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推车座兜的扶手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9329发布日期:2018-09-11 23:0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座兜的扶手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作为一种婴幼儿出行必备的工具,已经被广大用户使用。目前使用者在追求婴儿推车的稳固、安全的基本要求之外,越来越重视婴儿推车的体积小、轻便、可折叠等特点。

现有的婴儿推车一般包括车架、与车架连接的前、后轮组件以及与车架连接的座兜,其中座兜用于婴儿的乘坐。车架折叠时,座兜也需要折叠收拢。现有座兜包括坐垫组件、与坐垫组件转动连接的靠背组件以及扶手组件,所述靠背组件与坐垫组件之间设有锁定机构,且通常靠背组件上设有用于解除锁定机构对靠背组件与坐垫组件锁定的解锁机构。

现有婴儿推车座兜的折叠过程过于繁琐,而且在座兜折叠时,扶手组件无法相对于座兜的座垫部分收合,导致整个婴儿推车折叠后的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座兜的扶手解锁机构,其座兜折叠时,扶手组件可相对于坐垫组件自动解锁,此时扶手组件可相对坐垫组件转动收拢,使得婴儿推车折叠体积更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推车座兜的扶手解锁机构,包括坐垫组件、与坐垫组件转动连接的靠背组件、扶手组件、设置在所述靠背组件与坐垫组件之间的第一锁定机构、以及用于解除第一锁定机构锁定的第一解锁机构,所述扶手组件与坐垫组件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锁定机构,所述靠背组件与坐垫组件之间设有第二解锁机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锁块、穿设在坐垫组件的转动连接部上且用于供锁块插设并横向运动的第一锁槽、设置在扶手组件上且用于供锁块插入的第二锁槽、设置在锁块与第二锁槽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以及设置在扶手组件与坐垫组件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第二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块同时插设在第一锁槽与第二锁槽内,此时坐垫组件与扶手组件无法相对转动,当第一解锁机构解除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靠背组件向前转动至扶手解锁位置时,第二解锁机构带动锁块外移, 使其退出第一锁槽并移入第二锁槽内,此时解除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扶手组件可相对坐垫组件转动。

所述第二解锁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二解锁机构包括部分插设在所述第一锁槽内侧部且可相对第一锁槽横向运动的解锁块、以及设置于所述靠背组件上的导向槽,所述解锁块的内侧部嵌设在导向槽内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形成有斜导向部,当第一解锁机构解除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靠背组件向前转动时,解锁块与导向槽滑动配合,当解锁块滑动至斜导向部时,在斜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解锁块外移,锁块也随之外移,此时靠背组件所处的位置为扶手解锁位置,第二解锁机构解除第二锁定机构的锁定,

所述第一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齿轮、用于带动齿轮横向运动的牵引锁以及压簧,所述靠背组件、坐垫组件上具有与齿轮配合的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所述齿轮设于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之间,上述压簧设置于齿轮与第一齿槽或第二齿槽之间,所述第一解锁机构设置在靠背组件上部,所述牵引锁穿过靠背组件转动连接部的横向孔后与第一解锁机构相连,第一解锁机构进行解锁操作时,上拉牵引锁,牵引锁通过横向孔拉动齿轮,使其退入第一齿槽,进而解除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

优选的,所述坐垫组件的转动连接部设有向内凸出的第一限位块及向外凸出的第二限位块,所述靠背组件的转动连接部具有与第一限位块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扶手组件的转动连接部具有与第二限位块配合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块嵌设在第一限位槽内且可相对其滑动,用于限制靠背组件相对坐垫组件的开合角度,所述第二限位块嵌设在第二限位槽内且可相对其滑动,用于限制扶手组件相对坐垫组件的开合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解锁机构解除第一锁定机构的锁定即可折叠婴儿推车座兜,座兜折叠时,扶手组件可相对于坐垫组件自动解锁,此时扶手组件可相对坐垫组件转动收拢,进而使得婴儿推车折叠后的体积更小,满足人们对于婴儿推车折叠后小体积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靠背组件、坐垫组件与扶手组件转动连接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坐垫组件;1-1第一限位块;1-2第二限位块;

2靠背组件;2-1第一限位槽;

