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装配过程一般是先在地面(或是在装配线吊具上处于低位时)安装车厢内的外饰件;然后将车身提高,安装下部的地盘件;最后降到地面安装机舱内上部零件。因此,现有的汽车装配线,都是在一个固定位置将车身升起,然后车身保持这一高度向前移动,在各个工位完成装配后车身再在一固定位置降到地面。
但是,在汽车试制过程中,受配件到货情况影响,或是由于装配工序安排的不合理,经常需要调整装配次序。例如已在底盘装配工位(即车身在距地面较高位置)上时,需要在车内或车身上部操作,或是需要车身上下部配合操作。此时,按照以往的装配线设计,这种情况只能等到车辆走到可以进行下降的固定位置,才能将车身降下后操作,而且某一车辆需要移动时,需要线上所有的车辆都要移动才能完成,所以在需要进行装配次序调整时,会造成对整个装配线所有工序的影响,从而大大影响试制装配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装配系统,能够将车身在装配线的任意工作位置上进行升降,从而可以根据装配需求灵活地调整装配次序,而不会对其它工序产生影响,大大提高了汽车装配的便利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装配系统,包括:
装配线框架,所述装配线框架上设置有行动导轨和锁止机构,所述行动导轨上设置有可沿所述行动导轨移动的滑动装置;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在所述滑动装置上;
用于固定汽车车身的车身抱具,所述车身抱具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车身抱具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锁止机构配合将所述车身抱具锁定在预设高度处的工作高度锁。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工作高度锁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车身抱具的左侧面上不同高度处的左侧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车身抱具的右侧面并与所述左侧支架处于对应高度处的右侧支架;
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左侧挂接横梁和右侧挂接横梁,其中,当所述左侧支架搭接在所述左侧挂接横梁上时,与所述左侧支架相对应的右侧支架搭接在所述右侧挂接横梁上;
其中,左侧和右侧分别为所述车身抱具前进方向的左侧和右侧。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装配线框架上并向所述装配线框架内侧和外侧延伸的左侧前滑槽、左侧后滑槽、右侧前滑槽和右侧后滑槽;
所述左侧挂接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滚轮,且所述左侧挂接横梁一端的滚轮位于所述左侧前滑槽内,所述左侧挂接横梁另一端的滚轮位于所述左侧后滑槽内;
所述右侧挂接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滚轮,且所述右侧挂接横梁一端的滚轮位于所述右侧前滑槽内,所述右侧挂接横梁另一端的滚轮位于所述右侧后滑槽内。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左侧电动推杆和右侧电动推杆,所述左侧电动推杆的机座和所述右侧电动推杆的机座固定在所述装配线框架上,所述左侧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与所述左侧挂接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与所述右侧挂接横梁固定连接。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动葫芦和第二电动葫芦,所述第一电动葫芦和所述第二电动葫芦均固定在所述滑动装置上,所述第一电动葫芦的铁链和所述第二电动葫芦的铁链均与所述车身抱具固定连接。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剪式平衡机构,所述剪式平衡机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动装置上,所述剪式平衡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抱具上。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述行动导轨为环形导轨。
其中,上述方案中,所行动导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汽车车身进行装配的预设工位,所述锁止机构位于所述预设工位处。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装配系统,在行动导轨上设置可沿该行动导轨移动的滑动装置,并在该滑动装置上固定用于升降车身抱具的升降机构。其中,由于升降机构固定在了滑动装置上,所以车身抱具可以在行动导轨的任意工作位置上进行升降。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装配线框架上还设置有锁止机构,且车身抱具上设置有与锁止机构相配合的工作高度锁,使得车身抱具可以锁定在装配所需的高度处,从而便于对固定在车身抱具上的汽车车身进行装配。