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式活动连接机构及配置该连接机构的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3897发布日期:2019-01-28 13:1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式活动连接机构及配置该连接机构的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运动器材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式活动连接机构及配置该连接机构的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的产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无论是上班途中进行的短距离骑行,还是在节假日中进行的长距离骑行,共享单车已经完全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共享单车的骑行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伴随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例如是导航或通话,基于共享单车在出厂状态下无固定手机的固定装置,使得在骑行过程中需要单手持握或停车使用手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性。

市场中已经出现成熟的自行车手机支架产品,并已经将其广泛应用于山地自行车、竞速自行车或普通自行车上。用户使用往往是针对其自有的自行车才会购买自行车手机支架进行安装使用,同时,当手机支架安装在用户自有的自行车上后,整个使用过程中仅仅会涉及手机的安装和拆卸,即手机支架会一直安装在自行车上。针对不属于用户自有的共享单车,使用手机支架需要随身携带手机支架,同时在使用时需要安装,在不使用共享单车时需要拆除,使用过程复杂不便,造成用户不会单独购买手机支架以安装在共享单车上进行使用。此外,现有的手机支架通过夹紧机构将手机进行夹紧后往往是通过整体旋转支座而带动固定在其上的手机进行旋转以改变手机的朝向。同时,现有的手机支架需要在双手的同时作用才才能实现手机的安装和拆卸,使用极为不便。同时,现有的手机支架安装后,只能够通过手机进行导航,骑行人员在碰到例如是需要拐弯的情况下需要扭头以查看其身后的行车状况,进而忽略正前方的路况,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公开号为cn20758003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行车手机架,手机架通过车把上夹扣、紧固螺栓、车把下夹扣固定在自行车车把上,手机通过手机底座和伸缩夹臂固定,手电筒通过手电筒夹扣进行固定,其中手,机和手电筒的固定角度均可调节,其还搭载指南针和蓝牙音响,指南针的角度亦可调节,蓝牙音响与手机相连可播放歌曲,显示屏可显示时间。其能够有效的满足人们骑行过程中的多方面需求。但通过夹扣以及紧固螺栓的进行固定的方式具有操作极为不方便,同时,基于多功能而使得该手机架结构复杂,体积笨重,无法满足人们在出行过程中的便携性。

