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转机构及具有该枢转机构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731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枢转机构及具有该枢转机构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婴儿车的枢转机构,包括:第一枢转件、第二枢转件及卡合件,第一枢转件与第二枢转件相互枢接,卡合件呈移动的卡置于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之间,卡合件具有一在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沿正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进行抵挡的第一抵挡面及一在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沿反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进行抵挡的第二抵挡面,第一抵挡面及第二抵挡面均与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呈紧密的配合,且第一抵挡面与第二抵挡面之间的间隔沿卡合件的移动方向呈缩小的布置,有效的消除了卡合件分别与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之间的卡合配合间隙,以防止第一枢转件与第二枢转件之间枢转摆动。
【专利说明】枢转机构及具有该枢转机构的婴儿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载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枢转机构及具有该枢转机构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人们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消费品,从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创造极其优异的物质条件,而婴儿车就是诸多消费品中的一种,在携带婴儿外出逛街或散步时,通常会用婴儿车代替手抱,以减轻大人的负担,因此,使得婴儿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0003]为了婴儿车的贮藏及运输,现有的婴儿车很多都具有收合折叠的功能,这种婴儿车的手把于车架上的枢转和定位大多是靠按钮推动卡合件移动至卡合于连接于手把的左旋转件与连接于车架的右旋转件之间的锁定位置以禁止手把与车架的相互枢转,或脱离左旋转件与右旋转件中一者的释锁位置以允许手把相对车架进行枢转,因卡合件要在左旋转件与右旋转件之间滑动,故卡合件与左旋转件和右旋转件之间均存在配合间隙,从而造成卡合件位于锁定位置时,左旋转件与右旋转件仍存在相互枢转的空间,进而导致手把相对车架的摇晃,造成使用者通过推动或拉拽手把驱使婴儿车移动等操作时极为不舒适,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且现有的婴儿车的手把于车架上的枢转的结构还存在结构复杂及制造成本高的缺点。
[0004]因此,急需要一种枢转机构及具有该枢转机构的婴儿车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及造价低的枢转机构,该枢转机构能消除卡合件分别与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之间的卡合配合间隙。
[0006]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及造价低的婴儿车,该婴儿车能消除卡合件分别与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之间的卡合配合间隙,以防止手把相对车架的摇晃,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0007]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枢转机构,包括:第一枢转件、第二枢转件及卡合件,所述第一枢转件与所述第二枢转件相互枢接,所述卡合件呈移动的卡置于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之间,其中,所述卡合件具有一在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沿正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进行抵挡的第一抵挡面及一在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沿反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进行抵挡的第二抵挡面,所述第一抵挡面及第二抵挡面均与所述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呈紧密的配合,且所述第一抵挡面与第二抵挡面之间的间隔沿所述卡合件的移动方向呈缩小的布置。
[0008]较佳地,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的相互枢转形成一枢转面,所述卡合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枢转面交错。
[0009]较佳地,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一枢接轴,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通过所述枢接轴相互枢接。
[0010]较佳地,所述第一枢转件具有第一枢接套,所述第二枢转件具有第二枢接套,所述枢接轴的一端穿置于所述第一枢接套上,所述枢接轴的另一端穿置于所述第二枢接套上。
[0011]较佳地,所述卡合件呈滑动且可枢转的套设于所述第一枢接套、第二枢接套及枢接轴中至少一者。
[0012]较佳地,枢转的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一者同步地带动所述卡合件相对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另一者枢转。
[0013]较佳地,所述卡合件具有沿所述第一枢转件的枢转方向分布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枢转件具有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一枢转件的枢转方向分布的第三卡合部,所述第二枢转件具有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二枢转件的枢转方向分布的第四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可选择地与任一所述第三卡合部卡合,所述第二卡合部可选择地与任一所述第四卡合部相卡合,所述第一抵挡面及第二抵挡面均形成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上。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三卡合部形成有第三抵挡面及第四抵挡面,所述第三抵挡面与所述第一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一抵挡面紧密抵触配合,所述第四抵挡面与所述第一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二抵挡面紧密抵触配合。
