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自行车车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6406发布日期:2018-11-16 23:1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车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自行车车铃。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自行车车铃在使用过程中,车铃的铃声大小基本上是不可以调节的,不同车铃的声音大小也有所不同。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有些情况就需要小声一点的车铃声,比如小孩子或者老人在前面慢走时,他们对突如其来的大的车铃声会吓一跳,对他们顺利躲避自行车反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情况就需要大声一点的车铃声,比如在吵杂的交通环境或者比较拥堵的城市环境时就需要大声的铃声,来使前面的路人能清晰的听到。另外,现在国家大力推行环保,自行车的车铃声大的话也是一种噪音污染,所以自行车车铃能达到声音从小变大的效果,也能起到一定的降噪效果。为了能使车铃适应不同的环境,所以就需要一种可以调节声音大小的车铃。

本发明设计一种降噪自行车车铃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降噪自行车车铃,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降噪自行车车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盖子、拨板、连接板、弧形通槽、执行机构、第一转轴、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驱动轮、第一皮带轮、发声环、第一单向离合环、第二皮带轮、旋转轮、固定轴、第一齿轮、第二转轴、第二单向离合环、第二齿轮、皮带、撞击板、第一弧形齿牙、第一涡卷弹簧、连接块、阻尼环、第二弧形齿牙、摩擦环、第二涡卷弹簧、固定环、矩型块、尖角凸起、环套孔、矩形通槽,其中底座的上表面靠近底座外边缘处安装有固定轴;第一转轴通过轴套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第二转轴通过轴套安装在底座上表面上,且第二转轴位于固定轴与第一转轴之间;第二皮带轮和旋转轮均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且旋转轮位于第二皮带轮与底座之间;旋转轮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撞击板;发声环通过三个执行机构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上,且三个执行机构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在发声环的外圆面上;发声环所处的圆心与第一转轴的轴心同心;发声环的内圆面上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有三个矩型块;每一个矩型块上具有尖角凸起;撞击板与矩型块上的尖角凸起相配合。

第一单向离合环和第二单向离合环均安装在第二转轴上,且第二单向离合环位于第一单向离合环与底座之间;第一单向离合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皮带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皮带轮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皮带轮上;第二单向离合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且第一齿轮位于第二齿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驱动轮安装在固定轴上,且驱动轮的外圆面上具有第一弧形齿牙;第一弧形齿牙与第一齿轮相配合;第一涡卷弹簧嵌套在固定轴上,且第一涡卷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固定轴的外圆面上,另一端通过连接块安装在驱动轮的下表面上。

阻尼环通过三个第二固定杆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上,且第二固定杆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在阻尼环的下表面上;摩擦环安装在阻尼环的上表面上,且摩擦环的外圆面上具有第二弧形齿牙;第二弧形齿牙的一边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摩擦环与执行机构相配合;固定环通过三个第一固定杆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上,且第一固定杆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在固定环的下表面上;固定环位于摩擦环中;第二涡卷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固定环的外圆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摩擦环的内圆面上;阻尼环、摩擦环和固定环,三者所处的圆心与与第一转轴的轴心同心。

盖子的外圆面上开有贯通的弧形通槽;盖子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上;连接板的一端安装在驱动轮的外圆面上,另一端穿过盖子的弧形通槽且安装有拨板;驱动轮位于盖子内,拨板位于盖子外;连接板滑动于弧形通槽。

上述执行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l型板、弹性板、螺纹卡套、第二l型板、螺纹环套、支撑环,其中固定板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上;固定板上开有环套孔;螺纹环套的一端外圆面通过轴承安装在环套孔中;螺纹环套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二l型板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上,另一端安装有支撑环;螺纹卡套安装在支撑环中;螺纹卡套的外圆面上具有螺纹;螺纹卡套中具有贯通的矩形卡槽;螺纹卡套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螺纹环套中;弹性板的一端安装在发声环的外圆面上;弹性板远离发声环的一端位于螺纹卡套的矩形卡槽中;第一l型板的一端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上,另一端穿过螺纹环套且与矩形卡槽中的弹性板相连接;螺纹环套与摩擦环的上表面相摩擦配合。

