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392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电动趴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趴车,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型单车在款式上采用双脚循环踩踏单车两侧曲轴脚踏板,达到控制单车前行的目的,这种款式存在下述缺点:它主要是代步工具,健身方面考虑不足;人的姿势基本上直立坐在车椅上,身体对风的阻力特别大。而且在颈椎、脊椎与腰椎上的压力很大,现在的人大多存在这方面的慢疾,而且趋势越来越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省力、行驶快速、可健身的电动趴车,解决了传统型单车在被骑时,人的姿势直立坐在车椅上,身体对风的阻力特别大,颈椎、脊椎与腰椎上的压力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动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龙头的一端穿过支架前端与前叉连接,前叉上连接有前轮,支架上固定有卧板,支架的尾部连接后叉的一端,后叉的另一端连接后电机轮,后叉上设有脚撑,后电机轮上设有驱动后轮转动的后置式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前叉为避震前叉。

优选地,所述的后叉的中间与避震弹簧一端连接,避震弹簧另一端与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后置式驱动装置包括后置式驱动框架,后置式驱动框架的两侧均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分别设有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后置式驱动框架的端部分别设有左飞轮和右飞轮,左飞轮和右飞轮均固定在后电机轮的后轮主轴上,左脚踏板与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链条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左飞轮、左定滑轮、右定滑轮、右飞轮后与右脚踏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左飞轮和右飞轮分别设于后电机轮的两侧,后电机轮的一侧与其该侧的飞轮之间设有碟刹片。

优选地,所述的后电机轮包括后轮,后轮的中间设有后轮主轴和电机。

本实用新型取消传统自行车式脚踏板与坐凳,改为体卧式,卧板可坐可卧,双脚分别踩蹬后置驱动装置前行,使用时更省力。为成年人,特别是愿意自主强身健体的人群提供户外陆地健身运动。其对脊椎的锻炼特别有效,适应各种成年人群使用,既健身又健美。

呈流线型的运动方式,减少了形状阻力,行驶快速,其次着力与手,重心低下,撑开前胸,头部抬起身体前倾,起到了颈椎牵引的作用,改善了中枢神经受压。同时腰椎也相应的受力减小,充分的体现了人体力学设计的概念。

从安全角度来说,更低的重心也会使它容易驾驭。由于身体接近前轮重心,在紧急刹车时利于控制平衡,不会侧翻(还有竖翻)。

集环保代步与运动锻炼为一体,在健身运动的基础上配备绿色环保的锂电池作为第二动力,避免了使用者因特殊情况(如上桥、颠簸路亦或劳累等)无法前行的尴尬。如遇情况也可直接使用电池作为前行动力,二合一随机应变的能力十分强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趴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置式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后电机轮与左右双飞轮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动趴车,如图1所示,其包括符合趴式车的人体力学的龙头1,龙头1的一端穿过支架3前端与前叉11连接,前叉11上连接有前轮17,支架3上固定有卧板2,卧板2采用了高分子海绵作为填充物,卧板2起到一个很好的避震以及保护胸部的作用。支架3的尾部连接后叉9的一端,后叉9的另一端连接后电机轮4,后叉9上设有脚撑8,后电机轮4上设有驱动后轮转动的后置式驱动装置5。后置式驱动装置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动力源。

后置式驱动装置5包括后置式驱动框架20,后置式驱动框架20的两侧均设有滑槽6,两个滑槽6内分别设有左脚踏板7.1和右脚踏板7.2,后置式驱动框架20的端部分别设有左飞轮13.1和右飞轮13.2,左飞轮13.1和右飞轮13.2均固定在后电机轮4的后轮主轴16上,左脚踏板7.1与链条的一端固定连接,链条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左飞轮13.1、左定滑轮15.1、右定滑轮15.2、右飞轮13.2后与右脚踏板7.2固定连接。左飞轮13.1和右飞轮13.2分别设于后电机轮4的两侧,后电机轮4的一侧与其该侧的飞轮之间设有碟刹片18,最外侧通过螺丝19固定。