[0015]较佳地,所述第四卡合部形成有第五抵挡面及第六抵挡面,所述第五抵挡面与所述第二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一抵挡面紧密抵触配合,所述第六抵挡面与所述第二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二抵挡面紧密抵触配合。
[0016]较佳地,所述第三卡合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枢转件的第一卡合凹槽,所述第三抵挡面及第四抵挡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卡合凹槽的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三抵挡面及第四抵挡面沿远离第二枢转件的方向相互靠近的倾斜;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凸设于所述卡合件且与所述第一卡合凹槽相互卡合配合的第一卡合凸块,所述第一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一抵挡面及第二抵挡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卡合凸块的相对的侧壁。
[0017]较佳地,所述第四卡合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二枢转件的第二卡合凹槽,所述第五抵挡面及第六抵挡面形成于所述第二卡合凹槽的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五抵挡面及第六抵挡面沿靠近第一枢转件的方向相互靠近的倾斜;所述第二卡合部为凸设于所述卡合件且与所述第二卡合凹槽相互卡合配合的第二卡合凸块,所述第一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五抵挡面及第六抵挡面形成于所述第二卡合凸块的相对的侧壁。
[0018]较佳地,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一操作件,所述操作件沿所述卡合件移动方向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至少一者,且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卡合件相配合,操作使所述操作件移动,移动的所述操作件驱使所述卡合件移动至所述锁定位置或所述释锁位置。
[0019]较佳地,所述枢转机构还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卡合件及所述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两者中的一者之间,所述弹性件恒驱使所述卡合件移动至所述锁定位置。
[0020]较佳地,所述操作件沿所述卡合件的移动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枢转件,所述操作件远离所述卡合件的一端具有一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露出所述第一枢转件,所述操作件靠近所述卡合件的一端具有伸入所述第一枢转件内的抵推部,所述抵推部顶推抵触于所述卡合件的一侧,所述弹性件抵压于所述卡合件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枢转件之间。
[0021]较佳地,所述按压部及抵推部之间形成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沿所述卡合件的移动方向滑动贯穿所述第一枢转件,所述弹性臂靠近所述抵推部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操作件的滑动方向凸伸出第一限位抵触部,所述第一枢转件的内壁靠近所述卡合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二限位抵触部,所述弹性臂恒驱使所述第一限位抵触部沿所述操作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限位抵触部相对齐。
[0022]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包括车架及手把,其中,所述婴儿车还包括前述的枢转机构,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一者连接于所述手把,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另一者连接于所述车架。
[002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的第一枢转件与第二枢转件相互枢接,卡合件呈移动的卡置于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之间,卡合件具有一在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沿正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进行抵挡的第一抵挡面及一在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沿反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进行抵挡的第二抵挡面,第一抵挡面及第二抵挡面均与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呈紧密的配合,且第一抵挡面与第二抵挡面之间的间隔沿卡合件的移动方向呈缩小的布置。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的卡合件卡合于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两者时,有效的消除了卡合件分别与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之间的卡合配合间隙,以防止第一枢转件与第二枢转件之间枢转摆动,且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及造价低廉的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且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一者连接于手把,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另一者连接于车架,故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在卡合件卡合于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两者时,能够防止手把相对车架的摇晃,使得使用者通过推动或拉拽手把驱使车架移动等操作时更为舒适,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且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也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及造价低廉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处于展开位置的全剖视图。
