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垂直无死角机械运动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5670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一.技术领域:自行车机械运动系统转换,以下简称《转换器》。二.

背景技术:
:主要是对现有自行车机械运动系统进一步的改造提出新的思路。1、现在市场上的自行车无论是从款式和生产材料及加工工艺上来看都非常成熟和先进,但总也不能改变只能顺时针360度向前蹬踏行驶的单一运动方式。2、现有自行车行的机械运动系统死角太多,行驶速度慢,爬坡以及抗风阻能力差,有效做功太少,而大部分都是在做无用功。3、现有自行车在变换行驶速度时很容易发生掉链现象。4、现有自行车对人体膝关节的损伤较大。三.

技术实现要素:
我发明的“转换器”运用或安装在自行车的机械运动系统中能彻底颠覆现在骑行者的原始运动方式和姿式。1、做正常的顺时针360度方向踩踏运动。2、可瞬间变换踩踏方向做逆时针360度方向运动,丝毫不影响效果。3、还可以做不间断的顺时针和逆时针往返旋转踩踏机械运动,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自行车后轮定向行驶运动。4、可以向左右两边做垂直踩踏运动。5、可以左右做平行上下垂直踩踏运动。四.附图说明(以下附图共18张)图1:一对相同咬合主动齿轮图2:一对相同咬合主动间歇齿轮组图3:单一被动定向链条轮图4:链条传动式完整定向机械运动系统图5:不相同咬合机械变速运动系统正面图组图6:不相同咬合机械变速运动系统反面图组图7:《转换器》箱体外壳三孔轴承套装底座图8:《转换器》箱体连接固定密封扣板图9:《转换器》箱体外侧连接杆齿轮组图10:连接杆齿轮及带方小齿轮图11:动力连杆图12:现有自行车做有用功及运动死角状态示意图13:《转换器》在自行车中的顺时针或逆时针360度运动效果示意图14:《转换器》外观动态示意图15:齿轮传动式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图16:《转换器》向左右两边做上下垂直踩踏运动图17:《转换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360度运动图18:《转换器》左右两边做上下垂直平行踩踏运动图中所述①间歇齿轮固定位,②齿轮,③轴承底座,④方,⑤螺丝杆,⑥间歇齿轮,⑦链条齿轮,⑧轴承,⑨轴承底座孔,⑩外壳箱体,链条,大变速齿轮,小变速齿轮,外壳扣板,扣板固定螺丝孔,箱体外左右动力连杆齿轮,箱体外动力连杆固定螺丝孔,带方小齿轮,方孔,箱体外动力连杆,脚踏板固定螺丝孔,自行车花盘,脚蹬连杆,自行车飞轮,脚踏板,多功能运动转换器,转换器被动轮,转换器主动轮,齿轮传动式间歇齿轮,齿轮传动式被动齿轮。1、首先图1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且相互咬合的齿轮。2、再将图1①套装上两个形状大小相同且相互不咬合的同步同向间歇齿轮⑥,如图2所示。3、组合套装好的图2同为两个主动齿轮组。4、图3是单一的被动定向链条轮。5、再将图2、3的③套装上轴承⑧,并分别安装在箱体外壳⑩三孔轴承底座⑨中,用链条相互直线连接组合,形成一个完整定向运动系统,如图4所示。机械运动解析;1、当图2主动齿轮组顺时针转动时则带动另一个主动齿轮组做逆时针运动,同时拉动套装在①上的间歇齿轮⑥做逆时针运动。2、当图2主动齿轮组做逆时针旋转时则带动了另一个主动齿轮组做顺时针运动,同时拉动套装在①上的间歇齿轮⑥做逆时针运动。3、当图2主动齿轮组不间断的做往返旋转运动时,通过套装在齿轮⑥上的链条拉动被动齿轮⑦做逆时针定向连续不间断的运动。组装形式;1、整个机械运动系统是由一个全铁制集装箱体组装而成的多种形状箱体外壳,目前暂时设定为160mm等边三角形,箱体厚度为60mm。2、箱体外壳厚度为15mm。五.具体实施方案《转换器》的设计涵盖链条传动式.齿轮传动式.机械变速运动式三部分第一部分:链条传动式内部零配件1、主动齿轮两个,如图1所示。2、被动链条齿轮一个,如图3所示。3、间歇链条齿轮两个,如图2所示。4、轴承六个。5、传动链一条。