公开号为cn20527371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由手机夹、球体固定圈、环型支架固定点、环型支架、可活动支架、球体、手机固定圈和防滑带构成,利用环型支架把自行车手机支架固定在自行车上,在环型支架的正面和背面各设置一个夹子,夹子使用可活动支架连接球体与环型支架结合在一起,然后利用球体固定圈与手机固定圈使手机夹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手机夹夹口设置防滑带。其采用了手机夹与支架的分体式设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至少3次组装:支架与车把的固定、手机夹与支架的固定、手机与手机夹的固定。使用过程复杂,不便于手机支架的便捷使用。同时通过手机夹夹持手机的方式在路面颠簸的情况下极易导致手机的掉落,并且其需要改变手机的朝向时,需要停车以双手同时操作方可完成。此外,该手机支架无法在单手的情况下实现手机的拆卸和固定,整个手机也缺乏必要的减震机构以降低骑行过程中对手机造成的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模块”描述任一种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组合,其能够执行与“模块”相关联的功能。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式活动连接机构,至少包括按照关于第一支撑体的几何中心呈镜像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体的两个端部上的至少一个卡紧体,所述第一支撑体具有关于所述几何中心呈镜像对称的至少两个铰接点以使得所述卡紧体能够绕其各自的铰接点旋转,其中,用于固定电子产品的支座至少能够按照以下步骤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完成连接:在所述卡紧体均与所述支座卡接以完成第一级固定的情况下,基于垂直于第一支撑体的轴向延伸方向的第一作用力以使得所述卡紧体按照相向运动的方式绕其各自的铰接点旋转。基于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作用力和所述轴向延伸方向的第二作用力改变所述卡紧体与所述支座的卡接位置。基于与第一作用力方向相反的第三作用力使得所述支座按照其重心与所述几何中心重合而进行卡接的方式以完成第二级固定;其中,在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完成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体能够与所述电子产品建立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的方式生成报警信息。第一级固定是卡紧体与支座的设定位置进行卡接,第一级固定完成后支座已经与第一支撑体之间形成的初步连接,即使在手脱离支座的情况下,支座也能够基于卡紧体施加的外力而自动卡紧避免掉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手机的安装必须通过左手将手机放置在支座的固定位置上并始终用左手扶持手机方可通过右手旋拧锁死机构以完成手机的卡紧。而本发明通过单手握持的方式,只需在适当的位置朝指定方向施加外力便能够实现支座的单手安装,在整个过程中对支座的操作仅仅涉及向上提拉、向下压紧、水平移动以及水平旋转,并不涉及复杂的操作,使得支座的安装简易快捷。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支撑体的两个端部上按照关于所述几何中心呈镜像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沿轴向延伸方向延伸的滑动槽。在所述滑动槽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座,所述卡紧体按照能够转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以使得所述卡紧体能够沿滑动槽的延伸方向移动而增大或减小所述直线距离,其中,所述卡紧体至少能够按照沿支座的对角线方向夹持支座的方式完成所述第一级固定。在所述第二作用力的作用下,所述卡紧体按照旋转和/或沿所述轴向延伸方向移动的方式改变所述卡接位置。现有的手机支架基于缺乏适当的定位或限位机构使得手机放置在支座中后往往会呈现偏心的状态,即手机的重心与支座的支撑点不重合。手机的偏心状态会导致手机受到的冲击力不均匀,基于振动形成更大的振幅而更易造成脱落,为了应对手机的掉落风险,现有的手机支架往往通过旋拧锁死机构的方式以获取较大的力度以稳固的夹紧手机,但是人为施加的夹紧力处于不能够监控的状态,骑行人员只能通过直觉判断通过旋拧锁死机构而施加的夹紧力是否足够,从而会出现卡紧过度的情况。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手机重心的自动定位。而本发明的卡紧体能够沿滑动槽移动以动态适应夹持位置改变而导致的支座的夹持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卡紧体能够基于复位弹簧的不同拉伸长度而动态改变施加在支座上的夹紧力,该夹紧力并不需要过大以完全锁紧支座的方式实现第一级固定。同时由于卡紧体和复位弹簧是按照对称的方式设置的,当支座被卡紧体夹紧后,其能够进行自动找正使得支座的重心与第一支撑体的几何中心重合以避免偏心状态的产生。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几何中心上设置有呈圆盘状的至少一个卡接盘,支座的重心位置上设置呈圆柱状的至少一个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具有呈封闭状态的第一端和开口形状与卡接盘匹配的呈开放状的第二端,其中,在基于所述第三作用力使得所述卡接盘沿卡接槽的轴向方向穿过所述第二端以进入卡接槽的情况下,支座能够绕所述几何中心旋转使得卡接盘与所述第二端处于错位状态以完成所述第二级固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第一压缩弹簧按照其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轴向延伸方向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以使得所述支座能够基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支撑而与所述第一支撑体脱离接触,其中,在完成所述第二级固定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能够使得所述卡接盘与所述第二端呈压紧贴合状态以增大解除所述第二级固定所需的外力。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复位弹簧按照其延伸方向平行于滑动槽的延伸方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滑动槽中,复位弹簧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安装座,其中,所述复位弹簧至少能够基于其拉伸状态为所述卡紧体提供夹紧所述支座的夹紧力。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座至少能够按照以下步骤与所述第一支撑体解除连接关系:基于所述第三作用力使得所述卡接盘按照压缩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端脱离接触。按照绕所述几何中心旋转所述支座的方式使得所述卡接盘与所述第二端由所述错位状态切换为彼此重合的状态。基于所述第一作用力使得所述卡接盘按照所述卡紧体绕其各自的铰接点相向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卡接槽脱离接触以解除所述第二级固定;基于所述第二作用力使得所述卡紧体按照旋转和/或沿所述轴向延伸方向移动而改变所述卡接位置的方式解除所述第一级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机支架,所述手机支架配备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活动连接机构,其中,在手机固定在所述支座上的情况下,所述支座至少能够按照以下步骤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完成连接:在所述卡紧体均与所述支座卡接以完成第一级固定的情况下,基于垂直于第一支撑体的轴向延伸方向的第一作用力以使得所述卡紧体按照相向运动的方式绕其各自的铰接点旋转。基于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作用力和所述轴向延伸方向的第二作用力改变所述卡紧体与所述支座的卡接位置。基于与第一作用力方向相反的第三作用力使得所述支座按照其重心与所述几何中心重合而进行卡接的方式以完成第二级固定;其中,在所述支座与所述第一支撑体完成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撑体能够与所述电子产品建立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的方式生成报警信息。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手机固定在所述支座上的情况下,所述支座至少能够按照以下步骤与所述第一支撑体解除连接关系:基于所述第三作用力使得所述卡接盘按照压缩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端脱离接触。按照绕所述几何中心旋转所述支座的方式使得所述卡接盘与所述第二端由所述错位状态切换为彼此重合的状态。基于所述第一作用力使得所述卡接盘按照所述卡紧体绕其各自的铰接点相向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卡接槽脱离接触以解除所述第二级固定。基于所述第二作用力使得所述卡紧体按照旋转和/或沿所述轴向延伸方向移动而改变所述卡接位置的方式解除所述第一级固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紧体至少包括彼此的延伸方向互呈垂直状态的第一卡紧体和第二卡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卡紧体和所述第二卡紧体的各自的端部上的彼此的延伸方向呈共线状态的第三卡紧体,其中,所述卡紧体至少按照以下方式完成所述第一级固定:至少两个所述卡紧体按照其各自的第一卡紧体和第二卡紧体沿支座的对角线方向夹持所述支座以形成第一夹持状态。至少两个所述卡紧体按照其各自的第三卡紧体沿支座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夹持所述支座以形成第二夹持状态。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机支架还包基座,所述基座至少包括两个呈半圆环状的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在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按照其彼此的端部对接而形成圆环状的中空型腔的情况下,所述基座至少能够基于所述中空型腔按照扣接的方式固定于自行车把手上,其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呈半球形内凹状的安装部,所述活动连接机构至少具有呈球状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能够按照嵌入所述安装部中形成球面副的方式实现所述活动连接机构与所述基座的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便携分体式支撑固定装置能够在使用的状态下被分为三个独立的部分进行独立使用以尽量减小出行时的体积小型化和便携性。例如,可以将支座作为手机壳进行使用。在需要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固定在山地车或共享单车上时,仅需要通过支座、活动连接机构和基座的组装便能够整体作为手机支架而将手机牢固地设置在例如是自行车的车把手上。

