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1367发布日期:2018-09-08 01:1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图书管理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专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搬运车。



背景技术: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书籍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当人们将借阅后的书籍归还图书馆后,图书馆管理员需要将归还的书籍放在搬运车中,并统一归档放置在对应的书架上,对于一些较高的书架,图书馆管理员将书籍搬运车推到对应的书架处后,还要从远处搬来垫高用的凳子,借助凳子将书籍放置在对应的高处书架上。在归档放置书籍时,图书馆管理员每放置一次书籍就需要推动书籍搬运车到对应书架处,并再次搬来垫高用的凳子,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归档放置书籍作业效率低。而且这种垫高用的凳子结构不稳固,图书馆管理员在登高的过程中易因凳子晃动摔落受伤。

图书馆中书籍众多,往往会对书籍进行分类,同时在书籍的书脊上进行编号,这样既方便管理人员对书籍进行管理,也方便供人借阅,而且对书籍重新归档提供了方便,有经验的图书管理人员往往能根据书脊上的编号信息,知道书籍应该归档的大致位置;但是现在的图书馆管理员对于归还的书籍,往往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归类,并没有把书籍与对应的书架进行对应,现有的书籍搬运车,也不具备对书籍进行与书架位置相对应的功能,当需要把归还的书籍重新放置在书架上时,往往需要把一车书来回拉动,使用非常不便。

同时,现有的图书馆书籍搬运过程中,有时因为地面裂缝或者意外碰撞会造成书籍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专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搬运车,用来解决现有的书籍搬运车结构设计缺陷存在使用不便,把书籍重新摆放到高处时操作麻烦,而且书籍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掉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专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搬运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下端面均匀设有多个带刹车的万向轮,所述底板左右两端固定有侧板,两块所述侧板之间于底板上方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从前到后向下倾斜,两块所述侧板之间于放置板后上方设有后板,所述放置板与后板相互垂直,两块所述侧板前端面于放置板前方设有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设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固定连接有隔板,右侧所述侧板右端面铰接有梯子,所述梯子的长度尺寸大于侧板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所述梯子包括上梯和下梯,所述上梯上端与右侧的侧板铰接,所述上梯包括前后两根第一梯板和多根位于两根第一梯板之间的第一横杆,所述下梯包括前后两根第二梯板和多根位于两根第二梯板之间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梯板位于第一梯板外侧,所述第一梯板下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梯板于第一通孔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铰接轴,所述第一梯板靠近侧板一面设有与第二横杆相匹配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梯板上端靠近侧板一面于第二通孔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缺口,所述第一梯板外侧面于第一通孔上方设有与第二缺口相匹配的凸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明,在使用时,根据图书馆内书架的摆放位置,规划好书籍重新放置在书架上的顺序,然后把同一个书架上的书放置在同一个由隔板隔离开的放置板上,书籍的后端面由后板支撑,并使书脊朝前;书籍由一个个隔板隔开,而隔板通过套筒套设在圆柱杆上,当书籍倾斜时,对隔板施加倾斜向下的力,此时由于套筒本身具备一定长度,可由圆柱杆对套筒施加反向力,阻止套筒移动,从而把书籍固定住;同时,在不需要使用隔板时,可把隔板逆时针旋转,使隔板脱离放置板;放置板和后板相互垂直,放置板从前到后向下倾斜,后端由后板支撑,可使书籍放置在放置板上后,向后倾斜,配合隔板使用,使得书籍不至于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而掉落;同时后板位于放置板后上方,使得放置板与后板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缝隙,正好使得书籍的书角可卡设在这个缝隙中,避免在搬运过程中的颠簸使得书籍的书角翻折;在搬运车移动过程中,把下梯围绕铰接轴顺时针旋转,使得下梯的第二横杆旋转到第一梯板的第一缺口内,完成上梯和下梯之间的折叠,减少梯子的整体长度,使得梯子不会影响搬运车的移动;在使用时,通过万向轮的刹车装置固定搬运车,然后放下下梯,使位于第二通孔上方的第二缺口卡在凸柱上,防止下梯在使用时继续围绕铰接轴逆时针旋转,而梯子的整体长度尺寸是高于侧板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的,当把下梯放下来以后,梯子自然形成一个斜坡,工作人员可很方便的对书架高处的书籍进行重新摆放。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用方便,把书籍重新摆放到高处时操作简单,而且书籍在搬运过程中不容易掉落。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梯板上部侧壁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球头柱塞,所述第二梯板下部设有与球头柱塞相匹配的第三通孔。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球头柱塞与第三通孔的配合,使梯子在折叠后,上梯和下梯可以稳固的连接在一起,不至于因为抖动而散开,而在需要使用梯子时,直接把下梯拉开即可,使用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梯板下端面镶嵌有橡胶垫。这样的结构设计,可避免第二梯板直接接触地面造成的磨损和对地面造成的损坏,实用性强。

