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护板的自行车双柱锁车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456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防护板的自行车双柱锁车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护板的自行车双柱锁车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行车锁车桩的结构较为单薄、稳固性能有待提高,对于自行车的防护程度较低,自行车一旦因人为撞击或其他原因倾斜、将对自行车的性能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带防护板的自行车双柱锁车桩,有利于提高自行车锁车桩的稳固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防护板的自行车双柱锁车桩,包括:

并排设置的左立柱和右立柱,该左立柱和右立柱均包括一底板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的开口方向垂直于左立柱与右立柱的排列方向,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形成匹配于自行车前车轮的卡位槽;

设置于左立柱和右立柱顶端的安装座,该安装座的前端端面设置有锁车孔;

分别设置于卡位槽两侧的第一侧板上的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设置于第一侧板背离卡位槽的一面上,该防护机构包括沿第一侧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沿垂直方向排列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设置于第一侧板两端,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均设置有可沿第一导轨或第二导轨移动的滑块,防护机构还包括垂直的防护板,该防护板的一面连接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滑块,该防护板所在平面平行于第一侧板所在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两端均设置有限制滑块行程的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防护板远离卡位槽的一面上设置有便于拉动防护板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自行车推入卡位槽并上锁后,可将防护板拉出、形成对自行车的防护,大大提高锁车桩的稳固性能,避免自行车轻易产生倾斜,有利于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两端均设置有有限位块,用于限制防护板的拉动行程,保护防护机构,避免过度拉伸损坏防护机构;防护板的外侧上设置有把手、便于拉动防滑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1、底板;02、第一侧板;03、第二侧板;04、卡位槽;1、左立柱;2、右立柱;3、安装座;4、锁车孔;5、防护板;51、把手;61、第一导轨;62、第二导轨;7、滑块;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带防护板的自行车双柱锁车桩,包括左立柱1、右立柱2、安装座3和防护机构,左立柱1和右立柱2并排设置,该左立柱1和右立柱2均包括一底板01和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02和第二侧板03,相对的第一侧板02和第二侧板03之间形成的开口方向垂直于左立柱1与右立柱2的排列方向,左立柱1和右立柱2之间形成匹配于自行车前车轮的卡位槽04;安装座3设置于左立柱1和右立柱2的顶端,该安装座3的前端端面设置有锁车孔4;防护机构分别设置于卡位槽04两侧的第一侧板02上,该防护机构设置于第一侧板02背离卡位槽04的一面上,该防护机构包括沿第一侧板02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沿垂直方向排列的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分别设置于第一侧板02两端,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上均设置有可沿第一导轨61或第二导轨62移动的滑块7,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两端均设置有限制滑块7行程的限位块8,防护机构还包括垂直的防护板5,该防护板5的一面连接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上的滑块7,该防护板5所在平面平行于第一侧板02所在平面,防护板5远离卡位槽04的一面上设置有便于拉动防护板5的把手51。

当锁车桩没有使用时,防护板5推入第一侧板02和第二侧板03形成的空间中;当锁车桩使用时,将自行车前轮推入卡位槽04并上锁后,通过把手51将防护板5拉出,形成对自行车的防护。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