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689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由牵引车、车架、后挡板、配重箱、前挡板、左托板、左拉杆、左支撑板、左楔块、左液压缸、右支撑板、右液压缸、右楔块、右拉杆、右托板、车桥组件、液罐组成,可以在不改变原车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车辆布置空间,通过安装辅助配重箱和左右载荷调控装置来实时分配车辆左右载荷,有效防止侧翻现象的发生,有效保护车辆和人员安全。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加装载量、降低车辆重心、结构紧凑简单、安装便利、载荷分配及调整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罐车,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安全性能。目前防止车辆侧翻是国 内外车辆行业的一大课题。汽车设计人员努力在减少汽车制造成本与提高汽车在行驶中的 防侧翻能力上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加宽汽车轮距以降低汽车在高速行 驶转向时的离心力。还有一种方案就是加重汽车的底盘与降低整车的离地间隙。但是这几 种方案都是以牺牲汽车的制造成本与整体综合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并不被广大汽车制造商 所接受。
[0003] 液罐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转弯时液体容易发生左右晃动,极易造成车辆重心不 稳而导致车辆侧翻,一旦事故发生,则会造成生命及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液罐车经常运 输危险化学品,发生侧翻后容易造成液体泄漏,给周围环境和人员安全造成极大损失。因 此,急需研发一种能够有效防止侧翻的液罐车。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车辆易发生侧翻的现象,提出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 液罐车,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车辆布置空间,通过安装辅助配重箱和左右载荷调控装置来 实时分配车辆左右载荷,有效防止侧翻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改变原车结构的 基础上降低车辆重心、增加装载量,具有结构紧凑简单、安装便利、载荷分配及调整响应速 度快的优点。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0006] -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由牵引车、牵引底盘组成,牵引车上鞍座与 牵引底盘的轴销连接并进行定位。
[0007] 所述的牵引底盘主要由车架、后挡板、配重箱、前挡板、左托板、左拉杆、左支撑板、 左楔块、左液压缸、右支撑板、右液压缸、右楔块、右拉杆、右托板、车桥组件、液罐组成,液罐 通过支撑板条固定焊接在车架上,车架与车桥组件通过板簧和定位拉杆进行定位连接,后 挡板、前挡板焊接在车架上,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分别焊接在车架的左右两侧,配重箱安放 在车架、后挡板和前挡板的空间中,并由后挡板和前挡板进行前后限位,底部由左托板、右 托板支撑,左托板与左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左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左支撑板的定位孔并与 左楔块的楔面接触,左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板上,左液压缸的伸出杆与左楔块连接,并 能推动左楔块前后移动,右托板与右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右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右支撑板 的定位孔并与右楔块的楔面接触,右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右支撑板上,右液压缸的伸出杆与 右楔块连接,并能推动右楔块前后移动,配重箱与液罐管路连接。
[0008] 所述的左液压缸、右液压缸均带有位移传感器。
[0009] 所述的左托板、右托板均开有槽口,并利用槽口交错安装。
[0010] 所述的左拉杆、右拉杆的一端均开有楔面槽口。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可以在不改变 原车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车辆布置空间,通过安装辅助配重箱和左右载荷调控装置来 实时分配车辆左右载荷,有效防止侧翻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加装载量、降低车辆 重心、结构紧凑简单、安装便利、载荷分配及调整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组件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A1-牵引车,A2-牵引底盘,1-车架,2-后挡板,3-配重箱,4-前挡板,5-左 托板,6-左拉杆,7-左支撑板,8-左楔块,9-左液压缸,10-右支撑板,11-右液压缸,12-右 楔块,13-右拉杆,14-右托板,15-车桥组件,16-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 方案进行阐述。
[0020] -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由牵引车A1、牵引底盘A2组成,牵引车A1 上鞍座与牵引底盘A2的轴销连接并进行定位。
