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285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一种用于锻炼身体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锻炼身体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室外骑自行车锻炼更受群众喜欢。但目前普通自行车是脚踏试,双脚交替运动,实现自行车的前行和人的锻炼,因此,双腿虽然得到活动,但人的上半身运动不足,特别是腰和双臂,得不到锻炼。现有的手摇的自行车,为左右手交替运动,对腰及下肢运动效果很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腰及全身运动的自行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摇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车轮、后车轮,手摇自行车还包括从动轮、主动轮、旋转套、支撑杆、支撑座;

从动轮固定连接前车轮,从动轮与前车轮同轴;

旋转套安装于车架前部,支撑座活动套接在旋转套上,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撑座上;

主动轮安装于支撑杆上端,从动轮安装于支撑杆下端,主动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轮转动;

主动轮中心设有轴,轴可轴向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杆上端,轴的左右两端固定设有力臂,力臂的一端与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手柄,轴的左右两端的力臂相互平行;

力臂与支撑座之间设有回转单元。

回转单元包括弹簧、设于主动轮上的凸起和设于支撑座上的支撑钉,弹簧的两端设有钩形结构,弹簧的上端钩接在凸起上,弹簧的下端钩接在支撑钉上。

前车轮和后车轮都使用实心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手压动手柄,手臂循环往复地上抬下压,手臂不断伸缩,使手臂的各关节得到了锻炼;不停地上抬下压,上身弯曲拉直交替进行,腰部也得到了锻炼;在下压时,眼睛必须正视前方,头也被动上扬后仰,颈椎也得到了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后视图,

图4是回转单元部分放大图;

图中1是车架,2是车轮,3是主动轮,4是从动轮,5是旋转套,6是弹簧,7是力臂,8是手柄,9是支撑杆,10是支撑座,11是凸起,12是支撑钉,13是后车轮,14是脚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图1、2、3、4所示,一种手摇自行车,包括车,1、前车轮2、后车轮13,手摇自行车还包括从动轮4、主动轮3、旋转套5、支撑杆9、支撑座10;

从动轮4固定连接前车轮2,从动轮4与前车轮2同轴;

旋转套5安装于车架1前部,支撑座10活动套接在旋转套5上,支撑杆9固定连接于支撑座10上;

主动轮3安装于支撑杆9上端,从动轮安装于支撑杆9的下端,主动轮3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轮4转动;

主动轮3的中心设有轴,轴可轴向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杆9的上端,轴的左右两端各固定设有力臂7,力臂7的一端与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手柄8,轴的左右两端的力臂7相互平行;

力臂7与支撑座10之间设有回转单元。

回转单元包括弹簧6、设于力臂7上的凸起11和设于支撑座上的支撑钉12,弹簧6的两端设有钩形结构,弹簧6的上端钩接在凸起11上,弹簧6的下端钩接在支撑钉12上。

前车轮2和后车轮13都使用实心胎。

骑行时,骑车人双手分别握手柄8,前推力臂7,主动轮3逆时针转动,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轮4转动,从而带动前车轮2滚动,实现自行车前行。

如图3所示,当力臂7运动到a位置时,弹簧6开始产生使主动轮3顺时针转动的拉力,骑车人的双手需要施以更大的推力克服弹簧6产生的拉力,使主动轮3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自行车的前行;当力臂7运动到b位置时,弹簧6开始产生使主动轮3逆时针转动的拉力,在弹簧6的拉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力臂7重新回到a位置,以此循环往复。骑车人在如此的循环往复中,实现了对手、臂、腰等部位的锻炼。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手摇自行车,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锻炼身体的自行车,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腰及全身运动的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车轮、后车轮,手摇自行车还包括从动轮、主动轮、旋转套、支撑杆、支撑座,从动轮固定连接前车轮,从动轮与前车轮同轴,旋转套安装于车架前部,支撑座活动套接在旋转套上,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撑座上,主动轮安装于支撑杆上端,从动轮安装于支撑杆下端,主动轮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轮转动,主动轮中心设有轴,轴可轴向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杆上端,轴的左右两端固定设有力臂,力臂的一端与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手柄,轴的左右两端的力臂相互平行,力臂与支撑座之间设有回转单元。手臂循环往复地上下压,使手臂、腰、颈椎也得到了活动。

技术研发人员:季海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季海腾
技术研发日:2016.08.20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