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7758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副仪表板和驻车制动均位于车身乘客舱内部,通常布置在主、副驾驶员座椅中间,是汽车行驶功能和其他辅助功能实现的重要载体,如何合理布置其安装结构、提高整体集成化程度,实现最优化的结构设计以及工艺可行性要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集成度高,零部件少,实现了安装支架结构整体化,满足其他装配件安装需求,满足车身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支架结构,应用于副仪表板及驻车制动的安装,所述安装支架结构包括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和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所述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呈“凵”形板状结构,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一个平底凹槽;所述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呈直角Z型结构,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竖板,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相互平行,所述竖板处在所述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所述第一横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横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与所述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形成能够用于容纳空调管路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侧板通过烧焊连接,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点焊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结构还包括副仪表板总成,所述副仪表板总成通过三个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副仪表板总成通过三个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上焊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栓相配合的第一凸焊方螺母,所述第二侧板上焊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螺栓相配合的第二凸焊方螺母,所述第一侧板上的第一凸焊方螺母与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二凸焊方螺母相对于所述平底凹槽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结构还包括驻车制动,所述驻车制动通过两个第三螺栓与所述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板上焊有用于与所述第三螺栓相配合的第三凸焊方螺母,两个所述第三凸焊方螺母沿所述第一横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一体成型。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安装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通过对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和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的合理布置,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集成度高,零部件少,实现了安装支架结构整体化,满足其他装配件安装需求,满足车身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需求,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副仪表板和驻车制动安装支架整体集成化,减少零件个数,提高制造精度;

(2)副仪表板后安装板以及驻车制动安装板中间形成通道,给空调管路留出足够的通过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架结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副仪表板总成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副仪表板总成安装在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上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驻车制动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驻车制动安装在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上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

2 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

3 副仪表板总成;

4 第一螺栓;

5 第二螺栓;

6 第一凸焊方螺母;

7 第二凸焊方螺母;

8 驻车制动;

9 第三螺栓;

10 第三凸焊方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安装支架结构,应用于副仪表板及驻车制动的安装,安装支架结构包括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1和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2。

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1呈“凵”形板状结构,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一个平底凹槽。图3中第一侧板为左侧的侧板,图3中第二侧板为右侧的侧板。优选地,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一体成型。

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2呈直角Z型结构,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2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竖板。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相互平行,竖板处在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图3中,第一横板置于竖板的上方,第二横板置于竖板的下方,竖板分别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相垂直。

第一横板固定连接在第二侧板上,第二横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1与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2形成能够用于容纳空调管路的通道,给空调管路留出足够的通过空间。

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板的一端(图3中右端)与第二侧板的上端部连接,第二横板与底板叠放设置。较佳地,第一横板与第二侧板通过烧焊连接,第二横板与底板通过点焊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横板与底板也可通过烧焊连接。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1和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2通过点焊及烧焊连接,提高了两者连接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优选实施方式,安装支架结构还包括副仪表板总成3。其中,副仪表板总成3通过三个第一螺栓4与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1的第一侧板连接,副仪表板总成3通过三个第二螺栓5与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1的第二侧板连接。

其中,第一侧板上焊有用于与第一螺栓4相配合的第一凸焊方螺母6,第二侧板上焊有用于与第二螺栓5相配合的第二凸焊方螺母7,第一侧板上的第一凸焊方螺母6与第二侧板上的第二凸焊方螺母7相对于所述平底凹槽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三个第一凸焊方螺母6在第一侧板上沿平底凹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三个第二凸焊方螺母7在第二侧板上沿平底凹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副仪表板总成3与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1共有6处螺接点。

优选地,第一侧板的高度小于第二侧板的高度,这样更加方便副仪表板总成3的安装。第一侧板的上端部还可设置有向第二侧板倾斜的折边,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安装副仪表板总成3的便利性,提升装配效率。

作为另一种可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支架结构还包括驻车制动8。驻车制动8通过两个第三螺栓9与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2连接。其中,第一横板上焊有用于与第三螺栓9相配合的第三凸焊方螺母10,两个第三凸焊方螺母10沿所述第一横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驻车制动8与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2的两处螺接点结构相同。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安装支架结构。

以上各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通过对副仪表板后安装板本体总成1和驻车制动安装板总成2的合理布置,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集成度高,零部件少,实现了安装支架结构整体化,满足其他装配件安装需求,满足车身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需求,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副仪表板和驻车制动安装支架整体集成化,减少零件个数,提高制造精度;

(2)副仪表板后安装板以及驻车制动安装板中间形成通道,给空调管路留出足够的通过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上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