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将车身在装配线的任意位置上进行升降并进行锁定,从而可以根据装配需求灵活地调整装配次序,而不会对其他工序产生影响,大大提高了汽车装配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装配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装配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身抱具位于低装配工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身抱具位于中间装配工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身抱具位于高装配工位时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图中:1、装配线框架;2、行动导轨;3、锁止机构;4、升降机构;401、第一电动葫芦;402、第二电动葫芦;403、剪式平衡机构;5、车身抱具;6、滑动装置;501、左侧支架;502、右侧支架;701、装载工位;702、第一底部装配工位;703、第二底部装配工位;704、等待工位;705、第三底部装配工位;706、第四底部装配工位;707、卸载工位;8、维修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装配系统,如图1~5所示,该汽车装配系统包括:
装配线框架1,所述装配线框架1上设置有行动导轨2和锁止机构3,所述行动导轨2上设置有可沿所述行动导轨2移动的滑动装置6;其中,优选地,滑动装置6具体可为滑动小车。
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固定在所述滑动装置6上;
用于固定汽车车身的车身抱具5,所述车身抱具5与所述升降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车身抱具5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锁止机构3配合将所述车身抱具5锁定在预设高度处的工作高度锁。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行动导轨2上设置可沿该行动导轨2移动的滑动装置6,并在该滑动装置6上固定用于升降车身抱具5的升降机构4。其中,由于升降机构4固定在了滑动装置6上,所以车身抱具5可以在行动导轨2的任意工作位置上进行升降。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装配线框架1上还设置有锁止机构3,且车身抱具5上设置有与锁止机构3相配合的工作高度锁,使得车身抱具5可以锁定在装配所需的高度处,从而使得固定在车身抱具5上的汽车车身能够稳定在相应高度,进而便于对汽车车身进行装配。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将汽车车身在装配线的任意工作位置上进行升降并进行锁定,从而可以根据装配需求灵活地调整装配次序,而不会对其他工序产生影响,大大提高了汽车装配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所述行动导轨2为环形导轨。如图2所示,环形导轨的设置,使得车身抱具5可以在行动导轨2上的任意位置回到所要进行装配的工作位置,从而在因为零件到货延迟问题而跳过某一装配过程后,可以沿着行动导轨2重新滑动回到原来的工位上进行装配,非常方便。
优选地,如图3~5所示,所述工作高度锁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车身抱具5的左侧面上不同高度处的左侧支架501,以及固定在所述车身抱具5的右侧面并与所述左侧支架501处于对应高度处的右侧支架502;
所述锁止机构3包括左侧挂接横梁和右侧挂接横梁,其中,当所述左侧支架搭接在所述左侧挂接横梁上时,与所述左侧支架相对应的右侧支架搭接在所述右侧挂接横梁上;
其中,左侧和右侧分别为所述车身抱具前进方向的左侧和右侧。
其中,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对汽车进行装配时的实际高度需求进行设定。
即车身抱具5上的左侧支架501和右侧支架502一一对应,且左侧支架501与其对应的右侧支架502处于相同的高度处,从而使得左侧支架501和与其对应的右侧支架502构成一对工作高度锁,从而能够分别与锁止机构3的两个挂接横梁相配合,将车身抱具锁定在对应的高度处,并处于平衡状态。
具体地:
如图3所示,当位于车身抱具5最高高度处的左侧支架501搭接在左侧挂接横梁上,且位于车身抱具5最高高度处的右侧支架502搭接在右侧挂接横梁上时,车身抱具5位于低位装配工位。此时,汽车装配人员可以方便的在汽车车身上安装上部零部件,或进入车内工作。
如图4所示,当位于车身抱具5中间高度处的左侧支架501搭接在左侧挂接横梁上,且位于车身抱具5中间高度处的右侧支架502搭接在右侧挂接横梁上时,车身抱具5位于中间装配工位。此时,汽车装配人员可以方便进行安装车轮等工作。
如图5所示,当位于车身抱具5最低高度处的左侧支架501搭接在左侧挂接横梁上,且位于车身抱具5最低高度处的右侧支架502搭接在右侧挂接横梁上时,车身抱具5位于高位装配工位。此时,汽车装配人员可以安装底盘下部零部件。
因此,通过设置工作高度锁与锁止机构3的相互配合的锁止高度,可以满足汽车装配过程中对装配高度的需求。
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3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装配线框架1上并向所述装配线框架1内侧和外侧延伸的左侧前滑槽、左侧后滑槽、右侧前滑槽和右侧后滑槽;