[00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处于展开位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00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处于展开位置的另一分解立体示意图。
[002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的卡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的卡合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的第一枢转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的第二枢转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处于收折位置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5]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200包括车架201、手把202及枢转机构100,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连接于手把202及车架201之间,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包括:第一枢转件10、第二枢转件20及卡合件30,第一枢转件10与第二枢转件20相互枢接,详细而言,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的相互枢转形成一枢转面(图中未示),卡合件30的移动方向与枢转面交错,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30的移动方向与枢转面呈垂直相交,使得卡合件30的设置更为合理,结构更为合理紧凑;卡合件30呈移动的卡置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之间,卡合件30移动至卡合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两者的锁定位置以禁止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相互枢转,卡合件30移动至脱离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的至少一者的释锁位置以允许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相互枢转,具体地,卡合件30是卡置于由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形成的容置腔70内,以便于卡合件30的布局安装,以及卡合件30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的卡合设置,结构更为合理紧凑。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30移动至释锁位置时,卡合件30脱离于第一枢转件10,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卡合件3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脱离于第二枢转件20或同时脱离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两者;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能够实现通过卡合件30选择性的禁止或允许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的相互枢转。其中,卡合件30具有一在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沿正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进行抵挡的第一抵挡面311、321及一在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沿反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进行抵挡的第二抵挡面312、322,第一抵挡面311、321及第二抵挡面312、322均与第一枢转件10和第二枢转件20呈紧密的配合,且第一抵挡面311、321与第二抵挡面312、322之间的间隔沿卡合件30的移动方向呈缩小的布置,从而使得卡合件30卡合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两者,即卡合件30移动至锁定位置时,有效的消除了卡合件30分别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之间的卡合配合间隙,以防止第一枢转件10与第二枢转件20之间枢转摆动。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的一者连接于手把202,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的另一者连接于车架201,从而实现手把202与车架201的连接,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转件10连接于手把202,第二枢转件20连接于车架201,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枢转件10连接于车架201,而第二枢转件20则连接于手把202 ;详细而言,第一枢转件10朝靠近手把202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一插接部15,手把202的下端形成有供第一插接部15插接的第一槽孔202a,第二枢转件20朝靠近车架201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二插接部25,车架201的上端形成有供第二插接部25插接的第二槽孔201a,连接结构更为合理紧凑,当然,第一枢转件10与手把202、第二枢转件20与车架201的具体连接结构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灵活选择;故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200能够实现通过卡合件30选择性的禁止或允许手把202相对车架201的枢转,且卡合件30卡合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两者,即卡合件30位于锁定位置时,能够防止手把202相对车架201的旋转,使得使用者通过推动或拉拽手把202驱使车架201移动等操作时更为舒适,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车架201的下端还枢接有车轮,从而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200的移动,结构更为合理紧凑。更具体地,如下:
