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8236阅读:8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交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娱乐休闲车一般都是人站立在上面才能使用,所以使用不是很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乘骑更加舒适。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包括平衡车、工字型车架组件、座椅组件和操控机构;所述工字型车架组件的后端固定安装在平衡车上,前端的底部设置有一个万向轮,所述座椅组件固定安装在工字型车架组件的后端,所述操控机构安装在工字型车架组件上并可操控平衡车。

上述的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中,所述工字型车架组件包括中梁连接套、中梁锁紧螺母、安装有万向轮的前横梁、安装在平衡车上的后横梁、连接前横梁的中前梁和连接后横梁的中后梁;所中梁连接套插接在中后梁上并均设置有一个纵向贯穿的锁紧孔,所述中前梁设置有若干个沿中前梁前后方向分布且纵向贯穿的调节孔,所述中前梁插接在中梁连接套内,所述中梁锁紧螺母穿过锁紧孔和调节孔以使中后梁和中前梁相连。

上述的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中,所述座椅组件包括位于中后梁顶部的上椅座与座椅以及位于中后梁底部的下椅座与座椅锁紧旋钮;所述中后梁的顶部包含有一个上下贯穿的腰形孔,所述座椅锁紧旋钮穿过下椅座和腰形孔后与上椅座相连从而可带动下椅座和上椅座沿腰形孔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座椅固定安装在上椅座上。

上述的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中,所述操控机构包括齿槽座、操控杆、操控杆轴座和齿槽卡板;所述操控杆的一端与后横梁连接,另一端插接在齿槽座内并与其铰接,所述齿槽座安装在平衡车上,所述操控杆的一端与操控杆轴座连接并相对操控杆轴座作旋转,所述齿槽座的顶部设置有沿操控杆轴座轴心分布的齿牙,所述齿槽卡板安装在操控杆上并与齿牙配合卡接从而以带动齿槽座相对操控杆轴座旋转。

上述的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中,所述齿槽座的底部设置一个车架固定座和连接带;所述车架固定座位于平衡车的顶部,所述连接带位于平衡车的下方且两端与车架固定座连接使平衡车与车架固定座固定连接。

上述的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中,还包括防翻机构;所述防翻机构包括防翻支架和后撑杆;所述防翻支架安装在后横梁上,所述后撑杆的一端与防翻支架铰接,另一端安装有与地面接触的万向轮。

上述的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中,还包括前轮座;万向轮通过前轮座安装在前横梁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可以使人坐着乘骑,使用更加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无操控机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操控机构与平衡车连接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操控机构与工字型车架组件连接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工字型车架组件与防翻机构连接的爆炸图;

图中1为平衡车、2为工字型车架组件、3为座椅组件、4为操控机构、5为万向轮、6为防翻机构、21为中梁连接套、22为中梁锁紧螺母、23为前横梁、24为后横梁、25为中前梁、26为中后梁、27为锁紧孔、28为调节孔、29为腰形孔、31为上椅座、32为座椅、33为下椅座、34为座椅锁紧旋钮、41为齿槽座、42为操控杆、43为操控杆轴座、44为齿槽卡板、45为车架固定座、46为连接带、61为防翻支架、62为后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以电动平衡车为动力的卡丁车,包括平衡车1、工字型车架组件2、座椅组件3和操控机构4;所述工字型车架组件2的后端固定安装在平衡车1上,前端的底部设置有前轮座7和一个万向轮5,万向轮5通过前轮座7安装在前横梁23上。所述座椅组件3固定安装在工字型车架组件2的后端,所述操控机构4安装在工字型车架组件2上并可操控平衡车1。

如图2所述,上述的工字型车架组件2包括中梁连接套21、中梁锁紧螺母22、安装有万向轮5的前横梁23、安装在平衡车1上的后横梁24、连接前横梁23的中前梁25和连接后横梁24的中后梁26;所中梁连接套21插接在中后梁26上并均设置有一个纵向贯穿的锁紧孔27,所述中前梁25设置有若干个沿中前梁前后方向分布且纵向贯穿的调节孔28,所述中前梁25插接在中梁连接套21内,所述中梁锁紧螺母22穿过锁紧孔27和调节孔28以使中后梁26和中前梁25相连,从而根据人体的身高来调节工字型车架组件2的前后距离,使用更加人性化。

如图2所示,上述的座椅组件3包括位于中后梁26顶部的上椅座31与座椅32以及位于中后梁26底部的下椅座33与座椅锁紧旋钮34;所述中后梁26的顶部包含有一个上下贯穿的腰形孔29,所述座椅锁紧旋钮34穿过下椅座33和腰形孔29后与上椅座31相连从而可带动下椅座33和上椅座31沿腰形孔29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座椅32固定安装在上椅座31上,即可调节座椅32相对工字型车架组件2的位置。

如图3-图4所示,所述操控机构4包括齿槽座41、操控杆42、操控杆轴座43和齿槽卡板44;所述操控杆42的一端与后横梁24连接,另一端插接在齿槽座41内并与其铰接,所述齿槽座41安装在平衡车1上,所述操控杆42的一端与操控杆轴座43连接并相对操控杆轴座43作旋转,所述齿槽座41的顶部设置有沿操控杆轴座轴心分布的齿牙,在弹簧的作用下,所述齿槽卡板44安装在操控杆42上并与齿牙配合卡接从而以带动齿槽座41相对操控杆轴座旋转,即可进一步的控制平衡车1旋转,从而可以操控平衡车。

上述的齿槽座41的底部设置一个车架固定座45和连接带46;所述车架固定座45位于平衡车1的顶部,所述连接带46位于平衡车1的下方且两端与车架固定座45连接使平衡车1与车架固定座45固定连接,连接非常牢固。

如图5所示,还包括防翻机构6;所述防翻机构6包括防翻支架61和后撑杆62;所述防翻支架61安装在后横梁24上,所述后撑杆62的一端与防翻支架61铰接,另一端安装有与地面接触的万向轮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