进一步限定,所述两块侧板之间于放置板下端面横向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两块侧板之间于后板后端面横向设有第二支撑杆。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对放置板和后板进行加固,防止在放置板上放置书籍过多后造成的放置板和后板弯曲情况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限定,两块所述侧板之间顶部还设有斜l形放置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归还书籍时,把即将要归还到书架上的书籍从放置板上取下,放置在斜l形放置槽上,进行整理后,再归还到书架上,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上端面前后两侧各设有一块挡板。这样的结构设计,两块挡板和两块侧板共同组成一个围护结构,在使用时,可在底板上放置书籍或物品,围护结构可避免搬运车在移动过程中,放置在底板上的东西掉落。

进一步限定,所述放置板为两个以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可放置更多的书籍,方便使用。

进一步限定,左侧所述侧板左端面设有把手。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把手对搬运车进行拉动,由于把手具有一定长度,使得搬运车在拖动时,人体距离左侧的侧板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使得工作人员不会因为脚步迈得过大,造成搬运车撞上脚后跟的问题。

进一步限定,左侧所述侧板左端面于把手端部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支耳,所述支耳侧面设有耳孔,所述把手于耳孔内设有支杆。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把手推动搬运车时,把手两端插入对应的盲孔内,从而把把手固定在搬运车上,方便使用;当需要拉动搬运车时,把把手向左拉动,使支杆位于耳孔左端,支耳对把手进行限定,也可使用把手对搬运车进行拉动;不使用时,在拉动的情况下,把把手逆时针旋转至贴紧左侧侧板,可减少把手的占地面积。

进一步限定,所述把手上套设有橡胶套。这样的结构设计,工作人员的舒适度更高。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搬运车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上梯和下梯展开时);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专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搬运车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专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搬运车实施例中隔板与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专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搬运车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上梯和下梯折叠在一起时);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专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搬运车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图8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底板1、万向轮10、挡板11、侧板2、放置板31、后板32、固定块4、圆柱杆41、套筒42、隔板43、斜l形放置槽5、把手51、支耳52、耳孔521、支杆522、上梯6、第一梯板61、第一通孔610、第一横杆62、球头柱塞63、第一缺口64、凸柱65、下梯7、第二梯板71、第二通孔710、第二横杆72、第二缺口711、第三通孔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的专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搬运车,包括底板1,底板1下端面均匀设有多个带刹车的万向轮10,底板1左右两端固定有侧板2,两块侧板2之间于底板1上方设有放置板31,放置板31从前到后向下倾斜,两块侧板2之间于放置板31后上方设有后板32,放置板31与后板32相互垂直,两块侧板2前端面于放置板31前方设有固定块4,两块固定块4之间固定设有圆柱杆41,圆柱杆41上套设有套筒42,套筒42上固定连接有隔板43,右侧侧板2右端面铰接有梯子,梯子的长度尺寸大于侧板2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梯子包括上梯6和下梯7,上梯6上端与右侧的侧板2铰接,上梯6包括前后两根第一梯板61和多根位于两根第一梯板61之间的第一横杆62,下梯7包括前后两根第二梯板71和多根位于两根第二梯板71之间的第二横杆72,第二梯板71位于第一梯板61外侧,第一梯板61下端设有第一通孔610,第二梯板71于第一通孔610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710,第二通孔710内设有铰接轴,第一梯板61靠近侧板2一面设有与第二横杆72相匹配的第一缺口64,第二梯板71上端靠近侧板2一面于第二通孔710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缺口711,第一梯板61外侧面于第一通孔610上方设有与第二缺口711相匹配的凸柱65。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根据图书馆内书架的摆放位置,规划好书籍重新放置在书架上的顺序,然后把同一个书架上的书放置在同一个由隔板43隔离开的放置板31上,书籍的后端面由后板32支撑,并使书脊朝前;书籍由一个个隔板43隔开,而隔板43通过套筒42套设在圆柱杆41上,当书籍倾斜时,对隔板43施加倾斜向下的力,此时由于套筒42本身具备一定长度,可由圆柱杆41对套筒42施加反向力,阻止套筒42移动,从而把书籍固定住;同时,在不需要使用隔板43时,可把隔板43逆时针旋转,使隔板43脱离放置板31;放置板31和后板32相互垂直,放置板31从前到后向下倾斜,后端由后板32支撑,可使书籍放置在放置板31上后,向后倾斜,配合隔板43使用,使得书籍不至于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颠簸而掉落;同时后板32位于放置板31后上方,使得放置板31与后板32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缝隙,正好使得书籍的书角可卡设在这个缝隙中,避免在搬运过程中的颠簸使得书籍的书角翻折;在搬运车移动过程中,把下梯7围绕铰接轴顺时针旋转,使得下梯7的第二横杆72旋转到第一梯板61的第一缺口64内,完成上梯6和下梯7之间的折叠,减少梯子的整体长度,使得梯子不会影响搬运车的移动;在使用时,通过万向轮的刹车装置固定搬运车,然后放下下梯7,使位于第二通孔710上方的第二缺口711卡在凸柱65上,防止下梯7在使用时继续围绕铰接轴逆时针旋转,而梯子的整体长度尺寸是高于侧板2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尺寸的,当把下梯7放下来以后,梯子自然形成一个斜坡,工作人员可很方便的对书架高处的书籍进行重新摆放。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用方便,把书籍重新摆放到高处时操作简单,而且书籍在搬运过程中不容易掉落。

