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链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9967发布日期:2019-04-09 22:5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用链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用链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用链轮分别设置于曲柄组装体以及后轮。链条啮合架设于曲轴组装体的链轮以及后轮的链轮。在曲柄组装体的链轮以及后轮的链轮分别设有在变速动作时链条在轴向上邻接的链轮间开始移动的变速开始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37785号公报

在现有的自行车用链轮设有上述变速开始齿。然而,变速动作时,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上,链条可能会在轴向相邻接的链轮间移动。于是,有可能在变速动作中产生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自行车用链轮:该自行车用链轮能够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上,防止链条在链轮间移动,能够减少变速动作的冲击。

(1)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其具备:基体、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及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基体具有:旋转中心轴心、第一表面、及在关于回旋中心轴心的轴向上位于与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从基体向关于旋转轴中心轴心的径向外侧延伸。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从基体向径向外侧延伸,且与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不同。

在此,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具有:包括驱动面侧齿前端部的驱动面、包括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的非驱动面、及连结驱动面侧齿前端部和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的齿顶部。非驱动面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的周向上,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向第一表面延伸。齿顶部在驱动面侧齿前端部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之间向第一方向延伸。非驱动面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向第二方向延伸,该第二方向在所述轴向上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

如上所述,在本自行车用链轮中,第一链轮齿具有驱动面、非驱动面、及齿顶部。齿顶部在驱动面侧齿前端部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之间向第一方向延伸。非驱动面在周向上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向第一表面延伸。另外,非驱动面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

根据该结构,在变速动作时,通过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非驱动面,限制链条与第一链轮齿卡合。因此,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上,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由此,能够减少变速动作时的冲击。具体而言,链条从与自行车用链轮邻接的小链轮向自行车用链轮移动的上行变速动作时,通过向第一表面延伸的非驱动面防止链条最先与自行车用链轮的第一链轮齿卡合。

(2)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在基体安装于自行车的状态下,第一表面朝向自行车的中心面。

根据该结构,在链条从小链轮向大链轮移动的上行变速动作时,通过向位于自行车的中心面侧的第一表面延伸的非驱动面,限制链条与第一链轮齿的卡合,即,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上,防止链条在链轮间移动,由此,能够减少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3)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包括多个第一链轮齿。

根据该结构,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多个链轮齿中,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能够减少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4)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三侧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非驱动面包括非驱动面隆起部,且至少在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与非驱动面隆起部之间向第一表面延伸。

根据该结构,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上,能够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更加有效地减少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5)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四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上,非驱动面隆起部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更靠径向内侧处。

根据该结构,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上,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6)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五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上,非驱动面隆起部在径向上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更靠径向内侧大于或等于1mm处。

根据该结构,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上,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7)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四方面至上述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地位于与非驱动面隆起部相反一侧。

根据该结构,在与链条从小链轮向大链轮开始移动的上行变速开始齿以及链条从大链轮向小链轮开始移动的下行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上,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能够减少上行变速动作以及下行变速动作的冲击。

具体而言,在链条从与自行车用链轮邻接的小链轮向自行车用链轮移动的上行变速动作时,通过向第一表面延伸的非驱动面,防止链条最先与自行车用链轮的第一链轮齿卡合。

进一步地,在链条从自行车用链轮向与自行车用链轮邻接的小链轮移动的下行变速动作时,通过齿顶部防止链条最先从自行车用链轮的第一链轮齿脱离,该齿顶部在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的轴向上,至少部分地位于与非驱动面隆起部相反一侧。

(8)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七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的至少大部分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在轴向上位于与非驱动面隆起部相反一侧。

根据该结构,能够切实地减少链条从大链轮向小链轮移动的下行变速动作的冲击。具体而言,在链条从与自行车用链轮邻接的小链轮向自行车用链轮移动的上行变速动作时,通过向第一表面延伸的非驱动面,防止链条最先与自行车用链轮的第一链轮齿卡合。

进一步地,在链条从自行车用链轮向与自行车用链轮邻接的小链轮移动的下行变速动作时,通过齿顶部的至少大部分防止链条最先从自行车用链轮的第一链轮齿脱离,该齿顶部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在轴向上位于与非驱动面隆起部相反一侧。