《转换器》外壳箱体1、轴承三孔套装底座⑩两个,如图7所示。2、《转换器》箱体连接固定密封扣板六块,如图8所示。3、组装箱体紧固螺丝二十四个。《转换器》箱体外部零配件1、连接杆齿轮两个,如图10所示。2、带方小齿轮两个,如图10所示。3、动力连杆两个,如图11所示。4、脚踏板两个。《转换器》各零部件各部位的组装连接程序1、首先将图1两个齿轮①安装上间歇齿轮⑥,如图2所示。2、将轴承⑧安装到图2、3齿轮组左右两边的轴承位③上,并安装到位。3、将其中一个外壳三孔轴承底座⑩竖起,如图7所示。4、将已经安装到位的组2、3齿轮组轴承⑧逐个安装在外壳三孔轴承底座⑨里。5、再将已经安装好的图2、3齿轮组全部用链条连接起来(如图4所示)并将链条卡扣卡到位。6、将另一片外壳三孔轴承底座⑩合并安装在图2、3齿轮组的轴承⑨上并夹紧。7、再逐个把六块外壳箱体扣板扣在外壳三孔轴承底座⑩上,并用螺丝固定紧,形成完整的箱体。8、再从已经安装固定好的箱体外侧的两边分别将两个动力连杆齿轮及带方小齿轮配套安装在箱体外侧的两边并固定,如图9所示。9、《转换器》届此已经完全配套组装完毕。10、将已经组装好的《转换器》安装在自行车的三角架下端即可。11、将自行车的后轮链条套在箱体外侧的齿轮的外侧上,扣好链条卡子即可骑行了。第二部分:齿轮传动式内部零配件1、主动齿轮两个,如图15之1所示。2、被动齿轮一个,如图15之2所示。3、间歇齿轮两个,如图15之1所示。4、轴承⑧六个。5、《转换器》箱体外部零配件各部位组装连接程序与链条传动式相同。第三部分:变速运动式1、图5、6主动齿轮轮齿为50齿,主动齿轮轮齿为30齿。2、齿轮是两个形状大小不相同且相互咬合的齿轮,如图5所示。3、再将齿轮套装上两个大小相同且相互不咬合的同步同向间歇齿轮⑥,如图5、6所示。4、组合套装好的图5、6齿轮组同为主动轮组,如图6所示。5、齿轮⑦是单一的被动定向链条轮,如图6所示。6、再将齿轮⑦的两边套装上轴承⑧,并分别安装在箱体外壳三孔轴承底座中(如图7所示)由链条相互直线连接组合,形成一个完整定向变速机械运动系统。7、变速运动式零配件各部位组装连接程序与链条传动式相同。8、当图5、6主动齿轮组做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则为加速运动,当做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则为减速运动,可根据个人当时的需求随意瞬间做出调整。六.《转换器》的功能与现有的自行车机械运动系统相比有以下几种区别。《转换器》主要是将现有的自行车的机械运动系统进行了一个全新的动力系统转换,即克服了现有自行车机械运动系统存在多个死角的问题,又激活了人体各个部位肌体组织的有效发挥与谐调配合,使其将此项运动正常发挥到极至。通过《转换器》将自行车各部位运动系统的机械零件集中合理安装,使自行车的配套机械运动系统发挥合理正常的运转水平。1、克服了现有自行车脚蹬一周时而实际做功却小于四分之一(死角太多)的问题,如图12所示。2、行驶速度快,爬坡能力强,抗风阻能力强。3、变速时无需调整链条,可随时瞬间变换车速,如图5、6所示。4、特别是对于一个专业的自行车赛手来说,能完全有效释放全身肌体能量,对膝关节的损伤有较大改善。5、生产成本低,市场潜力巨大。七.《转换器》实现的有益效果1、改变了以往自行车的驱动方式,骑行的动态姿势。2、改变了现在自行车重心稳定性差的特点。八.《转换器》在具体操作应用时的方法和过程1、运动性能:骑行者每做功一次,后车轮的有效转数为一周,无任何死角,提高了行驶速度。2.动力性能:无任何附加助力功能,稳定性好,没有噪声。九.总结;综合上述,该设计无论是从方案,机械运动系统结构,外观效果应用,系统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性能,工作性能,动力性能,相互协调性能,人性化程度,经济性和结构紧凑性,市场前景分析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对促进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特别是对体育运动及其他行业等有着不可估量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