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儿童滑行车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9252发布日期:2018-11-03 00:19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滑行车支架,具体是指一种多功能儿童滑行车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儿童滑行车在不使用时都只能随便躺倒放置在地上,因不具备支架支撑而很难收纳,也容易被弄脏;另外,由于上述儿童滑行车的后叉上只安装了后轮,则雨天骑行容易导致后轮带动泥水飞溅,黑夜骑行则不容易被后方人车察觉,也无法在车架后部放置一些简单的物品。当然,其它类似于儿童滑行车的骑行车辆是可以通过设置一些专门的部件,也确实能够解决上述一部分问题,例如在车架后部的后轮上方安装挡泥板或置物架,也可在后轮后方设置尾灯支架,或在后叉上设置脚撑。然而,对应各种使用功能的上述部件在骑行车辆上都是单独设置的,需要具备哪种功能就只能安装对应的部件,也就是说目前使用的儿童滑行车类骑行车辆都无法做到在一辆车上只通过一个部件就集成了上述的全部使用功能,故在日常生活中给这些骑行车辆的使用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只通过一个可围绕后轮轴转动的支撑铁支、并配合可定位该支撑铁支转动位置的内调整件和外调整件、进而分别实现儿童滑行车的挡泥、置物、尾灯、站立支撑等使用功能的多功能儿童滑行车支架。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儿童滑行车支架,包括车架、前轮、后叉和以后轮轴安装在后叉内的后轮,还包括支撑铁支,该支撑铁支具有分设在后轮两侧的支脚,所述的后轮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同轴心依次串装在后轮轴上的内调整件和外调整件,该内、外调整件均固定在后叉上;所述的支脚端部转动安装在内、外调整件之间,并在两根支脚之间形成向两个内调整件作相对夹紧的弹性力;所述的内调整件外端面上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嵌槽;所述的支脚围绕端部转动、并受弹性力作用而选择定位在内调整件外端面上的多个嵌槽内。

所述的多个嵌槽分别为圆周依次分布在内调整件外端面上的挡泥板状态槽、置物架状态槽、尾灯状态槽和站立支撑状态槽。

所述的支撑铁支是由两侧的支脚、两根支脚之间向后弯折的w型杆和每根支脚端部的连接环构成,相连的支脚与w型杆的侧面呈7字型,w型杆内表面上设有盖板。

所述的两根支脚弹性夹紧定位在挡泥板状态槽内,该w型杆上翘设置在后轮上方;所述的两根支脚弹性夹紧定位在置物架状态槽内,该w型杆水平设置在后轮上方;所述的两根支脚弹性夹紧定位在尾灯状态槽内,该w型杆设置在后轮后方;所述的两根支脚弹性夹紧定位在站立支撑状态槽内,该w型杆设置在后轮下方并支撑在地面上。

所述的支脚是由下杆和连体弯折在下杆上端的上杆构成,两根支脚的下杆相互平行,两根支脚的上杆呈八字形向外倾斜;所述的两根支脚的下杆之间的相对距离小于后轮两侧的两个内调整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并在两根下杆之间形成向两个内调整件作相对夹紧的弹性力。

所述的下杆下端设有连体向上弯折的钩部,所述的连接环连体弯折在钩部末端;所述的上杆上端与w型杆的端部为连体弯折结构。

所述的内调整件外端面上设有轴向向外延伸的凸环和围绕凸环的凸缘,该凸环上设有定位槽,所述的连接环转动套装在凸环上,所述的多个嵌槽圆周分布设置在凸缘上,所述的外调整件内端面上设有配装所述定位槽的定位块。

所述的外调整件外端面上设有配装在后叉内的固定块,外调整件的外缘设有定位缺。

所述的后轮轴两端均设有将所述后轮轴紧固在后叉上的防脱垫片和固定螺母,所述的防脱垫片上设有向内弯折的定位板,该定位板穿过后叉配装在所述定位缺内。

所述的车架前部设有手把和前叉,车架中部设有鞍座;所述的前轮转动安装在前叉内;所述的后轮两侧分别设有轴承座和紧固安装在轴承座内的轴承,所述的后轮以轴承转动支承安装在后轮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主要是在车架后部增设了支撑铁支,该支撑铁支具有分设在后轮两侧的、可相对弹性夹紧的两根支脚,同时还在后轮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同轴心依次串装在后轮轴上的内调整件和外调整件,每根支脚的端部均转动安装在内、外调整件之间;因此,当支撑铁支通过两根支脚围绕端部转动时,就能通过与后叉固定的内调整件和外调整件形成配合,进而定位该支撑铁支的转动位置,并分别实现儿童滑行车的挡泥、置物、尾灯、站立支撑等使用功能,即具备了一物多用的多功能使用特性,上述这种设计结构也同样能够应用在与儿童滑行车相类似的其它骑行车辆上,故在日常生活中给这些骑行车辆的使用带来极大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脚与内调整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轮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沿后轮轴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撑铁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内调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外调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支撑铁支作为挡泥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支撑铁支作为置物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支撑铁支作为尾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支撑铁支作为站立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11所示,1.车架、11.手把、12.前叉、13.前轮、14.鞍座、15.后叉、16.后轮、17.后轮轴、2.支撑铁支、21.支脚、211.下杆、212.上杆、22.w型杆、23.钩部、24.连接环、3.盖板、4.内调整件、41.嵌槽、411.挡泥板状态槽、412.置物架状态槽、413.尾灯状态槽、414.站立支撑状态槽、42.凸缘、43.凸环、44.定位槽、5.轴承座、6.轴承、7.外调整件、71.定位块、72.固定块、73.定位缺、8.防脱垫片、81.定位板、9.固定螺母。