上述阻尼环被驱动旋转时无阻力,阻尼环复位旋转时有阻力。

上述第一弧形齿牙的弧度为π/3;第二弧形齿牙的弧度为π/6。

上述摩擦环的上表面为摩擦面;螺纹环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外圆面为摩擦面。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固定环套和固定块,其中固定块的一端安装在底座的下表面上,另一端安装有固定环套。那么通过将固定环套安装在车把上,车铃就能安装在自行车上了。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撞击板远离旋转轮的一端两侧具有圆角。这样的设计在于,在撞击板撞击矩型块上的尖角凸起时,撞击板上的圆角与尖角凸起产生撞击配合后,撞击板可以更容易得越过三角凸起;另外,撞击板上的圆角在长时间与尖角凸起撞击时,可以有效地减小两者之间撞击所造成的材料损耗。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撞击板远离旋转轮的一端到发声环的内圆面之间具有间距。这样的设计在于,撞击板旋转过程中不会与发声环产生干涉,保证撞击板可以顺畅地在发声环中旋转。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第一涡卷弹簧未压缩变形时,驱动轮上的第一弧形齿牙未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弹性板与螺纹卡套的矩形卡槽处于贴合嵌套状态。这样的设计在于,弹性板位于螺纹卡套的矩形卡槽中的部分被紧紧卡住而不会摆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皮带轮的直径大于第二皮带轮的直径。这样的设计在于,在第一皮带轮少量旋转的情况下,第一皮带轮可以经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更多的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转轴的慢速旋转下,第一转轴可以实现快速旋转,有利于第一转轴经旋转轮带动撞击板高频次的撞击三角凸起。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摩擦环的外圆面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这样的设计在于,第二齿轮的多圈旋转才能使摩擦环产生一定角度的旋转。

本发明中的发声环、矩型块、尖角凸起和撞击板为金属材料构成,作为金属材料构成的发声环、矩型块、尖角凸起和撞击板,当尖角凸起被撞击引发发生环震动后所发出的声音比其他材料更明朗些。

拨板、连接板、驱动轮、第一涡卷弹簧、第一弧形齿牙和第一齿轮设计在于:拨板在外力作用下沿着驱动轮的圆心旋转,拨板经连接板带动驱动轮旋转,第一涡卷弹簧被压缩;第一涡卷弹簧的作用在于,在第一涡卷弹簧的复位力下,驱动轮经连接板带动拨板移动复位。第一弧形齿牙与第一齿轮相配合在于,第一,当第一涡卷弹簧未压缩变形时,驱动轮上的第一弧形齿牙未与第一齿轮相啮合,那么在第一齿轮反向旋转时,第一齿轮不会带动驱动轮旋转;第二,当第一弧形齿牙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后,驱动轮带动第一齿轮旋转。

第二转轴、第一单向离合环、第一皮带轮、第一齿轮、第二单向离合环、第二齿轮的设计在于:在驱动轮带动第一齿轮旋转后,第一齿轮带动第二转轴旋转;在第一单向离合环的单向作用下,第二转轴经第一单向离合环只能带动第一皮带轮沿着第一齿轮被驱动的方向旋转;在第二单向离合环的单向作用下,第二转轴经第二单向离合环只能带动第二齿轮沿着第一齿轮被驱动的方向旋转。第一单向离合环和第二单向离合环的设计,使得第二转轴反向旋转时,第二转轴无法经第一单向离合环带动第一皮带轮旋转,第二转轴无法经第二单向离合环带动第二齿轮旋转。

本发明中第一皮带轮经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旋转,第二皮带轮经第一转轴、旋转轮带动撞击板旋转。撞击板与矩型块上的尖角凸起相配合的作用:当撞击板撞击尖角凸起后,矩型块会带动发声环产生径向方向的震动,另外,撞击板撞击尖角凸起时,撞击板撞击尖角凸起的斜面,尖角凸起下压,进而矩型块会带动发声环产生上下震动。总之,在撞击板撞击尖角凸起后,发声环会产生不同方位的震动。

