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滑板拆解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455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式滑板拆解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线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式滑板拆解线。



背景技术:

在废旧汽车、摩托车及其发动机拆装领域,需要通过拆解线在不同阶段进行分别进行拆解零部件作业。现有的拆解线在不同拆装阶段尤其是转弯位置需要通过横移区域进行移动,其一方面需要在进入横移区域前进行减速或制动,导致能量的浪费,另一方面需要匹配与横移区域相配合的设置,易导致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连续式滑板拆解线,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拆装阶段衔接设备导致成本增加、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连续式滑板拆解线,包括,

呈环形布置的轨道,所述轨道包括均呈环状且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承载轨、导向轨、外承载轨;

沿所述轨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滑板,每个所述滑板均包括支撑框架、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上表面的支撑板、设于所述支撑框架下表面的支撑轮和导向轮,所述支撑轮与内承载轨和外承载轨相配合、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轨相配合;及

驱动多个所述滑板沿所述轨道循环运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前端为外凸弧形、后端为内凹弧形,相邻两个支撑板的前端与后端配合抵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滑板均包括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沿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布置且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下方,多个所述驱动杆依次首尾铰接成一闭合环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杆驱动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驱动轴均靠近中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驱动杆运动的主动摩擦轮、与所述主动摩擦轮相配合的从动摩擦轮、驱动所述主动摩擦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其中,所述驱动杆置于所述主动摩擦轮与所述从动摩擦轮之间。

优选的,每个所述滑板均包括两个导向轮,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靠近所述驱动杆的两端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向轨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轮内置于所述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轨道由两个平行设置的直线轨道及连接两个直线轨道的弧形轨道组成,所述驱动机构为两个且分别靠近两个所述直线轨道的行程末端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环状的轨道,不同拆装段可与不同轨道段相配合,并通过驱动多个依次设置的滑板沿轨道运动,实现连续性运动,避免中间衔接设备和制动设备,降低了基建成本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式滑板拆解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个滑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式滑板拆解线,包括轨道1、多个滑板2及驱动机构3;其中,轨道1可设置为环状,多个滑板2沿所述轨道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并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沿轨道1循环运动。为了便于拆解的进行,该轨道1由两个平行设置的直线轨道及连接两个直线轨道的弧形轨道组成,直线轨道可用于零部件拆解,弧形轨道则可用于过渡,为了增加弧形轨道的安全性,可在弧形轨道上设置防护盖板,以避免滑板2上的零部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滑落。

具体设置时,本实施例轨道1包括均呈环状且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承载轨11、导向轨13、外承载轨12,内承载轨11和外承载轨12和现有的铁路轨道1相同设置,导向轨13则可在其上表面设置沿导向轨13长度方向布置的导向槽131。

对应的,每个所述滑板2均包括支撑框架21、支撑板22、驱动杆23、支撑轮24和导向轮25,支撑板22设置于支撑框架21上表面,且支撑板22上表面为水平状态以便于放置废旧汽车、摩托车等需要拆解的装置,为了便于支撑板22在弧形轨道时相邻两个支撑板22之间不会产生空隙,本实施例将支撑板22前端设置为外凸弧形、后端设置为内凹弧形,且上述外凸弧形与内凹弧形相配合,使得相邻两个支撑板22的前端与后端配合抵接,继而保证在弧形轨道时相邻两个支撑板22依然互相抵接,避免空隙产生导致零部件跌落。

支撑轮24可设置为四个,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数量,四个支撑轮24呈矩形排列,且两个配合置于内承载轨11、两个配合置于外承载轨12,且四个支撑轮24可采用高铁或轻轨轮,从而与对应轨道1配合。

驱动杆23沿支撑板22长度方向设置,且连接于支撑框架21中部,为了便于滑板2的驱动,可将多个驱动杆23依次首尾铰接成一与导向轨13相契合的闭合环状。而且,为了便于在弧形轨道转弯,每个所述驱动轴均靠近中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1,使滑板2在弧形轨道运动时,支撑板22以其中部为圆心旋转而调整方向,其有利于提高滑板2在弧形轨道上运动的稳定性。具体的,可将驱动杆23与支撑框架21连接位置与支撑板22的外凸弧形的圆心相对应,从而使相邻两个支撑板22在弧形轨道时,其中一个支撑板22相对另一个支撑板22的外凸弧形端旋转,其有利于保证相邻两个支撑板22的外凸弧形端与内凹弧形端相契合,使相邻两个支撑板22之间具有连续性,避免相邻两个支撑板22的外凸弧形端与内凹弧形端之间形成缝隙。

为了便于在弧形轨道进行导向,本实施例每个滑板2均包括两个导向轮25,两个导向轮25分别靠近驱动杆23的两端设置,而且导向轮25内置于导向轨13的导向槽131内,从而使导向与驱动相配合,进一步提高滑板2在弧形轨道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3主要驱动驱动杆23运动以达到驱动滑板2运动的目的,该驱动机构3包括主动摩擦轮31、从动摩擦轮32、驱动电机33及减速机34,驱动电机33通过减速机34驱动主动摩擦轮31转动,驱动杆23设置于主动摩擦轮31与从动摩擦轮32之间,驱动杆23一侧抵接于从动摩擦轮32外缘、另一侧抵接于主动摩擦轮31外缘,通过主动摩擦轮31的转动驱动驱动杆23不断向前运动,而由于相邻两个驱动杆23为铰接,可实现不断驱动多个驱动杆23依次运动。

为了便于驱动机构3对多个滑板2的驱动,本实施例驱动机构3设置为两个且分别靠近两个直线轨道的行程末端设置,通过两个驱动机构3的同时驱动,有利于保证多个滑板2运行的均衡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环状的轨道,不同拆装段可与不同轨道段相配合,并通过驱动多个依次设置的滑板沿轨道运动,实现连续性运动,避免中间衔接设备和制动设备,降低了基建成本和运行成本。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