一种多功能儿童滑行车支架,如图1所示,涉及一种儿童骑行车辆上的多功能支架,其结构主要是由车架1、车架前部的手把11和前叉12、转动安装在前叉内的前轮13、车架1中部的鞍座14、车架1后部的后叉15、及以后轮轴17转动安装在后叉15内的后轮16和支撑铁支2等构成。

所述的支撑铁支2如图5所示,是由分设在后轮16两侧的支脚21、两根支脚之间向后弯折的w型杆22和每根支脚21端部的连接环24构成,相连的支脚21与w型杆22的侧面如图1所示呈7字型,在w型杆22内表面上设有可卸式扣合安装的三角形状盖板3。

其中,支脚21是由下杆211和连体弯折在下杆上端的上杆212构成,两根支脚21的下杆211相互平行,两根支脚21的上杆212呈八字形向外倾斜;所述的下杆211下端设有连体向上弯折的钩部23,该钩部末端再设有连体弯折的连接环24;所述的上杆212上端与w型杆22的端部也为连体弯折结构。也就是说,支撑铁支2实际上就是一根钢杆经各种弯折而形成如图5所示的立体状部件。

所述的后轮16两侧分别设有轴承座5和紧固安装在轴承座内的轴承6,而后轮16则以轴承6转动支承安装在后轮轴17上。同时,位于后轮16两侧的部件结构都是完全相同的,即具有结构完全相同的、每个部件正好以后轮16为中心形成位置对称的部件组。

本实施例以后轮16其中一侧的后轮轴17上各个部件安装结构为例进行详细描述,具体为:位于后轮16同侧的内调整件4、连接环24、外调整件7、防脱垫片8和固定螺母9均以后轮轴17作同轴心由内而外依次串装;所述的防脱垫片8和固定螺母9均设置在后轮轴17端部,且安装位置是在后叉15外侧,其作用是将后轮轴17紧固在后叉15上;所述的内调整件4、连接环24和外调整件7的安装位置均在后叉15内侧,且内、外调整件均为圆盘状部件。

所述的内调整件4相邻连接环24的外端面上设有轴向向外延伸的凸环43和围绕凸环的凸缘42,该凸环43可供连接环24作转动套装,即连接环24可围绕凸环43自由转动;此时,当两根支脚21通过连接环24安装到位后,两根支脚21之间的相对距离将小于后轮16两侧的两个内调整件4之间的相对距离,就会在两根支脚21之间形成向两个内调整件4作相对夹紧的弹性力,即两根支脚21的下杆211可同时向两个内调整件4形成相对夹紧的预紧力。

所述的凸环43上设有定位槽44,而凸缘42上设有多个圆周分布的嵌槽41,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主要设计了四个嵌槽41,这四个嵌槽分别为圆周分布依次在内调整件4外端面凸缘42上、即图2、图6所示逆时针圆周分布的挡泥板状态槽411、置物架状态槽412、尾灯状态槽413和站立支撑状态槽414。

同时,当两根支脚21通过后轮16两侧的连接环24围绕后轮轴17转动时,两根支脚21的下杆211就能弹性夹紧而选择定位在这四个嵌槽41内,即两根支脚21的下杆211如图8所示弹性夹紧定位在挡泥板状态槽411内,则w型杆22上翘设置在后轮16上方,并实现挡泥功能;两根支脚21的下杆211如图9所示弹性夹紧定位在置物架状态槽412内,则w型杆22水平设置在后轮16上方,并实现置物功能;两根支脚21的下杆211如图10所示弹性夹紧定位在尾灯状态槽413内,则w型杆22设置在后轮16后方,并实现尾灯功能;两根支脚21的下杆211如图11所示弹性夹紧定位在站立支撑状态槽414内,则w型杆22设置在后轮16下方并支撑在地面上,实现站立支撑功能。

所述的外调整件7内端面上设有定位块71,该定位块直接配装在内调整件4外端面上的定位槽44内,以实现内、外调整件之间的相互固定,同时也形成供连接环24转动的槽状限位结构;所述的外调整件7外端面上设有如图7所示的固定块72,通过该固定块配装在后叉15内,以实现外调整件7与后叉15的固定,而外调整件7的外缘还设有定位缺73,其作用是:防脱垫片8上设有向内弯折的定位板81,该定位板可穿过后叉15配装在定位缺73内,以进一步保证外调整件7与后叉15之间的紧固,此时内调整件4和外调整件7均固定在后叉15上,就能配合定位支撑铁支2的转动位置,进而分别实现儿童滑行车的挡泥、置物、尾灯、站立支撑等使用功能,即具备了一物多用的多功能使用特性。

本发明结构简单、完全不影响儿童的滑行使用,再加上多变的功能,为骑行者带来更多方便,也增加了更多的使用乐趣。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