阻尼环、摩擦环、第二弧形齿牙、第二涡卷弹簧、第二齿轮的设计在于,由于第二弧形齿牙的一边与第二齿轮相啮合,那么在第二齿轮旋转时,第二齿轮驱动摩擦环旋转,第二涡卷弹簧被压缩;另外,由于阻尼环被驱动旋转时无阻力,所以被驱动的摩擦环带动阻尼环旋转时不会有阻力;当第二涡卷弹簧在复位作用下,第二涡卷弹簧带动摩擦环复位旋转,由于阻尼环复位旋转时有阻力,所以复位式旋转的摩擦环带动阻尼环复位旋转时有阻力,那么摩擦环的复位式旋转会变得慢。在阻尼环的作用下,摩擦环被驱动旋转时块,在复位旋转时慢,这样就能保证第二齿轮间歇性驱动摩擦环旋转时,在间歇时间内摩擦环只有小幅度的复位旋转,随着第二齿轮的继续驱动,摩擦环继续旋转,那么在第二齿轮的持续间歇性驱动下,摩擦环可以近似的看做持续做驱动旋转。当第二齿轮不再驱动摩擦环旋转时,在第二涡卷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摩擦环和阻尼环会缓慢地复位旋转,直到第二涡卷弹簧恢复到未变形状态。

摩擦环的上表面为摩擦面,螺纹环套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外圆面为摩擦面,螺纹环套与摩擦环的上表面相摩擦配合的作用:第一,在摩擦环驱动式旋转时,摩擦环带动螺纹环套驱动式旋转,此时在螺纹卡套与螺纹环套的螺纹配合下,螺纹卡套向远离发声环的方向轴向移动;第二,在摩擦环复位式旋转时,摩擦环带动螺纹环套复位式旋转,此时在螺纹卡套与螺纹环套的螺纹配合下,螺纹卡套向发声环的方向轴向移动复位。

第一弧形齿牙的弧度为π/3,第二弧形齿牙的弧度为π/6,那么在拨板被持续拨动几次后,第一弧形齿牙多次与第一齿轮的啮合,才能使得第一齿轮经第二弧形齿牙带动摩擦环驱动式旋转π/6;另外,摩擦环驱动式旋转π/6的设定是为了保证螺纹卡套只能有一定距离的轴向移动,有效地调节了弹性板被螺纹卡套卡住的长度,进而调节了发声环的震动幅度。

当拨板未被拨动时,第一涡卷弹簧和第二涡卷弹簧均处于未压缩状态,驱动轮上的第一弧形齿牙未与第一齿轮相啮合;螺纹卡套靠近发声环的一端与发声环的外圆面之间的距离小。

当拨轮在外力作用下拨动时,拨板经连接板带动驱动轮旋转,第一涡卷弹簧被压缩,第一弧形齿牙与第一齿轮相啮合,驱动轮经第一齿轮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经第一单向离合环带动第一皮带轮旋转,第一皮带轮经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旋转,第二皮带轮经第一转轴、旋转轮带动撞击板旋转;撞击板撞击尖角凸起后,发声环会产生不同方位的震动,发声环震动后发声;由于弹性板位于螺纹卡套的矩形卡槽中的部分被紧紧卡住而不会摆动,所以弹性板未被螺纹卡套卡住的部分会跟随震动的发声环而摆动;但是,螺纹卡套靠近发声环的一端与发声环的外圆面之间的距离小,弹性板允许摆动的幅度小,所以发声环的震动幅度也会比较小,这样发声环的起始发声比较小。

在驱动轮经第一齿轮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的同时,第二转轴经第二单向离合环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经第二弧形齿牙带动摩擦环驱动式旋转,第二涡卷弹簧被压缩,被驱动的摩擦环带动阻尼环旋转时不会有阻力;在摩擦环驱动式旋转时,摩擦环带动螺纹环套驱动式旋转,此时在螺纹卡套与螺纹环套的螺纹配合下,螺纹卡套向远离发声环的方向轴向移动。

