0026]在上折叠盒I上与铰接座3相对的一侧设有型材连杆铰接座6,在下折叠盒2上与铰接座4相对的一侧设有型材手柄铰接座7。
[0027]型材连杆铰接座6上通过第三铰接轴61铰接有截面为扁平状的型材连杆7,型材连杆的中部81向内弯曲呈弧形。型材连杆的另一端与型材手柄的另一端相铰接。
[0028]型材手柄铰接座7通过第二铰接轴71铰接有型材手柄9。型材手柄9包括依次连接的下铰接座91、第一弯曲部92、第二弯曲部93、第三弯曲部94及上铰接座95,第一弯曲部92的中部向外弯曲,第二弯曲部93的中部向内弯曲,第三弯曲部94的中部向外弯曲。在下铰接座91上设有截面为长形的第四铰接孔911,所述的第二铰接轴71穿过第四铰接孔911,在下铰接座上设有与第二铰接轴接触的调节螺钉10。
[0029]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手柄和连杆均为型材,这样,所使用的材料少,制造也非常的方便和快捷,因此,成本低,同时,型材手柄和连杆所占用的体积小,从而使整个的折叠器体积减小。
[0030]如图2所示,当上折叠盒I和下折叠盒2折合后,型材连杆8位于型材手柄9的内侦牝且由于型材连杆8中部向内弯曲,因此,在型材连杆8和型材手柄9之间形成定位孔89,定位环300上的卡扣301能卡入到定位孔89内,防止手柄随意打开,起到了安全保护的作用。同时,型材连杆铰接座6凸出于上折叠盒1,当设置了第一弯曲部92后,则可防止折叠器折合后型材手柄与型材连杆铰接座相互干涉,从而使折叠器扣合得更紧。
[0031]如图2和图3所示,上折叠盒I和下折叠盒2之间的锁紧程度由型材连杆8和型材手柄9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当设置了调节螺钉10后,通过调节调节螺钉10,则能限制第二铰接轴在第四铰接孔中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型材手柄锁紧力的目的。
[0032]第二实施方式。
[0033]如图4至图5所示,车用折叠器包括上折叠盒I和下折叠盒2。
[0034]在上折叠盒I的一侧设有铰接座3、在下折叠盒2的一侧设有铰接座4,铰接座3和铰接座4之间设有第一铰接轴5将上折叠盒I和下折叠盒2铰接起来。
[0035]上折叠盒I为板状结构,在上折叠盒I上连接有立管100,上折叠盒I的上表面与立管100的中心轴线垂直。如图6和图7所示,下折叠盒2包括底板21及自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板22,侧板22的上表面相对于底板21呈斜面,侧板22上具有一平面221,平面221上焊接有所述的铰接座4,通过设置一平面,则铰接座与侧板之间的连接面大,焊缝的长度长,因此,连接更加的牢固,而且在焊接铰接座时更容易定位。在下折叠盒2上连接有前叉竖管200,下折叠盒2的底板与前叉竖管200的中心轴线垂直。在立管100上套有定位环,定位环上具有卡扣。
[0036]在立管100或上折叠和I上与铰接座3相对的一侧设有型材连杆铰接座6,如图8所示,型材连杆铰接座6为U形,这样既可保证强度,又能节省材料,在型材连接杆铰接座上设有第三铰接孔62。在下折叠盒2上与铰接座4相对的一侧设有型材手柄铰接座7,如图9所示,型材手柄铰接座7上设有第二铰接孔72,型材手柄铰接座7为U形,这样既可保证强度,又能节省材料。
[0037]型材连杆铰接座6上通过第三铰接轴61铰接有截面为扁平状的型材连杆7,型材连杆的中部81向内弯曲呈弧形。型材连杆的另一端与型材手柄的另一端相铰接。
[0038]型材手柄铰接座7通过第二铰接轴71铰接有型材手柄9。型材手柄9包括依次连接的下铰接座91、第一弯曲部92、第二弯曲部93、第三弯曲部94及上铰接座95,第一弯曲部92的中部向外弯曲,第二弯曲部93的中部向内弯曲,第三弯曲部94的中部向外弯曲。在下铰接座91上设有截面为长形的第四铰接孔911,所述的第二铰接轴71穿过第四铰接孔911,在下铰接座上设有与第二铰接轴接触的调节螺钉10。
[0039]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手柄和连杆均为型材,这样,所使用的材料少,制造也非常的方便和快捷,因此,成本低,同时,型材手柄和连杆所占用的体积小,从而使整个的折叠器体积减小。
[0040]如图4所示,立管100和前叉竖管200具有一定夹角,将侧板的上表面设置成斜面,则能保证上折叠盒的上表面与立管的中心轴线垂直,底板与前叉竖管的中心轴线垂直,这样,上折叠盒和立管容易对中,底板与前叉竖管容易对中。[0041]如图4所示,当上折叠盒I和下折叠盒2折合后,型材连杆8位于型材手柄9的内侦牝且由于型材连杆8中部向内弯曲,因此,在型材连杆8和型材手柄9之间形成定位孔89,定位环300上的卡扣301能卡入到定位孔89内,防止手柄随意打开,起到了安全保护的作用。同时,型材连杆铰接座6凸出于上折叠盒1,当设置了第一弯曲部92后,则可防止折叠器折合后型材手柄与型材连杆铰接座相互干涉,从而使折叠器扣合得更紧。
[0042]如图4和图5所示,上折叠盒I和下折叠盒2之间的锁紧程度由型材连杆8和型材手柄9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当设置了调节螺钉10后,通过调节调节螺钉10,则能限制第二铰接轴在第四铰接孔中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型材手柄锁紧力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折叠器,包括上折叠盒和下折叠盒,上折叠盒和下折叠盒相铰接;其特征在于:在上折叠盒上铰接有型材连杆,在下折叠盒上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型材手柄,型材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型材手柄的另一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折叠器,其特征在于:型材连杆的中部向内弯曲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折叠器,其特征在于:型材手柄包括依次连接的下铰接座、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第三弯曲部及上铰接座,第一弯曲部的中部向外弯曲,第二弯曲部的中部向内弯曲,第三弯曲部的中部向外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折叠器,其特征在于:在下铰接座上设有截面为长形的第四铰接孔,所述的第二铰接轴穿过第四铰接孔,在下铰接座上设有与第二铰接轴接触的调节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折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折叠盒包括底板及自底板边缘向上延伸的侧板,侧板的上表面相对于底板呈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折叠器,其特征在于:侧板上具有一平面,平面上焊接有铰接座,所述的铰接座与上折叠盒上的铰接座通过第一铰接轴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折叠器,其特征在于:在侧板上焊接有型材手柄铰接座,所述的型材手柄铰接座为U形,在型材手柄铰接座上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的第二铰接轴穿过第二铰接孔。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3567877SQ20132068359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黄可俭 申请人:广州市银三环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