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万能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5187发布日期:2018-09-18 19:0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饰板安装用的工装,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安装用的自适应万能支撑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车身内的内饰板多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在车身的内侧面上。这种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汽车车身内侧面上的内饰板,在黏胶固化之前,需要在汽车车身的车厢内安装内饰板支撑架,通过内饰板支撑架上的伸缩顶杆顶住内饰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目前的内饰板支撑架一方面结构复杂、体积大,需要占用车身内大量空间;这使得内饰板支撑架安装到车身内后,操作者将无法在车身内进行其他操作,而汽车内饰顶板的黏胶固化所需时间往往较长,这将极大影响车身的整体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目前的内饰板支撑架的伸缩顶杆通常采用紧定螺钉固定伸缩顶杆的长度,这种伸缩顶杆的操作如下,手动伸长伸缩顶杆使伸缩顶杆的端部顶在内饰板表面上,然后拧紧紧定螺钉固定伸缩顶杆的长度;目前的这种伸缩顶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伸缩顶杆的端部与内饰板表面之间往往会存在间隙,伸缩顶杆无法可靠的支撑住内饰板,导致一些内饰板在黏胶固化的过程中发生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适应万能支撑架,其可有效减小对车身内的空间的占用,从而便于操作者对车身内的其他零部件进行安装,从而提高车身整体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可靠的支撑住内饰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板脱落的问题的自适应万能支撑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适应万能支撑架,包括:内饰支撑架,内饰支撑架包括中心立柱、设置在中心立柱下端的支撑底板及设置在中心立柱上端的上安装件;以及上顶撑组件,上顶撑组件包括若干用于支撑内饰板的伸缩式支撑顶杆,上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杆安装在上安装件上。

本方案的自适应万能支撑架的内饰支撑架通过支撑底板支撑于车身的底板上,上顶撑组件主要对位于车身顶部的内饰板进行支撑,并且上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杆均集中安装在中心立柱的上安装件上,如此能够有效减小对车身内的中下部空间的占用,这样在汽车内饰板的黏胶固化之前,操作者可以方便的对车身中下部内其他的零部件的安装操作,从而提高车身整体的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还包括下顶撑组件,下顶撑组件也包括若干用于支撑内饰板的伸缩式支撑顶杆,下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杆安装在中心立柱的下部。

本方案的下顶撑组件对位于车身底部的内饰板进行支撑,并且下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杆安装在中心立柱的下部,如此能够有效减小对车身内的中上部空间的占用,这样在汽车内饰板的黏胶固化之前,操作者可以方便的对车身中部内其他的零部件的安装操作,从而提高车身整体的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上安装件为与中心立柱相垂直的横向安装杆,所述上顶撑组件还包括若干转动套设在横向安装杆上的上安装套,上安装套与上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顶杆一一对应,所述伸缩式支撑顶杆包括支撑管、滑动设置在支撑管内的滑动顶撑管及设置在支撑管上用于锁紧固定滑动顶撑管的紧定螺栓,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的端面设有滑动顶撑管过孔,所述滑动顶撑管的一端穿过滑动顶撑管过孔并位于支撑管外侧;上顶撑组件中:支撑管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上安装套上。

作为优选,位于支撑管外侧的滑动顶撑管的端部的端面上设有弹性橡胶压块。

作为优选,下顶撑组件还包括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在中心立柱的下部的下安装套,下安装套支撑于支撑底板上,下安装套与下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顶杆一一对应,所述伸缩式支撑顶杆包括支撑管、滑动设置在支撑管内的滑动顶撑管及设置在支撑管上用于锁紧固定滑动顶撑管的紧定螺栓,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的端面设有滑动顶撑管过孔,滑动顶撑管的一端穿过滑动顶撑管过孔并位于支撑管外侧;下顶撑组件中:支撑管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下安装套上。