(9)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四方面至上述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从径向外侧观察,非驱动面隆起部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位于第一表面侧。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二表面侧。

根据该结构,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上,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能够更切实地减少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10)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九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从径向外侧观察,非驱动面隆起部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位于第一表面侧。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的大部分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位于第二表面侧。

根据该结构,能够切实地减少链条从大链轮向小链轮移动的下行变速动作的冲击。

(11)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驱动面侧齿前端部在轴向上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更靠近第二表面处。

根据该结构,能够切实地减少链条从大链轮向小链轮移动的下行变速动作的冲击。

(12)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从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在轴向上位于比非驱动面隆起部更靠近第二表面处。

根据该结构,能够切实地减少链条从小链轮向大链轮移动的上行变速动作的冲击以及链条从大链轮向小链轮移动的下行变速动作的冲击。

(13)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还具备至少一个变速促进区域。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以及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配置在至少一个变速促进区域内。

根据该结构,通过变速促进区域内的变速开始齿,能够使链条在链轮间移动,因此,能够切实地进行变速动作,切实地减少变速动作的冲击。

(14)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在驱动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与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邻接。

根据该结构,能够切实地减少链条从小链轮向大链轮移动的上行变速动作的冲击。

(15)据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具有自第二表面朝向第一表面而形成的凹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切实地减少链条从小链轮向大链轮移动的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16)根据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十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包括多个变速开始齿。

根据该结构,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中,能够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通过多个变速开始齿,能够迅速且切实地进行变速,且能够减少变速动作的冲击。

(17)据本发明第十七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至少一个变速促进区域包括多个变速促进区域。

根据该结构,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中,能够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通过多个变速促进区域,能够迅速且切实地进行变速,且能够减少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18)根据本发明第十八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十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齿数的总数大于或等于16。

根据该结构,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中,能够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能够更切实地减少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19)据本发明第十九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十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基体还具有直接或间接地与自行车用花鼓卡合的自行车用花鼓卡合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自行车用后链轮的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20)根据本发明第二十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十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还具备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以及与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不同的至少一个第二链轮齿。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比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和至少一个第二链轮齿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中的至少一者大。

根据该结构,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中,能够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更切实地减少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21)本发明第二十一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组装体具备: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二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至少一个自行车用链轮、和安装至少一个自行车用链轮的链轮支撑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自行车用链轮组装体的轻量化。

(22)在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组装体中,链轮支撑部件具有与自行车用花鼓卡合的自行车用花鼓卡合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自行车用后链轮的变速动作时的冲击。

(23)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中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其具备:基体、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及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基体具有:旋转中心轴心、第一表面、及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的轴向上位于与第一表面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从基体向关于旋转中心轴心的径向外侧延伸。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从基体向径向外侧延伸,且与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不同。

在此,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具有:包括驱动面侧齿前端部的驱动面、包括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的非驱动面、及连结驱动面侧齿前端部和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的齿顶部。

非驱动面包括非驱动面隆起部,且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的周向上,至少在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和非驱动面隆起部之间朝向第一表面延伸。非驱动面隆起部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更靠径向内侧处。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地位于与非驱动面隆起部相反一侧。

如上所述,在本自行车用链轮中,第一链轮齿具有:驱动面,非驱动面以及齿顶部。非驱动面在周向上,至少在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和非驱动面隆起部之间向第一表面延伸。非驱动面隆起部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更靠径向内侧处。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地位于与非驱动面隆起部相反一侧。

根据该结构,在与链条从小链轮向大链轮开始移动的上行变速开始齿以及链条从大链轮向小链轮开始移动的下行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中,能够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减少上行变速动作及下行变速动作的冲击。

具体而言,链条从与自行车用链轮邻接的小链轮向自行车用链轮移动的上行变速动作时,通过向第一表面延伸的非驱动面,防止链条最先与自行车用链轮的第一链轮齿卡合。

进一步地,链条从自行车用链轮向与自行车用链轮邻接的小链轮移动的下行变速动作时,通过齿顶部防止链条最先从自行车用链轮的第一链轮齿脱离,该齿顶部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地位于与非驱动面隆起部相反一侧。