优选,第一梯板61上部侧壁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球头柱塞63,第二梯板71下部设有与球头柱塞63相匹配的第三通孔73。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球头柱塞63与第三通孔73的配合,使梯子在折叠后,上梯6和下梯7可以稳固的连接在一起,不至于因为抖动而散开,而在需要使用梯子时,直接把下梯7拉开即可,使用方便。

优选,第二梯板71下端面镶嵌有橡胶垫。这样的结构设计,可避免第二梯板71直接接触地面造成的磨损和对地面造成的损坏,实用性强。

优选,两块侧板2之间于放置板31下端面横向设有第一支撑杆,两块侧板2之间于后板32后端面横向设有第二支撑杆。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对放置板31和后板32进行加固,防止在放置板31上放置书籍过多后造成的放置板31和后板32弯曲情况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两块侧板2之间顶部还设有斜l形放置槽5。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归还书籍时,把即将要归还到书架上的书籍从放置板31上取下,放置在斜l形放置槽5上,进行整理后,再归还到书架上,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底板1上端面1前后两侧各设有一块挡板11。这样的结构设计,两块挡板11和两块侧板2共同组成一个围护结构,在使用时,可在底板1上放置书籍或物品,围护结构可避免搬运车在移动过程中,放置在底板1上的东西掉落。

优选,放置板31为两个以上。这样的结构设计,可放置更多的书籍,方便使用。

优选,左侧侧板2左端面设有把手51。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把手51对搬运车进行拉动,由于把手51具有一定长度,使得搬运车在拖动时,人体距离左侧的侧板2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使得工作人员不会因为脚步迈得过大,造成搬运车撞上脚后跟的问题。

优选,左侧侧板2左端面于把手51端部设有盲孔,盲孔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支耳52,支耳52侧面设有耳孔521,把手51于耳孔521内设有支杆522。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把手51推动搬运车时,把手51两端插入对应的盲孔内,从而把把手51固定在搬运车上,方便使用;当需要拉动搬运车时,把把手51向左拉动,使支杆522位于耳孔521左端,支耳52对把手51进行限定,也可使用把手51对搬运车进行拉动;不使用时,在拉动的情况下,把把手51逆时针旋转至贴紧左侧侧板2,可减少把手51的占地面积。

优选,把手51上套设有橡胶套。这样的结构设计,工作人员的舒适度更高。

优选,后板32后端面固定设有中药布袋,中药布袋上端设有袋口,袋口设置有拉链,中药布袋内装填有中药,中药包括白芷7~13重量份,川芎2~5重量份,芩草5~8重量份,甘松7~13重量份,山萘9~13重量份,熏草3~6重量份,泽兰5~8重量份,艾叶50~90重量份,藿香45~95重量份,薄荷80~120重量份,紫苏9~15重量份,菖蒲30~90重量份,香茅20~45重量份,八角茴香35~85重量份,陈皮2~5重量份,柳丁皮5~8重量份,肉桂12~25重量份,丁香15~28重量份,佩兰25~35重量份,甘松15~28重量份,苍术8~13重量份,辛荑8~25重量份,草果6~13重量份。各种中药的味道散发到空气中,不仅可以驱虫防蛀,利于珍藏书籍;而且可以醒目提神、明目清神、醒脑通窍、抗疲劳,让图书管理成为一种享受,让人爱不释手。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专用于图书馆的书籍搬运车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