作为优选,位于支撑管外侧的滑动顶撑管的端部的端面上设有弹性橡胶压块。

作为优选,上安装件为与中心立柱相垂直的横向安装杆,所述上顶撑组件还包括若干转动套设在横向安装杆上的上安装套,上安装套与上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顶杆一一对应,所述伸缩式支撑顶杆包括支撑管、滑动设置在支撑管内的滑动顶撑管、滑动套设在滑动顶撑管上的滑动套及消隙锁紧机构,支撑管的第一端的端面设有滑动顶撑管过孔,所述滑动套位于支撑管内,滑动套的外侧面上设有弹性橡胶套,弹性橡胶套的外侧面紧靠在支撑管的内侧面上;所述滑动顶撑管的第一端位于支撑管内,滑动顶撑管的第二端穿过滑动顶撑管过孔并位于支撑管外侧,滑动顶撑管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弹性橡胶压块;所述消隙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管外侧面上并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长条形导向孔、设置在滑动顶撑管外侧面上并沿滑动顶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长条形导向孔、设置在滑动套上并贯穿滑动套内外侧面的径向螺栓孔、与螺栓孔配合的锁紧螺杆、位于滑动顶撑管内的绕线轮及卷绕在绕线轮上的连接线,所述锁紧螺杆的外端往外穿过外长条形导向孔并位于支撑管的外侧,锁紧螺杆的外侧面上并位于支撑管的外侧设有环形外限位块,锁紧螺杆的外端设有操作手柄,锁紧螺杆的内端往内穿过内长条形导向孔并与绕线轮相连接,锁紧螺杆与绕线轮同轴,所述连接线的端部与滑动顶撑管的第一端相连接;上顶撑组件中:支撑管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上安装套上。

本方案的伸缩式支撑顶杆能够可靠的支撑住内饰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作为优选,支撑管的内径与滑动套的外径之差大于2毫米。

作为优选,下顶撑组件还包括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在中心立柱的下部的下安装套,下安装套支撑于支撑底板上,下安装套与下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顶杆一一对应,所述伸缩式支撑顶杆包括支撑管、滑动设置在支撑管内的滑动顶撑管、滑动套设在滑动顶撑管上的滑动套及消隙锁紧机构,支撑管的第一端的端面设有滑动顶撑管过孔,所述滑动套位于支撑管内,滑动套的外侧面上设有弹性橡胶套,弹性橡胶套的外侧面紧靠在支撑管的内侧面上;所述滑动顶撑管的第一端位于支撑管内,滑动顶撑管的第二端穿过滑动顶撑管过孔并位于支撑管外侧,滑动顶撑管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弹性橡胶压块;所述消隙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管外侧面上并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长条形导向孔、设置在滑动顶撑管外侧面上并沿滑动顶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长条形导向孔、设置在滑动套上并贯穿滑动套内外侧面的径向螺栓孔、与螺栓孔配合的锁紧螺杆、位于滑动顶撑管内的绕线轮及卷绕在绕线轮上的连接线,所述锁紧螺杆的外端往外穿过外长条形导向孔并位于支撑管的外侧,锁紧螺杆的外侧面上并位于支撑管的外侧设有环形外限位块,锁紧螺杆的外端设有操作手柄,锁紧螺杆的内端往内穿过内长条形导向孔并与绕线轮相连接,锁紧螺杆与绕线轮同轴,所述连接线的端部与滑动顶撑管的第一端相连接;下顶撑组件中:支撑管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下安装套上。

本方案的伸缩式支撑顶杆能够可靠的支撑住内饰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作为优选,支撑管的内径与滑动套的外径之差大于2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可有效减小对车身内的空间的占用,从而便于操作者对车身内的其他零部件进行安装,从而提高车身整体的生产效率。

其二,能够可靠的支撑住内饰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板脱落的问题的自适应万能支撑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自适应万能支撑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伸缩式支撑顶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自适应万能支撑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

内饰支撑架1:中心立柱1.1,支撑底板1.2,上安装件1.3;

伸缩式支撑顶杆2:

支撑管2.1,滑动顶撑管过孔2.11;

滑动顶撑管2.2,弹性橡胶压块2.21;

滑动套2.3,弹性橡胶套2.31;

消隙锁紧机构2.4,外长条形导向孔2.41,内长条形导向孔2.42,锁紧螺杆2.43,操作手柄2.44,径向螺栓孔2.45,环形外限位块2.46,绕线轮2.47,连接线2.48;

上安装套3;

下安装套4;

铰接轴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自适应万能支撑架,包括内饰支撑架1、上顶撑组件及下顶撑组件。

内饰支撑架包括中心立柱1.1、设置在中心立柱下端的支撑底板1.2及设置在中心立柱上端的上安装件1.3。支撑底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安装底板上下表面的螺栓连接孔。上安装件为与中心立柱相垂直的横向安装杆。