由此,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上,能够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

(24)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四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二十三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的至少大部分关于将基体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在轴向上,位于与非驱动面隆起部相反一侧。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切实地减少上行变速动作及下行变速动作的冲击。

(25)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五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二十三方面或二十四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还具备与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不同的至少一个第二链轮齿。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比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和至少一个第二链轮齿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中的至少一者大。

根据该结构,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上,能够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另外,由此,能够更切实地减少上行变速动作及下行变速动作的冲击。

(26)根据本发明第二十六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一方面至上述第十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齿顶部在驱动面侧齿前端部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之间向第一方向延伸。非驱动面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向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

(27)根据本发明第二十七方面涉及的自行车用链轮,在上述第二十三方面至上述第二十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自行车用链轮中,在基体安装于自行车的状态下,第一表面朝向所述自行车的中心面。

根据该结构,在上行变速动作以及下行变速动作这两者中,能够利用变速开始齿切实地开始变速动作,能够减少变速动作的冲击。

根据该结构,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中,能够防止链条在链轮间开始移动。另外,由此,能够更切实地减少上行变速动作及下行变速动作的冲击。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自行车用链轮中,在与变速开始齿不同的链轮齿中,能够防止链条在链轮间移动,能够减少变速动作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正视图;

图2为自行车的俯视图;

图3为后链轮组装体的剖面图;

图4为后链轮安装于链轮支撑部件时的正视图;

图5为后链轮的正视图;

图6为后链轮的后视图;

图7为将第一链轮齿局部放大后的正视图;

图8为从径向外侧观察第一链轮齿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其他后链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自行车1具有前链轮组装体4和后链轮组装体5。前链轮组装体4、后链轮组装体5及链条2构成驱动部。链条2架设于前链轮组装体4及后链轮组装体5。

在后链轮组装体5中,经由链条2,传递来自前链轮组装体4的驱动力。如图3所示,后链轮组装体5可一体旋转地安装于相对于车架3可旋转的后花鼓6。详细地,后链轮组装体5经由固定机构例如经由锁定螺母11,可一体旋转地安装于后花鼓6。

如图3所示,后链轮组装体5具备至少一个后链轮sp1~sp12(自行车用链轮的一例)与安装至少一个后链轮sp1~sp12的链轮支撑部件8。

在此,后链轮组装体5具有多个后链轮sp1~sp12(自行车用链轮的一例)和链轮支撑部件8。后链轮组装体5还具有多个间隔件7。

多个后链轮sp1~sp12分别在轴向上互相并列地配置。多个间隔件7配置在多个后链轮sp1~sp12中的在轴向上邻接的两个后链轮之间,规定相邻的后链轮间的轴向距离。

如图3与图4所示,链轮支撑部件8具有支撑后链轮sp5~sp12的多个(例如6个)臂部8a。后链轮sp5~sp12固定于各臂部8a上。详细地,后链轮sp5~sp12经由间隔件7固定于各臂部8a上。

如图3与图4所示,链轮支撑部件8具有与自行车用花鼓卡合的花鼓卡合部8b。在此,花鼓卡合部8b可一体旋转地卡合于后花鼓6。例如,花鼓卡合部8b实质上形成为筒状。后花鼓6配置于花鼓卡合部8b的内周部。花鼓卡合部8b例如通过花键卡合与后花鼓6卡合。

以下,用多个后链轮sp1~sp12中的一个后链轮sp10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图6中示出了作为可应用于本发明的链轮的一个例子的后链轮sp10。如图5与图6所示,后链轮sp10具备:基体13、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15、以及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17。优选为,后链轮sp10还具备与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15以及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17不同的至少一个第二链轮齿19。后链轮sp10还具备至少一个变速促进区域s(sa,sb)。后链轮sp10的齿数的总数大于或等于16。在图4~图6所示的后链轮sp10中,齿数的总数例如为39个,但是可应用于本发明的链轮的齿数并不限定于此。

(基体)

