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9032发布日期:2019-02-12 23:5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搬运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



背景技术:

托盘搬运车又称托盘车或搬运车,适用于重载及长时间货物转运工况,可大大提高货物搬运效率。电动托盘搬运车是一种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且市场潜力巨大的轻小型仓储工业车辆。它以蓄电池为动力,直流电机驱动,液压工作站提升,操纵手柄集中控制,站立式驾驶。电动托盘车作业方便、平稳、快捷;外型小巧、操作灵活;低噪音、低污染,能在商场、超市、仓库、货场、车间等场所作业,尤其适合食品、纺织、印刷等轻工行业使用,但是目前的站驾式搬运车,一般在搬运车一侧固定站台,可能会出现在搬运车的移动过程中人体与固定物体发生碰撞的情况,操作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解决了站驾式搬运车缺乏对操作人员保护的问题,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且远离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轮,所述箱体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且位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滑动板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中心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转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驱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轴远离转动架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贯穿箱体内壁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连接轴延伸至箱体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向杆,所述箱体内壁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第二推块,所述箱体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推块、第二推块相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第一推块、第二推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一缓冲装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护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二缓冲装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杆,所述箱体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中心转动连接有站板,所述站板的顶部通过支撑装置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站板的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开关。

优选的,所述转向轴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板与滑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箱体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且位于导向板相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箱,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箱体远离托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雷达,所述箱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雷达,所述转向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握杆,所述握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护杆和第二护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垫,所述第二护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第一护杆的一端开设有与定位杆适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二护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开关。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动座、第二转动座、电机,所述第一转动座、第二转动座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销。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块、第二推块的表面开设有与驱动装置适配的长条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壁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相对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所述连接套内壁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支撑套内壁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转向轴的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滑动套的内壁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开关、控制开关和第二接触开关串联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第一雷达、第二雷达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驱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的数量为四个,底板顶部施加大于50kg重量时,第一接触开关接通。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通过箱体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且位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滑动板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中心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转动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驱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轴远离转动架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贯穿箱体内壁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连接轴延伸至箱体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向杆,所述转向轴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板与滑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转向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握杆,避免了由于转动架震动导致连接轴震动,保证了操作人员手握握杆的平稳性,提高操纵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2)、该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通过箱体内壁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第二推块,所述箱体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推块、第二推块相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第一推块、第二推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一缓冲装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护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二缓冲装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杆,第二护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开关,所述箱体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中心转动连接有站板,所述站板的顶部通过支撑装置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站板的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开关,底板顶部施加大于50kg重量时,第一接触开关接通,通过第一护杆和第二护杆形成环形包围,将操作人员保护在第一护杆与第二护杆所形成环形包围圈内,即使发生碰撞也能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利用第二接触开关确保第一护杆与第二护杆连接,利用第一接触开关避免了儿童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进一步保证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护杆与第二护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向轴与滑动套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图。