(2)例如是手机的电子产品通过活动连接机构固定在车把手上后能够以便捷的方式调整手机的朝向。在手机朝向的调整的过程中,骑行人员只需单手握住支座并施加外力使之绕几何中心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卡紧体能够随动旋转并动态改变夹持位置,使得骑行人员不再需要停车以按照首先松开夹紧机构以手动将手机取出,并继续松开夹紧机构使其彼此之间的夹持距离改变后再将手机放入,随后再锁死夹紧机构的复杂步骤以改变手机的朝向。

(3)本发明的活动连接机构能够按照第二级固定和第一级固定的方式对其上的支座进行双重固定,其中,在需要对手机的朝向进行改变时,并不会解除第二级固定,极大地降低了在路面颠簸的情况下,支座与活动连接机构脱离而摔毁的风险。

(4)本发明的活动连接机构能够通过铰接点、第一压缩弹簧和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使得固定在其上的支座处于浮动的柔性连接状态,在骑行路面颠簸的情况下,活动连接机构能够通过弹簧的缓冲和卡紧体的旋转运动以缓冲冲击。同时,本发明的活动连接机构与支座的连接方式简单,通过单手便能实现两者的固定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的便携分体式支撑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的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座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支座的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的支座与活动连接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图1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活动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活动连接机构的俯视图;

图9是卡紧体的d-d截面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优选的支座与卡紧体固定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支座与卡紧体固定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支座与卡紧体固定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优选的支座与活动连接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种优选的支座与活动连接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优选的铰接点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16是本发明优选的各电子元器件的模块化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支座2:活动连接机构3:基座

4:太阳能电池板5:插孔6:插杆

101:第二支撑体102:第三支撑体103:第一中空型腔

104:第二中空型腔105:第一端面106:第二端面

107:底面108:侧面109:卡接槽

110:第三中空型腔111:固定槽112:几何中心

201:第一端部202:第二端部203:卡接盘

204:第二压缩弹簧205:开口206:第一支撑体

207:第一连接头208:第二连接头209:卡紧机构

210:卡紧体211:滑动槽212:安装座

213:复位弹簧214:第二支撑点301:固定部

302:安装部303:第一端304:第二端

305:铰接点306:第一主体307:第二主体

308:第三主体309:螺栓孔310:螺栓

311:限位凸起312:限位卡口313:第一压缩弹簧

314:第一表面315:第二表面316:中央处理器

317:图像采集器318:通信器319:电池

320:报警器

3011:第一卡箍3012:第二卡箍3013:锁死机构

111a:第一固定面111b:第二固定面

210a:第一卡紧体210b:第二卡紧体210c:第三端部

210d:第四端部210e:第一支撑点210f:第三卡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分体式支撑固定装置,至少包括支座1、活动连接机构2和基座3,其中,支座经活动连接机构与基座连接以形成整体。支座1用于安装例如是手机的电子产品,基座3用于将支座固定至指定的地方。例如便携分体式支撑固定装置可以是一种自行车手机支架,将基座安装在自行车车把上便能够实现对手机的支撑固定以便于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使用手机。活动连接机构能够按照可拆卸的方式分别与支座和基座进行连接。支座、活动连接机构和支座彼此之间的分体式设计方式使得各部件能够作为单独的功能模块去应对不同的使用场景。例如,支座1可以是手机壳,在其单独使用的情况下,手机壳能够对手机起到防摔保护作用。当手机壳通过活动连接机构与基座进行配合使用时,手机壳、基座和活动连接机构能够整体作为手机支架进行使用。

优选的,基座3至少包括固定部301和安装部302,其中,固定部301用于实现与所需连接装置的连接。安装部302用于安装活动连接机构。例如固定部可以用于实现其与自行车车身的连接以便捷地将其固定在自行车的任意所需的位置上。优选的,固定部301至少包括第一卡箍3011和第二卡箍3012,其中,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形状均由半圆环形限定。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各自的一个端部彼此活动连接以使得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能够相对地转动以共同构成完整的圆环状构件。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各自的另一个端部上均设置有锁死机构3013,在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均扣接在呈圆管状的自行车把手上时,通过锁死机构能够实现固定部与自行车把手的牢固连接以避免固定部相对于自行车把手发生旋转运动。锁死机构可以是设置在第一卡箍上的螺纹孔和设置在第二卡箍上的螺栓,通过旋拧螺栓以实现第一卡箍与第二卡箍的锁死。

