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管平车挡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8725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运管平车挡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管平车挡管装置,涉及球墨铸铁管生产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个挡板及其同时升降的升降机构,每个挡板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挡板、第一铰接板和铰接在平车上的第二铰接板,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间设第三销轴,拉杆分别连接两个第三销轴,支撑板与挡板间设第一销轴,挡板与第二铰接板间设第二销轴。手持拉杆操作,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可左右偏移,带动上方的挡板旋转,实现竖起和放倒,挡板竖起时实现挡管的功能,挡板放倒即可进行卸车操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操作人员操作方便,一人即可轻松完成平车挡管的动作,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劳动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专利说明】
运管平车挡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铁管生产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离心生产的球墨铸铁管,由于受水冷金属型的激冷作用,会产生大量的渗碳体,需要进行退火处理。在运管时为了防止铸管滚落,在运管平车一侧需要安装挡管装置,原有的退火炉运管平车的挡板分别装在平车的两端,实际操作时必须将两端挡板同时竖起,工人须先将一端的挡板竖起,再绕过车体到另一端将另一个挡板竖起,或者在平车两端设两人同时将挡管装置竖起来,操作非常麻烦,工人在工作中操作极不方便而且耽误时间影响工作速度,如果只挡起一端挡板,铸管在平车上摆放不正,在运行中经常发生管子一端掉下平车的事情,平车不能正常工作,影响下道工序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运管平车挡管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运管平车挡管装置,包括设置在运管平车同侧的至少两个挡板,并设有能驱动至少两个挡板同时升降的升降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为:每个挡板的升降部件和一根拉杆,每个挡板的升降部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与运管平车车体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与支撑板通过第一销轴铰接的挡板,所述挡板与第一铰接板上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板下端与第二铰接板上端通过第三销轴铰接,第二铰接板下端与运管平车侧壁铰接;所述拉杆设有两个孔分别与第三销轴配合;所述第二销轴设置在第一销轴的斜上方或斜下方。
[0007]优选的,所述运管平车底部设有支座,所述第二铰接板下端与支座铰接。
[0008]优选的,所述拉杆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端均与拉杆固定,第一固定板下端设有通孔与第三销轴配合,靠近拉杆手持端的第二固定板下端通过一个过渡板与第三销轴相连,所述过渡板一端与第二固定板铰接,另一端设有通孔与第三销轴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拉杆一端设有拉手。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运管平车同侧设置至少两个挡板,两个挡板设有升降机构可同时升降,每个挡板的升降部件通过一根拉杆相连,手持拉杆拉手推拉,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即可左右偏移,进而带动上方的挡板绕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旋转,实现竖起和放倒动作,通过操作拉杆,即可将同侧的挡板同时竖起来、倒下去,竖起时实现挡管的功能,放倒即可进行卸车操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操作人员操作方便,一人即可轻松完成运管平车挡管的动作,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省了操作时间,保证铸管在平车上摆放整齐、且能顺利运送到下道工序,杜绝了故障的发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3]图3是图1中挡板放倒后的状态图。
[0014]图中:1-挡板,2-支撑板,3-第一铰接板,4-第二铰接板,5-支座,6-第一销轴,7-第二销轴,8-拉杆,9-运管平车,10-过渡板,11-第二固定板,12-拉手,13-第一固定板14-第三销轴,15-球墨铸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的一种运管平车挡管装置,包括设置在运管平车9同侧的至少两个挡板I,并设有能驱动至少两个挡板I同时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每个挡板I的升降部件和一根拉杆8,每个挡板I的升降部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与运管平车9车体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与支撑板2通过第一销轴6铰接的挡板1,所述挡板I与第一铰接板3上端通过第二销轴7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板3下端与第二铰接板4上端通过第三销轴14铰接,第二铰接板4下端与运管平车侧壁铰接;所述拉杆8设有两个孔分别与第三销轴14配合;所述第二销轴7设置在第一销轴6的斜上方或斜下方。为了便于制作,在运管平车9底部设有支座5,所述第二铰接板4下端与支座5铰接,支座5可用螺栓固定在运管平车9上,也可以焊接在运管平车9上。
[0017]为了增加拉杆8与铰接板4的连接柔性和稳固性,所述拉杆8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1上端均与拉杆8固定,第一固定板13下端设有通孔与第三销轴14配合,靠近拉杆8手持端的第二固定板11下端通过一个过渡板10与第三销轴14相连,所述过渡板10 —端与第二固定板11铰接,另一端设有通孔与第三销轴14配合,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对拉杆8施力,在拉杆8—端设有拉手12。
[0018]对于装载平面水平的运管平车9,可在车体两侧设置两套升降机构,每套同时升降机构的拉杆8可平行并列设置,也可以将两个拉杆8在前方用一根横梁连接,在横梁的中部设置一个拉手12,更便于操作人员施力,通过操作拉手12即可实现挡板I的同时竖起或放倒;本实施例中运管平车9的装载平面呈倾斜状态,可在车体上平面低的一侧设置一套升降机构,球墨铸铁管15放置在运管平车9上,低的一侧用挡板I挡住,即可满足球墨铸铁管15不滑落的目的。
[0019]实施时,在运管平车9同侧设置两个挡板1,两个挡板I下设有可同时升降的升降机构,每个挡板I的升降部件通过一根拉杆8相连,手持拉杆8的拉手12推拉,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板3和第二铰接板4即可左右偏移,进而带动上方的挡板I绕第一销轴6和第二销轴7旋转,实现竖起和放倒动作,通过操作拉杆8,即可将两套挡管机构的挡板I竖起来、倒下去,竖起时实现挡管的功能,放倒即可进行卸车操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操作人员操作方便,一人即可轻松完成平车挡管的动作,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省了操作时间,保证球墨铸铁管15在平车上摆放整齐、且能顺利运送到下道工序,杜绝了故障的发生,保证下道工序生产能够正常运转。
【权利要求】
1.一种运管平车挡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运管平车(9)同侧的至少两个挡板(I ),并设有能驱动至少两个挡板(I)同时升降的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管平车挡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每个挡板(I)的升降部件和一根拉杆(8),每个挡板(I)的升降部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与运管平车(9)车体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与支撑板(2)通过第一销轴(6)铰接的挡板(1),所述挡板(I)与第一铰接板(3 )上端通过第二销轴(7 )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板(3 )下端与第二铰接板(4)上端通过第三销轴(14)铰接,第二铰接板(4)下端与运管平车侧壁铰接;所述拉杆(8)设有两个孔分别与第三销轴(14)配合;所述第二销轴(7)设置在第一销轴(6)的斜上方或斜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管平车挡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管平车(9)底部设有支座(5),所述第二铰接板(4)下端与支座(5)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管平车挡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8)固定设有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定板(11)上端均与拉杆(8)固定,第一固定板(13)下端设有通孔与第三销轴(14)配合,靠近拉杆(8)手持端的第二固定板(11)下端通过一个过渡板(10)与第三销轴(14)相连,所述过渡板(10) —端与第二固定板(11)铰接,另一端设有通孔与第三销轴(14)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管平车挡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8)—端设有拉手(12)。
【文档编号】B62B3/02GK203937716SQ201420367741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4日
【发明者】朱传斌, 李海顺, 孔红旗, 季军辉 申请人:河北新兴铸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