所述左侧挂接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滚轮,且所述左侧挂接横梁一端的滚轮位于所述左侧前滑槽内,所述左侧挂接横梁另一端的滚轮位于所述左侧后滑槽内;
所述右侧挂接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滚轮,且所述右侧挂接横梁一端的滚轮位于所述右侧前滑槽内,所述右侧挂接横梁另一端的滚轮位于所述右侧后滑槽内。
即,在左侧挂接横梁的两端和右侧挂接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滚轮,从而使得左侧挂接横梁可以沿左侧前滑槽和左侧后滑槽移动,使得右侧挂接横梁可以沿右侧前滑槽和右侧后滑槽移动。另外,由于左侧前滑槽、左侧后滑槽、右侧前滑槽和右侧后滑槽均向装配线框架1的内侧和外侧延伸,所以,左侧挂接横梁和右侧挂接横梁可以移动到装配线框架1的内侧,也可以移动到装配线框架1的外侧。
其中,当左侧挂接横梁和右侧挂接横梁均向装配线框架1的外侧移动时,车身抱具5可以在升降机构4的作用下进行升降,从而防止车身抱具5在升降过程中受到左侧挂接横梁和右侧挂接横梁的阻碍。另外,当车身抱具5上升或下降到合适高度处后,将左侧挂接横梁和右侧挂接横梁均向装配线框架1的内侧移动后,可以使得车身抱具5上的左侧支架501搭接在左侧挂接横梁上,同时使得与左侧支架501相对应的右侧支架502可以搭接在右侧挂接横梁上,从而将车身抱具5锁定在该高度处。同理也可以锁定在其它高度。
进一步地,在左侧前滑槽和右侧前滑槽上分别设置有行程开关,当左侧挂接横梁和右侧挂接横梁在滑槽上移动到位后,可以触发对应的行程开关被按下。其中,在汽车装配系统的控制系统收到行程开关的触发信号时,控制系统才会允许车身抱具进行升降,进一步增强车身抱具升降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左侧电动推杆和右侧电动推杆,所述左侧电动推杆的机座和所述右侧电动推杆的机座固定在所述装配线框架上,所述左侧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与所述左侧挂接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右侧电动推杆的推杆末端与所述右侧挂接横梁固定连接。
即左侧挂接横梁和右侧挂接横梁向装配线框架1的内侧和外侧的移动,由电动推杆电动完成,大大方便了汽车装配人员的工作便利性,从而节省了汽车装配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电动推杆的电机和所述右侧电动推杆的电机可以由同一控制电路中的控制按钮进行控制,实现联动。即将左侧电动推杆的电机和右侧电动推杆的电机串联在控制电路中,从而使得该控制电路中的“合拢”控制按钮按下后,左侧电动推杆的电机和右侧电动推杆的电机可以同时带动左侧挂接横梁和右侧挂接横梁相向移动,“打开”控制按钮按下后,左侧挂接横梁和右侧挂接横梁向相反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电动葫芦401和第二电动葫芦402,所述第一电动葫芦401和所述第二电动葫芦402均固定在所述滑动装置6上,所述第一电动葫芦401的铁链和所述第二电动葫芦402的铁链均与所述车身抱具固定连接。即通过两个电动葫芦的转动带动铁链的运动,从而使得铁链牵引车身抱具5进行升降运动。其中,对车身抱具5起到牵引升降作用的机构并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4还包括剪式平衡机构403,所述剪式平衡机构40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动装置6上,所述剪式平衡机构40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抱具5上,从而使得车身抱具5在电动葫芦的铁链牵引下进行升降时,升降过程更加平稳。另外,在车身抱具5进行升降的过程中,即使两个电葫芦工作出现不同步,甚至其中一个电动葫芦失效,通过剪式平衡机构403也能保证车身的平衡,避免产生车身倾斜甚至倾覆造成人员伤害或车辆受损。
优选地,所述行动导轨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汽车车身进行装配的预设工位,所述锁止机构3位于所述预设工位处。即只在预设工位上设置锁止机构3,从而满足车身抱具在预设工位的不同高度处进行锁定的需求。
另外,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预设工位包括装载工位701、第一底部装配工位702、第二底部装配工位703、等待工位704、第三底部装配工位705、第四底部装配工位706和卸载工位707,在上述每一个装配工位上都设置有锁止机构3,从而能够在将车身抱具5沿行动导轨2移动中相应的装配工位上后,可以通过锁止机构3与车身抱具5上设置的工作高度锁的配合,将车身抱具5锁定在相应的高度处,进而便于对汽车车身进行装配。
此外,如图2所示,行动导轨2还包括向环形导轨外侧延伸的外延导轨,在该外延导轨上还设置有维修工位8,使得滑动装置若出现需要维修的状况,可以直接将滑动装置沿外延导轨进入维修工位8,不会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装配,十分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装配系统,特别适用于汽车试制阶段的装配,可对装配先后顺序进行灵活的调整。其中,由于可以随时调整装配工序,所以可以将零部件没有到货的装配工序调整到后面工序进行安装,从而不会因为个别零件而影响整条装配线的装配,进而为新车型的试制争取了时间。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