优选的,活动连接机构2能够按照转动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部上。如图6所示,安装部和活动连接机构2按照共同组成球面副的方式实现转动连接。安装部的形状由半球形凹槽限定,半球形凹槽可以设置在第一卡箍或第二卡箍上以使得半球形凹槽呈具有开放状开口的中空型腔。活动连接机构的形状由圆杆状限定。沿活动连接机构的轴向延伸方向上,其第一端部201的形状由圆球形限定以使得其能够按照嵌入安装部中的方式与基座连接。优选的,呈球形凹槽状的安装部中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凸起,活动连接机构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凹槽。在第一端部嵌入安装部的情况下,固定凸起也一并嵌入固定凹槽中以实现活动连接机构与安装部位置的固定。

优选的,活动连接机构的第二端部202按照活动连接的方式与支座1连接。如图1所示,在第二端部上设置有卡接盘203,卡接盘的形状由圆盘状限定。卡接盘按照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活动连接机构上以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卡接盘的径向方向与活动连接杆的轴向方向彼此垂直。在卡接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压缩弹簧204以使得第二压缩弹簧的轴向延伸方向与卡接盘的径向方向垂直。第二压缩弹簧可以设置在卡接盘的圆心位置处。若干个第二压缩弹簧也可以绕卡接盘的圆心按照周向均布的方式分布。在卡接盘的周向方向上具有至少两个呈贯通状的开口205,其中,开口沿卡接盘的径向方向延伸至卡接盘的边缘位置。开口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将其设定为标准的例如是半圆形、三角形或长方形的几何形状,也可以将其设定为非标准的几何形状。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支座1至少具有第二支撑体101和第三支撑体102。第二支撑体与第三支撑体的形状均有板状限定,其中,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均被设置成具有中空型腔的形态以使得例如是手机的电子产品能够安装在支座中。第二支撑体的第一中空型腔103和第三支撑体的第二中空型腔104均至少具有两个呈开放状的第一端面105和第二端面106,其中,通过第一端面可以将电子产品内嵌于支座的中空型腔中,通过第二端面能够查看电子产品的屏幕显示的可观内容。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通过其各自的第一端面的拼接完成电子产品与支座的安装固定。例如,中空型腔的形状和厚度均均可以根据所要安装的电子产品进行设定。在需要安装手机时,第一中空型腔和第二中空型腔被设置为两者拼接后便形成与手机外形完全匹配的中空型腔。再次参见图2、图3和图4,手机可以通过第一中空型腔的第一端面从第二支撑体的侧面放入第一中空型腔中,随后调转手机的方向,将手机的剩余部分通过第二中空型腔的第一端面从第三支撑体的侧面放入第二中空型腔中,此时整个手机便被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共同构成的支座所包覆。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可以通过卡接或插接的方式彼此连接以保证其拼接后的结构稳定性。

再次参见图3,第一中空型腔和第二中空型腔至少具有底面107和侧面108,在手机放入支座的中空型腔中的情况下,手机的背面与底面107贴合,手机的侧边面与侧面贴合,从而能够透过支座的开放端面观察手机屏幕中显示的内容。第一中空型腔的底面或第二中空型腔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卡接盘形状匹配的卡接槽109,其中,在垂直于底面的方向上,卡接槽的深度大于卡接盘的厚度。如图5所示,卡接盘按照旋转固定的方式与卡接槽可拆卸连接。卡接槽具有一个呈圆柱形且一端呈开放状的第三中空型腔110。卡接槽的呈开放状的第二端304的形状与卡接盘的形状匹配以使得卡接盘能够穿过卡接槽的开放状端面而进入第三中空型腔中。第三中空型腔的另一端部呈封闭状并以此限定卡接槽的第一端203。优选的,第二压缩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舒展长度大于卡接槽的深度以使得在卡接盘穿过卡接槽进入第三中空型腔的情况下,使得第二压缩弹簧呈压缩状态。卡接盘进入第三中空型腔后绕第三中空型腔的轴向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便能使得卡接槽和卡接盘的形状处于错位状态。最后在第二压缩弹簧产生的压力作用下使得卡接盘和卡接槽紧密贴合。错位状态是指在卡接盘的形状与卡接槽的形状处于未重合对齐而使得卡接盘无法穿过卡接槽的状态。