随着拨板的持续拨动,驱动轮继续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继续经第二单向离合环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使得摩擦环继续旋转,摩擦环继续带动螺纹环套驱动式旋转,此时在螺纹卡套与螺纹环套的螺纹配合下,螺纹卡套继续向远离发声环的方向轴向移动。随着螺纹卡套向远离发声环的方向轴向移动,弹性板未被螺纹卡套卡住的部分会逐渐增多,螺纹卡套靠近发声环的一端与发声环的外圆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弹性板允许摆动的幅度逐渐增大,所以发声环的震动幅度也会逐渐增大,这样发声环的发出的声音也逐渐增大。发声环发出的声音由小变大的设计在于,防止了路人突然听到大的铃声吓一跳,影响他们躲避自行车的速度,避免了自行车撞到路人;车铃声的逐渐增大可以使没有意识到小车铃声的路人能逐渐意识到大车铃声,让路人能顺利躲避自行车。另外车铃声刚开始比较小,也能响应环保号召,减小了一定的噪音污染。

当拨板不再被拨动后,在第一涡卷弹簧的复位力下,驱动轮经连接板带动拨板移动复位。在第二涡卷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摩擦环和阻尼环会缓慢地复位式旋转,直到第二涡卷弹簧恢复到未变形状态。由于第一涡卷弹簧未压缩变形时,驱动轮上的第一弧形齿牙未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以复位式旋转的摩擦环经第二弧形齿牙、第二齿轮、第二单向离合环、第二转轴带动第一齿轮反向旋转时,第一齿轮不会带动驱动轮旋转。

相对于传统的车铃技术,本发明中利用弹性板的所允许的摆动幅度来控制发声环的震动幅度,进而实现对声音大小的控制。在执行机构中的螺纹环套在被摩擦环带动下驱动式持续旋转时,螺纹卡套向远离发声环的方向轴向移动,螺纹卡套靠近发声环的一端与发声环的外圆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弹性板允许摆动的幅度逐渐增大,所以发声环的震动幅度也会逐渐增大,这样发声环的发出的声音也逐渐增大。发声环发出的声音由小变大的设计在于,防止了路人突然听到大的铃声吓一跳,影响他们躲避自行车的速度,避免了自行车撞到路人;车铃声的逐渐增大可以使没有意识到小车铃声的路人能逐渐意识到大车铃声,让路人能顺利躲避自行车。另外车铃声刚开始比较小,也能响应环保号召,减小了一定的噪音污染。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车铃整体示意图。

图2是车铃整体透视示意图。

图3是车铃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底座上所安装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底座上所安装结构剖面正视示意图。

