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理瓶周转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772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装理瓶周转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装理瓶周转车。



背景技术:

在洗发露、洗衣液、洗洁精等洗涤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全自动生产线来说,用于灌装的空瓶会有传送带等自动设备进行传送,但是,对于中小规模的采用半自动或手工生产工艺的企业来说,用于灌装的空瓶需要使用小推车等装备从空瓶处理设备处转运至灌装设备旁边,然后由人工手动将空瓶从小推车等装备中取出用于灌装。现有的小推车等输送装备通常采用具有一个半封闭斗框结构,当空瓶将要取完时,操作者需要伸腰从小推车底部将剩余的空瓶取出,这样会增加操作者劳动强度,且对于小推车的清理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灌装理瓶周转车,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灌装理瓶周转车,其包括一个装有车轮的顶部开口的车身,所述车身的底板与水平面具有角度为5-10度的倾角,所述车身的侧壁设置有取料窗口,所述取料窗口设置有可向下旋转的盖板,所述取料窗口底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50-60cm。

优选地,所述车身的长度和高度均为160-180cm,宽度为100-120cm,所述取料窗口是边长为30-40cm的矩形窗口。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灌装理瓶周转车,使用方便,可使得灌装工人始终保持坐姿进行拿取空瓶操作,从而大大减轻了灌装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灌装理瓶周转车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灌装理瓶周转车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理瓶周转车,其包括一个装有车轮的顶部开口的车身1,所述车身1的底板与水平面具有角度α为5-10度的倾角,所述车身1的侧壁设置有取料窗口11,所述取料窗口11设置有可向下旋转的盖板12,所述取料窗口11底边距离地面的高度h为50-60cm。

在向所述车身1内装入空瓶时,所述盖板12将所述取料窗口11封闭,这样空瓶就不会掉出来,当装满空瓶的灌装理瓶周转车推到装料工人身边时,工人只需在工位上坐着,将所述盖板12打开,即可从所述取料窗口11将所述车身1内的空瓶取出,进行灌装操作。

所述盖板12的底边和所述取料窗口11的底边可通过荷叶(图中未示出)连接,这样便于打开所述盖板12,且所述盖板12可进一步设置有弹簧杆(图中未示出)与所述车身1连接,这样可使所述盖板12旋转至水平时保持位置,从而工人可利用水平位置的所述盖板12支撑手臂或者放置空瓶。当需要拿取所述车身1底部的空瓶时,所述盖板12可放至与所述车身1贴合,这样便于工人探身从取空瓶。

所述取料窗口11可以是边长为30-40cm的矩形窗口。所述取料窗口11底边距离地面的高度h为50-60cm。这样就可以使工人在取所述车身1底部的空瓶时依然可保持坐姿,只需探身即可取到空瓶。

所述车身1的长度和高度均可以是160-180cm,宽度可以是100-120cm,这样普通工人均可以在保持坐姿的情况下取完所述车身1的空瓶。

所述车身1的底板与水平面具有角度α为5-10度的倾角,这样可便于空瓶向车身前部滑动,从而利于工人拿取空瓶。

所述车身1的底板的最低处还可设置有直径为3-5cm的通孔(图中未示出),这样可便于在对所述车身1内进行清洗时水流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灌装理瓶周转车,使用方便,可使得灌装工人始终保持坐姿进行拿取空瓶操作,从而大大减轻了灌装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