优选的,卡接盘按照偏心的方式设置在活动连接机构的第二端部上,其中,若干个第二压缩弹簧以卡接盘的圆心为中心点沿卡接盘的周向方向按照均布的方式进行设置。第二端部与卡接盘的圆心不重合可以使得在路面颠簸的情况下,经由活动连接机构的第二端部传递的外力能够按照不均匀的方式分布于若干个第二压缩弹簧上。每一个第二压缩弹簧基于其受到的不同大小的外力会产生不同大小的压缩量而使得呈倾斜状态。卡接盘的倾斜状态能够始终保持一部分第二压缩弹簧204与卡接槽109紧密贴合,进而避免了第二端部位于卡接盘圆心位置时,其传递的外力按照均匀分配的方式均匀的传递给每一个第二压缩弹簧,进而导致第二压缩弹簧在某一时刻全部与卡接盘脱离接触。在路面颠簸的情况下,第二压缩弹簧与卡接托盘频繁的脱离接触可能会导致卡接盘的相对转动进而逐渐消除卡机盘与卡接槽的错位关系,最终增加了在例如是山地骑行的过程中,支座整体掉落的风险。

优选的,如图1所示,基座3还被配置为能够采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工作模式。例如,第一卡箍和/或第二卡箍的表面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4,当其与自行车车把固定连接的情况下,其能够采集收集太阳光以产生电能。在安装部和活动连接机构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插接接头。例如,在安装部中设置有插孔5,在第一端部上设置有插杆6,在活动连接杆的第一端部嵌入安装部中的情况下,插杆也一并插入插孔中。在支座上设置与手机充电插孔匹配的充电桩。例如,在第三支撑体上设置有充电桩7,当第二支撑与第二支撑体通过其各自的第一端面拼接的情况下,充电桩插入手机的插孔中。充电桩、插杆、插孔和太阳能电池板彼此之间通过电线进行电连接以实现对手机的充电。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对手机进行充电,可以有效地避免在骑行过程中导航耗电量巨大导致的手机电量不足,最终影响手机的使用。优选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活动连接机构与基座之间能够通过插孔5和插杆6的配合而始终保持彼此的位置固定,使得支座在旋转的过程中活动连接机构并不会发生旋转以避免其与例如是自行车的部件发生干涉,固定在支座中的电子产品的方向的调整完全依靠支座的旋转完成。支座能够以例如是手机保护壳的方式设置以保证其体积最小化和便携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式活动连接机构,活动连接机构用于将支座与支架按照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活动连接。活动连接机构至少第一支撑体206、第一连接头207、第二连接头208和卡紧机构209。第一支撑体的形状由直线状限定,垂直于其轴向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在垂直于第一支撑体的轴向延伸方向上,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按照关于第一支撑体呈镜像对称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支撑体的两个表面上,其中,通过第一连接头207可以实现第一支撑体与基座的活动连接,通过第二连接头208可以与支座进行活动连接。优选的,第一连接头和安装部按照能够相互转动的方式进行活动连接。例如,第一连接头的形状由圆球形限定以使得其能够嵌入安装部中。第二连接头的形状与卡接槽的形状匹配以使得其能够按照嵌入第三中空型腔的方式与支座连接。优选的,第一支撑体呈直线型。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安装在第一支撑体的沿其轴向延伸方向上的几何中心112上,其中,第一支撑体在其直线延伸方向上的中点即是几何中心。第一支撑体的轴向延伸方向和直线延伸方向均是指平行于其两个端部的连线方向。卡接槽位于支座的几何中心上。支座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由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共同组成。在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完成拼接后,卡接槽位于整个拼接体的几何中心上以使得其能够与安装在其上的电子产品的几何中心重合。在路面颠簸的情况下,避免了电子产品安装后在偏心状态下所受到的冲击力度的不均匀。例如,当卡接槽位于边缘部时,电子产品相对于卡接槽会产生更为剧烈的振动,不利于电子产品的稳固安装和安全使用。

优选的,在沿第一支撑体的轴向延伸方向上,其两个端部均按照能够转动的方式分别安装有至少一个卡紧体210。卡紧体关于第三支撑体呈镜像对称分布。卡紧体按照与第三支撑体之间的距离均能够增大或减小的方式活动设置于第一支撑体两个端部上。例如,第一支撑体上设置有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体的轴向延伸方向平行的滑动槽211。卡紧体按照能够绕其自身的几何中心在平行于第一支撑体的轴向方向的平面中进行360°旋转的方式固定在安装座212上,其中,安装座按照卡入滑动槽的方式与第一支撑体活动连接以使得安装座能够基于外力的作用沿第一支撑体的轴向延伸方向移动。安装座通过复位弹簧213与第一支撑体连接以使得卡紧体能够提供用于卡紧电子产品的力。在电子产品从第一支撑体上取下的情况下,卡紧体能够基于复位弹簧的拉力而回到初始位置。

优选的,卡紧体至少具有彼此呈垂直状态的第一卡紧体210a和第二卡紧体210b。第一卡紧体和第二卡紧体各自的第三端部210c按照相交于第一支撑点210e的方式彼此连接。第一卡紧体和第二卡紧体按照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以保证其结构稳定性。优选的,卡紧体至少还包括第三卡紧体210f,第一卡紧体和第二卡紧体各自的第四端部210d按照均与第三卡紧体的一个端部相连接的方式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三卡紧体连接。第一卡紧体、第二卡紧体和第三卡紧体的形状均由直线型限定,其中,分别连接在第一卡紧体和第二卡紧体上的第三卡紧体彼此的延伸方向呈共线状态。

