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817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客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尾部于上和/或下旋涡产生区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在使用时在对应涡流产生区中水平延伸的导流板。当客车处于高速行驶时,打开并伸展导流板,对客车尾部气流进行梳理,强制破坏旋涡产生区的湍流涡结构,将湍流涡分解为相对小的旋涡,减少了大旋涡造成的湍流损失,降低整车风阻。采用检测装置检测车速及对后方区域进行探测,当尾部无其它物体时打开导流板;还可以根据车速进行自动控制,当客车处于低速状态时,可以自动关闭导流板。该客车还设有手动开关按钮,司机可以根据实际路段打开或关闭尾部导流系统,防止在城市或者车流量大的路段打开导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专利说明】客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
【背景技术】
[0002]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尾气排放过大而造成的。中国客车耗能多,排放量大,大约有一半的能耗是用于克服空气阻力。
[0003]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为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且与汽车造型息息相关,如何改善汽车造型将成为汽车节能和环保的重要课题。
[0004]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汽车速度超过70km/h时,空气对车身所造成的阻力将成为影响汽车最高车速、燃油经济性和操纵稳定性等的重要因素。汽车总的消耗功率随着车速的提高而迅速增加,其中空气阻力消耗的功率增加非常迅速,当车速超过70km/h时,它将大于滚动阻力消耗的功率。目前,客车的营运路段中约80%以上是高速路段,且高速路段中有至少50%的油耗用于克服空气阻力。
[0005]如图1所示为现有客车在行驶时的气流流向示意图,由图可知,当气流沿汽车表面流动到汽车尾部时,气流分离而形成尾随汽车后面的湍流尾流,即气流沿汽车上、下表面流动到尾部后分别形成一个大的旋涡产生区6和7,造成较大的空气阻力,增大了能耗。
[0006]由于空气阻力与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为了减少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主要应减小汽车的迎风面积和空气阻力系数大小,受到乘座使用空间的限制,迎风面积不易进一步减小。因此,减小空气阻力主要依赖于空气阻力系数的减小,这就需要设计合理的导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以解决现有客车所引起的空气阻力大、能耗大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尾部于上旋涡产生区和/或下旋涡产生区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在使用时在对应涡流产生区中水平延伸的导流板。
[0009]导流板可上下翻转铰接于车体上,其具有一个向上翻转至水平状态的展开位和一个向下翻转朝向车体的收起位。
[0010]车体上设有驱动导流板绕其铰接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
[0011 ] 该客车还设有手动开关。
[0012]本实用新型的客车在车体的尾部于上旋涡产生区和/或下旋涡产生区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在使用时在对应涡流产生区中水平延伸的导流板,当客车处于高速行驶时,打开并伸展导流板,对客车尾部气流进行梳理,强制破坏旋涡产生区的湍流涡结构,将湍流涡分解为相对小的旋涡,减少了大旋涡造成的湍流损失,降低整车风阻。[0013]采用检测装置检测车速及对后方区域进行探测,当尾部无其它物体时打开导流板;还可以根据车速进行自动控制,当客车处于低速状态时,可以自动关闭导流板。
[0014]该客车还设有手动开关按钮,司机可以根据实际路段打开或关闭尾部导流系统,防止在城市或者车流量大的路段打开导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客车在行驶时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0016]图2为导流板打开状态时客车尾部局部侧视图;
[0017]图3为导流板打开状态时客车尾部后视图;
[0018]图4为导流板与车体的连接结构图;
[0019]图5为传感器探测范围与导流板位置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客车在行驶时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0022]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客车实施例结构图,由图可知,包括车体5,车体5的尾部于上旋涡产生区6和/或下旋涡产生区7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在使用时在对应涡流产生区中水平延伸的导流板I。
[0023]导流板I位于客车尾部,本实施例不同客车所用的导流板都在尾气管上方,但距离尾气管的高度是不相同的,依车型不同,导流板的长度和宽度以及距离尾气管的高度可以经过计算得出最佳值。导流板采用平板状结构,但材质一定要保证轻薄,而且该导流板在车辆正常行驶时不会变形,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
[0024]如图4所示,导流板I可上下翻转铰接于车体5上,其具有一个向上翻转至水平状态的展开位和一个向下翻转朝向车体的收起位。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在车体5上设置驱动导流板I绕其铰接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2,可以使导流板快速打开或收回。
[0025]另外,导流系统还包括与驱动机构控制连接的控制器3和设置于车体尾部并与控制器连接的检测装置4。
[0026]检测装置4可以采集车速,控制器3根据检测装置4采集的数据对驱动机构2发送命令,控制导流板I的开启或关闭。控制器3主要根据车速进行的,若车速达到要求的时候发送开启命令,当车速低于要求值时,发送关闭命令。
[0027]如图5所示,检测装置4不仅能够采集车速,还能对车体尾部后方设定范围的区域进行探测,当发现探测范围8内有障碍物时,禁止打开导流板I ;当导流板I处于打开状态处于水平朝后悬伸位置时,若检测装置4探测到有其它物体时,关闭导流板I。
[0028]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客车一种实施例在行驶时的气流流向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只在下旋涡对应位置处设置导流板,强制破坏旋涡产生区的湍流涡结构,将湍流涡分解为相对小的旋涡,减少了大旋涡造成的湍流损失,从而降低了空气阻力。
[0029]该客车还设有手动开关按钮,客车司机可以根据实际路况进行控制。
[0030]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的设置不局限于应用于客车上,也可以应用在与客车造型相似或相同的货车或其它车辆上。[0031]另外,也可以在上、下旋涡区中均设置导流板或只在上旋涡区中设置导流板;导流板的结构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导流板与车体的连接也可以采用伸缩方式;另夕卜,检测装置的车速检测功能也可以采用客车中现有的检测系统来实现,而不另外增设。上述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结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客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尾部于上旋涡产生区和/或下旋涡产生区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在使用时在对应涡流产生区中水平延伸的导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导流板可上下翻转铰接于车体上,其具有一个向上翻转至水平状态的展开位和一个向下翻转朝向车体的收起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车体上设有驱动导流板绕其铰接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其特征在于:该客车还设有手动开关。
【文档编号】B62D37/02GK203739999SQ201320817495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刘积成, 马磊, 严德海, 姜德军, 阎备战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