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传动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0210阅读:1156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传动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传动轴包括:中轴、连杆和后轴齿轮。中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连杆的一端套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另一端套设有与后轴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中轴通过连杆与后轴齿轮相互传动。上述自行车传动轴,利用中轴的第一齿轮与连杆一端的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以及连杆另一端的第三齿轮与后轴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实现中轴通过连杆与所述后轴齿轮实现相互传动。舍弃了传统的链条传动结构,省去链条、飞轮、大齿轮等零件,将自行车传动轴的结构大幅度地简化,降低了自行车的装配难度,提高运输的便利性。
【专利说明】自行车传动轴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传动轴。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其价格便宜,结构简单,而且绿色环保,深受人们的青睐。
[0003]传统的自行车主要是通过使用者对踩踏板施压从而驱动中轴转动,然后通过链条传动的方式带动后轴转动,后轴与自行车的后轮固定连接,从而达到驱动后轮转动的目的。这种结构需要在中轴处安装大齿盘,在后轴处安装飞轮,以实现链条传动,复杂的传动结构导致自行车在装配时十分繁琐,增加了装配的难度,也阻碍了运输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自行车传动轴。
[0005]该自行车传动轴包括:中轴、连杆和后轴齿轮。中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连杆的一端套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另一端套设有与后轴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中轴通过连杆与后轴齿轮相互传动。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行车传动轴还设有外壳,中轴和连杆均设置在外壳内。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轴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套设在中轴的不同端。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杆与外壳之间设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分别套设在中轴的不同端。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行车传动轴还包括后下叉,后下叉的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行车传动轴还包括用于与自行车的车架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与外壳固定连接。
[0011]上述自行车传动轴,利用中轴的第一齿轮与连杆一端的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以及连杆另一端的第三齿轮与后轴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实现中轴通过连杆与所述后轴齿轮实现相互传动。舍弃了传统的链条传动结构,省去链条、飞轮、大齿轮等零件,将自行车传动轴的结构大幅度地简化,降低了自行车的装配难度,提高运输的便利性。
[0012]外壳能够保护内部零件免受外界的破坏,提高其内部零件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使得中轴、连杆既能固定在外壳内,也能灵活转动,拆装也方便。后下叉用于进一步稳固自行车传动轴与车架连接的稳固性。连接件可以使传动轴零件装配与车架装配完全独立分离,并且可以简化后期自行车后轮的装配过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自行车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的自行车传动轴的剖视图;
[0015]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0016]10-自行车传动轴;
[0017]110-中轴,111-第一齿轮,112-第一轴承,113-第二轴承;
[0018]120-连杆,121-第二齿轮,122-第三齿轮,123-第三轴承,124-第四轴承;
[0019]130-后轴齿轮,140-后下叉,150-外壳,16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21]如附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的一种自行车传动轴10的结构示意图。请同时参见附图2,其为附图1所示的传动轴10的剖视图。
[0022]该自行车传动轴10包括:中轴110、连杆120、后轴齿轮130、外壳150、后下叉140和连接件160。中轴110和连杆120均设置在外壳150内。后下叉140的一端与外壳150固定连接。连接件160与外壳150固定连接。中轴110用于与自行车的曲柄及踏板连接。连杆120是中轴110与后轴齿轮130的传动媒介。后轴齿轮130用于与自行车的后轮连接。外壳150用于保护中轴110、后轴齿轮以及连杆120。连接件160用于与自行车的车架连接。
[0023]中轴110上套设有第一齿轮111。连杆120的一端套设有与第一齿轮11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21,另一端套设有与后轴齿轮130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21。中轴110通过连杆120与后轴齿轮相互传动。第一齿轮111、第二齿轮121和后轴齿轮均与所述外壳150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持各个齿轮转动的灵活性。
[0024]中轴110与外壳150之间设有第一轴承112和第二轴承113,第一轴承112和第二轴承113分别套设在中轴110的不同端。连杆120与外壳150之间设有第三轴承123和第四轴承124,第三轴承123和第四轴承124分别套设在中轴110的不同端。第一轴承112的外壁、第二轴承113的外壁、第三轴承123的外壁、第四轴承124的外壁均通过稍定固定在所述外壳150的内壁。
[0025]工作原理如下:
[0026]采用连杆120传动结构:中轴110的第一齿轮111与连杆120 —端的第二齿轮121之间相互啮合。而连杆120另一端的第三齿轮122则与后轴齿轮130相互啮合。当中轴110传动时,带动第一齿轮111旋转,又进一步带动了与第一齿轮111相互啮合的第二齿轮121。随着第二齿轮121旋转,迫使连杆120随之转动,连杆120转动的同时又带动了第三齿轮122旋转。最终旋转的第三齿轮122又带动了与其啮合的后轴齿轮130。这样的传动结构,舍弃了传统的链条传动结构,省去链条、飞轮、大齿轮等零件,将自行车传动轴10的结构大幅度地简化,降低了自行车的装配难度,提高运输的便利性。
[0027]外壳150能够保护内部零件免受外界的破坏,例如砂石、液体和外部物体直接碰撞位于外壳150内部的中轴110、连杆120、后轴齿轮130、各个轴承和各个齿轮,提高其内部零件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第一轴承112、第二轴承113、第三轴承123和第四轴承124使得中轴110、连杆120既能固定在外壳150内,也能灵活转动,拆装也方便。后下叉140用于进一步稳固自行车传动轴10与车架连接的稳固性。传统的传动轴需要穿过车架,车架与传动轴无法实现完全分离,增加了自行车的装配难度,而本方案的连接件160可以使传动轴零件装配与车架装配完全独立分离,并且可以简化后期自行车后轮的装配过程。
[0028]上述自行车传动轴10,利用中轴110的第一齿轮111与连杆120—端的第二齿轮121之间相互啮合,以及连杆120另一端的第三齿轮122与后轴齿轮130相互啮合,从而实现中轴110通过连杆120与所述后轴齿轮130实现相互传动。舍弃了传统的链条传动结构,省去链条、飞轮、大齿轮等零件,将自行车传动轴10的结构大幅度地简化,降低了自行车的装配难度,提高运输的便利性。
[002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传动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连杆和后轴齿轮,所述中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杆的一端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另一端套设有与所述后轴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中轴通过所述连杆与所述后轴齿轮相互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传动轴还设有外壳,所述中轴和连杆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套设在所述中轴的不同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分别套设在所述中轴的不同端。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传动轴还包括后下叉,所述后下叉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传动轴还包括用于与自行车的车架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62M17/00GK204264407SQ201420576793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发明者】肖文艺, 刘晨曦 申请人:肖文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