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9350发布日期:2020-02-14 22:58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单车(人力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单车即人力自行车的驱动机构(链轮驱动方式)和转向机构(手把和前叉机构)彼此独立安装,各自运作,互不影响,但是这导致车体小型化受限,为了便携和收纳,人们开发了多种折叠自行车,但这些自行车依旧是传统的脚蹬的驱动方式,仅仅是利于车体的减小,但依旧不能将车体减小到适合搭乘公交车或地铁的最为理想的体积,因为,搭乘公交或地铁都要求车体更小,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成人站立或座位所占用的空间,否则就会影响到周围的搭乘人员的通行或站位或座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折叠自行车,具备体积小和轻便的功用。

为达上述目的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折叠自行车,包括前叉、安装在前叉下端的前轮、飞轮驱动组件、后叉、安装在后叉下端的后轮、安装在前叉顶部的前转轴的顶部的车把安装管和安装车座的车座安装管,车座安装管安装在所述后叉顶部的后转轴的顶部;

所述前转轴通过与所述后转轴通过套筒折叠件连接;

所述套筒折叠件包括前套筒和与该前套筒固定连接的折叠器;

所述前转轴套设在所述前套筒内;

所述后转轴与所述折叠器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后转轴向前折叠。

所述飞轮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前轮的转轴上的飞轮、链轮和连接在飞轮与链轮间的链条,所述链轮安装在所述前叉的一侧臂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巧,可当坐凳使用,利于缓解长期站立导致的疲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简易折叠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限位端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后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限位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限位衬套的顶部开设桥接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限位销钉结构示意图。

图7是后套筒14的侧壁上开设的葫芦孔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种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三种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简易折叠自行车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折叠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叉;2、前轮;3、后叉;4、后轮;5、前转轴;6、安装管;7、车座;8、车座安装管;9、飞轮;10、链轮;11、链条;12、后转轴;13、前套筒;14、后套筒;15、限位衬套;16、中心管;17、限位销;18、限位凹槽;19、桥接限位槽;20、销钉杆;21、销钉帽;22、限位挡圈;23、大径口;24、小径口;25、第一连接件;26、限位连接件;27、第二连接件;28、固定连接件;29、自由端;30、弧形钩爪;31、弧形凹槽;32、锁止盖板;33、锁止销;34、销孔;35、限位连杆;36、t型限位件;37、第二连接件;38、第一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一种简易折叠自行车,包括前叉1、安装在前叉1下端的前轮2、飞轮驱动组件、后叉3、安装在后叉3下端的后轮4、安装在前叉1顶部的前转轴5的顶部的车把安装管6和安装车座7的车座安装管8,车座安装管8安装在后叉3顶部的后转轴12的顶部;前转轴5与后转轴12通过双套筒件连接;双套筒件包括前套筒13和后套筒14;前转轴5套设在前套筒13内,后转轴12套设在后套筒14内;同时,还包括一限位机构,用以固定后转轴12相对后套筒14静止,主要目的是防止在自行车处于展开状态时,后转轴12的位置或机械固定是不动的,即展开到位后,后转轴12的状态不动,确保自行车处于稳定的展开状态,确保骑行安全。

飞轮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前轮2的转轴上的飞轮9、链轮10和连接在飞轮9与链轮10间的链条11,链轮10安装在前叉1的一侧臂上。

而本实施例提及的限位机构具体结构可以是图2所示的即:包括安装在后套筒14内的限位衬套15、限位端帽和环形衬套堵头;其中,限位端帽安装在后套筒14的上端,且该限位端帽由图3所示的中心管16和设置在该中心管16顶部周向侧壁上的至少一个限位销17构成;而相应的后套筒14的内侧顶部周壁上开设有图4所示的自顶面向外延伸的限位凹槽18;限位衬套15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图5所示的桥接限位槽19;限位销17在中心管16套设在限位衬套15上时、同时置于限位凹槽18和桥接限位槽19中,从而限制限位衬套15转动;而当限位端帽向上拔起后,限位销17与限位凹槽18、桥接限位槽19脱离,则失去对限位衬套15的位置锁定,从而可以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后转轴12(后转轴12外安装限位衬套15)。限位衬套15通过限位销钉固定在后转轴12上;环形衬套堵头17安装在后套筒14的下端,起密封防尘的功用。

限位机构还可以是:包括至少一自外向内穿过后套筒14后插入后转轴12上的限位孔内的限位销钉,通过插拔限位销钉实现对后转轴12的位置锁死或解锁,完成在自行车处于展开状态时后转轴12位置固定,确保行车安全。

其中,限位销钉包括图6所示的销钉杆20、垂直固定在该销钉杆20外端端部的销钉帽21和固定在所述销钉杆20上的限位挡圈22;限位挡圈22邻近销钉帽21设置;而后套筒14的侧壁上开设有图7所示的葫芦孔,且该葫芦孔的大径口23置于上,以在销钉杆20和限位挡圈22自该大径口23插入后向下移动,使得销钉帽21和限位挡圈22分别卡挡在葫芦孔的小径口24上,从而阻止限位销钉沿径向移动,主要目的是当限位销钉锁止状态时因为震动外移。

限位机构的结构还可以是图8所示的结构,即由通过第一连接件25与车座安装管8铰接的限位连接件26、通过第二连接件27与车把安装管6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件28构成;限位连接件26的自由端29与固定连接件28通过插拔销连接;或自由端29的底面设置一弧形钩爪30,该弧形钩爪30钩挂在固定连接件28上开设弧形凹槽31上,实现限位连接件26与固定连接件28的连接。

该限位机构还包括图9所示的一锁止盖板32,该锁止盖板32与第二连接件27铰接;该锁止盖板32的上端的底面上设置锁止销33或横向齿条;自由端29的顶面开设与锁止销33或第一横向齿条配合限位的销孔34或第二横向齿条。通过锁止销33插拔进销孔34实现第二连接件27与限位连接件26的连接,达到锁止限位的目的。

限位机构还可以是图1所示的结构即:由一端与车座安装管8铰接的限位连杆35和固定在所述车把安装管6一侧的t型限位件36构成;限位连杆35的自由端设置有钩爪,用以钩爪在t型限位件36上。

同时,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折叠自行车,与前述实施例相比,主要在于折叠机构的不同,即前转轴5通过与后转轴12通过套筒折叠件连接;套筒折叠件包括图2所示的前套筒13和与该前套筒13固定连接的折叠器(折叠器的第二连接件37或第一连接件38),该折叠器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用于实现自行车折叠的机构,具体参见图11所示,也可参见专利号为201320471181.7、专利名称为一种折叠自行车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涉及的第一折叠器或第二折叠器,此处不再赘述折叠器的构成。前转轴5套设在前套筒13内;后转轴12与折叠器的第一连接件38或第二连接件37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后转轴12向前折叠,实现自行车的折叠收纳,减小其体积。

以上各实施例提供的简易折叠自行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连接前后轮的横向连杆缩短至双套筒,大大减小了自行车的体积,同时将链轮组件调整至前叉,满足了骑行的舒适性,当然,也可以吧链轮组件安装在后叉上。该简易折叠自行车折叠后即后叉向前折叠,设计高度满足人体依靠在坐垫上,当高脚凳使用,对于乘坐地铁时,有助于缓解无座带来的疲劳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