[0036]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还包括一枢接轴40,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通过枢接轴40相互枢接,使得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的枢接结构更为合理紧凑,卡合件30的移动方向与枢接轴40相互平行的设置。具体地,第一枢转件10具有第一枢接套11,第二枢转件20具有第二枢接套21,枢接轴40的一端穿置于第一枢接套11上,枢接轴40的另一端穿置于第二枢接套21上,使得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的相互枢转更为牢靠及灵活顺畅;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枢转件20还设有一盖体23,第二枢接套21较优为形成于盖体23的中部,盖体23呈可拆卸的设于第二枢转件20,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的安装及拆卸,结构更为合理紧凑,当然,第二枢接套21的具体形成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3上设有第一定位部231,第二枢转件20上设有与第一定位部231相互卡合配合的第二定位部26,从而禁止盖体23相对第二枢转件20的枢转,且,第一定位部231及第二定位部26均沿第二枢转件20的枢转方向均匀分布,结构更为合理,详细而言,第一定位部231为一定位槽,第二定位部26对应为与定位槽相互卡合配合的定位凸块,结构更为合理紧凑。且,枢接轴40的两端均形成有一限位部41,第一枢接套11及第二枢接套21夹紧限位于枢接轴40两端的限位部41之间,使得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的相互枢转更为牢固可靠,当然,第一枢转件10与第二枢转件20的相互枢接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灵活设计。卡合件30呈滑动且可枢转的套设于第一枢接套11、第二枢接套21及枢接轴40中至少一者,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套11与第二枢接套21相互靠近的一端呈紧密的抵触对接结构,故,卡合件30较优为呈滑动且可枢转的套设于第一枢接套11的侧壁上,使得卡合件30的滑动更为稳定顺畅,当然,卡合件30的具体设置结构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灵活设计。枢转的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的一者同步地带动卡合件30相对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的另一者枢转,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30随第二枢转件20同时枢转,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卡合件30也可以随第一枢转件10同步枢转,在此不再赘述。
[0037]同时,卡合件30具有沿第一枢转件10的枢转方向分布的第一^^合部31及第二卡合部32,第一枢转件10具有至少一个沿第一枢转件10的枢转方向分布的第三卡合部12,第二枢转件20具有至少一个沿第二枢转件20的枢转方向分布的第四卡合部22,第一卡合部31可选择地与任一第三卡合部12卡合,第二卡合部32可选择地与任一第四卡合部22相卡合,第一抵挡面311、321及第二抵挡面312、322均形成于第一卡合部31及第二卡合部32上,使得卡合件30移动至卡合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两者的锁定位置时,能够消除第一卡合部31与所对应卡合的第三卡合部12、第二卡合部32与与所对应卡合的第四卡合部22能够之间的配合间隙从而,防止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之间的枢转摆动,结构更为合理紧凑。较优是,第一卡合部31上的第一抵挡面311与第二抵挡面312之间的间隔及第二卡合部32上的第一抵挡面321与第二抵挡面322之间的间隔均沿卡合件30的移动至第一枢转件10的方向呈缩小的布置,结构更为合理紧凑。具体地,第三卡合部12形成有第三抵挡面121及第四抵挡面122,卡合件30移动至卡合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两者的锁定位置时,第三抵挡面121与第一卡合部31上的第一抵挡面311紧密抵触配合,第四抵挡面122与第一卡合部31上的第二抵挡面312紧密抵触配合,从而实现消除第一卡合部31与第三卡合部12之间的卡合配合间隙,结构更为合理紧凑。第四卡合部22形成有第五抵挡面221及第六抵挡面222,卡合件30移动至卡合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两者的锁定位置时,第五抵挡面221与第二卡合部32上的第一抵挡面321紧密抵触配合,第六抵挡面222与第二卡合部32上的第二抵挡面322紧密抵触配合,从而实现消除第二卡合部32与第四卡合部22之间的卡合配合间隙,结构更为合理紧凑。更具体地,第三卡合部12为开设于第一枢转件10的第一卡合凹槽(图中未标注),第三抵挡面121及第四抵挡面122形成于第一卡合凹槽的相对的侧壁,第三抵挡面121及第四抵挡面122沿远离第二枢转件20的方向相互靠近的倾斜;第一卡合部31为凸设于卡合件30且与第一卡合凹槽相互卡合配合的第一卡合凸块(图中未标注),第一卡合部31上的第一抵挡面311及第二抵挡面312形成于第一卡合凸块的相对的侧壁,结构更为合理紧凑,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三卡合部12还可以呈卡合凸结构,而第一卡合部31对应的呈卡合凹结构。第四卡合部22为开设于第二枢转件20的第二卡合凹槽(图中未标注),第五抵挡面221及第六抵挡面222形成于第二卡合凹槽的相对的侧壁,第五抵挡面221及第六抵挡面222沿靠近第一枢转件10的方向相互靠近的倾斜;第二卡合部32为凸设于卡合件30且与第二卡合凹槽相互卡合配合的第二卡合凸块(图中未标注),第一卡合部31上的第五抵挡面221及第六抵挡面222形成于第二卡合凸块的相对的侧壁,结构更为合理紧凑,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四卡合部22还可以呈卡合凸结构,而第二卡合部32对应的呈卡合凹结构。