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除尘静电轮的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9478发布日期:2019-07-03 04:5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除尘静电轮的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子行业制造流程中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除尘静电轮的清洁车。



背景技术:

无尘室是污染控制的基础。控制空气悬浮微粒浓度,从而达到适当的微粒洁净度级别。无尘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之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之房间。

无尘室最主要之作用在于控制产品(如硅芯片等)所接触之大气的洁净度及温湿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之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此空间我们称之为无尘室。按照国际惯例,无尘净化级别主要是根据每立方米空气中粒子直径大于划分标准的粒子数量来规定。也就是说所谓无尘并非100%没有一点灰尘,而是控制在一个非常微量的单位上。当然这个标准中符合灰尘标准的颗粒相对于我们常见的灰尘已经是小的微乎其微,但是对于光学构造而言,哪怕是一点点的灰尘都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光学构造产品的生产上,无尘是必然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无尘车间大多采用乱流式无尘车间,空气由空调箱经风管与无尘室内之空气过滤器(hepa)进入无尘室,并由无尘室两侧隔间墙板或高架地板回风。气流非直线型运动而呈不规则之乱流或涡流状态。乱流无尘室靠送风气流不断稀释室内空气,将污染空气逐渐稀释,来实现洁净的。

从其原理可知,其具有洁净区(即位于上风口区域)和半洁净区(位于下风口),一般来说,作业工位或者主生产线位于无尘室的洁净区域。

在光电制程面板、印刷电路板材以及各式网版印刷材料的生产过组装过程、重工检修阶段等均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除尘清洁,且清洁工具大多为硅胶的除尘静电轮。在人工作业的生产线上,则使用手动除尘静电轮,称为硅胶滚轮、粘尘滚轮和除尘滚轮,它们的其他组成部分为:手柄、架子和硅胶。硅胶滚轮是由硅胶与关键性原料反应成型,具有自粘性的除尘产品。其表面光滑如镜,粘性适中,体积轻巧,颗粒度低于2um。产品可有效粘附毛发、皮屑、尘埃等杂质,一般情况下和除尘静电轮配套使用的还有粘尘纸本,将除尘静电轮在粘尘纸本上滚动,通过粘尘纸本上的胶带走滚轮上的异物(粘附毛发、皮屑、尘埃等杂质),然而,由于员工作业手法不当,会使滚轮的两端面与粘尘纸本发生摩擦,导致滚轮两端有胶残留,再用该除尘静电轮对产品进行清洁时,会产生压污,导致产品不良,同时,滚轮与滚轮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轴承的滚珠槽中有润滑油,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轴承边缘会吸附很多异物,除尘静电轮与被清洁产品接触密切,这些沉积的异物有风险在清洁产品时掉落至产品上,造成产品的二次不良。随线清洁会耽误作业时间,回收至库房集中清洁又会需要很多的备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手动除尘静电轮在清洁产品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手动除尘静电轮两端与固定板之间的区域以及轴承滚珠吸附异物,对被清洁产品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动除尘静电轮的清洁车。

一种手动除尘静电轮的清洁车,包括四根立柱,设置在四根立柱之间的多根横梁,安装在立柱底端的万向车轮,所述立柱和横梁均为方形铝型材,立柱和横梁通过角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将清洁车分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底部均设置有铝合金网板;

所述第一空间用于放置清洁干净的除尘静电轮,第一空间的顶壁上平行设置多根风刀,风刀的进风口通过气管与设置在清洁车顶部的过滤机连接;所述第二空间顶壁中部设置有黄光灯,黄光灯下方的铝合金网板上设置清洁板,清洁板一侧设置清洁剂放置架;所述第三空间用于放置回收的未清洁的手动除尘静电轮和清洁垃圾筒,所述清洁车周壁外侧设置有密封挡板,且每一空间的前侧均设置有用于开合相应空间的门。