优选的,第一卡紧体、第二卡紧体和第三卡紧体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槽111,固定槽的方向与其对应的卡紧体的延伸方向平行。在固定槽的延伸方向上,固定槽按照贯通其对应的卡紧体的方式设置在卡紧体上,第一卡紧体、第二卡紧体和第三卡紧体各自的固定槽按照首位相连的方式构成一个整体的固定槽以使得电子产品在卡入固定槽的情况下能够基于外力的作用沿固定槽滑动,进而改变电子产品的夹紧位置。固定槽按照至少具有三个开放状端面的方式进行设置。优选的,固定槽按照具有4个开放状端面的方式进行设置。例如,如图9所示,固定槽由第一固定面111a和第二固定面111b构成,其中,第一固定面和第二固定面呈彼此垂直状态。

优选的,卡紧体按照其第一支撑点210e固定在安装座上的方式与安装座互动连接。例如,第一支撑点上设置有轴杆,安装座上设置有固定孔,卡紧体按照轴杆嵌入固定孔的方式与安装座连接。卡紧体与轴杆按照构成转动副的方式以使得卡紧体能够绕轴杆360°旋转。在卡紧体安装在安装座上且第一固定面垂直于安装座的固定面的情况下,第二固定面与安装座的固定面彼此之间具有设定距离。设定距离至少大于电子产品的厚度以使得电子产品能够嵌入固定槽中。第二固定面位于电子产品的上侧能够避免电子产品从卡紧体上脱落。

为了便于理解,以手机为例,将活动连接机构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论述。

将手机依次放入第二支撑体101和第三支撑体102中后,将第二支撑体和第三支撑体按照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以保证手机在支座中的稳定性。松开基座的锁死机构3013以将第一卡箍3011和第二卡箍3012分开,在将第一卡箍或第二卡箍卡在所需安装的车把手的预定位置处后,将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聚合并通过锁死机构3013进行紧固以使得基座稳固地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在通过锁死机构锁死基座之前,通过旋转的方式调整安装部302的方向以便于活动连接机构的安装。例如,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安装部302调整为朝向自行车车座方向以便于骑行者从推车一侧安装活动连接机构。在将基座通过卡箍锁死固定在自行车把手的设定位置的情况下,将活动连接机构的第一端部嵌入基座的安装部中进而实现活动连接机构与基座的可拆卸连接。

例如是手机的电子产品放入支座中的情况下,通过活动连接机构的第二连接头208与支座背部的卡接槽109卡接以实现第二级固定,进而实现支座与活动连接机构的活动连接。具体的,第二连接头208的横截面形状与卡接槽的截面的形状相同以使得第二连接头208能够沿第三中空型腔110的轴向延伸方向穿过卡接槽以进入第三中空型腔中。在第二连接头未完全穿过卡接槽的情况下,第二连接头上的第二压缩弹簧204与固定在基座中的手机的背面接触。在第二连接头继续穿过卡接槽的过程中,第二压缩弹簧逐渐压缩。在第二连接头完全穿过卡接槽的情况下,绕第三中空型腔的周向方向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第基座以使得第二连接头与卡接槽处于错位的状态。在松开施加在基座上的外力的情况下,第二连接头会基于第二压缩弹簧产生的弹性回复力而紧紧的抵靠在卡接槽的实体部分。

优选的,如图10至12所示,支座按照卡紧体夹持的方式与活动连接机构2进行第一级固定,其中,卡紧体夹紧支座后,复位弹簧213基于其拉伸状态而提供夹紧力以增大支座1旋转所需的外力。通过旋转支座能够将手机调整而呈现至少两种夹持状态。在第二夹持状态至少包括两种情况:手机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支撑体206的延伸方向彼此垂直;或者,手机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支撑体的延伸方向彼此垂直。在第一夹持状态下,手机的两个斜对角的连线与第一支撑体的延伸方向位于同一个垂直于手机屏幕的平面内。在第一夹持状态下,第一卡紧体210a和第二卡紧体210b按照分别卡紧手机的棱角处的方式对手机进行进一步固定。在第二夹持状态下,通过至少四个第三卡紧体210f按照卡紧手机的棱边的方式对手机进行进一步固定。

