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可调式鞍座支架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7016发布日期:2018-09-05 00:0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后可调式鞍座支架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代步工具,目前,随着人们环保和绿色出行意识的不断加强,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鞍座是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上的主要部件,现有技术中,鞍座的安装结构为:鞍座的下部安装有支杆,支杆通过鞍座夹与自行车的鞍座连接,这种鞍座的安装方式中,鞍座的前后位置不能调节,以使鞍座与自行车车把之间的距离受到限制,不便使用。

现在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电动车及共享自行车车得到了很大的使用,同一个车辆就要面对不同的适用人群,不同的体型导致了不同的使用距离要求,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鞍座可以进行前后调节,以满足不同使用者需求的鞍座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前后可调式鞍座支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前后可调式鞍座支架,包括滑座,匹配地穿套在所述的滑座内部的承载部,以及对应固定在滑座上的载架,所述的承载部的侧面对应开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的滑座上对应形成有固定孔,对应贯穿固定孔和滑槽的螺栓将所述的滑座和承载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承载部为开口朝下的U型,其包括承载顶板,以及对应形成在两侧的承载侧板,所述的滑座包括滑座顶板,滑座侧板,以及形成在滑座侧板底部向内弯折并延伸形成的滑座底板,所述的滑座底板与所述的承载侧板的底边相滑动接触,所述的滑槽和固定孔对应形成正在承载侧板和滑座侧板上。

所述的U型承载部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筒,所述的U型承载部内部设置有轴向三角形支撑筋。

所述的承载部和滑座为对应滑动配合的方管。

所述的承载部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筒。

所述的固定孔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的螺栓为两个。

所述的载架包括与滑座固定连接的连接平板,形成在连接平板两侧并对称斜上延伸的承板以及其上形成有连接孔的定位板。

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中管,以及所述的前后可调式鞍座支架,所述的鞍座支架的承载部与所述的车架中管固定连接,所述的载架上固定设置有鞍座。

所述的自行车为电动自行车。

所述的滑槽与水平保持0-15°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相对滑动的承载部和滑座,利用螺栓实现紧固,通过滑槽的设置即可实现鞍座的前后可调,为调节提供便利,而且滑动时配合,稳定性高,易于调节,增强骑行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可调式鞍座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可调式鞍座支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可调式鞍座支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可调式鞍座支架,包括滑座1,匹配地穿套在所述的滑座内部的承载部2,以及对应固定在滑座上的载架3,所述的承载部的侧面对应开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4,所述的滑座上对应形成有固定孔,对应贯穿固定孔和滑槽的螺栓5将所述的滑座和承载部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孔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的螺栓为两个。以提高滑槽定位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的滑槽的底侧边上形成有波浪形或锯齿形定位口,以便提高前后定位的稳定性。

作为其中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承载部为开口朝下的U型,其包括承载顶板,以及对应形成在两侧的承载侧板,所述的滑座包括滑座顶板,滑座侧板,以及形成在滑座侧板底部向内弯折并延伸形成的滑座底板,所述的滑座底板与所述的承载侧板的底边相滑动接触,所述的滑槽和固定孔对应形成正在承载侧板和滑座侧板上。

当然,作为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的承载部和滑座为对应滑动配合的方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相对滑动的承载部和滑座,利用螺栓实现紧固,通过滑槽的设置即可实现鞍座的前后可调,为调节提供便利,而且滑动时配合,稳定性高,易于调节,提高产品的适应性。

优选地,所述的承载部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筒,所述的U型承载部内部设置有轴向三角形支撑筋。利用连接筒与车架中管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在连接筒顶部和侧部分别有螺栓与车架中管连接,也能进一步提升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的载架包括与滑座固定连接的连接平板,形成在连接平板两侧并对称斜上延伸的承板以及其上形成有连接孔的定位板。采用鞍式设计,利用载架的弹性提高力的分布,提高舒适性的同时,提升产品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还同时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中管6,以及所述的前后可调式鞍座支架,所述的鞍座支架的承载部与所述的车架中管固定连接,如通过鞍管夹固定连接,所述的载架上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鞍座,通过滑座与承载座的调节,即可实现鞍座的前后调节。所述的自行车为电动自行车,其中,所述的滑槽与水平保持0-15°夹角。滑槽的夹角实现,可以借助承载部的倾斜安装,或则会滑槽的倾斜开设,借助后部翘起的滑槽设计,越往后越高,进一步提升人体契合性,提高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