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及其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6392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及其自行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及其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绿色、环保、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愈加提倡,自行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不仅绿色、环保、停车方便等优点,还可以锻炼身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人们的对自行车舒适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有的自行车除了座椅外,还设有货架,以及靠背,自行车座椅与货架都为单独分离式,功能单一,无法实现二者的组合。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214761.8,申请日:2012年10月1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可做后靠背使用的后货架及其自行车,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可做后靠背使用的自行车后货架,包括上架和下架,还包括上支架和支架块,上支架的一端固接在车架上,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上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架块固装在车架上,且通过转动副与下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下架的另一端通过导轨槽与上架连接,所述导轨槽设置在上架上;采用可做后靠背使用的后货架,首先保证了自行车的大小和原有功能;其次人们在骑车时,后背依靠在后靠背上,身体的一部分压力放至后靠背上,有效缓解人们骑乘自行车时的疲劳。但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对现有车辆做较大改动才能与之相配合。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20602008.0,申请日:2014年10月08日,发明创造名称为:自行车货架,该申请案公开的自行车货架,由固定支架、固定夹、螺丝、摆动支架、负重绳和小行李包构成;固定夹、螺丝将固定支架固定于自行车座椅支撑管位置;固定支架的下端与摆动支架一端以可转动的结构相连;负重绳上端与固定支架上端相连,负重绳下端与摆动支架中部相连;小行李包由搭扣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后部搭扣可固定折叠后的摆动支架。该申请案的优点在于可折叠,带有小行李包,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摆动支架不稳定,在颠簸路段行驶时,可能将放置在上面的货物颠落,而且影响自行车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自行车靠背与货架的有效组合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及其自行车。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上的货架板既能放置货物,又能作为靠背使用,实现两者的互换,结构简单,易于改造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包括货架连杆、货架板和支撑杆,货架连杆一端与自行车主支杆铰接,货架连杆另一端与货架板固连;所述货架板靠近主支杆一端为圆筒形,在圆筒内套装有支撑杆,通过调节支撑杆的长度,使其外端抵住主支杆或后撑杆,控制货架板在货架与靠背位置转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货架板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杆外端为弧形卡口,弧形卡口内侧设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货架板为环形结构,并在环形内设有平板或多个横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货架连杆与货架板之间的夹角为95~130°。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在货架板的圆筒形结构上设置有卡扣,通过卡扣锁住支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扣包括手柄、压力杆、螺母和设有开口的卡环,压力杆穿过卡环的开口两端,压力杆一端与螺母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手柄铰接,通过手柄上偏心凸块与卡环的配合使卡环被锁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力杆上套设有垫片,垫片与手柄接触一侧为镀铜层,与卡环接触一侧为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货架可做靠背使用的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座及上述能作为靠背使用的货架,车架中的主支杆上端与车座相连,主支杆中段连接有后撑杆,货架中的货架连杆与主支杆铰接连接,支撑杆抵住主支杆或后撑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支杆通过车座支架与车座连接,主支杆与车座支架通过卡箍连接。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自身结构简单,只需要货架连杆与主支杆铰接,并为支撑杆提供支点,便可实现货架与靠背之间的转换,不需要对自行车结构做较大改进便可安装该货架,原理简单,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货架板内套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货架板连接处设置有卡扣,支撑杆通过卡扣的开合实现卡紧与松弛,在使用时,可以非常轻松的调节支撑杆伸出的长度,以便于调节货架板的不同功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其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橡胶垫,可降低货架板与主支杆接触处的刚性冲击,进而降低货架的振动性,起减震效果,同时,可减少接触处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货架可做靠背使用的自行车,其货架与主支杆铰链连接,货架板可绕铰接点转动,实现货架的不同功能,且货架上设置有缓冲垫,当其作为货架使用时,可以减少货物的振动,当其调整为靠背使用时,可以使骑行者后背更加舒适,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货架板作为货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货架板作为靠背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货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车座;2、车座支架;3、铰接座;4、缓冲垫;5、货架连杆;6、货架板;7、卡扣;8、支撑杆;9、橡胶垫;10、主支杆;11、后撑杆;12、卡环;13、手柄;14、垫片;15、压力杆;16、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包括货架连杆5、货架板6和支撑杆8,货架连杆5一端通过铰接座3与自行车主支杆10铰接,货架连杆5另一端与货架板6固连;铰接座3可以为卡箍结构,卡箍固定在主支杆10上,在卡箍上设置铰接轴,使货架连杆5能够绕铰接轴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货架板6靠近主支杆10的一端为圆筒形,在圆筒内套装有支撑杆8,在圆柱筒和支撑杆8上设置至少两个销孔,货架板6作为货架水平放置时对应一个销孔,货架板6作为靠背使用时对应一个销孔,用销钉插入销孔,使支撑杆8与货架板6相对固定。

