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独轮车叉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529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独轮车加工领域,具体为分体式独轮车叉肩。



背景技术:

独轮车运动被医学界称为益智运动,通过全身肌肉运动,使身体处于活跃轻松的状态,促使小脑的发育从而促进大脑发达,提高智力。长期骑独轮车可以锻炼平衡及神经反射能力,使肩、脊、腿、肢、脚、腕能得到全面锻炼,增强身体灵活性、技巧性。这些明显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好处,不仅已被青少年朋友追捧,更是深受广大家长的喜爱。 独轮车不需要专用场地,无论在马路、公园、林间小道或庭院、室内均可使用,它的可骑性几乎是全天候的,这些明显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好处,不仅已被青少年朋友追捧,更是深受广大家长的喜爱。训练安全无危险学校体育教师的普通经验认为,独轮车比自行车、滑板、旱冰等活动危险性小。由于车倾倒时骑行车脚会很快着地,因此骑行独轮车基本不会造成摔伤,又因独轮车的作用原理决定其速度不快,并且脚一停止蹬,车马上就会停下来,没有惯性带来的危险,不会发生摔人的情况,并且独轮车体小,量轻,便携独轮车体积小,一般20部车只需配备一台架子码放,占据空间小,独轮车的重量很轻。在独轮车的生产中,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分体式独轮车的叉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分体式独轮车的叉肩。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分体式独轮车叉肩,包括坐垫伸入杆、支撑杆、防滑垫、连接块、定位槽、水平杆、固定支架、上盖帽、下盖帽,其特征在于支撑杆置于整个结构的最上方,支撑杆上端内部设置一个坐垫伸入杆,支撑杆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防滑垫,防滑垫下端分别设置一个连接块,连接块外侧设置一个水平杆,水平杆内侧设置一个定位槽,水平杆下端设置一个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下端设置一个上盖帽,上盖帽下端有一个下盖帽。坐垫伸入杆为竖直细杆,支撑杆为近似圆柱的细杆,连接块为三角形块体,定位槽为近似长方形凹槽,固定支架为近似圆柱形钢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坐垫伸入杆将坐垫与支撑杆连接,起到骑行安全稳固的作用,支撑杆用于支撑整个结构,防滑垫利用其表面的花纹增加摩擦力,使得支撑杆与水平杆更加紧固,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连接块用于连接支撑杆和水平杆,定位槽用于确定轮胎安装位置,进而使得轮胎能够安装稳固,水平杆用于调节控制独轮车的平衡状况,起到保证骑行平稳安全的作用,通过固定支架将上盖帽和下盖帽固定,同时起到连接作用,通过上盖帽和下盖帽的连接将踏板与整个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牢固耐用,且各构件连接灵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坐垫伸入杆,2—支撑杆,3—防滑套,4—连接块,5—定位槽,6—水平杆,7—固定支架,8—上盖帽,9—下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分体式独轮车叉肩,包括坐垫伸入杆1、支撑杆2、防滑垫3、连接块4、定位槽5、水平杆6、固定支架7、上盖帽8、下盖帽9,其特征在于支撑杆2置于整个结构的最上方,支撑杆2上端内部设置一个坐垫伸入杆1,支撑杆2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防滑垫3,防滑垫3下端分别设置一个连接块4,连接块4外侧设置一个水平杆6,水平杆6内侧设置一个定位槽5,水平杆6下端设置一个固定支架7,固定支架7下端设置一个上盖帽8,上盖帽8下端有一个下盖帽9。坐垫伸入杆1为竖直细杆,支撑杆2为近似圆柱的细杆,连接块4为三角形块体,定位槽5为近似长方形凹槽,固定支架7为近似圆柱形钢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坐垫伸入杆1将坐垫与支撑杆2连接,起到骑行安全稳固的作用,支撑杆2用于支撑整个结构,防滑垫3利用其表面的花纹增加摩擦力,使得支撑杆2与水平杆6更加紧固,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连接块4用于连接支撑杆2和水平杆6,定位槽5用于确定轮胎安装位置,进而使得轮胎能够安装稳固,水平杆6用于调节控制独轮车的平衡状况,起到保证骑行平稳安全的作用,通过固定支架7将上盖帽8和下盖帽9固定,同时起到连接作用,通过上盖帽8和下盖帽9的连接将踏板与整个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牢固耐用,且各构件连接灵活的特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