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网板通过螺杆与横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间设置一上翻门,该上翻门与第一空间顶部前侧的横梁铰接;所述第二空间设置两扇对开的门扇,该两门扇与立柱铰接,两个门扇上设置有控制门扇闭合和打开的搭扣锁;所述第三空间顶壁前侧的横梁上设置有延伸至第三空间底部的静电垂帘。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挡板为亚克力板或者静电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空间底部的铝合金网板上设置粘黏垫,用于吸附从第二空间排除的particle。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和立柱的凹槽内均设置有压条,以防止灰尘沉积在凹槽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手动除尘静电轮的清洁车,便于作业人员收集、清洁和发放手动除尘静电轮,将清洁前的除尘静电轮进行收集并在产线附近的下风口处,进行清洁,并可利用该清洁车将清洁后的除尘静电轮一一发放至生产线作业人员。并且,本发明对清洁车进行区域性划分,下层为未清洁除尘静电轮放置区,中层为清洁区,上层为清洁后的滚轮放置区,从而保证在清洁、保存和发放过程中保证除尘静电轮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手动除尘静电轮的清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横梁;3-万向车轮;4-第一空间;5-第二空间;6-第三空间;7-风刀7;8-过滤风机;9-黄光灯;10-电控盒;11-铝合金网板;12-清洁板;13-清洁剂放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为了解决现有的手动除尘静电轮在清洁产品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手动除尘静电轮两端与固定板之间区域以及轴承滚珠吸附异物,对被清洁产品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动除尘静电轮的清洁车,包括四根立柱1,设置在四根立柱1之间的多根横梁2,安装在立柱1底端的万向车轮3,立柱1和横梁2均为方形铝型材,立柱1和横梁2通过角码固定连接,横梁2将清洁车分为第一空间4、第二空间5和第三空间6,第一空间4、第二空间5、第三空间6底部均设置有铝合金网板11,铝合金网板11通过螺杆与横梁2固定连接。

第一空间4用于放置清洁干净的除尘静电轮,第一空间4的顶壁上平行设置多根风刀7,风刀7的进风口通过气管与设置在清洁车顶部的过滤机连接。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清洁车顶部是密封的,密封材质是具有一定承重的亚克力板或者静电围帘结合铝合金网板均可。

第二空间5顶壁中部设置有黄光灯9,黄光灯9下方的铝合金网板11上设置清洁板12,清洁板12一侧设置清洁剂放置架13。

第三空间6用于放置回收的未清洁的手动除尘静电轮和清洁垃圾筒,清洁车周壁外侧设置有密封挡板,密封挡板为亚克力板或者静电帘。每一空间的前侧均设置有用于开合相应空间的门。

为了保持第一空间4的洁净,第一空间4设置一上翻门,该上翻门与第一空间4顶部前侧的横梁2铰接。上翻门上设置一搭扣,用于在将清洁好的手动除尘静电轮放置进第一空间4时,一手拉住搭扣将门向上翻,一手放置,放置完成后松开手,门在重力作用下自动闭合。

为了便于作业操作,第二空间5设置两扇对开的门扇,该两门扇与立柱1铰接,两个门扇上设置有控制门扇闭合和打开的搭扣锁。第三空间6顶壁前侧的横梁2上设置有延伸至第三空间6底部的静电垂帘(相当于第三空间6的门)。第二空间5的门扇和第三空间6的静电垂帘的作用是在不清洁作业而是在行走中保持清洁车内的正压环境。

在第三空间6内还设置有电控盒10,电控盒10与铝合金网板11固定连接,电控盒10内设置有控制过滤风机8工作的控制电路板、控制黄光灯9发光的驱动器,以及用于给过滤风机8和过滤风机8供电的可充电电源。在清洁车前侧的横梁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黄光灯9开合的第一开关,而为了防止被误触,控制过滤风机8打开和关闭的电控开关设置在电控盒10的侧壁上;过滤风机8与电控开关、控制电路板、可充电电源串接成电路回路;黄光灯9与第一开关,驱动器以及可充电电源串接成电路回路。

黄光灯9下可以将较小的particle均照射的很清楚,有利于将手动除尘静电轮清洁干净。

风刀7的作用是模拟层流式无尘室,风刀7与过滤风机8连接,使得风刀7内吹出的气体为洁净空气,洁净空气垂直吹下,保证第一空间4的正压环境,气体从第一空间4底部的铝合金网板11排向第二空间5,第二空间5为次洁净区,因为第二空间5要进行滚轮的清洁操作,因此会产生一定的扬尘,这些扬尘会在气流的作用下向第三空间6沉积。为了防止第二空间5的particle沉积至地面,在第三空间6底部的铝合金网板11上设置粘黏垫。第三空间6的气流由静电垂帘吹出。本实施例的清洁车需要在无尘室的下风口进行清洁操作,以防止第三空间6的气流污染生产空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