由于货架连杆5与主支杆10铰接连接,必须有另一点作为支撑才能实现对货架板6的固定。本实施例把支撑杆8外端作为支点,并在主支杆10上设置凸块,当支撑杆8外端抵住主支杆10时,货架板6处于水平位置,作为货架使用;通过调节支撑杆8的长度,使其抵住后撑杆11,货架板6转动到靠背位置,实现两者功能之间的相互转换。

进一步地,货架板6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垫4,该缓冲垫4可以为海面垫。当其作为货架使用时,可以减少货物的振动,当其调整为靠背使用时,可以使骑座者后背更加舒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杆8外端为弧形卡口,方便与圆柱形的主支杆及后撑杆卡合,弧形卡口内侧设有橡胶垫9。橡胶垫9可降低支撑杆8与主支杆接触处的刚性冲击,进而降低货架的振动性,起减震效果;同时,可减少接触处的磨损,延长了货架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结合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货架板6为环形结构,并在环形内设有多个横杆。环形结构能够减轻装置重量,而且结构更稳定。

为了能够通过转动货架连杆5实现货架板6在货架与靠背之间的转换,货架连杆5与货架板6之间的夹角需要控制在95~130°之间,可以选择100°、110°120°等,具体是指时需要考虑车座1的长度以及主支杆10的倾斜角度等问题,本实施例优选为11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货架板6与支撑杆8之间不采用销钉与销孔的配合连接,而是在货架板6的圆筒形结构上设置有卡扣7,通过卡扣7锁住支撑杆8。

具体地,卡扣7包括手柄13、压力杆15、螺母16和设有开口的卡环12,压力杆15穿过卡环12的开口两端,压力杆15一端与螺母16螺纹连接,可以调节压紧力;压力杆15另一端与手柄13铰接,通过手柄13上偏心凸块与卡环12的配合使卡环12被锁紧。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压力杆15上套设有垫片14,垫片14与手柄13接触一侧为镀铜层,便于手柄13上的偏心凸块转动,垫片14与卡环12接触一侧为橡胶层,使压合侧富余一定的弹力,使用时,可以轻松转动手柄13。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4的一种可做靠背使用的货架,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货架可做靠背使用的自行车,包括车架和车座1,车架中的主支杆10上端通过车座支架2与车座1相连,主支杆10与车座支架2通过卡箍连接,便于调节车座高度。

主支杆10中段连接有后撑杆11,后撑杆11用于连接后轮叉,为自行车常规结构。货架连杆5与主支杆10铰接连接,支撑杆8抵住主支杆10或后撑杆11。

支撑杆8通过卡扣7的开合实现卡紧与松弛,在使用时,可以非常轻松的调节支撑杆伸出的长度,进而调节支撑杆8顶端的作用点,当支撑杆8调节伸出较短时,则支撑杆8顶端与主支杆10相接触,此时货架处于水平位置,实现载物功能;当支撑杆8调节伸出较长时,则支撑杆8顶端与后撑杆11相接触,此时货架处于座椅后端,实现靠背功能。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