上顶撑组件包括若干转动套设在横向安装杆上的上安装套3及若干用于支撑内饰板的伸缩式支撑顶杆2。上安装套上还设有用于将上安装套固定在横向安装杆上的紧定螺钉。上安装套与上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顶杆一一对应。

下顶撑组件包括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在中心立柱的下部的下安装套4及若干用于支撑内饰板的伸缩式支撑顶杆2。下安装套支撑于支撑底板上。下安装套能够相对于中心立柱转动。下安装套上还设有用于将下安装套固定在中心立柱上的紧定螺钉。下安装套与下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顶杆一一对应。

如图1、图2所示,伸缩式支撑顶杆包括支撑管2.1、滑动设置在支撑管内的滑动顶撑管2.2及设置在支撑管上用于锁紧固定滑动顶撑管的紧定螺栓2.0。支撑管的第一端的端面设有滑动顶撑管过孔。滑动顶撑管的一端穿过滑动顶撑管过孔并位于支撑管外侧。位于支撑管外侧的滑动顶撑管的端部的端面上设有弹性橡胶压块2.21。

上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杆安装在上安装件上,具体说是,上顶撑组件中:支撑管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轴5转动设置在对应的上安装套上。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松开紧定螺钉通过旋转上安装套,使上安装套上的伸缩式支撑杆的方位符合要求,然后锁紧紧定螺钉,固定上安装套。

下顶撑组件的伸缩式支撑杆安装在中心立柱的下部,具体说是,下顶撑组件中:支撑管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下安装套上。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松开紧定螺钉通过旋转下安装套,使下安装套上的伸缩式支撑杆的方位符合要求,然后锁紧紧定螺钉,固定下安装套。

本实施例的自适应万能支撑架的具体使用如下:

通过支撑底板将内饰支撑架安装在车身内,支撑底板通过螺栓穿过螺栓连接孔固定在车身内。

在支撑汽车内饰板时:

第一,将伸缩式支撑杆的支撑管绕铰接轴旋转,使滑动顶撑管朝向需顶紧的汽车内饰板;

第二,将滑动顶撑管拉出,直至弹性橡胶压块顶在汽车内饰板的表面上;

第三,通过紧定螺栓锁紧滑动顶撑管即可支撑柱对应的汽车内饰板。

本实施例的自适应万能支撑架的内饰支撑架通过支撑底板支撑于车身的底板上,上顶撑组件集中安装在中心立柱的上安装件上,对位于车身顶部的内饰板进行支撑;下顶撑组件集中安装在中心立柱的底部,对位于车身底部的内饰板进行支撑,如此能够有效减小对车身内的中部空间的占用,这样在汽车内饰板的黏胶固化之前,操作者可以方便的对车身中部内其他的零部件的安装操作,从而提高车身整体的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自适应万能支撑架的内饰支撑架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车型的车身上使用,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3所示,伸缩式支撑顶杆包括支撑管2.1、滑动设置在支撑管内的滑动顶撑管2.2、滑动套设在滑动顶撑管上的滑动套2.3及消隙锁紧机构2.4。支撑管与滑动顶撑管均为钢管。滑动套为塑料滑动套。支撑管与滑动顶撑管的轴线相平行或同轴。滑动顶撑管与滑动套同轴。

支撑管的第一端的端面设有滑动顶撑管过孔2.11。铰接安装结构为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在支撑缸体的第一端上的铰接座,或铰接安装结构为通设置在支撑缸体的第一端上的铰接孔。本实施例中,铰接安装结构为通设置在支撑缸体的第一端上的铰接孔1.1。

滑动套位于支撑管内。支撑管的内侧面与滑动套的外侧面之间设有间隙。支撑管的内径与滑动套的外径之差大于2毫米,本实施例中,支撑管的内径与滑动套的外径之差为4毫米。滑动套的外侧面上设有弹性橡胶套2.31。滑动套的外侧面上设有弹性橡胶套安装槽,弹性橡胶套设置在弹性橡胶套安装槽内。弹性橡胶套的外侧面紧靠在支撑管的内侧面上。