图6是皮带安装示意图。

图7是驱动轮安装示意图。

图8是第一弧形齿牙与第一齿轮相配合示意图。

图9是第一涡卷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10是阻尼环安装示意图。

图11是第二涡卷弹簧安装俯视示意图。

图12是第二涡卷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13是撞击板与矩型块相配合示意图。

图14是旋转板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摩擦环与螺纹环套摩擦配合示意图。

图16是执行机构整体示意图。

图17是执行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18是螺纹卡套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固定环套;2、固定块;3、底座;4、盖子;5、拨板;6、连接板;7、弧形通槽;8、执行机构;9、第一转轴;10、第一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13、驱动轮;14、第一皮带轮;15、发声环;16、固定板;17、第一l型板;18、第一单向离合环;19、第二皮带轮;20、旋转轮;21、弹性板;22、螺纹卡套;23、第二l型板;24、螺纹环套;25、固定轴;26、第一齿轮;27、第二转轴;28、第二单向离合环;29、第二齿轮;30、皮带;31、撞击板;32、第一弧形齿牙;33、第一涡卷弹簧;34、连接块;35、阻尼环;36、第二弧形齿牙;37、摩擦环;38、第二涡卷弹簧;39、固定环;40、矩型块;41、尖角凸起;42、支撑环;43、环套孔;44、矩形通槽;45、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5、6、10所示,它包括底座3、盖子4、拨板5、连接板6、弧形通槽7、执行机构8、第一转轴9、第一固定杆10、第二固定杆12、驱动轮13、第一皮带轮14、发声环15、第一单向离合环18、第二皮带轮19、旋转轮20、固定轴25、第一齿轮26、第二转轴27、第二单向离合环28、第二齿轮29、皮带30、撞击板31、第一弧形齿牙32、第一涡卷弹簧33、连接块34、阻尼环35、第二弧形齿牙36、摩擦环37、第二涡卷弹簧38、固定环39、矩型块40、尖角凸起41、环套孔43、矩形通槽44,如图4所示,其中底座3的上表面靠近底座3外边缘处安装有固定轴25;如图3、5所示,第一转轴9通过轴套安装在底座3上表面的中间位置;第二转轴27通过轴套安装在底座3上表面上,且第二转轴27位于固定轴25与第一转轴9之间;如图5、6所示,第二皮带轮19和旋转轮20均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9上,且旋转轮20位于第二皮带轮19与底座3之间;旋转轮20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撞击板31;如图4所示,发声环15通过三个执行机构8安装在底座3的上表面上,且三个执行机构8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在发声环15的外圆面上;发声环15所处的圆心与第一转轴9的轴心同心;如图13所示,发声环15的内圆面上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有三个矩型块40;如图14所示,每一个矩型块40上具有尖角凸起41;撞击板31与矩型块40上的尖角凸起41相配合。

如图5所示,第一单向离合环18和第二单向离合环28均安装在第二转轴27上,且第二单向离合环28位于第一单向离合环18与底座3之间;如图6所示,第一单向离合环18的外圆面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4;皮带30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皮带轮14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皮带轮19上;如图10所示,第二单向离合环28的外圆面上安装有第二齿轮29;如图5、7所示,第一齿轮26安装在第二转轴27上,且第一齿轮26位于第二齿轮29与第一皮带轮14之间;如图8、9所示,驱动轮13安装在固定轴25上,且驱动轮13的外圆面上具有第一弧形齿牙32;第一弧形齿牙32与第一齿轮26相配合;第一涡卷弹簧33嵌套在固定轴25上,且第一涡卷弹簧33的一端安装在固定轴25的外圆面上,另一端通过连接块34安装在驱动轮13的下表面上。

如图5、10所示,阻尼环35通过三个第二固定杆12安装在底座3的上表面上,且第二固定杆12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在阻尼环35的下表面上;摩擦环37安装在阻尼环35的上表面上,且摩擦环37的外圆面上具有第二弧形齿牙36;如图11所示,第二弧形齿牙36的一边与第二齿轮29相啮合;如图4所示,摩擦环37与执行机构8相配合;如图5、12所示,固定环39通过三个第一固定杆10安装在底座3的上表面上,且第一固定杆10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分布在固定环39的下表面上;固定环39位于摩擦环37中;如图11、12所示,第二涡卷弹簧38的一端安装在固定环39的外圆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摩擦环37的内圆面上;阻尼环35、摩擦环37和固定环39,三者所处的圆心与与第一转轴9的轴心同心。

如图1所示,盖子4的外圆面上开有贯通的弧形通槽7;盖子4安装在底座3的上表面上;如图1、4所示,连接板6的一端安装在驱动轮13的外圆面上,另一端穿过盖子4的弧形通槽7且安装有拨板5;驱动轮13位于盖子4内,拨板5位于盖子4外;连接板6滑动于弧形通槽7。

如图16、18所示,上述执行机构8包括固定板16、第一l型板17、弹性板21、螺纹卡套22、第二l型板23、螺纹环套24、支撑环42,如图4所示,其中固定板16安装在底座3的上表面上;如图16、18所示,固定板16上开有环套孔43;螺纹环套24的一端外圆面通过轴承安装在环套孔43中;螺纹环套24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如图18所示,第二l型板23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板16上,另一端安装有支撑环42;螺纹卡套22安装在支撑环42中;螺纹卡套22的外圆面上具有螺纹;螺纹卡套22中具有贯通的矩形卡槽;如图17所示,螺纹卡套22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螺纹环套24中;如图13、17所示,弹性板21的一端安装在发声环15的外圆面上;弹性板21远离发声环15的一端位于螺纹卡套22的矩形卡槽中;如图4、17所示,第一l型板17的一端安装在底座3的上表面上,另一端穿过螺纹环套24且与矩形卡槽中的弹性板21相连接;如图15所示,螺纹环套24与摩擦环37的上表面相摩擦配合。

