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及电动车的壳体更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7387阅读:4033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及电动车的壳体更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车及电动车的壳体更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提高,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等电动车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动车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高。

一般电动车结构中由于所有零部件不可更换,因而只能通过贴纸等简单方式来改变统一外观,无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外壳划伤等意外情况,一般电动车结构中由于壳体不可更换,只能通过将电动车送到维修网点大修换新的方式实现壳体更换,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较高,给人们造成了很多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及电动车的壳体更换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动车的壳体更换结构,所述电动车车体上设有供壳体可拆卸安装的安装位,所述壳体更换结构包括设于安装位上的第一卡合机构、以及设于壳体上的第二卡合机构;

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可向外脱出地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卡合配合,以便于所述壳体的拆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包括分布在所述安装位上的若干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包括分布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对应的若干第二卡合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弹臂、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第二弹臂上分别设有侧向凸起的第一卡头、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头、第二卡头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用于插入到所述第一弹臂、第二弹臂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头、第二卡头卡合的第三卡头。

优选地,所述第三卡头包括卡入端和脱出端,所述卡入端和脱出端之间形成向外侧向凸起的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卡头、第二卡头之间的间距;

所述卡入端形成有引导所述第三卡头插入到所述第一弹臂、第二弹臂之间的导入面,所述脱出端形成有引导所述第三卡头脱出所述第一弹臂、第二弹臂之间的脱出面。

优选地,所述卡入端和所述脱出端均呈锥形,且小头端相背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卡头为弹性材料形成的中空框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还包括用于对卡入的所述第三卡头的侧向位置进行限位的两个抵挡部。

优选地,所述抵挡部上设有倾斜的导引部,将所述第三卡头导引到所述第一弹臂、第二弹臂之间。

优选地,所述车体和壳体之间设有对安装后的壳体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定位槽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以插入到所述定位槽内的定位骨;和/或,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定位骨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以供所述定位骨卡入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还构造一种电动车,包括所述的壳体更换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及电动车的壳体更换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更换结构的壳体采用卡合的方式安装到车体上,能在受到向外的力时与车体分离,便于壳体拆卸,在壳体损坏后,便于更换新的壳体,提升了更换效率,降低了成本,使更换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动车的车体与盖体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盖体的内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车体上的第一卡合机构的第一卡合部与盖体上的第二卡合机构的第二卡合部分离时的状态图;

图4是图3中的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卡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电动车包括车体1和壳体2,车体1上设有供壳体2可拆卸安装的安装位11,壳体更换结构包括设于安装位11上的第一卡合机构3、以及设于壳体2上的第二卡合机构4;第二卡合机构4可向外脱出地与第一卡合机构3卡合配合,以便于壳体2的拆装。

壳体2采用卡合的方式安装到车体1上,能在受到向外的力时与车体1分离,便于壳体2拆卸,在壳体2损坏后,便于更换新的壳体2,提升了更换效率,降低了成本,使更换更加的方便。壳体2通常为电动车座椅下方两侧的盖板,也可为其他位置作为装饰板的盖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合机构3包括分布在安装位11上的若干第一卡合部31,第二卡合机构4包括分布在壳体2上与第一卡合部31对应的若干第二卡合部41,各第二卡合部41与对应位置的第一卡合部31卡合。

如图3、图4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卡合部31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弹臂311、第二弹臂312,第一弹臂311、第二弹臂312上分别设有侧向凸起的第一卡头3111、第二卡头3121。第一卡头3111、第二卡头3121相对设置,供第二卡合部41卡合。

第二卡合部41包括用于插入到第一弹臂311、第二弹臂31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卡头3111、第二卡头3121卡合的第三卡头411。进一步地,第三卡头411包括卡入端4111和脱出端4112,卡入端4111和脱出端4112之间形成向外侧向凸起的卡合凸起4113,卡合凸起4113的宽度大于第一卡头3111、第二卡头3121之间的间距。

卡入端4111形成有引导第三卡头411插入到第一弹臂311、第二弹臂312之间的导入面A,脱出端4112形成有引导第三卡头411脱出第一弹臂311、第二弹臂312之间的脱出面B。

在第三卡头411卡入时,导入面A与第一弹臂311、第二弹臂312的第一卡头3111、第二卡头3121相抵,撑开第一弹臂311、第二弹臂312;在第三卡头411的卡合凸起4113卡入后,第一弹臂311、第二弹臂312复位,第一卡头3111、第二卡头3121分别与脱出面B相抵,防止第三卡头411脱出;在将第三卡头411拔出时,脱出面B再与第一卡头3111、第二卡头3121相抵,卡合凸起4113撑开第一弹臂311、第二弹臂312,让第一卡头3111、第二卡头3121滑到导入面A上,直至第一弹臂311、第二弹臂312复位,第一卡头3111、第二卡头3121分别与脱出面B分离。

优选地,卡入端4111和脱出端4112均呈锥形,且小头端相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卡头411为弹性材料形成的中空框体结构,便于弹性变形,通常为弹性片弯折形成,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卡头411也可为实心结构。

为了便于对第三卡头411插入位置进行定位,第一卡合部31还包括用于对卡入的第三卡头411的侧向位置进行限位的两个抵挡部313,可以保证第三卡头411卡入后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进一步地,抵挡部313上设有倾斜的导引部314,将第三卡头411导引到第一弹臂311、第二弹臂312之间。在壳体2上有多个第三卡头411时,可以在部分第三卡头411位置有偏差的情况下仍能卡合到第一卡合部3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体1和壳体2之间设有对安装后的壳体2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1上的定位槽和设置在壳体2上用以插入到定位槽内的定位骨,定位骨插入到定位槽内,可防止安装到车体1上的壳体2发生位置偏移。

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机构也可包括设置在车体1上的定位骨和设置在壳体2上用以供定位骨卡入的定位槽,或,在车体1上同时设置定位骨和定位槽,在壳体2上设置与定位骨和定位槽对应的定位槽和定位骨。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