滑动顶撑管的第一端位于支撑管内。滑动顶撑管的第二端穿过滑动顶撑管过孔并位于支撑管外侧。滑动顶撑管的第二端的端面上设有弹性橡胶压块2.21。

如图3、图4所示,消隙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管外侧面上并沿支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外长条形导向孔2.41、设置在滑动顶撑管外侧面上并沿滑动顶撑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内长条形导向孔2.42、设置在滑动套上并贯穿滑动套内外侧面的径向螺栓孔2.45、与螺栓孔配合的锁紧螺杆2.43、位于滑动顶撑管内的绕线轮2.47及卷绕在绕线轮上的连接线2.48。

外长条形导向孔与支撑管内侧面相连通。外长条形导向孔的一端靠近支撑管的第一端,外长条形导向孔的另一端靠近支撑管的第二端。

内长条形导向孔与滑动顶撑管的内侧面相连通。内长条形导向孔的长度小于滑动套的轴向长度,本实施例中,内长条形导向孔的长度小于滑动套的轴向长度的一半。

锁紧螺杆沿滑动套的径向延伸。的外端往外穿过外长条形导向孔并位于支撑管的外侧。锁紧螺杆的外侧面上并位于支撑管的外侧设有环形外限位块2.46。锁紧螺杆的外端设有操作手柄2.44。操作手柄与锁紧螺杆同轴。

锁紧螺杆的内端往内穿过内长条形导向孔并与绕线轮相连接。锁紧螺杆与绕线轮同轴。连接线的端部与滑动顶撑管的第一端相连接。

上顶撑组件中:支撑管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上安装套上。

下顶撑组件中:支撑管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下安装套上。

本实施例的自适应万能支撑架的具体使用如下:

在支撑汽车内饰板时:

第一,将支撑管绕铰接轴旋转,使滑动顶撑管朝向需顶紧的汽车内饰板;

操作者握住操作手柄,通过操作手柄带动滑动套和滑动顶撑管移动,使滑动顶撑管伸出并顶在汽车内饰板的表面上,并使锁紧螺杆抵在靠近滑动顶撑管的第二端的内长条形导向孔的一端;然后释放操作手柄;

由于弹性橡胶套的外侧面紧靠在支撑管的内侧面上,当操作者释放操作手柄,弹性橡胶套与支撑管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滑动顶撑管与弹性橡胶套保持固定不动;

第二,操作者通过操作手柄旋转锁紧螺杆,将锁紧螺杆拧紧,在这个过程中:锁紧螺杆将带动绕线轮一同转动,绕线轮转动过程中使连接线缠绕在绕线轮上,从而通过连接线将滑动顶撑管往外顶出,消除弹性橡胶压块与汽车内饰板的表面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确保使滑动顶撑管伸的第二端的弹性橡胶压块顶在汽车内饰板的表面上;

接着,继续转锁紧螺杆使环形外限位块抵在支撑管的外侧面上,在这个过程中,滑动顶撑管保持顶住汽车内饰板的状态不动,滑动套和转锁紧螺杆沿外长条形导向孔往支撑管的第一端移动;

再接着,继续转锁紧螺杆,在这个过程中,滑动套将靠近外长条形导向孔,从而压紧弹性橡胶套,有效增大弹性橡胶套与支撑管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在锁紧螺杆带动绕线轮一同转动使连接线缠绕在绕线轮上的过程中,滑动套和转锁紧螺杆将保持固定不动,从而通过连接线将滑动顶撑管继续往外顶出,弹性橡胶压块顶在汽车内饰板的表面上并发生弹性挤压形变,为汽车内饰板提供一定的预顶撑力,如此不仅可以消除弹性橡胶压块与汽车内饰板的表面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使滑动顶撑管伸的第二端的弹性橡胶压块顶在汽车内饰板的表面上;而且能够为汽车内饰板提供一定的预顶撑力,从而可靠的支撑住内饰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板脱落的问题。

第三,在汽车内饰板的黏胶固化后,操作者通过操作手柄旋转锁紧螺杆,将锁紧螺杆拧松,然后通过操作手柄滑动套和滑动顶撑管往支撑管的第一端移动即可。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的伸缩式支撑顶杆设置为气缸。

上顶撑组件中:气缸的缸体端部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上安装套上。

下顶撑组件中:气缸的缸体端部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下安装套上。

实施例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万能支撑架由内饰支撑架及上顶撑组件组成。内饰支撑架的具体结构参照实施例1。上顶撑组件具体结构参照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