更优是,在本实施例中,卡合件30具有两个第一卡合部31及两个第二卡合部32,且,两个第一卡合部31沿第一枢转件10的枢转方向均匀分布,即两个第一卡合部31呈对称的分布于枢接轴40的两侧,两个第二卡合部32沿第二枢转件20的枢转方向均匀分布,即两个第二卡合部32呈对称的分布于枢接轴40的两侧,且两个第一卡合部31与两个第二卡合部32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结构更为合理紧凑;更进一步的,第一卡合部31与第二卡合部32沿平行于枢接轴40的方向呈一前一后的错开设置,使第一卡合部31与第二卡合部32相对位于卡合件30侧壁上不同的平面,以方便第一卡合部31与第三卡合部12卡合及第二卡合部32与第四卡合部22卡合,结构更为合理紧凑,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卡合部31与两个第二卡合部32的设置方向还可以相互平行的设置;第一枢转件10具有四个第三卡合部12,四个第三卡合部12沿第一枢转件10的枢转方向均匀分布,即两个第三卡合部12的设置方向与另外两个第三卡合部12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从而使得两个第一卡合部31能够选择性的卡合于其中两个相互对称的两个第三卡合部12或另外两个相互对称的卡合部,使得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具有处于相互展开的展开位置的锁定及处于相互收折的收折位置锁定,结构更为合理紧凑,使用更为方便;而由于卡合件30随第二枢转件20同步枢转,故第二枢转件20则具有的第四卡合部22的数量与第二卡合部3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结构更为简单紧凑。更优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枢转件20上还开设有避让第一卡合部31的避让槽24,且避让槽24与第四卡合部22沿第二枢转件20的枢转方向呈均匀的分布,使得卡合件30能够稳定顺畅的移动。当然,第—^合部31、第二卡合部32、第三卡合部12及第四卡合部22的具体设置的数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灵活选择。
[0038]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还包括一操作件50,操作件50沿卡合件30移动方向滑动的设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的至少一者,且操作件50与卡合件30相配合,操作使操作件50移动,移动的操作件50驱使卡合件30移动至锁定位置或释锁位置,从而能够方便的通过操作件50驱使卡合件30的作动。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操作件50滑动的设于第一枢转件10,结构更为合理紧凑。更优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还包括一弹性件60,弹性件60抵接于卡合件30及第一枢转件10和第二枢转件20两者中的一者之间,弹性件60恒驱使卡合件30移动至锁定位置,详细而言,弹性件60优选为弹簧,且弹性件60抵压于盖体23及卡合件30之间,且弹性件60还套设于第一枢接套11,使得弹性件60的设置结构更为合理牢靠,使得卡合件30能够自动移动至第一枢转件10而使第一卡合部31卡合于第三卡合部12及第二卡合部32卡合于第四卡合部22,进而卡合件30顶推操作件50自动复位,操作更为方便省力。具体地,操作件50沿卡合件30的移动方向滑动设于第一枢转件10,操作件50远离卡合件30的一端具有一按压部51,按压部51露出第一枢转件10,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的释锁操作,操作件50靠近卡合件30的一端具有伸入第一枢转件10内的抵推部52,抵推部52顶推抵触于卡合件30的一侧,弹性件60抵压于卡合件30的另一侧和第二枢转件20之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抵推部52顶推抵触于第一卡合部31的面向操作件50的侧面,且对应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相互枢转的展开位置及收折位置,第一卡合部31随卡合件30跟随第二枢转件20相对第一枢转件10的枢转,而且第一卡合部31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锁定位置,故,操作件50上具有四个顶推部,且四个抵推部52沿第一枢转件10的枢转方向呈均匀的分布,当第一枢转件10与第二枢转件20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卡合部31对应于其中两个相互对称的抵推部52,当第一枢转件10与第二枢转件20处于收折位置时,第一卡合部31对应于另外两个相互对称的抵推部52,从而实现操作件50驱使卡合件30进行释锁作动,结构更为简单且合理紧凑;当然抵推部52的具体设置数量并不限于此,还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灵活选择。更具体地,按压部51及抵推部52之间形成一弹性臂53,弹性臂53沿卡合件30的移动方向滑动贯穿第一枢转件10,弹性臂53靠近抵推部52的一端沿垂直于操作件50的滑动方向凸伸出第一限位抵触部54,第一枢转件10的内壁靠近卡合件3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限位抵触部13,弹性臂53恒驱使第一限位抵触部54沿操作件50的滑动方向与第二限位抵触部13相对齐从而防止操作件50从第一枢转件10上脱离,结构更为安全可靠。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转件10上开设有供弹性臂53滑动穿置的穿置孔14,第二限位抵触部13形成于穿置孔14靠近卡合件30的端口处,当然卡合件30位于锁定位置时,卡合件30驱使操作件50移动,而使第一限位抵触部54抵触于第二限位抵触部13,从而防止卡合件30及操作件50过度移动,结构更为牢靠,使用更为方便安全。
[0039]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的作动原理及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200的手把202与车架201的之间的作动原理作详细说明:第一枢转件10与第二枢转件20处于图1至图5所示的展开位置时,则手把202与车架201处于展开状态;第一枢转件10与第二枢转件20处于图10所示的收折位置时,则手把202与车架201处于收折状态。
[0040]当需要收折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从图4所示的展开位置至图10所示的收折位置时,则抵压按压部51以驱使操作件50朝靠近第二枢转件20的方向移动,则由抵推部52顶推于第一卡合部31的面向操作件50的侧面,以驱使卡合件30克服弹性件60的弹性作用力朝远离第一枢转件10的方向移动而脱离锁定位置,而使两个第一卡合部31脱离与其中两个第三卡合部12的卡合而滑入第二枢转件20上的避让槽24,则第一卡合部31上的第一抵挡面311及第二抵挡面312均脱离于所对应抵触第三抵挡面121及第四抵挡面122,同时,第二卡合部32也脱离与第四卡合部22的卡合,则第二卡合部32上的第一抵挡面321及第二抵挡面322均脱离于所对应抵触第五抵挡面221及第六抵挡面222,从而完成卡合件30的释锁操作,且保持对按压部51的抵压,以使卡合件30维持于释锁位置,即可驱使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的一者相对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另一者相互靠近的枢转,直到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处于图10所示的收折位置,则卡合件30的两个第一卡合部31枢转至与另外两个第三卡合部12相对应,此时,即可释放对按压部51的抵压,从而卡合件30在弹性件60的弹性作用力的抵推下而脱离释锁位置朝靠近第一枢转件10的方向移动至锁定位置,使两个第一卡合部31卡合于所对应的两个第三卡合部12,及使第二卡合部32卡合于第四卡合部22,即第--^合部31上的第一抵挡面311及第二抵挡面312均紧密抵触于所对应抵触第三抵挡面121及第四抵挡面122,第二卡合部32上的第一抵挡面321及第二抵挡面322均紧密抵触于所对应抵触第五抵挡面221及第六抵挡面222,而第一限位抵触部54抵触于第二限位抵触部13 (如图3所示),操作件50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完成卡合件30的锁定操作,进而完成第一枢转件10相对第二枢转件20的收折操作,则手把202及车架201也随第一枢转件10及的第二枢转件20的枢转由图1至图2所示的展开状态收折至收折状态。