优选的,如图5和图10所示,在手机安装在支座中后以第二夹持状态被卡紧体卡紧且需要调整手机的方向以使得其呈现例如是第一夹持状态的情况下,双手握持手机支座的长边部位按照例如是逆时针的第一方向旋转的方式旋转支座1,支座被夹持的两个第二支撑点214会相对于第一卡紧体210a和第二卡紧体210b的固定槽111滑动。在支座继续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支座左侧的第二支撑点214会脱离第二卡紧体210b而与第二卡紧体下侧的第三卡紧体210f接触使得单侧的第三卡紧体210f受到不对称外力作用。不对称外力作用是指卡紧体的两侧的第三卡紧体只有一个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导致卡紧体发生旋转的外力。支座左侧的卡紧体基于其下侧受力而沿第二方向发生顺时针旋转,进而使得支座左侧卡紧体的与其第一卡紧体210a连接的第三卡紧体与支座的靠上侧的侧边部位接触。支座继续逆时针旋转会使得支座左侧的卡紧体的与其第二卡紧体210b连接的第三卡紧体也与支座的靠上侧的侧边部位接触。此时,支座左侧的支撑的两个第三卡紧体210f的连线方向平行于支座的长边方向,并且支座的第二支撑点214完全脱离与第一卡紧体210a和第二卡紧体210b的贴合接触。支座继续逆时针旋转会带动位于左侧的卡紧体整体逆时针旋转直至达到第一夹持状态,其中,基于手机的夹持位置之间距离的变化使得卡紧体基于复位弹簧213的拉力作用而相向运动而自动调整到所需的第一夹持状态。第二压缩弹簧在支座固定在活动连接机构上的情况下,第一夹持状态和第二夹持状态的切换能够在单手的情况下便能实现。在第一夹持状态和第二夹持状态彼此切换的过程中,支座的旋转能够带动卡紧体210绕其第一支撑点210e以随动的方式进行旋转,随动的旋转能够动态适应支座的当前旋转状态以使得支座能够牢靠地被卡紧体卡紧。同时,基于支座与两个卡紧体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卡紧体能够沿滑动槽211的延伸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在支座旋转的过程中,复位弹簧213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以提供卡紧支座所需的外力。

优选的,在沿第一方向旋转支座1能够实现支座由第二夹持状态向第一夹持状态的切换。具体的,在支座沿例如逆时针方向的第一方向旋转的初期,至少两个卡紧体210均能够按照沿逆时针方向进行随动旋转。基于夹持位置的改变会使得卡紧体210彼此背离运动以增大其彼此之间的直线距离以适应夹持位置的改变。继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支座1,夹持位置的变化量足够大以使得第一支撑点214开始接触第三卡紧体而使得第三卡紧体的延伸方向与支座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不平行。继续逆时针旋转支座1会使得第一支撑点214逐渐沿第三卡紧体的固定槽111滑动以接触第一卡紧体和第二卡紧体。在第一支撑点214完全接触第一卡紧体和第二卡紧体时,支座与第三卡紧体之间的夹持关系消失。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对前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优选的,如图13所示,在沿第一支撑体206的轴向延伸方向上,至少两个铰接点305按照关于几何中心112呈镜像对称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支撑体上以将第一支撑体限定为彼此能够转动的第一主体306、第二主体307和第三主体308,其中,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关于第一主体呈镜像对称分布。在第一主体上设置第一连接头207和第二连接头208。滑动槽211设置在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上,其中,卡紧体通过安装座按照滑动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滑动槽中。

优选的,如图15所示,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以及第一主体与第三主体之间能够按照螺栓连接的方式构成铰接点305。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均被设置为能够基于外力的作用绕铰接点305按照朝向第二连接头208的方向旋转的方式旋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端部上均设置有沿宽度方向贯穿其端部的螺栓孔309。螺栓310按照贯穿螺栓孔309的方式将第一主体分别与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连接。螺栓310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11,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上设置有限位卡口312,在第二主体或第三主体绕螺栓旋转的情况下,限位凸起能够按照其与限位卡口31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接触的方式对旋转的角度进行限定。优选的,限位凸起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主体的延伸方向保持平行以使得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其能够基于重力的作用使得限位凸起与限位卡口的上端面接触以保证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位于同一平直的水平面上。

如图7所示,卡紧体的第二固定面111b与第一支撑体206的上表面的距离大于支座1的厚度以使得支座的卡接槽与卡接盘压紧固定的情况下,支座的上端面与第二固定面之间具有间隙。优选的,如图8和图13所示,在安装座2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压缩弹簧313,第一压缩弹簧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支撑体的上表面以使得第一压缩弹簧能够在支座经卡紧体夹紧的情况下起到支撑支座的目的。基于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能够消除支座上端面与第二固定面之间的间隙以使得支座与卡紧体紧密贴合,降低了支座脱落的风险。如图13所示,第一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支座的下端面与第一支撑体206的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而处于浮动悬空状态,进一步支座与第一支撑体由面接触替换为局部面接触而降低了支座与第一支撑体的接触面积。在路面颠簸的情况下,第一支撑体的震动产生的外力会通过接触面传递至支座,进而导致支座产生震动。支座的震动能够有效地通过第一压缩弹簧313、复位弹簧213和铰接点309进行减弱以降低支座在路面颠簸的情况下所受到的冲击力。具体的,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支座与活动连接机构通过第二级固定和第一级固定进行连接且骑行路面颠簸的情况下,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能够分别基于其各自的铰接点向上旋转以产生较小的位移来削弱颠簸产生的震动,同时,安装座212能够自由地沿滑动槽211移动以动态响应第二主体或第三主体向上小幅度的旋转,进而使得卡紧体的第一固定面111a与支座处于柔性连接的状态。此外,第一压缩弹簧减少了支座与活动连接机构的接触面积而降低了传输至支座的震动力,并且支座能够基于第一压缩弹簧的压缩和回复降低震动幅度。从而震动产生的冲击力能够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复位弹簧和铰接点进行缓冲,使得支座受到的冲击力大幅降低。