基体13经由链轮支撑部件8安装于后花鼓6。如图5与图6所示,基体13实质上形成为圆环板状。基体13具有:旋转中心轴心x、第一表面13a、以及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位于与第一表面13a相反一侧的第二表面13b。基体13具有固定于链轮支撑部件8的安装部13c。旋转中心轴心x与后链轮组装体5的旋转中心轴心x以及后花鼓6(无图示)的旋转中心轴心x同轴心。

在此,后链轮sp10经由链轮支撑部件8的花鼓卡合部8b(参照图3)安装于后花鼓6,因此,该实施方式为后链轮sp10间接地具有花鼓卡合部8b的示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基体13安装于自行车的状态下,第一表面13a为距离自行车的中心面bcp较近一侧的面。第二表面13b为与第一表面13a相比距离自行车的中心面bcp较远一侧的面。在基体13安装于自行车的状态下,第一表面13a面朝向自行车的中心面bcp。在基体13安装于自行车的状态下,第二表面13b与比后链轮sp10直径小的后链轮sp9相对。

如图4所示,安装部13c固定于链轮支撑部件8。在此,多个(例如6个)安装部13c分别固定于链轮支撑部件8,例如固定于各臂部8a。在此,各安装部13c可一体旋转地固定于各臂部8a。详细地,各安装部13c经由间隔件7可一体旋转地固定于各臂部8a。

各安装部13c设于基体13的内周部。优选为,各安装部13c从基体13向径向内侧突出。各安装部13c在周向上互相隔开间隔配置。

此外,如图9所示,后链轮sp1-sp4的基体,例如后链轮sp4的基体113具有直接地与后花鼓6卡合的卡合部113a(参照图3)。

花鼓卡合部113a设于环状的基体113的内周部。如图3所示,后花鼓6配置于花鼓卡合部113a的内周部。花鼓卡合部113a例如通过花键卡合,而直接地与后花鼓6卡合。因此,在本发明涉及的后链轮中,后链轮的基体可以具有直接或间接地与自行车用花鼓卡合的自行车用花鼓卡合部。

(第一链轮齿)

如图5与图6所示,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15配置在至少一个变速促进区域s内。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15从基体13向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径向外侧延伸。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15在驱动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与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17邻接。

如图7与图8所示,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15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cw比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17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和至少一个第二链轮齿19的周向卡合宽度中的至少一者大。

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15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cw比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17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大,且比至少一个第二链轮齿19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大。

如图7所示,从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观察,第一链轮齿15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cw由在链条2的链板与链轮齿卡合的区域er(图7的斜线区域)上所测定的第一链轮齿15的周向宽度的大致中央值来定义。

如图7和8所示,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15具有:包括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的驱动面21、包括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的非驱动面23、及连结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和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的齿顶部25。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15还具有自第二表面13b朝向第一表面13a形成的凹部27。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与图6所示,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15包括多个(例如3个)第一链轮齿15。各第一链轮齿15设置于基体13的外周部。各第一链轮齿15从基体13向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径向外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一链轮齿15在驱动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与变速开始齿17邻接。

然而,根据本发明,第一链轮齿15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也可以与变速开始齿17间隔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一链轮齿15配置在变速促进区域s内,例如配置在上行变速促进区域sa内。

此外,关于变速促进区域s的结构,将在后面描述。然而,第一链轮齿15也可以配置在变速促进区域s以外。变速开始齿17以外的所有的齿也可以是第一链轮齿15。

各第一链轮齿15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cw比各变速开始齿17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和各第二链轮齿19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中的至少一者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一链轮齿15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cw比各变速开始齿17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以及各第二链轮齿19的周向链条卡合宽度大。

各第一链轮齿15具有以上所述的驱动面21、非驱动面23以及齿顶部25。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第一链轮齿15具有凹部27。然而,在第一链轮齿15配置于其他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链轮齿15可以不具有凹部27。齿顶部25也可以将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和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直线地连结。另外,齿顶部25也可以在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之间具有曲率。

(驱动面)

驱动面21是被链条驱动的面。具体而言,驱动面21为链条辊抵接并将驱动力传递到后链轮sp10的面。在这种状态下,若链条辊按压驱动面21,则后链轮sp10在驱动旋转方向r上围绕旋转中心轴心x旋转。