上述阻尼环35被驱动旋转时无阻力,阻尼环35复位旋转时有阻力。

如图8所示,上述第一弧形齿牙32的弧度为π/3;如图11所示,第二弧形齿牙36的弧度为π/6。

上述摩擦环37的上表面为摩擦面;螺纹环套24远离固定板16的一端外圆面为摩擦面。

如图1、2所示,它还包括固定环套1和固定块2,其中固定块2的一端安装在底座3的下表面上,另一端安装有固定环套1。那么通过将固定环套1安装在车把上,车铃就能安装在自行车上了。

如图14所示,上述撞击板31远离旋转轮20的一端两侧具有圆角45。这样的设计在于,在撞击板31撞击矩型块40上的尖角凸起41时,撞击板31上的圆角45与尖角凸起41产生撞击配合后,撞击板31可以更容易得越过三角凸起;另外,撞击板31上的圆角45在长时间与尖角凸起41撞击时,可以有效地减小两者之间撞击所造成的材料损耗。

如图13所示,上述撞击板31远离旋转轮20的一端到发声环15的内圆面之间具有间距。这样的设计在于,撞击板31旋转过程中不会与发声环15产生干涉,保证撞击板31可以顺畅地在发声环15中旋转。

当第一涡卷弹簧33未压缩变形时,驱动轮13上的第一弧形齿牙32未与第一齿轮26相啮合。

上述弹性板21与螺纹卡套22的矩形卡槽处于贴合嵌套状态。这样的设计在于,弹性板21位于螺纹卡套22的矩形卡槽中的部分被紧紧卡住而不会摆动。

如图6所示,上述第一皮带轮14的直径大于第二皮带轮19的直径。这样的设计在于,在第一皮带轮14少量旋转的情况下,第一皮带轮14可以经皮带30带动第二皮带轮19更多的旋转,进而使得第二转轴27的慢速旋转下,第一转轴9可以实现快速旋转,有利于第一转轴9经旋转轮20带动撞击板31高频次的撞击三角凸起。

如图11所示,上述摩擦环37的外圆面直径大于第二齿轮29的直径。这样的设计在于,第二齿轮29的多圈旋转才能使摩擦环37产生一定角度的旋转。

本发明中的发声环15、矩型块40、尖角凸起41和撞击板31为金属材料构成,作为金属材料构成的发声环15、矩型块40、尖角凸起41和撞击板31,当尖角凸起41被撞击引发发生环震动后所发出的声音比其他材料更明朗些。

拨板5、连接板6、驱动轮13、第一涡卷弹簧33、第一弧形齿牙32和第一齿轮26设计在于:拨板5在外力作用下沿着驱动轮13的圆心旋转,拨板5经连接板6带动驱动轮13旋转,第一涡卷弹簧33被压缩;第一涡卷弹簧33的作用在于,在第一涡卷弹簧33的复位力下,驱动轮13经连接板6带动拨板5移动复位。第一弧形齿牙32与第一齿轮26相配合在于,第一,当第一涡卷弹簧33未压缩变形时,驱动轮13上的第一弧形齿牙32未与第一齿轮26相啮合,那么在第一齿轮26反向旋转时,第一齿轮26不会带动驱动轮13旋转;第二,当第一弧形齿牙32与第一齿轮26相啮合后,驱动轮13带动第一齿轮26旋转。

第二转轴27、第一单向离合环18、第一皮带轮14、第一齿轮26、第二单向离合环28、第二齿轮29的设计在于:在驱动轮13带动第一齿轮26旋转后,第一齿轮26带动第二转轴27旋转;在第一单向离合环18的单向作用下,第二转轴27经第一单向离合环18只能带动第一皮带轮14沿着第一齿轮26被驱动的方向旋转;在第二单向离合环28的单向作用下,第二转轴27经第二单向离合环28只能带动第二齿轮29沿着第一齿轮26被驱动的方向旋转。第一单向离合环18和第二单向离合环28的设计,使得第二转轴27反向旋转时,第二转轴27无法经第一单向离合环18带动第一皮带轮14旋转,第二转轴27无法经第二单向离合环28带动第二齿轮29旋转。

