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新型挡风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7911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可视化新型挡风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风被,尤其是一种安全防护的可视化新型挡风被。



背景技术:

电瓶车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在冬季行驶时,一般都需要配备或者穿戴保暖或者挡风被(衣),确保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目前,市面上挡风被的设计经过了由第一代的挡风被和车龙头手套分离式,过渡到挡风被和车龙头手套连体式的第二代。但是,不规格式样价格档次如何多样,它们都还存在着两个共同的缺陷和不足。缺陷一是前挡风被挡在胸部及上臂处,经常因为在行驶中风吹过猛或者手臂活动过程中,由于前挡风被柔软,很容易滑落或者翻卷,经常需要用手重新调整,在快速行驶中造成潜在的可能会跌倒的危险。现有的设计中有的用绳带套在脖子上,这样万一在跌倒中容易勒住脖子造成危险。而前挡风被长度只到胸部,人的脖颈处在冬季容易灌入风而着凉,很容易感冒。缺陷二是,骑电瓶车人群中,占有多数的是需要接送孩子上学的人群,儿童站电瓶车脚踏板上,头部经常会被厚厚的挡风被遮挡,一是儿童本人看不到前方,无法及时协助骑车人判断前方的路况;二是电瓶车挡风被包裹中的儿童不太会引起注意,也会影响等机动车主对载儿童的电瓶车特有的关照,也会存在隐性的危险。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挡风被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化新型挡风被,所述可视化新型挡风能够满足坐在儿童座椅上的儿童不被遮挡视线的需要,从而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避免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视化新型挡风被,包括上挡风部、与上挡风部下端连接的下挡风部以及与上挡风部上端连接的颈挡风部,所述上挡风部的中部设有透视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视窗为透明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视窗系由上挡风部的中部挖空形成,所述透视窗系缝合于上挡风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挡风部包括前挡风部、左挡风部和右挡风部,所述左挡风部和右挡风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前挡风部的左侧和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挡风部和右挡风部分别固定连接于上挡风部的两侧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颈挡风部呈长条状,所述颈挡风部的中部固定于所述上挡风部的上端,所述颈挡风部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是通过磁扣吸附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视化新型挡风被的上挡风部的中部设有透视窗,透过该透视窗,坐在儿童座椅上的儿童不被遮挡视线,从而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避免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化新型挡风被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视化新型挡风被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颈挡风部卷曲后的示意图。

对照以上附图,作如下补充说明:

1---上挡风部 10---透视窗

2---下挡风部 21---前挡风部

22---左挡风部 23---右挡风部

3---颈挡风部 31---第一连接部

32---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视化新型挡风被,包括上挡风部1、与上挡风部1下端连接的下挡风部2以及与上挡风部1上端连接的颈挡风部3,所述上挡风部1的中部设有透视窗10。所述上挡风部1、下挡风部2以及颈挡风部3分别能够保护骑行人员的上半身、腿部和颈部。所述透视窗10能够使得位于骑行人员前方儿童座椅上的儿童具有良好的视野,提高了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所述透视窗10为透明材料制成,从而能够具有可视化的功能。

透视窗10的形成方式为:所述透视窗10系由上挡风部1的中部挖空形成,所述透视窗10系缝合于上挡风部1。

所述下挡风部2包括前挡风部21、左挡风部22和右挡风部23,所述左挡风部22和右挡风部23分别固定于所述前挡风部2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下挡风部2能对骑行人员的腿部进行多方位的有效防护。

所述左挡风部22和右挡风部23分别固定连接于上挡风部1的两侧边。上挡风部1和下挡风部2的前挡风部21、左挡风部22、右挡风部23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稳定、整体的保护罩。

所述颈挡风部3呈长条状,且所述颈挡风部3的中部固定于所述上挡风部1的上端,所述颈挡风部3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能够固定在一起。所述颈挡风部3能够被固定于骑行人员的颈部,从而颈挡风部3能对骑行人员的颈部进行有效防护,从而实现对使用者的全方位的保暖。

所述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之间是通过磁扣吸附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可视化新型挡风被的上挡风部1的中部设有透视窗10,透过该透视窗10,坐在儿童座椅上的儿童不被遮挡视线,从而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避免了安全隐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