如图7与图8所示,驱动面21包括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驱动面21配置为在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和基体13之间延伸。更详细地,驱动面21在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和基体13之间以弯曲的方式形成,以能够与链条辊抵接。

如图7所示,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径向上,配置于比基体13更靠径向外侧处。例如,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在驱动面21中配置于径向最外侧。

如图8所示,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配置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更靠驱动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处。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更靠近第二表面13b处。详细而言,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的第二表面13b侧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的第二表面13b侧更靠近第二表面13b处

(非驱动面)

非驱动面23是实质上未由链条传递有驱动力的面。如图7与图8所示,非驱动面23包括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优选地,非驱动面23还包括非驱动面隆起部23b。非驱动面23也可以不包括非驱动面隆起部23b。

如图7所示,非驱动面23配置为在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及基体13之间延伸。如图8所示,齿顶部25在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之间向第一方向d1延伸,非驱动面23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向第二方向d2延伸,该第二方向在所述轴向上相对于第一方向d1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径向外侧观察,第一方向d1与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少许交叉。第一方向d1也可以与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平行。

详细地,如图8所示,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非驱动面23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向第一表面13a延伸。详细地,非驱动面23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至少在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与非驱动面隆起部23b之间向第一表面13a延伸。在实施方式中,非驱动面23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向非驱动面隆起部23b延伸,该非驱动面隆起部23b配置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更靠第一表面13a侧处。

非驱动面23可以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向第一表面13a直线地延伸。另外,非驱动面23可以具有曲率地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向第一表面13a延伸。

如图7与图8所示,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配置于比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更靠驱动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处。如图7所示,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径向上,配置于比基体13更靠径向外侧处。例如,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在非驱动面23中配置于最外侧。

如图8所示,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位于比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更靠近第一表面13a处。详细地,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的第一表面13a侧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位于比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的第一表面13a侧更靠近第一表面13a处。

具体而言,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的第一表面13a侧的面与第一表面13a之间的第一间隔w1比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的第一表面13a侧的面与第一表面13a之间的第二间隔w2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隔w1为0.2mm,第二间隔w2为0.55mm。然而,在本发明中,第一间隔w1以及第二间隔w2的值并不限定于这些值。

在此,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第一间隔w1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的第二表面13b侧的面和第二表面13b之间的第三间隔w3大。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第二间隔w2比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的第二表面13b侧的面和第二表面13b之间的第四间隔w4大。第三间隔w3比第四间隔w4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间隔w3为0.55mm,第四间隔w4为0.45mm。然而,在本发明中,第三间隔w3以及第四间隔w4的值并不限定于这些值。

如图7与图8所示,非驱动面隆起部23b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的周向上,配置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更靠驱动旋转方向r的下游侧处。如图7所示,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径向上,非驱动面隆起部23b设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和基体1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非驱动面隆起部23b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更靠径向内侧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非驱动面隆起部23b在径向上,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更靠径向内侧大于或等于1mm处。优选地,非驱动面隆起部23b在径向上,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更靠径向内侧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3mm的范围内处。

如图8所示,非驱动面隆起部23b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更靠近第一表面13a处。详细地,非驱动面隆起部23b的第一表面13a侧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位于比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的第一表面13a侧更靠近第一表面13a处。

具体而言,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非驱动面隆起部23b的第一表面13a侧的面与第一表面13a之间的第五间隔w5比第一间隔w1小。在此,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第五间隔w5比非驱动面隆起部23b的第二表面13b侧的面和第二表面13b之间的第六间隔w6小。第六间隔w6比第三间隔w3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间隔w5为0.2mm,第六间隔w6为1mm。然而,在本发明中,第五间隔w5以及第六间隔w6的值并不限定于这些值。

优选地,从径向外侧观察,非驱动面隆起部23b关于将基体13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p,位于第一表面13a侧。具体而言,从径向外侧观察,非驱动面隆起部23b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将基体13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p与第一表面13a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径向外侧观察,非驱动面隆起部23b位于将基体13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p与第一表面13a之间。