本发明中第一皮带轮14经皮带30带动第二皮带轮19旋转,第二皮带轮19经第一转轴9、旋转轮20带动撞击板31旋转。撞击板31与矩型块40上的尖角凸起41相配合的作用:当撞击板31撞击尖角凸起41后,矩型块40会带动发声环15产生径向方向的震动,另外,撞击板31撞击尖角凸起41时,撞击板31撞击尖角凸起41的斜面,尖角凸起41下压,进而矩型块40会带动发声环15产生上下震动。总之,在撞击板31撞击尖角凸起41后,发声环15会产生不同方位的震动。

阻尼环35、摩擦环37、第二弧形齿牙36、第二涡卷弹簧38、第二齿轮29的设计在于,由于第二弧形齿牙36的一边与第二齿轮29相啮合,那么在第二齿轮29旋转时,第二齿轮29驱动摩擦环37旋转,第二涡卷弹簧38被压缩;另外,由于阻尼环35被驱动式旋转时无阻力,所以被驱动的摩擦环37带动阻尼环35旋转时不会有阻力;当第二涡卷弹簧38在复位作用下,第二涡卷弹簧38带动摩擦环37复位式旋转,由于阻尼环35复位式旋转时有阻力,所以复位式旋转的摩擦环37带动阻尼环35复位式旋转时有阻力,那么摩擦环37的复位式旋转会变得慢。在阻尼环35的作用下,摩擦环37在驱动式旋转时块,在复位式旋转时慢,这样就能保证第二齿轮29间歇性驱动摩擦环37旋转时,在间歇时间内摩擦环37只有小幅度的复位式旋转,随着第二齿轮29的继续驱动,摩擦环37继续旋转,那么在第二齿轮29的持续间歇性驱动下,摩擦环37可以近似的看做持续做驱动式旋转。当第二齿轮29不再驱动摩擦环37旋转时,在第二涡卷弹簧38的复位作用下,摩擦环37和阻尼环35会缓慢地复位式旋转,直到第二涡卷弹簧38恢复到未变形状态。

摩擦环37的上表面为摩擦面,螺纹环套24远离固定板16的一端外圆面为摩擦面,螺纹环套24与摩擦环37的上表面相摩擦配合的作用:第一,在摩擦环37驱动式旋转时,摩擦环37带动螺纹环套24驱动式旋转,此时在螺纹卡套22与螺纹环套24的螺纹配合下,螺纹卡套22向远离发声环15的方向轴向移动;第二,在摩擦环37复位式旋转时,摩擦环37带动螺纹环套24复位式旋转,此时在螺纹卡套22与螺纹环套24的螺纹配合下,螺纹卡套22向发声环15的方向轴向移动复位。

第一弧形齿牙32的弧度为π/3,第二弧形齿牙36的弧度为π/6,那么在拨板5被持续拨动几次后,第一弧形齿牙32多次与第一齿轮26的啮合,才能使得第一齿轮26经第二弧形齿牙36带动摩擦环37驱动式旋转π/6;另外,摩擦环37驱动式旋转π/6的设定是为了保证螺纹卡套22只能有一定距离的轴向移动,有效地调节了弹性板21被螺纹卡套22卡住的长度,进而调节了发声环15的震动幅度。

具体实施方式:当拨板5未被拨动时,第一涡卷弹簧33和第二涡卷弹簧38均处于未压缩状态,驱动轮13上的第一弧形齿牙32未与第一齿轮26相啮合;螺纹卡套22靠近发声环15的一端与发声环15的外圆面之间的距离小。

