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后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5410发布日期:2019-06-26 00:4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后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后座。

(二)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自行车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人们出行代步的主流交通工具。人们平时经常会骑着电动自行车出行买东西,然而当买的东西比较多、体积比较大的时候,人们经常喜欢把货物放在电动自行车的后座上,但是电动自行车的后座大多都很小,大体积的货物放在上面即使使用绳子固定也很容易失去平衡,导致货物掉落损坏,而人们为了防止东西掉落,很多时候都会选择一手扶车一手扶货物,然后骑车上路,由于电动自行车的速度较快,这种驾驶姿势是非常不安全的,很容易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害。现在市面上能够有效加大货物与后座的接触面积、保证货物在后车座上的稳定、从而增强骑自行车运货物时的安全性的电动自行车后座还没有被发现,有待开发。

(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自行车配件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后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方案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后座,包括车座主体和靠背,所述靠背底端与车座主体末端两侧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靠背顶端所在的两侧车座主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靠背托板;所述车座主体两侧外壁各设置有一个扩宽框,所述任意扩宽框与车座主体侧壁活动连接;所述任意扩宽框一端与车座主体前段平齐,另一端与车座主体与靠背连接处平齐;所述任意扩宽框宽度为车座主体一半;所述车座主体和扩宽框材质选用空心方管。

所述靠背底端与车座主体末端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任意扩宽框与车座主体侧壁通过合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简便,能够有效加大货物与车座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货物的稳定性,避免人们使用一手扶车一手扶货物的姿势骑车搬运货物,增强骑自行车运货物时的安全性。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后座,包括车座主体1和靠背3,所述靠背3底端与车座主体1末端两侧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靠背3顶端所在的两侧车座主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靠背托板4;所述车座主体1两侧外壁各设置有一个扩宽框2,所述任意扩宽框2与车座主体1侧壁活动连接;所述任意扩宽框2一端与车座主体1前段平齐,另一端与车座主体1与靠背3连接处平齐;所述任意扩宽框2宽度为车座主体1一半;所述车座主体1和扩宽框2材质选用空心方管。

所述靠背3底端与车座主体1末端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转轴5连接。

所述任意扩宽框2与车座主体1侧壁通过合页6连接。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平时正常使用本后车座时,可以先将扩宽框2翻开,翻出靠背3,然后将扩宽框2翻回置于车座主体1表面上,该车座即可用于平时乘人;当需要使用本后座搬运货物时,将两侧扩宽框2翻至车座主体1两侧,加大货物搭载面积,使货物在后座上放置时更加的平稳,同时将货物用靠背3夹紧,进一步加大货物的稳定性,如果货物过大无法使用靠背3夹紧,则将靠背3翻回车座主体1内侧,由于靠背托板4的存在,使靠背3不过掉出车座主体1,再使用绳子将货物与车座主体1固定,使用本后车座能够有效加大车座与货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货物的稳定性,避免人们使用一手扶车一手扶货物的姿势骑车搬运货物,增强骑自行车运货物时的安全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电动自行车后座,包括车座主体和靠背,所述靠背底端与车座主体末端两侧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靠背顶端所在的两侧车座主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靠背托板;所述车座主体两侧外壁各设置有一个扩宽框,所述任意扩宽框与车座主体侧壁活动连接;所述任意扩宽框一端与车座主体前段平齐,另一端与车座主体与靠背连接处平齐;所述任意扩宽框宽度为车座主体一半;所述车座主体和扩宽框材质选用空心方管。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简便,能够有效放置货物,保证货物的稳定性,避免人们使用一手扶车一手扶货物的姿势骑车搬运货物,增强骑自行车运货物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玮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玮锋
技术研发日:2017.12.16
技术公布日:2019.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