(齿顶部)

如图8所示,齿顶部25在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1a与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23a之间向第一方向d1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齿顶部25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实质上沿着例如将基体13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p延伸。

如图8所示,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25关于将基体13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p,至少一部分地位于第二表面13b侧。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25关于将基体13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p,在轴向上,至少部分地位于与非驱动面隆起部23b相反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25的至少大部分关于将基体13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p,位于第二表面13b侧。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25的至少大部分关于将基体13二等分的链轮中心面p,在轴向上,位于与非驱动面隆起部23b相反一侧。即,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25的大部分位于链轮中心面p和第二表面13b之间。

在此,从径向外侧观察齿顶部25时,将“链轮中心面p和第二表面13b之间的齿顶部25的面积”相对于“齿顶部25的全部面积”大于或等于50%的情况视为“齿顶部25的大部分”。

此外,优选为,“链轮中心面p和第二表面13b之间的齿顶部25的面积”相对于“齿顶部25的全部面积”大于或等于70%。另外,“链轮中心面p和第二表面13b之间的齿顶部25的面积”相对于“齿顶部25的全部面积”也可以为100%。

(凹部)

变速动作时,链条的内链环或外链环被配置于凹部27。由此,变速动作时,能够恰当地将链条从第一链轮齿15向变速开始齿17引导。

如图7及图8所示,凹部27设于第一链轮齿15的第二表面13b侧。凹部27从第二表面13b朝向第一表面13a形成为凹状。凹部27的底部从第一链轮齿15向基体13的第二表面13b延伸。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27设于第一链轮齿15及基体13。

(变速促进区域)

如图5与图6所示,至少一个变速促进区域s包括多个(例如6个)变速促进区域s。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变速促进区域s包括:多个(例如3个)上行变速促进区域sa和多个(例如3个)下行变速促进区域sb。然而,变速促进区域s的总数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在此,变速促进区域s是为了促进上行变速动作与下行变速动作中的至少一者的变速动作而有意设计的区域。上行变速动作是链条2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从与后链轮sp10邻接的小直径的后链轮sp9向后链轮sp10移动的动作。另一方面,下行变速动作是链条2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从后链轮sp10向与后链轮s10p邻接的小直径的后链轮sp9移动的动作。

上行变速促进区域sa是用于促进链条从与后链轮sp10邻接的小直径的后链轮sp9向后链轮sp10移动的区域。第一链轮齿15、第一变速开始齿17a和第二变速开始齿17b、及多个(例如两个)第二链轮齿19配置于上行变速区域。

在上行变速促进区域sa中,各链轮齿朝向驱动旋转方向r按照上游侧的第二链轮齿19、第二变速开始齿17b、第一变速开始齿17a、第一链轮齿15、下游侧的第二链轮齿19的顺序依次并列配置。

下行变速促进区域sb是用于促进链条从后链轮sp10向与后链轮sp10邻接的小直径的后链轮sp9移动的区域。第三变速开始齿17c和第四变速开始齿17d、及多个(例如3个)第二链轮齿19配置于下行变速区域。

下行变速促进区域sb中,各链轮齿朝向驱动旋转方向r按照上游侧的第二链轮齿19、第四变速开始齿17d、第三变速开始齿17c、下游侧的两个第二链轮齿19的顺序依次并列配置。

(变速开始齿)

如图5与图6所示,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17配置在至少一个变速促进区域s内。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17从基体13向径向外侧延伸,且与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15不同。即,作为自行车用链轮的一例的后链轮sp10具备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该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从基体13向径向外侧延伸,且与至少一个第一链轮齿不同。

在此,在上行变速动作中,链条2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从与后链轮sp10邻接的小直径的后链轮sp9向后链轮sp10移动时,链条2与后链轮sp10最先卡合的齿成为变速开始齿17。另一方面,在下行变速动作中,链条2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上,从后链轮sp10向与后链轮sp10邻接的小直径的后链轮sp9移动时,链条2从后链轮sp10最先脱离的齿成为变速开始齿17。

