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尤其是一种新型童车座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童车种类很多,其主要部件包括座架,座架基本上都具有坐和躺两种功能,但是现有的童车中,由于其设计结构复杂,致使坐和躺两种功能切换起来比较繁琐,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制造成本高,不利于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坐和躺两种功能切换方便、生产制造成本低的新型童车座架。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童车座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与底盘架连接的座位架,所述座位架上套设有座位布,所述座位架包括U形结构的上半管段和下半管段,所述下半管段中上部两侧上均设有销钉,所述座位布且位于下半管段中上部的两侧均设有可相应搭扣在销钉上的扣环以调节座位布的使用状态。
所述座位布且位于下半管段中上部的内两侧均设有拉带,所述扣环设在拉带自由端上。
所述座位布包括套设在上半管段上的靠背部和套设在下半管段上的前脚部,以及设在靠背部和前脚部之间的坐部,所述拉带设在前脚部和坐部之间的侧边;所述前脚部包括前脚底部和前脚侧部,所述前脚底部和前脚侧部之间设有拉链。
所述座位布包括套设在上半管段上的靠背部和套设在下半管段上的前脚部,以及设在靠背部和前脚部之间的坐部,所述扣环设在前脚部上;所述前脚部包括前脚底部和前脚侧部,所述前脚底部和前脚侧部之间设有拉链,所述扣环设在前脚侧部上。
所述上半管段和下半管段之间设有呈直线型的中管段。
所述中管段上活动卡接有扶手,所述上半管段开口两端之间设有顶棚支杆,所述顶棚支杆通过关节与上半管段活动连接,所述座位布上设有套在顶棚支杆上的顶棚挡布。
所述靠背部、坐部和前脚部内均嵌设有硬质板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下半管段上设有销钉,并座位布两侧相应设置有可搭扣在销钉上的扣环,进而实现调节座位布的使用状态,即实现坐卧状态的切换,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及操作便捷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靠背部、坐部和前脚部内均嵌设有硬质板块,避免婴幼儿坐卧时产生凹陷的现象而影响婴幼儿发育,使得坐卧更加安全、舒服,且当婴幼儿坐立时,其避免双脚悬空。
3、为使座位布切换使用状态时稳定可靠,在本实用新型中前脚部上设有在拉合时能将前脚部的底部往上拉起的拉链,在坐的使用状态时,所述前脚底部和前脚侧部之间设有拉链,通过拉链拉合,使之更具整体性,且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以坐为主功能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以躺为主功能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新型童车座架,包括与底盘架1连接的座位架2,所述座位架2上套设有座位布3,所述座位架2包括U形结构的上半管段21和下半管段22,所述下半管段22中上部两侧上均设有销钉24,所述座位布3且位于下半管段22中上部的两侧均设有可相应搭扣在销钉24上的扣环311以调节座位布3的使用状态。当将扣环311搭扣在销钉24上时,座位布3则拉起并相应发生折叠折,实现童车座架坐的功能;当将扣环311从销钉24上取下,则释放座位布3使之展开,实现童车座架躺卧的功能,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以及生产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为了便于将扣环311搭扣在销钉24上或者解开,所述座位布3且位于下半管段22中上部的内两侧均设有拉带31,所述扣环311设在拉带31自由端上,即通过拉动拉带31即可,具有方便之特点。
所述座位布3包括套设在上半管段21上的靠背部32和套设在下半管段22上的前脚部33,以及设在靠背部32和前脚部33之间的坐部34,所述拉带31设在前脚部33和坐部34之间的侧边;所述前脚部33包括前脚底部333和前脚侧部334,为使座位布切换使用状态时稳定可靠,所述前脚底部333和前脚侧部334之间设有拉链331。在本实用新切换为在的使用状态时,将前脚底部和前脚侧部之间的拉链拉合,使之更具整体性,且美观。
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座位布3包括套设在上半管段21上的靠背部32和套设在下半管段22上的前脚部33,以及设在靠背部32和前脚部33之间的坐部34,所述扣环311设在前脚部33上;所述前脚部33包括前脚底部333和前脚侧部334,所述前脚底部333和前脚侧部334之间设有拉链331,所述扣环311设在前脚侧部334上。
所述靠背部32、坐部34和前脚部33内均嵌设有硬质板块,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靠背部32、坐部34和前脚部33内均嵌设有硬质板块,有效避免了婴幼儿坐卧时,座位布3产生凹陷的现象而影响婴幼儿发育,通过嵌入设置硬质板块,使得婴幼儿坐卧更加安全、舒服,且当婴幼儿坐立时,其避免双脚悬空。
所述上半管段21和下半管段22之间设有呈直线型的中管段23;所述上半管段21和下半管段22之间设有呈直线型的中管段23;所述中管段23上活动卡接有扶手25,所述上半管段21开口两端之间设有顶棚支杆26,所述顶棚支杆26通过关节27与上半管段21活动连接,所述座位布3上设有套在顶棚支杆26上的顶棚挡布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