3扶手组件;3-1第二限位槽;

4第一锁定机构;4-1齿轮;4-2牵引锁;4-3压簧;4-4第一齿槽;4-5第二齿槽;

5第一解锁机构;

6第二锁定机构;6-1锁块;6-2第一锁槽;6-3第二锁槽;6-4第一复位弹簧;6-5第二复位弹簧;

7第二解锁机构;7-1解锁块;7-2导向槽;7-2-1斜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婴儿推车座兜的扶手解锁机构,包括坐垫组件1、与坐垫组件1转动连接的靠背组件2、扶手组件3、设置在所述靠背组件2与坐垫组件1之间的第一锁定机构4、以及用于解除第一锁定机构4锁定的第一解锁机构5,所述扶手组件3与坐垫组件1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第二锁定机构6,所述靠背组件2与坐垫组件1之间设有第二解锁机构7。

所述第二锁定机构6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二锁定机构6包括锁块6-1、穿设在坐垫组件1的转动连接部上且用于供锁块6-1插设并横向运动的第一锁槽6-2、设置在扶手组件3上且用于供锁块6-1插入的第二锁槽6-3、设置在锁块6-1与第二锁槽6-3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6-4、以及设置在扶手组件3与坐垫组件1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6-5,第二锁定机构6处于锁定状态时,锁块6-1同时插设在第一锁槽6-2与第二锁槽6-3内,此时坐垫组件1与扶手组件3无法相对转动。

所述第二解锁机构7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第二解锁机构7包括部分插设在所述第一锁槽6-2内侧部且可相对第一锁槽6-2横向运动的解锁块7-1、以及设置于所述靠背组件2上的导向槽7-2,所述解锁块7-1的内侧部嵌设在导向槽7-2内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导向槽7-2的一端形成有斜导向部 7-2-1。

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的具体结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4包括齿轮4-1、用于带动齿轮4-1横向运动的牵引锁4-2以及压簧4-3,所述靠背组件2、坐垫组件1上具有与齿轮4-1配合的第一齿槽4-4和第二齿槽4-5,所述齿轮4-1设于第一齿槽4-4和第二齿槽4-5之间,上述压簧4-3设置于齿轮4-1与第一齿槽4-4或第二齿槽4-5之间,所述第一解锁机构5设置在靠背组件2上部,所述牵引锁4-2穿过靠背组件2转动连接部的横向孔后与第一解锁机构5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坐垫组件1的转动连接部设有向内凸出的第一限位块1-1及向外凸出的第二限位块1-2,所述靠背组件2的转动连接部具有与第一限位块1-1配合的第一限位槽2-1,所述扶手组件3的转动连接部具有与第二限位块1-2配合的第二限位槽3-1,所述第一限位块1-1嵌设在第一限位槽2-1内且可相对其滑动,用于限制靠背组件2相对坐垫组件1的开合角度,所述第二限位块1-2嵌设在第二限位槽3-1内且可相对其滑动,用于限制扶手组件3相对坐垫组件1的开合角度。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解锁机构5进行解锁操作时,上拉牵引锁4-2,牵引锁4-2通过横向孔拉动齿轮4-1,使其退入第一齿槽4-4,进而解除第一锁定机构4的锁定。此时靠背组件2可相对坐垫组件1转动。

当第一解锁机构5解除第一锁定机构4的锁定,靠背组件2向前转动时,解锁块7-1与导向槽7-2滑动配合,当解锁块7-1滑动至斜导向部7-2-1时,在斜导向部7-2-1的导向作用下,解锁块7-1外移,此时靠背组件2所处的位置为扶手解锁位置,第二解锁机构进入解锁操作。

上述解锁块7-1外移时,带动锁块6-1随之外移,锁块6-1退出第一锁槽6-2并移入第二锁槽6-3内,此时解除第二锁定机构6的锁定,扶手组件3可相对坐垫组件转动收拢。

通过上述结构以及折叠过程,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折叠婴儿推车座兜,座兜折叠时,扶手组件3可相对于坐垫组件1自动解锁,此时扶手组件可相对坐垫组件转动收拢,进而使得婴儿推车折叠后的体积更小,满足人们对于婴儿推车折叠后小体积的要求。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