至少一个变速开始齿17包括:多个(例如12个)变速开始齿17。各变速开始齿17配置在变速促进区域s内,例如配置在上行变速促进区域sa及下行变速促进区域sb内。各变速开始齿17从基体13向径向外侧延伸。各变速开始齿17与第一链轮齿15不同。各变速开始齿17与第二链轮齿19不同。

如上所述,第一变速开始齿17a与第二变速开始齿17b配置在上行变速促进区域sa内。第一变速开始齿17a及第二变速开始齿17b为上行变速动作时链条最先啮合的链轮齿。

第一变速开始齿17a在驱动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与第一链轮齿15邻接。上行变速动作时,在链条的内链环的侧面与第一链轮齿15(例如凹部27)抵接的情况下,链条最先与第一变速开始齿17a啮合。

第二变速开始齿17b在驱动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与第一变速开始齿17a邻接。即,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第二变速开始齿17b与第一变速开始齿17a邻接。上行变速动作时,在链条的外链环的侧面与第一链轮齿15(例如凹部27)抵接的情况下,链条不与第一变速开始齿卡合,而最先与第二变速开始齿17b啮合。

如上所述,第三变速开始齿17c和第四变速开始齿17d配置在下行变速促进区域sb内。第三变速开始齿17c及第四变速开始齿17d为下行变速动作时链条最先脱离的链轮齿。

下行变速动作中,若与第三变速开始齿17c的下游侧邻接的第二链轮齿19配置在链条的外链环间,则链条从第三变速开始齿17c向小直径的后链轮侧脱离。

第四变速开始齿17d在驱动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与第三变速开始齿17c邻接。即,第四变速开始齿17d在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周向上与第三变速开始齿17c邻接。

下行变速动作中,若与第三变速开始齿17c的下游侧邻接的第二链轮齿19配置在链条的内链环间,则链条不从第三变速开始齿17c脱离,而从第四变速开始齿17d向小直径的后链轮侧脱离。

(第二链轮齿)

如图5与图6所示,至少一个第二链轮齿19包括多个(例如27个)第二链轮齿19。各第二链轮齿19与第一链轮齿15及变速开始齿17不同。

各第二链轮齿19设于基体13的外周部。各第二链轮齿19从基体13向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径向外侧延伸。各第二链轮齿19也可配置在上行变速促进区域sa内、下行变速促进区域sb内、以及变速促进区域s以外。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特别是,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多个实施方式能够根据需要任意组合。

(a)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仅使用1个后链轮sp10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分别应用于多个后链轮sp10。

(b)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仅示出了本发明应用于后链轮10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前链轮。本发明涉及的前链轮也可以为例如由螺栓孔等构成,具有曲柄臂安装部。作为替代,本发明涉及的前链轮例如也可以具有由花键等构成的曲柄臂卡合部或者曲柄轴卡合部。

进一步地,本发明涉及的前链轮,也可以具备上行变速动作时促进链条与变速开始齿卡合的上行变速促进突出部。上行变速促进突出部向关于旋转中心轴心x的轴向突出,且,配置于变速开始齿附近。上行变速促进突出部构成为,在上行变速动作时比变速开始齿先与链条卡合,促进链条与变速开始齿卡合。

(c)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由多个作为独立部件的后链轮构成的自行车用后链轮组装体,也能够应用于由多个后链轮的一部分或者多个后链轮的全部一体地构成的自行车用后链轮组装体。在此,所谓“一体地构成」”包括将单一的材料通过切削加工、锻造加工或弯曲加工等而形成,还包括使用铆钉、螺栓、粘接剂等将多个独立部件一体地形成。

(d)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仅由金属材料构成的链轮,也能够应用于齿部为金属制、基体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由复合材料构成的链轮。

(e)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后链轮sp10具有上行变速促进区域sa和下行变速促进区域sb,但是也可以仅具有其中任何一者。例如,后链轮sp10也可以仅具有上行变速促进区域sa。

符号说明:

10,11后链轮

13基体

15第一链轮齿

17变速开始齿

21驱动面

21a驱动面侧齿前端部

23非驱动面

23a非驱动面侧齿前端部

25齿顶部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s变速促进区域

sa上行变速促进区域

sb下行变速促进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