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062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



背景技术:

物料车是生产型企业里的一种常用设备,可以用来摆放、周转各种零部件。可移动式的物料车的底部设置有轮子,可以方便物料车的挪动,而一些特定的产品需要储存在一定的温度下,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将物料车放置在保温室内,但是这种方法不便于移动物料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锂电池的置物台以及用于给本体加热的发热体;所述本体枢接有玻璃门;所述玻璃门与本体之间设有隔热门;所述隔热门为透明材料;所述隔热门与本体枢接;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门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填充有软硅胶片;所述软硅胶片设有操作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槽为十字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万向轮包括有轮子、万向头以及万向轴;所述万向头与本体连接;所述万向轴与万向头连接;所述轮子与万向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子设有塑胶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万向轴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锁定螺栓;所述万向头与万向轴通过锁定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热门与玻璃门合上后,本体内处于密封的状态,当需要对本体内部进行加热时,启动发热体,即可完成加热步骤,由于隔热门将本体与外界隔绝,使得物料车本体的隔热效果好,另外,玻璃门与隔热门均为透明材料,便于用于观察本体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轮的截面图;

其中:1-本体;11-置物台;12-发热体;2-玻璃门;3-隔热门;31-操作孔;32-操作槽;4-万向轮;5-报警器;61-万向轴;62-万向头;63-连接板;64-锁定螺栓;7-轮子;71-塑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和图2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包括有本体1;所述本体1内设有用于放置锂电池的置物台11以及用于给本体1加热的发热体12;所述本体1枢接有玻璃门2;所述玻璃门2与本体1之间设有隔热门3;所述隔热门3为透明材料;所述隔热门3与本体1枢接;所述本体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4。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物料车,将隔热门3与玻璃门2合上后,本体1内处于密封的状态,当需要对本体1内部进行加热时,启动发热体12,即可完成加热步骤,由于隔热门3将本体1与外界隔绝,使得物料车本体1的隔热效果好,另外,玻璃门2与隔热门3均为透明材料,便于用于观察本体1内的情况。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还包括有报警器5。当本体1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报警器5报警,起到提醒的作用。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所述隔热门3设有操作孔31;所述操作孔31填充有软硅胶片;所述软硅胶片设有操作槽32。具体地,在本体1加热体运行时,有时需要对内部产品进行操作,直接打开隔热门3会使得本体1内部温度湿度变化,影响效果,故本实施例在隔热门3上设置操作孔31,当需要对内部产品进行操作时,打开玻璃门2,并在隔热门3的操作孔31中伸入本体1内对产品进行操作,这样设置使得在开门时,本体1内的温度湿度几乎没有波动,保证了本体1内部的稳定。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所述操作槽32为十字槽。通过设置十字槽便于用户伸入本体1内操作产品。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所述万向轮4包括有轮子7、万向头62以及万向轴61;所述万向头62与本体1连接;所述万向轴61与万向头62连接;所述轮子7与万向轴61连接。本实施例的轮子7通过万向头62以及万向轴61与本体1连接,实现了物料车的多角度旋转。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所述轮子7设有塑胶套71。通过设置塑胶套71能够减少轮子7与地面的摩擦,增加轮子7的寿命。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带有加热功能的锂电池物料车,所述万向轴61上设有连接板63;所述连接板63上设有锁定螺栓64;所述万向头62与万向轴61通过锁定螺栓64连接。该设置能够增加轮子7与本体1连接的稳固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