前叉11为避震前叉。后叉9的中间与避震弹簧10一端连接,避震弹簧10另一端与带锂电池的支架3连接。

链条由左脚踏链条12.1、右脚踏链条12.2和驱动链条14组成,驱动链条14的两端分别连接左脚踏链条12.1和右脚踏链条12.2,左脚踏链条12.1和右脚踏链条12.2分别绕于左飞轮13.1和右飞轮13.2上,驱动链条14绕在左定滑轮15.1、右定滑轮15.2上。

支架3为带锂电池的支架,后电机轮4包括后轮4.1,后轮4.1的中间设有后轮主轴16和电机4.2。支架3上的锂电池与电机4.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动力源。

本实用新型的物理驱动原理再于后置式驱动装置5,如图2所示,后置式驱动装置5的工作原理为:

由人体本身左脚施力于左脚踏板7.1向后运动,带动左脚踏链条12.1向后方向运动,使左飞轮13.1旋转带动驱动链条14向左飞轮13.1的位置方向转动,左飞轮13.1旋转还带动后电机轮4的后轮主轴16转动,左定滑轮15.1、右定滑轮15.2都是连接在后置式驱动框架20内的定滑轮,在方便驱动链条14转向的同时起到定位作用。当驱动链条14往左飞轮13.1的位置方向运动时,带动右飞轮13.2转动,不过右飞轮13.2在此时处于空档(空转),右飞轮13.2不对后轮主轴16起到任何带动作用,而连接右脚踏板7.2的右脚踏链条12.2此时向前运动,带动右脚踏板7.2向前移动,直至右脚踏板7.2卡在滑槽6的最前端,即为左脚踏板7.1卡在滑槽6的最后端。最后这整个装置是嵌入后置式驱动框架20中的,左脚踏链条12.1、右脚踏链条12.2的运动实在滑槽6中进行的,因此不存在链条晃动脱落等情况。

此工作的原理最主要在当左脚施力时,依靠左飞轮13.1带动后轮主轴16转动,而此时右飞轮13.2是空转的,当左脚踩到底的时候,右脚踏板7.2则因为链条的带动则到了最前端;反之也是一样的概念当右脚施力时右飞轮13.2带动后轮主轴16转动,而左飞轮13.1空转,当人体的双脚一前一后来回作用于脚踏板时,后电机轮4就因为左右飞轮分别带动后轮主轴16而驱动前行。这整一个过程是完整的循环,相辅相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驱动源于配备了绿色环保的新能源锂电池,以及后驱电机轮,轻巧的锂电池对比传统的铅酸电池,不仅在车上的重量上体现出了优势,而且十分符合目前国家提倡的低碳绿色环保出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动力,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车子的正常行驶。

如图3所示,后电机轮与左右双飞轮的运转原理为:

传统单车只有单边飞轮,通常固定在单车的左边,运行方式为依靠双脚循环踩踏两侧脚踏来使车前行的,脚踏循环“画圆”的模式的同时其实损失了一部分的作用力。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左右双飞轮的模式,双飞轮的好处在于它更能将脚踩的作用直接转化为动力,如次一来对比传统单车损失的力就微乎其微了。其次与传统单车不同的是依靠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踩踏脚踏时任何力度都可以驾驭,即踩踏时不用踩到底一样可以驱动前行,其原理在于左右飞轮是联动的(左边踩下去多少,右边就拉回来多少)

这种模式也可以起到无级变速的作用,将脚踏踩到滑槽的最顶点时即作用力最大,本实用新型在辅助上桥时特别有帮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款强身健体运动为主的裙身运动型单车,将原来的曲轴脚踏板去除,改为人体卧式,卧在卧板2上,着力与手,重心低下,撑开前胸,头部抬起身体前倾,起到了颈椎牵引的作用,改善了中枢神经受压。成流线型的运动方式,减少形状阻力,双脚踩踏后置式驱动装置5前行,颈椎、脊椎与腰椎的强压迫性得到释放。

根据空气阻力的公式:

式中:C为空气阻力系数;ρ为空气密度;S物体迎风面积;V为物体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由上式可知,正常情况下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空气阻力系数及迎风面积成正比,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因此,卧式流线型运动模式,使用者更省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