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壳运输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723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壳运输台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车,具体涉及一种在车辆生产过程中能够运输车壳的车壳运输台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车壳运输到组装线上,对车体进行组装。车壳运输过程中,首先将车壳固定在车架上,然后通过牵引车将载有车壳的车架运输至组装线附近,接着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台车,最后通过移载机将车壳移送到组装线上即可。车壳运输过程中,牵引车需停在指定位置,牵引车停车过晚或过早均会导致台车无法停留在指定位置,导致固定装置无法固定台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牵引车停车难度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壳运输台车,降低牵引车的停车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壳运输台车,包括车架,车架上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固定车壳的撑起件,车架下部安装有与运输导轨相适配的行走轮。车壳运输台车还包括牵引车,牵引车后端下部铰接有能够左右转动的连接片,连接片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车架前端固定有与连接片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相离;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车壳运输台车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部内侧设置有连接销,连接销向下延伸,连接销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固定框下部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置有滚球或车轮,所述滚球或车轮的路径上设置有弧形凸起台。

优选的,所述牵引车和车架之间还通过链条或柔性绳相连接。第一连接片与连接槽分离后,牵引车行驶一段距离后还可以通过链条或柔性绳继续牵引车架运动,使车架脱离运输导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车壳运输台车,车架运输到指定位置时,支撑杆下部的车轮或滚球运动到弧形凸起台上,导致连接组件向上运动,进而使连接销依次从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脱离,最终使连接片脱离连接槽,车架和牵引车分离。通过连接片、连接槽和连接组件的设置,可以使车架在运动到指定位置时与牵引车分离,保证车架停在指定位置,方便固定装置固定车架,且降低了牵引车的停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车架和运输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架的正视图。

图3是连接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连接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车架;2撑起件;3行走轮;4连接片;41第一通孔;5上固定块;51第二通孔;6下固定块;61第三通孔;7固定框;8连接销;9支撑杆;10滚球;11运输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壳运输台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固定车壳的撑起件2,车架1下部安装有与运输导轨11相适配的行走轮3。车壳运输台车还包括牵引车,牵引车后端下部铰接有能够左右转动的连接片4,连接片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1。所述车架1前端固定有与连接片4相适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上固定块5和下固定块6,上固定块5和下固定块6相离;上固定块5和下固定块6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51和第三通孔61。所述车壳运输台车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框7,所述固定框7上部内侧设置有连接销8,连接销8向下延伸,连接销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固定框7下部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杆9,支撑杆9下端设置有滚球10或车轮,所述滚球10或车轮的路径上设置有弧形凸起台。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车和车架1之间还通过链条或柔性绳相连接。牵引车和车架1还通过链条或柔性绳相连接,当连接片4与连接槽分离后,牵引车停车;当牵引车再次启动并运动一定距离后,链条或柔性绳被拉直,链条或柔性绳可以起到连接牵引车和车架1的作用,使牵引车将车架1运输至其它位置。

上述一种车壳运输台车,车架1运输到指定位置时,支撑杆9下部的车轮或滚球10运动到弧形凸起台上,导致连接组件向上运动,最终使连接销8依次从第三通孔61和第一通孔脱离,进而使连接片4脱离连接槽,此时车架1停止运动。通过连接片4、连接槽和连接组件的设置,可以使车架1在运输到指定位置时与牵引车分离,保证车架1停止在指定位置,方便固定装置固定车架1。通过上述方式使车架1与牵引车分离,降低了牵引车停车要求,降低了牵引车的驾驶难度。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