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座位靠背的可载物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077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座位靠背的可载物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座位靠背的可载物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健康、绿色生活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自行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自行车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为简单、最为实用和人们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后架是安装在自行车后轮上方,用于承载物品的装置,多为金属制成,在长途骑行自行车上较多安装,用于绑缚行李等物品。现有的自行车后架只能用于承载物品,不能满足骑行者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便捷的带有座位靠背的可载物自行车车架,本实用新型的后车架既可以载物,也可以作为鞍座靠背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管、座管、后上叉和后下叉,在上管的首端固接有头管,上管的尾端与座管的中上部相固接,后下叉的首端与座管的下端相固接,后上叉的首端与座管的中上部相固接,后上叉和后下叉两者的尾端汇聚并设有后叉片,在后上叉上方设有靠背兼后车架装置,所述靠背兼后车架装置包括在后上叉的顶面纵向平行固接的调节板,调节板上铰接有车架连接杆,在车架连接杆的端部横向固接有盒状的后车架,在后车架的底部铰接有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的底端与后上叉铰接;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若干定位孔,相邻两个定位孔之间连通有滑动槽,所述车架连接杆的端部通过安装在定位孔上的紧固件连接调节板;所述伸缩支撑杆的两铰接端均设有紧固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座位靠背的可载物自行车车架,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自行车后架进行了改进,设置调节板、车架连接杆、伸缩支撑杆和盒状的后车架,车架连接杆可端部可在调节板上移动和固定,伸缩支撑杆可以底端为圆心旋转,同时长度可变;在不需要后车架载物品时,可将自行后车架升高,做为靠背使用,满足骑行者多样化需求;同时盒状的后车架作为载物架的同时也可兼具载物箱。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快拆结构且快拆结构的拉杆为铰接轴。

优选地:所述伸缩支撑杆包括第一管体,在第一管体的外表面共轴线套设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可沿第二管体的轴线方向滑动,还包括穿过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横断面的第一固定器,该第一固定器能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固定在相对不动的固定位置,也可以从该固定位置释放。

优选地:在第一管体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狭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器为一种快拆结构,快拆结构包括穿过第二管体的横断面和第一通孔并穿出第二管体外侧的拉杆;拉杆的一端套设有缓冲垫且铰接有带有凸轮的扳手,拉杆的另一端带有螺纹且螺合有定位螺母。

优选地:所述后车架包括尾端敞口的后架盒体和端盖,所述端盖通过合页与盒体的敞口端铰接。

优选地:在后车架的侧壁上固接有多个带有穿孔的绑缚板。

优选地:在后下叉的首端固接有中轴套。

优选地:在上管的中部与中轴套之间架设固接有下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车架放下时的优选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车架放下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车架抬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固定器锁定状态下伸缩支撑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固定器解除锁定状态下伸缩支撑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头管;12、上管;13、下管;14、座管;21、后下叉;22、后上叉;23、后叉片;31、后车架;311、后架盒体;312、端盖;313、合页;314、绑缚板;32、伸缩支撑杆;321、第一管体;322、第二管体;323、第一通孔;324、第一固定器;3241、扳手;3242、凸轮;3243、缓冲垫;3244、拉杆;3245、定位螺母;33、调节板;331、定位孔;332、滑动槽;34、车架连接杆;35、紧固件;4、中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管12、座管14、后上叉22和后下叉21,在上管12的首端固接有头管11,上管12的尾端与座管14的中上部相固接,后下叉21的首端与座管14的下端相固接,后上叉22的首端与座管14的中上部相固接,后上叉22和后下叉21两者的尾端汇聚并设有后叉片23,其特征是:在后上叉22上方设有靠背兼后车架装置,所述靠背兼后车架装置包括在后上叉22的顶面纵向平行固接的调节板33,调节板33上铰接有车架连接杆34,在车架连接杆34的端部横向固接有盒状的后车架31,在后车架31的底部铰接有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支撑杆32,伸缩支撑杆32的底端与后上叉22铰接;所述调节板33上设有若干定位孔331,相邻两个定位孔331之间连通有滑动槽332,所述车架连接杆34的端部通过安装在定位孔331上的紧固件35连接调节板33;所述伸缩支撑杆32的两铰接端均设有紧固件35。

为了便于操作,所述紧固件35为快拆结构且快拆结构的拉杆为铰接轴。

进一步参见图2至图5,所述伸缩支撑杆32包括第一管体321,在第一管体321的外表面共轴线套设有第二管体322;所述第一管体321可沿第二管体322的轴线方向滑动,还包括穿过第一管体321和第二管体322横断面的第一固定器324,该第一固定器324能将第一管体321和第二管体322固定在相对不动的固定位置,也可以从该固定位置释放。

在第一管体32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狭长的第一通孔323,所述第一固定器324为一种快拆结构,快拆结构包括穿过第二管体322的横断面和第一通孔323并穿出第二管体322外侧的拉杆3244;拉杆3244的一端套设有缓冲垫3243且铰接有带有凸轮3242的扳手3241,拉杆3244的另一端带有螺纹且螺合有定位螺母3245。

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2,所述后车架31包括尾端敞口的后架盒体311和端盖312,所述端盖312通过合页313与盒体311的敞口端铰接。

在后车架31的侧壁上固接有多个带有穿孔的绑缚板314,便于长途骑行需要绑缚行李。

在后下叉21的首端固接有中轴套4。在上管12的中部与中轴套4之间架设固接有下管13。

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自行车后架进行了改进,设置调节板33、车架连接杆34、伸缩支撑杆32和盒状的后车架31,车架连接杆34可端部可在调节板33上移动和固定,伸缩支撑杆32可以底端为圆心旋转,同时长度可变;解除紧固件35和第一固定器324的锁定,将车架连接杆34的端部移至合适的定位孔内331,升高自行车后车架31至合适位置,作为靠背使用,并锁紧紧固件35和第一固定器324,满足骑行者多样化需求;同时盒状的后车架31作为载物架的同时也可兼具载物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