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障小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0648阅读:1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越障小推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推车,具体涉及一种越障小推车。



背景技术:

手推车在车间、办公室、机场、车站、宾馆等需人工搬运物品的场合应用十分广泛,其造价低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自重轻,能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便于搬运、转移物品。现有的多数手推车一般设计成独轮的结构,或者采用传统的圆形轮,这种手推车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进容易,但是遇到路障或者台阶时,难以行进,操作者需要借助把手将货物抬起,大大加重了搬运者的体力负担。此外如果推车内载货较多的情况下,如果跨越沟坎或小型障碍物,车身颠簸较大,车体较难维持平衡,很容易洒落运载的物品,影响了所运载货物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跨越障碍物、便于行进、且在行进过程中维持车体平衡的越障小推车。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越障小推车,包括车体、对称设置在车体两侧的支架、水平穿设于相对两支架的转轴、悬挂在转轴上的自平衡载物平台、设置在支架上的手推把手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架底部的前置支架轮和后置转向轮;其中,所述前置支架轮由两根连杆和滚轮组成,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自由端,两连杆的连接端固连并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连杆的自由端分别设有滚轮。

所述支架上设有对前置支架轮旋转角度进行限位的锁止装置。

所述锁止装置为限位销。

所述每个支架轮中两连杆之间的角度在70-180°之间。

所述手推把手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手推把手与支架之间通过对把手角度进行限位的手推把手锁止架相连。

所述手推把手上设有固定定位销,手推把手锁止架上设有与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所述支架为l型支架,l型支架两自由端分别设有前置支架轮和后置转向轮,相对两l型支架弯折部穿设有转轴。

所述自平衡载物平台为双层结构,所述转轴位于双层结构之间。

所述载物平台的底部设有保持其平衡的配重部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本发明小推车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便于搬运转移物品,省时省力,当在平地推行时,六个轮子同时接触地面,相较于双轮或四轮组车型推车平稳度显著增强,能够承载货物重量较大;此外前置支架轮的设置还可以实现越障的目的,能够越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或者上台阶,越障时小车至少可有四个轮子与地面接触保持平稳,有效减轻使用者的体力负担。

2、本发明悬挂设置有自平衡载物平台,而非固定设置,在货物较多的情况下,更能凸显其优异的越障性能,能够在凹凸不平地面上的保持货物平稳,维持车体平衡,确保运输安全性。

3、本发明中手推把手通过锁止架实现角度可调节,根据需要将手推把手调至适宜角度,使推拉变得更加方便省力,有利于小车的推行,同时,推手可折叠,便于收纳存放,轻便实用。

4、本发明无需电力驱动,简单便捷,应用范围广泛,安全省力,适合大众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载物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滑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前置支架轮正面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前置支架轮背面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中支架结构图。

图中:1-后置转向轮;2-手推把手;3-支架;4-载物平台;5-前置支架轮;6-配重部件;7-锁止装置;8-手推把手锁止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3,一种越障小推车,包括车体、对称设置在车体两侧的支架3、水平穿设于相对两支架的转轴、悬挂在转轴上的自平衡载物平台4、设置在支架3上的手推把手2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架3底部的前置支架轮5和后置转向轮1;前置支架轮5和后置转向轮1数量均为两个,位于支架3的前端和后端。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优选为l型支架,避免干涉底部轮子的运动,l型支架两自由端一端设置前置支架轮5,另一端设置后置转向轮1,相对两l型支架弯折部穿设有转轴。

结合图6-8,每个前置支架轮5都由两根连杆和滚轮组成,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自由端,两连杆的连接端固连并转动连接在支架3上,两连杆之间的角度在70-180°之间,所述连杆的自由端分别设有滚轮。

当前置支架轮5在越障或陡峭地面行驶时,滚轮组可以绕轴心旋转,从而实现小推车平稳越障,甚至可以实现上下楼的功能。为了保证该轮组不致于翻转,所述支架3上设有对前置支架轮5旋转角度进行限位的锁止装置7,具体的,锁止装置7为限位销,保证轮组在一定角度范围旋转。

结合图4,所述自平衡载物平台4为双层结构,可以承载更多更大的货物,所述转轴位于双层结构之间,载物平台4的两端通过挂绳或其他部件悬挂在转轴上的,两边分别形成如图所示的三角悬挂机构,有利于保持其稳定性,为实现载物平台在转轴上的滑动,挂绳还可通过与转轴滑动配合的滑套挂在转轴上,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针对一些不规则的货物,为了保持平台4的稳定性,在载物平台4的底部还可设置配重部件6,配重部件6可根据需要自行增加或减少,由此,在配重块、载物平台以及货物共同的重力作用下,不管小推车与地面形成什么角度,载物平台4都能保持水平状态,不过使用时,将货物尽量放置于平台的中央位置,以便更好的发挥平台的自平衡功能。所述手推把手2转动连接在支架3上,手推把手2与支架3之间通过对把手角度进行限位的手推把手锁止架8相连,所述手推把手2上设有固定定位销,手推把手锁止架8上并排设有多个与定位销相适配的定位孔,通过将定位销选择插入不同的定位孔中,实现自由调节把手2与地面之间形成的角度,根据每个人的身高使用习惯调节至合适的角度,便于施力,更利于小推车的推行。当定位销与定位孔脱口的情况下,手推把手锁止架8就可以自由转动,从而实现折叠,便于小推车的收纳。

由于装置具有折叠功能,因此使用时需保证装置的锁紧,一方面指的是前置支架轮5进行爬坡或越障时需要锁紧,另一方面就是将手推把手2调节到合适的推力角度,在定位销的作用下,将手推把手锁止架8锁紧,以固定角度。

行进过程中,当小车遇到障碍物或者需要实现上楼功能时,须将前置支架轮5抬起至合适角度锁止,即可推行小车上楼,上楼时,前置支架轮5抬起,两个轮子呈竖直上下排列,小车至少可有四个轮子与地面接触保持平稳,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体力负担。上楼后,把锁止装置7松开,装置就有六个轮子同时接触地面,实现正常推行,相较于双轮或四轮组车型平稳度显著增强,载货重量较大。

本发明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捷,越障性能优异,能在凹凸不平地面上的保持货物平稳,并且轮子较多,抓地力佳,爬坡角度大,使推拉变得更加方便,应用范围广泛,安全省力,适合大众人群使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障小推车,包括车体、对称设置在车体两侧的支架、水平穿设于相对两支架的转轴、悬挂在转轴上的自平衡载物平台、设置在支架上的手推把手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架底部的前置支架轮和后置转向轮;其中,所述前置支架轮由两根连杆和滚轮组成,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自由端,两连杆的连接端固连并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连杆的自由端分别设有滚轮。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平坦道路的平稳越障,上下楼梯,行进过程中保持货物的稳定。此推车无需电力驱动,简单便捷,并且增加了折叠功能,便于存放,轻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凯;黄杰;陈涛;王道林;周天宇;黄浩;王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5.27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