当拨轮在外力作用下拨动时,拨板5经连接板6带动驱动轮13旋转,第一涡卷弹簧33被压缩,第一弧形齿牙32与第一齿轮26相啮合,驱动轮13经第一齿轮26带动第二转轴27旋转,第二转轴27经第一单向离合环18带动第一皮带轮14旋转,第一皮带轮14经皮带30带动第二皮带轮19旋转,第二皮带轮19经第一转轴9、旋转轮20带动撞击板31旋转;撞击板31撞击尖角凸起41后,发声环15会产生不同方位的震动,发声环15震动后发声;由于弹性板21位于螺纹卡套22的矩形卡槽中的部分被紧紧卡住而不会摆动,所以弹性板21未被螺纹卡套22卡住的部分会跟随震动的发声环15而摆动;但是,螺纹卡套22靠近发声环15的一端与发声环15的外圆面之间的距离小,弹性板21允许摆动的幅度小,所以发声环15的震动幅度也会比较小,这样发声环15的起始发声比较小。

在驱动轮13经第一齿轮26带动第二转轴27旋转的同时,第二转轴27经第二单向离合环28带动第二齿轮29旋转,第二齿轮29经第二弧形齿牙36带动摩擦环37驱动式旋转,第二涡卷弹簧38被压缩,被驱动的摩擦环37带动阻尼环35旋转时不会有阻力;在摩擦环37驱动式旋转时,摩擦环37带动螺纹环套24驱动式旋转,此时在螺纹卡套22与螺纹环套24的螺纹配合下,螺纹卡套22向远离发声环15的方向轴向移动。

随着拨板5的持续拨动,驱动轮13继续带动第一齿轮26旋转,第一齿轮26继续经第二单向离合环28带动第二齿轮29旋转,第二齿轮29使得摩擦环37继续旋转,摩擦环37继续带动螺纹环套24驱动式旋转,此时在螺纹卡套22与螺纹环套24的螺纹配合下,螺纹卡套22继续向远离发声环15的方向轴向移动。随着螺纹卡套22向远离发声环15的方向轴向移动,弹性板21未被螺纹卡套22卡住的部分会逐渐增多,螺纹卡套22靠近发声环15的一端与发声环15的外圆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弹性板21允许摆动的幅度逐渐增大,所以发声环15的震动幅度也会逐渐增大,这样发声环15的发出的声音也逐渐增大。发声环15发出的声音由小变大的设计在于,防止了路人突然听到大的铃声吓一跳,影响他们躲避自行车的速度,避免了自行车撞到路人;车铃声的逐渐增大可以使没有意识到小车铃声的路人能逐渐意识到大车铃声,让路人能顺利躲避自行车。另外车铃声刚开始比较小,也能响应环保号召,减小了一定的噪音污染。

当拨板5不再被拨动后,在第一涡卷弹簧33的复位力下,驱动轮13经连接板6带动拨板5移动复位。在第二涡卷弹簧38的复位作用下,摩擦环37和阻尼环35会缓慢地复位式旋转,直到第二涡卷弹簧38恢复到未变形状态。由于第一涡卷弹簧33未压缩变形时,驱动轮13上的第一弧形齿牙32未与第一齿轮26相啮合,所以复位式旋转的摩擦环37经第二弧形齿牙36、第二齿轮29、第二单向离合环28、第二转轴27带动第一齿轮26反向旋转时,第一齿轮26不会带动驱动轮13旋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弹性板21的所允许的摆动幅度来控制发声环15的震动幅度,进而实现对声音大小的控制。在执行机构8中的螺纹环套24在被摩擦环37带动下驱动式持续旋转时,螺纹卡套22向远离发声环15的方向轴向移动,螺纹卡套22靠近发声环15的一端与发声环15的外圆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弹性板21允许摆动的幅度逐渐增大,所以发声环15的震动幅度也会逐渐增大,这样发声环15的发出的声音也逐渐增大。发声环15发出的声音由小变大的设计在于,防止了路人突然听到大的铃声吓一跳,影响他们躲避自行车的速度,避免了自行车撞到路人;车铃声的逐渐增大可以使没有意识到小车铃声的路人能逐渐意识到大车铃声,让路人能顺利躲避自行车。另外车铃声刚开始比较小,也能响应环保号召,减小了一定的噪音污染。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