[0041]当需要展开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从图10所示的收折位置至图4所示的展开位置时,则抵压按压部51以驱使操作件50朝靠近第二枢转件20的方向移动,则由抵推部52顶推于第一卡合部31的面向操作件50的侧面,以驱使卡合件30克服弹性件60的弹性作用力朝远离第一枢转件10的方向移动而脱离锁定位置,而使两个第一卡合部31脱离与其中两个第三卡合部12的卡合而滑入第二枢转件20上的避让槽24,则第一卡合部31上的第一抵挡面311及第二抵挡面312均脱离于所对应抵触第三抵挡面121及第四抵挡面122,同时,第二卡合部32也脱离与第四卡合部22的卡合,则第二卡合部32上的第一抵挡面321及第二抵挡面322均脱离于所对应抵触第五抵挡面221及第六抵挡面222,从而完成卡合件30的释锁操作,且保持对按压部51的抵压,以使卡合件30维持于释锁位置,即可驱使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的一者相对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另一者相互远离的枢转,直到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处于图1至图5所示的展开位置,则卡合件30的两个第一卡合部31枢转至与另外两个第三卡合部12相对应,此时,即可释放对按压部51的抵压,从而卡合件30在弹性件60的弹性作用力的抵推下而脱离释锁位置朝靠近第一枢转件10的方向移动至锁定位置,使两个第一卡合部31卡合于所对应的两个第三卡合部12,及使第二卡合部32卡合于第四卡合部22,即第--^合部31上的第一抵挡面311及第二抵挡面312均紧密抵触于所对应抵触第三抵挡面121及第四抵挡面122,第二卡合部32上的第一抵挡面321及第二抵挡面322均紧密抵触于所对应抵触第五抵挡面221及第六抵挡面222,而第一限位抵触部54抵触于第二限位抵触部13 (如图3所示),操作件50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完成卡合件30的锁定操作,进而完成第一枢转件10相对第二枢转件20的展开操作,则手把202及车架201也随第一枢转件10及的第二枢转件20的枢转由收折状态收折至图1至图2所示展开状态。
[0042]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较优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200,但,不以此为限。
[004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的第一枢转件10与第二枢转件20相互枢接,卡合件30呈移动的卡置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之间,卡合件30具有一在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沿正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进行抵挡的第一抵挡面311、321及一在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沿反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进行抵挡的第二抵挡面312、322,第一抵挡面311、321及第二抵挡面312、322均与第一枢转件10和第二枢转件20呈紧密的配合,且第一抵挡面311、321与第二抵挡面312、322之间的间隔沿卡合件30的移动方向呈缩小的布置。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的卡合件30卡合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两者时,有效的消除了卡合件30分别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之间的卡合配合间隙,以防止第一枢转件10与第二枢转件20之间枢转摆动,且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及造价低廉的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200具有本实用新型的枢转机构100,且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的一者连接于手把202,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中的另一者连接于车架201,故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200在卡合件30卡合于第一枢转件10及第二枢转件20两者时,能够防止手把202相对车架201的摇晃,使得使用者通过推动或拉拽手把202驱使车架201移动等操作时更为舒适,进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且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200也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及造价低廉的优点。
[0044]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枢转机构,包括:第一枢转件、第二枢转件及卡合件,所述第一枢转件与所述第二枢转件相互枢接,所述卡合件呈移动的卡置于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具有一在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沿正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进行抵挡的第一抵挡面及一在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沿反方向枢转时对该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进行抵挡的第二抵挡面,所述第一抵挡面及第二抵挡面均与所述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呈紧密的配合,且所述第一抵挡面与第二抵挡面之间的间隔沿所述卡合件的移动方向呈缩小的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的相互枢转形成一枢转面,所述卡合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