优选的,卡紧体210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体206的宽度以使得支座能够与第一支撑体两端的卡紧体210同时接触的情况下,支座的卡接槽109能够与第二连接头208不产生干涉。例如,如图8所示,卡紧体的宽度方向是指同一个卡紧体两侧上的第三紧体的连线方向,第一支撑体的宽度方向是指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

为了便于理解,将支座与活动连接机构的快速安装过程和快速拆卸过程进行详细论述。

如图8所示,在对支座进行安装时,以任意角度的方式单手握持支座以使得其一端首先与嵌入左侧的卡紧体的固定槽111中。例如,如图12所示,以支座的长边方向与第一支撑体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式握持支座,将支座的左侧边部部分的推入左侧卡紧体的固定槽111中。随后按照沿第一支撑体延伸方向向左的方式水平移动支座以使得支座的右侧边部能够卡入右侧卡紧体的固定槽中。在支座的左侧边部和右侧边部均卡入对应的固定槽中以初步完成第一级固定的情况下,减小握持支座的力度以使得支座能够基于左侧的复位弹簧213产生的拉力而使得支座向右移动。如图8所示,通过手持以及复位弹簧的拉力作用能够持续移动支座以使得支座的卡接槽109与几何中心112的连线垂直第一支撑体的第一表面314。如图14所示,随后对支座施加垂直向上的第一作用力以使得第二主体307和第三主体308绕其各自的铰接点向上旋转以使得支座的下端面能够位于第二压缩弹簧204的上侧。如图8所示,随后对支座施加垂直于第一支撑体206的延伸方向且朝向位于上侧的第三卡紧体的方向的第二作用力以使得支座的卡接槽109与几何中心112的连线垂直于第一支撑体的第二表面315,也即第二作用力垂直于由第一支撑体的轴向延伸方向和垂直向上的第一作用力所限定的表面。此时卡接槽109与卡接盘203呈现彼此重合的状态,通过向下施加垂直于第二表面315的第三作用力便能够整体向下移动支座以使得卡接盘进入卡接槽。在支座整体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主体307和第三主体308能够绕其各自的铰接点旋转以恢复至水平的状态。如图13所示,在第二主体与第三主体处于水平状态的情况下,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支座的方式便能够使卡接槽与卡接盘由重合状态切换为错位状态。随后松开支座,第二压缩弹簧提供弹力以将卡接槽和卡接盘压紧,第一压缩弹簧提供弹力以将支座的上表面与第二固定面压紧。支座的安装过程和拆卸过程恰好相反。通过上述方式使得支座的拆卸和安装仅在单手的作用下便能实现。

优选的,支座的卡接槽设置在其重心位置上。在支座为规则多边形的情况下,支座的重心即是其几何中心或对称中心。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对前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如图16所示,优选的,活动连接机构2还包括用于进行数据处理的中央处理器316、用于采集图像数据的图像采集器317、用于与其它电子产品建立通信连接关系的通信器318、用于供电的电池319和用于按照声和/或光方式进行预警的报警器320。中央处理器、图像采集器和通信器的开启能够基于支座与第一支撑体的连接进行触发。例如,控制中央处理器、图像采集器和通信器的开启的开关均可以设置在卡接盘上,当卡接盘与卡接槽压紧的情况下便能够将开关闭合。优选的,图像采集器、通信器、报警器和电池均连接至中央处理器。通信器、报警器、电池和中央处理器可以按照内嵌的方式内置于活动连接机构的型腔中。图像采集器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体的两个端部上,或者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按照朝向自行车后方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支撑体上。

优选的,图像采集器317能够通过旋转第一支撑体的方式使得其能够采集骑行人员在骑行过程中位于骑行人员后方的图像信息。在骑行过程中,手机设置在支座中以进行导航,活动连接机构能够通过通信器318与手机建立通信连接以获取实时导航数据。在骑行过程中,手机会根据其导航数据生成例如是左转、右转或直行的语音命令以提醒骑行人员进行相应动作。中央处理器316能够根据实时导航数据对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实时处理以确定骑行人员按照手机发出的例如是左转、右转或直行的语音命令进行相应动作时存在的潜在风险。例如,在手机发出左转命令时,骑行人员由于无法获知其身后的行车情况只能在即将转弯的情况下扭头查看身后的情况,从而忽略了其前方的行车情况,增大了车祸的发生可能性。中央处理器能够在手机发出语音命令的情况下,基于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图像信息对语音命令进行修正或评价执行命令的风险程度,进而生成报警信息。在例如是后方有来车而不具备左转或右转的实施条件的情况下,活动连接机构生成预警信息并通过报警器320警示骑行人员当前指令存在安全隐患。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