[0021] 所述的牵引底盘A2主要由车架1、后挡板2、配重箱3、前挡板4、左托板5、左拉杆 6、左支撑板7、左楔块8、左液压缸9、右支撑板10、右液压缸11、右楔块12、右拉杆13、右托 板14、车桥组件15、液罐16组成,液罐16通过支撑板条固定焊接在车架1上,车架1与车 桥组件15通过板簧和定位拉杆进行定位连接,后挡板2、前挡板4焊接在车架1上,左支撑 板7、右支撑板10分别焊接在车架1的左右两侧,配重箱3安放在车架1、后挡板2和前挡 板4的空间中,并由后挡板2和前挡板4进行前后限位,底部由左托板5、右托板14支撑,左 托板5与左拉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左拉杆6的另一端穿过左支撑板7的定位孔并与左楔 块8的楔面接触,左液压缸9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板7上,左液压缸9的伸出杆与左楔块8连 接,并能推动左楔块8前后移动,右托板14与右拉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右拉杆13的另一 端穿过右支撑板10的定位孔并与右楔块12的楔面接触,右液压缸11固定安装在右支撑板 10上,右液压缸11的伸出杆与右楔块12连接,并能推动右楔块12前后移动,配重箱3与液 罐16管路连接。
[0022] 所述的左液压缸9、右液压缸11均带有位移传 感器。
[0023] 所述的左托板5、右托板14均开有槽口,并利用槽口交错安装。
[0024] 所述的左拉杆6、右拉杆13的一端均开有楔面槽口。
[0025]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6] 灌装液体时,液体由液罐16的灌装口首先灌满配重箱3,使配重箱3中的液体具有 和固体货物相同的载荷特性,卸载液体时,可由配重箱3的卸液口进行卸载。
[0027] 车辆直线行驶工况下,左液压缸9、右液压缸11的伸出杆伸出量相等,此时配重箱 3的重量由左托板5、右托板14共同承担,车架1的左右两侧弹簧承担载荷相同,由于配重 箱3安装在液罐16的下方,可使整车的重心位置降低,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0028] 当车辆进行转弯操作时,液罐16中的液体会向罐体外侧倾斜,造成重心偏移,力口 上离心力的作用,会使外侧弹簧承受的载荷增加,内侧弹簧承受的载荷减小,有发生侧翻的 危险。
[0029] 当车辆向左转弯时,车辆弹簧载荷感知系统(未画)会测量出连接车架1的右侧弹 簧载荷增加,左侧弹簧载荷减小,此时控制器根据车辆动力学控制算法控制左液压缸9增 加伸出量、右液压缸11减少伸出量,左液压缸9的伸出杆会推动左楔块8往后移动,在左楔 块8的楔面作用下,挤压左拉杆6升商,左拉杆6拉动左托板5升商,右液压缸11的伸出杆 会拉动右楔块12往前移动,在右楔块12的楔面作用下,带动右拉杆13下落,右拉杆13带 动右托板14下落,此时,配重箱3的重量由左托板5、右托板14共同承担逐渐变成由左托板 5承担,增加车架1左侧的弹簧载荷,减小车辆向右倾斜的趋势,避免发生侧翻。
[0030] 当车辆向右转弯时,车辆弹簧载荷感知系统(未画)会测量出连接车架1的左侧弹 簧载荷增加,右侧弹簧载荷减小,此时控制器根据车辆动力学控制算法控制右液压缸11增 加伸出量、左液压缸9减少伸出量,右液压缸11的伸出杆会推动右楔块12往后移动,在右 楔块12的楔面作用下,挤压右拉杆13升高,右拉杆13带动右托板14升高,左液压缸9的 伸出杆拉动左楔块8往前移动,在左楔块8的楔面作用下,带动左拉杆6降落,左拉杆6带 动左托板5降落,此时,配重箱3的重量由左托板5、右托板14共同承担逐渐变成由右托板 14承担,增加车架1右侧的弹簧载荷,减小车辆向左倾斜的趋势,避免发生侧翻。本实用新 型具有增加装载量、降低车辆重心、结构紧凑简单、安装便利、载荷分配及调整响应速度快 的优点。
[0031] 尽管上面接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 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 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由牵引车(A1)、牵引底盘(A2)组成,其特征 在于:牵引车(A1)上鞍座与牵引底盘(A2)的轴销连接并进行定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 引底盘(A2)主要由车架(1)、后挡板(2)、配重箱(3)、前挡板(4)、左托板(5)、左拉杆(6)、 左支撑板(7)、左楔块(8)、左液压缸(9)、右支撑板(10)、右液压缸(11)、右楔块(12)、右拉 杆(13)、右托板(14)、车桥组件(15)、液罐(16)组成,液罐(16)通过支撑板条固定焊接在车 架(1)上,车架(1)与车桥组件(15)通过板簧和定位拉杆进行定位连接,后挡板(2)、前挡 板(4)焊接在车架(1)上,左支撑板(7 )、右支撑板(10 )分别焊接在车架(1)的左右两侧,配 重箱(3)安放在车架(1)、后挡板(2)和前挡板(4)的空间中,并由后挡板(2)和前挡板(4) 进行前后限位,底部由左托板(5)、右托板(14)支撑,左托板(5)与左拉杆(6)的一端固定 连接,左拉杆(6)的另一端穿过左支撑板(7)的定位孔并与左楔块(8)的楔面接触,左液压 缸(9)固定安装在左支撑板(7)上,左液压缸(9)的伸出杆与左楔块(8)连接,并能推动左 楔块(8 )前后移动,右托板(14 )与右拉杆(13 )的一端固定连接,右拉杆(13 )的另一端穿过 右支撑板(10)的定位孔并与右楔块(12)的楔面接触,右液压缸(11)固定安装在右支撑板 (10)上,右液压缸(11)的伸出杆与右楔块(12)连接,并能推动右楔块(12)前后移动,配重 箱(3)与液罐(16)管路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 液压缸(9 )、右液压缸(11)均带有位移传感器。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 托板(5)、右托板(14)均开有槽口,并利用槽口交错安装。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配重方法防止侧翻的液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 拉杆(6)、右拉杆(13)的一端均开有楔面槽口。
【文档编号】B62D37/04GK203902706SQ201420334568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2日
【发明者】张竹林, 戴汝泉, 衣丰艳 申请人:山东交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