枢转面交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枢接轴,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通过所述枢接轴相互枢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件具有第一枢接套,所述第二枢转件具有第二枢接套,所述枢接轴的一端穿置于所述第一枢接套上,所述枢接轴的另一端穿置于所述第二枢接套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呈滑动且可枢转的套设于所述第一枢接套、第二枢接套及枢接轴中至少一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枢转的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一者同步地带动所述卡合件相对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另一者枢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具有沿所述第一枢转件的枢转方向分布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枢转件具有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一枢转件的枢转方向分布的第三卡合部,所述第二枢转件具有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二枢转件的枢转方向分布的第四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可选择地与任一所述第三卡合部卡合,所述第二卡合部可选择地与任一所述第四卡合部相卡合,所述第一抵挡面及第二抵挡面均形成于所述第—^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合部形成有第三抵挡面及第四抵挡面,所述第三抵挡面与所述第一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一抵挡面紧密抵触配合,所述第四抵挡面与所述第一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二抵挡面紧密抵触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卡合部形成有第五抵挡面及第六抵挡面,所述第五抵挡面与所述第二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一抵挡面紧密抵触配合,所述第六抵挡面与所述第二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二抵挡面紧密抵触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合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枢转件的第一卡合凹槽,所述第三抵挡面及第四抵挡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卡合凹槽的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三抵挡面及第四抵挡面沿远离第二枢转件的方向相互靠近的倾斜;所述第一卡合部为凸设于所述卡合件且与所述第一卡合凹槽相互卡合配合的第一卡合凸块,所述第一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一抵挡面及第二抵挡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卡合凸块的相对的侧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卡合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二枢转件的第二卡合凹槽,所述第五抵挡面及第六抵挡面形成于所述第二卡合凹槽的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五抵挡面及第六抵挡面沿靠近第一枢转件的方向相互靠近的倾斜;所述第二卡合部为凸设于所述卡合件且与所述第二卡合凹槽相互卡合配合的第二卡合凸块,所述第一卡合部上的所述第五抵挡面及第六抵挡面形成于所述第二卡合凸块的相对的侧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操作件,所述操作件沿所述卡合件移动方向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至少一者,且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卡合件相配合,操作使所述操作件移动,移动的所述操作件驱使所述卡合件移动至所述锁定位置或所述释锁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卡合件及所述第一枢转件和第二枢转件两者中的一者之间,所述弹性件恒驱使所述卡合件移动至所述锁定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沿所述卡合件的移动方向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枢转件,所述操作件远离所述卡合件的一端具有一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露出所述第一枢转件,所述操作件靠近所述卡合件的一端具有伸入所述第一枢转件内的抵推部,所述抵推部顶推抵触于所述卡合件的一侧,所述弹性件抵压于所述卡合件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枢转件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枢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及抵推部之间形成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沿所述卡合件的移动方向滑动贯穿所述第一枢转件,所述弹性臂靠近所述抵推部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操作件的滑动方向凸伸出第一限位抵触部,所述第一枢转件的内壁靠近所述卡合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二限位抵触部,所述弹性臂恒驱使所述第一限位抵触部沿所述操作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限位抵触部相对齐。
16.一种婴儿车,包括车架及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枢转机构,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一者连接于所述手把,所述第一枢转件及第二枢转件中的另一者连接于所述车架。
【文档编号】B62B7/06GK203958251SQ201420373305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钟知仁 申请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