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刹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0415阅读:14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配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刹车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是很高。但是它符合国家定的节能环保趋势,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最主要是通过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动车刹车在电动车的使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刹车的种类分为很多种,各自的工作原理也不尽相同,传统的刹车方式如毂刹对刹车片的磨损较为严重,若磨损过于严重时则会导致刹车失灵,因此需要一种电动车刹车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动车刹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动车刹车结构,包括壳体、固定块、密封圈和钢丝安装孔,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所述固定块,所述壳体上部设置有摇臂,所述摇臂上设置有所述钢丝安装孔,所述壳体中部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销轴孔外侧设置有刹车盘,所述刹车盘外上方设置有从动刹车块,所述刹车盘下方设置有主动刹车块,所述刹车盘侧面设置有拉簧,所述刹车盘另一侧面设置有防抱死块,所述刹车盘外侧设置有所述密封圈。

上述结构中,电动车刹车结构通过所述固定块固定在电动车车尾,通过所述销轴孔安装在电动车后轮上,刹车需要的钢丝通过所述钢丝安装孔固定在所述摇臂上,当需要刹车时,通过钢丝绳拉动所述摇臂,所述摇臂带动所述主动刹车块转动产生扭矩,所述主动刹车块通过所述拉簧带动所述从动刹车块移动至所述刹车盘上完成刹车,所述防抱死块用来防止在刹车的过程中后轮完全抱死发生侧滑。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车刹车结构的使用功能,所述固定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摇臂通过销钉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钢丝安装孔与所述摇臂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车刹车结构的使用功能,所述销轴孔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刹车盘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从动刹车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主动刹车块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车刹车结构的使用功能,所述拉簧通过卡钩固定在所述刹车盘上,所述防抱死块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密封圈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有益效果在于:本电动车刹车结构采用涨刹的刹车方式,刹车盘不容易磨损,刹车可靠,保证的电动车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刹车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主动刹车块;2、壳体;3、防抱死块;4、钢丝安装孔;5、摇臂;6、刹车盘;7、密封圈;8、从动刹车块;9、销轴孔;10、固定块;11、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车刹车结构,包括壳体2、固定块10、密封圈7和钢丝安装孔4,壳体2侧面设置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用来将刹车结构固定在电动车车尾,壳体2上部设置有摇臂5,摇臂5摇摆用来带动主动刹车块1,摇臂5上设置有钢丝安装孔4,钢丝安装孔4用来安装钢丝,壳体2中部设置有销轴孔9,销轴孔9用来固定安装在电动车后轮,销轴孔9外侧设置有刹车盘6,刹车盘6用来制动刹车,刹车盘6外上方设置有从动刹车块8,从动刹车块8用来与刹车盘6配合完成刹车,刹车盘6下方设置有主动刹车块1,摇臂5带动主动刹车块1转动,刹车盘6侧面设置有拉簧11,主动刹车块1带动拉簧11拉动从动刹车块8,刹车盘6另一侧面设置有防抱死块3,防抱死块3用来防止后轮在刹车的时候发生抱死,引起侧滑,刹车盘6外侧设置有密封圈7,密封圈7用来密封刹车机构,防止水和机油进入影响刹车效果。

上述结构中,电动车刹车结构通过固定块10固定在电动车车尾,通过销轴孔9安装在电动车后轮上,刹车需要的钢丝通过钢丝安装孔4固定在摇臂5上,当需要刹车时,通过钢丝绳拉动摇臂5,摇臂5带动主动刹车块1转动产生扭矩,主动刹车块1通过拉簧11带动从动刹车块8移动至刹车盘6上完成刹车,防抱死块3用来防止在刹车的过程中后轮完全抱死发生侧滑。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车刹车结构的使用功能,固定块10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2上,摇臂5通过销钉固定在壳体2上,钢丝安装孔4与摇臂5相连接,销轴孔9与壳体2相连接,刹车盘6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2上,从动刹车块8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2上,主动刹车块1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2上,拉簧11通过卡钩固定在刹车盘6上,防抱死块3通过螺纹固定在壳体2上,密封圈7通过卡槽固定在壳体2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