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尾裙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740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车尾裙部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微车的车尾裙部总成。



背景技术:

微车,又名微型车,一般指是A型车中的A00级车,这种车轴距一般在2米至2.2米之间(部分车型在此范围之外),发动机排量一般小于1升。在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汽车成了千家万户日常出行的必备工具。面对街道越来越拥挤、车位越来越难争的现状,微车以体态灵活、道路和车位的占用面积少、外形多靓丽可爱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农村,微车同样成为很多消费者“第一辆车”的首选,因为它在日常使用的优点很突出:价格便宜;售后维修服务价格低;油耗低,消费者支出费用少又符合国家所提倡的“建立节约型社会”理念等。车尾裙部总成作为微车结构的一部分,主要起到连接各种汽车配件的作用,如后保险杠、背门门槛、内蒙皮等,车尾裙部总成的防腐蚀性能对其承载性能有极大的影响。车尾裙部总成主要包括采用金属制成的外板和保险杠安装支架,由于这些部件成型后未经充分的防腐蚀处理,腐蚀介质极有可能侵蚀到部件的金属基材,降低了车尾裙部总成的耐用性,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因此,就需要对现有的车尾裙部总成进行改进,增强车尾裙部总成的防腐蚀性能,提高其耐用性,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尾裙部总成,增强车尾裙部总成的防腐蚀性能,提高其耐用性,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车尾裙部总成,包括外板,所述外板的底部向后延伸形成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后保险杠的保险杠安装支架;所述外板、安装板及保险杠安装支架均采用金属制成;所述外板、安装板及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外表面均设有耐腐蚀复合层;所述耐腐蚀复合层由从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底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所述底层为磷化膜层,所述中间层为电泳漆膜层,所述外层为聚脂漆膜层。

进一步,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包括对称设在安装板后侧的左支板和右支板,所述左支板和右支板设有若干安装螺孔。

进一步,所述外板上设有若干条形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翻边,所述左支板和右支板均焊接在翻边上。

进一步,所述底层的厚度为75μm-175μm。

进一步,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65μm-165μm。

进一步,所述外层的厚度为65μm-165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尾裙部总成,通过在外板、安装板及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外表面固着由磷化膜层、电泳漆膜层及聚脂漆膜层组成的耐腐蚀复合层,可增强各部件在恶劣环境下的耐腐蚀性,实现了在恶劣环境下对耐腐蚀性的要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耐用性,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耐腐蚀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车尾裙部总成,包括外板1,所述外板1的底部向后延伸形成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用于安装后保险杠的保险杠安装支架;所述外板1、安装板2及保险杠安装支架均采用金属制成;所述外板1、安装板2及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外表面均设有耐腐蚀复合层;所述耐腐蚀复合层由从内往外依次设置的底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所述底层为磷化膜层,所述中间层为电泳漆膜层,所述外层为聚脂漆膜层;外板1、安装板2及保险杠安装支架均可采用钢或者合金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外表面即各部件可与空气接触的表面;外板1为本总成的主体结构,其上设有若干连接孔及焊接点,用于与背门门槛、内蒙皮等部件相连,外板1上还设有若干条形加强筋(图中未示出);向后即朝向车尾端的方向;底层4a、中间层4b和外层4c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而定,例如底层4a的厚度可为75μm-175μm,中间层4b的厚度可为65μm-165μm,外层4c的厚度可为65μm-165μm;通过在外板1、安装板2及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外表面固着由磷化膜层、电泳漆膜层及聚脂漆膜层组成的耐腐蚀复合层,可增强各部件在恶劣环境下的耐腐蚀性,实现了在恶劣环境下对耐腐蚀性的要求,提高了本总成的耐用性,延长本总成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耐腐蚀复合层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先采用磷化剂在40℃~50℃中温磷化处理,在外板1、安装板2及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外表面均匀覆盖一层磷化膜底层4a,以增加金属表面活性,接着进行电泳处理,均匀覆盖一层电泳漆膜中间层4b,最后通过静电喷涂技术,覆盖一层聚脂漆膜外层4c。对本总成在表面划“痕”后进行盐雾试验,其耐腐蚀性可达到700小时以上,满足本总成在恶劣环境下的耐腐蚀性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险杠安装支架包括对称设在安装板2后侧的左支板31和右支板32,所述左支板31和右支板32均设有若干安装螺孔;左支板31和右支板32呈具有一定弧形的L形板状;安装螺孔用于与后保险杠配合而实现装配;所述安装板2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翻边2a,所述左支板31和右支板32均焊接在翻边2a上;向上是指垂直于安装板2平面的方向;该结构便于保险杠安装支架的装配,且连接稳固度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