图中:1-箱体、2-托板、3-支撑轮、4-固定板、5-导向板、6-滑动板、7-转向轴、8-转动架、9-驱动轮、10-驱动电机、11-滑动套、12-连接轴、13-转向杆、14-第一转动轴、15-第二转动轴、16-第一推块、17-第二推块、18-第一支撑板、19-驱动装置、191-第一转动座、192-第二转动座、193-丝杆、194-电机、195-联轴器、196-螺纹块、197-固定销、20-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第一缓冲装置、221-连接套、222-第一滑块、223-第二滑块、224-第一弹簧、225-第一固定杆、226-第二固定杆、227-第一限位环、228-第二限位环、23-第一护杆、24-第二缓冲装置、25-第二护杆、26-转动座、27-站板、28-支撑装置、281-支撑套、282-第三滑块、283-第二弹簧、284-第三固定杆、29-底板、30-第一接触开关、31-支撑弹簧、32-第二支撑板、33-蓄电池箱、34-控制器、35-第一雷达、36-第二雷达、37-握杆、38-控制开关、39-护垫、40-定位杆、41-第二接触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站驾式搬运车,包括箱体1,箱体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2,托板2的底部且远离箱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轮3,箱体1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箱体1内壁的两侧且位于固定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5,导向板5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6,固定板4与滑动板6的中心转动连接有转向轴7,转向轴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架8,转动架8的中心转动连接有驱动轮9,转动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端与驱动轮9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0驱动驱动轮9实现搬运车的移动,转向轴7的表面且位于固定板4与滑动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31,转向轴7远离转动架8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滑动套11,滑动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2,避免了转动架8震动带动连接轴12震动,连接轴12的一端贯穿箱体1内壁并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连接轴12延伸至箱体1外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向杆13,通过转动转向杆13进行转向操作,箱体1内壁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4、第二转动轴15,第一转动轴14、第二转动轴1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16、第二推块17,箱体1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第一推块16、第二推块17相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8,第一支撑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19,驱动装置19与第一推块16、第二推块17传动连接,第一转动轴14、第二转动轴15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第二连接杆21,第一连接杆20的一端通过第一缓冲装置22固定连接有第一护杆23,第二连接杆21的一端通过第二缓冲装置24固定连接有第二护杆25,通过第一护杆23与第二护杆25保护操作人员。箱体1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座26,转动座26的中心转动连接有站板27,站板27的顶部通过支撑装置28固定连接有底板29,站板27的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第一接触开关30,支撑装置28的数量为四个,底板29顶部施加大于50kg重量时,第一接触开关30接通,实现站驾式操作,并通过第一接触开关30避免了儿童误操作,保护安全。

箱体1内壁相对的两侧之间且位于导向板5相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箱33,提供电能,第一支撑板18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4,箱体1远离托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雷达35,箱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雷达36,避免搬运车撞向物体,保证搬运车与物体间保持一定距离。转向杆1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握杆37,握杆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38,对搬运车进行操作。第一护杆23和第二护杆2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护垫39,第二护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40,第一护杆23的一端开设有与定位杆40适配的固定孔,第二护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接触开关41,保证第一护杆23与第二护杆25接触。

驱动装置19包括第一转动座191、第二转动座192、电机194,第一转动座191、第二转动座192的中心转动连接有丝杆193,电机194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195与丝杆193的一端固定连接,丝杆19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96,螺纹块19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销197,通过电机194带动丝杆193转动,实现螺纹块196的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14、第二转动轴15转动。

第一推块16、第二推块17的表面开设有与驱动装置19适配的长条孔,实现固定销197带动推块绕转动轴转动。

第一缓冲装置22包括连接套221,连接套221的内壁依次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22、第二滑块223,第一滑块222与第二滑块223相对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24,第一滑块222、第二滑块223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25、第二固定杆226,在碰撞发生时,通过第一弹簧224起到缓冲作用,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伤害,连接套221内壁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227、第二限位环228,避免收缩过多对操作人员产生挤压。

支撑装置28包括支撑套281,支撑套281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282,第三滑块282与支撑套281内壁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83,第三滑块28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284,保证底板29顶部施加一定重力后底板才进行移动。

转向轴7的表面设置有凸起,滑动套11的内壁开设有凹槽,使得通过滑动套11可带动转向轴7转动,并且转向轴7可沿轴向移动,避免震动传递至转向杆13。

第一接触开关30、控制开关38和第二接触开关41串联连接,控制开关38、第一雷达35、第二雷达36的输出端与控制器34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34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0、驱动装置19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雷达35、第二雷达36检测到距离太近有碰撞危险时,控制器34控制驱动电机10停止工作,避免碰撞发生。

工作时,操作人员站在底板29的顶部,通过挤压支撑装置28,第一接触开关30接通,随后通过控制开关38控制驱动装置19,电机194带动丝杆193转动,实现螺纹块196的移动,通过固定销197带动第一推块16、第二推块17转动,从而第一转动轴14、第二转动轴15转动,进一步带动第一护杆23、第二护杆25转动,直至第二接触开关41的一端与第一护杆23的一端接触,第二接触开关41接通,此时可控制开关38控制驱动电机10,进行移动,移动过程中,若第一雷达35、第二雷达36检测到距离太近有碰撞危险时,控制器34控制驱动电机10停止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