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倾倒机动车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93072发布日期:2019-03-02 01:0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防倾倒机动车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轮车的使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两轮的防倾倒机动车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两轮机动车,特别是两轮摩托车,在停车等待红绿灯时,需要用脚支撑着机动车,避免机动车倾倒;特别是机动车有载人或者重物时,如果机动车的脚支架能自动摆下,利用脚支架支撑摩托车,可以减轻机动车驾驶者脚支撑的负担,一种防倾倒机动车的使用方法,已成为机动车驾驶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倾倒机动车的使用方法,用于改善机动车脚支架的支撑功能,减轻机动车驾驶者脚支撑的负担。

本发明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防倾倒机动车包括有车架、左脚支架、右脚支架、左电动推杆、右电动推杆以及控制装置,左脚支架以及右脚支架与车架铰接,左电动推杆与车架以及左脚支架铰接,右电动推杆与车架以及右脚支架铰接;控制装置包括有速度控制开关、惯性开关以及控制器;速度控制开关安装于车架上,速度控制开关位于车轮的旁边,用于检测车轮是否转动;惯性开关安装于车架上,惯性开关包括有密封容器、导电流体、左上触头、左下触头、右上触头以及右下触头,导电流体设于密封容器内;密封容器由左型腔、上通道以及右型腔构成,上通道与左型腔以及右型腔相互连通,上通道位于左型腔以及右型腔的上方;左下触头设于左型腔的左底部,左上触头设于上通道的左上边,右下触头设于右型腔的右底部,右上触头设于上通道的右上边;机动车倾斜时,利用导电流体于密封容器内流动,将左上触头与左下触头连通,或者将右上触头与右下触头连通,实施惯性开关的控制功能;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速度控制开关、惯性开关、左电动推杆、右电动推杆以及机动车的电源连接;利用控制装置控制左电动推杆以及右电动推杆工作,利用左电动推杆以及右电动推杆带动左脚支架以及右脚支架摆动,实施左脚支架以及右脚支架的摆下以及摆起功能,避免机动车倾倒。

防倾倒机动车的使用方法是:当机动车停止行驶时,车架上的速度控制开关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机动车倾斜时,惯性开关的导电流体于密封容器内流动,将惯性开关的左上触头与左下触头连通,或者将惯性开关的右上触头以及右下触头连通,利用惯性开关将机动车倾斜的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速度控制开关提供的信号以及惯性开关的信号控制左电动推杆以及右电动推杆工作;利用左电动推杆以及右电动推杆带动左脚支架或者右脚支架摆动,实施左脚支架以及右脚支架的停车摆下以及行驶摆起的功能,避免机动车倾倒,以及不影响机动车的行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防倾倒机动车包括有车架、左脚支架、右脚支架、左电动推杆、右电动推杆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有速度控制开关、惯性开关以及控制器;使用时,防倾倒机动车停车向左倾斜时,控制器控制左电动推杆驱动左脚支架摆下,利用左脚支架支撑机动车;防倾倒机动车停车向右左倾斜时,控制器控制右电动推杆驱动右脚支架摆下,利用左右脚支架支撑机动车;机动车行驶时,控制装置控制左电动推杆以及右电动推杆带动左脚支架或者右脚支架摆起,避免左脚支架或者右脚支架影响机动车驾驶,改善机动车的脚支架的支撑功能,减少驾驶者的脚支撑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防倾倒机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惯性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控制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防倾倒机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图1的左视图、图3所示的惯性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所示的控制装置的原理图;防倾倒机动车包括有车架1、左脚支架2、右脚支架3、左电动推杆4、右电动推杆5以及控制装置6,左脚支架2以及右脚支架3与车架1铰接,左电动推杆4与车架1以及左脚支架2铰接,右电动推杆5与车架1以及右脚支架3铰接;控制装置6安装于车架1上,控制装置6包括有速度控制开关7、惯性开关8以及控制器9;速度控制开关7安装于车架1上,速度控制开关7位于车轮10的旁边,用于检测车轮10是否转动;惯性开关8安装于车架1上,惯性开关8包括有密封容器11、导电流体12、左上触头13、左下触头14、右上触头15以及右下触头16,导电流体12设于密封容器11内;密封容器11由左型腔17、上通道18以及右型腔19构成,上通道18与左型腔17以及右型腔19相互连通,上通道18位于左型腔17以及右型腔19的上方;左下触头14设于左型腔17的左底部20,左上触头13设于上通道18的左上边21,右下触头16设于右型腔19的右底部22,右上触头15设于上通道18的右上边23;机动车24倾斜时,利用导电流体12于密封容器11内流动,将左上触头13与左下触头14连通,或者将右上触头15与右下触头16连通,实施惯性开关8的控制功能;控制器9通过控制线与速度控制开关7、惯性开关8、左电动推杆4、右电动推杆5以及机动车24的电源32连接;利用控制装置4控制左电动推杆4以及右电动推杆5工作,利用左电动推杆4以及右电动推杆5带动左脚支架2以及右脚支架3摆动,实施左脚支架2以及右脚支架3的下放以及摆起功能,避免机动车24倾倒。

为了实施左脚支架2以及右脚支架3的支撑功能,避免机动车24倾倒,以及不影响机动车24的行驶;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伸出时,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推左脚支架2摆起,左脚支架2离开地面;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缩回时,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拉左脚支架2摆下,左脚支架2支撑地面;右电动推杆5的驱动杆伸出时,右电动推杆5的驱动杆推右脚支架3摆起,右脚支架3离开地面;右电动推杆5的驱动杆缩回时,右电动推杆5的驱动杆拉右脚支架3摆下,右脚支架3支撑地面。

为了利用惯性开关6分别控制左脚支架2以及右脚支架3的支撑以及摆起;惯性开关8的密封容器10的上通道18与车轮10的轴线平行,左型腔17到车轮10轴线的距离与右型腔19到车轮10轴线的距离相等;当机动车24倾斜时,密封容器10的导电流体12向左型腔17或者右型腔19流动,利用导电流体12的惯性来实施惯性开关8的导通以及分断功能。

为了实施惯性开关8的导通以及分断功能,左型腔17的左底部20到上通道18中心线的距离与右型腔19的右底部22到上通道18中心线的距离相等,左型腔17的容积与右型腔19的容积相等;密封容器10的上通道18中心线与水平线平行时,左型腔17内导电流体11的重量与右型腔19内导电流体11的重量相等;当密封容器10倾斜时,密封容器10的导电流体11流向左型腔17或者右型腔19,利用导电流体11将左型腔17的左上触头13与左下触头14的电源接通,或者利用导电流体11将右型腔19的右上触头15与右下触头16的电源接通。

为了实施惯性开关8的闭合以及分断功能,利用惯性开关8来控制左脚支架2以及右脚支架3的摆下以及摆起;惯性开关8包括有左开关25以及右开关26,左开关25包括有左上触头13以及左下触头14,右开关26包括有右上触头15以及右下触头16;惯性开关8包括有外壳27、左上接头28、左下接头29、右上接头30以及右下接头31,密封容器11安装于外壳27内,密封容器11与外壳27之间充满绝缘的填充料,填充料包括有陶瓷粉;左上接头28、左下接头29、右上接头30以及右下接头31设于外壳27上;左上触头13通过导线与左上接头28连接,左下接头29通过导线与左下触头14连接,右上接头30通过导线与右上触头15连接,右下接头31通过导线与右下触头16连接;左开关25通过左上接头28以及左下接头29与控制器9连接,右开关26通过右上接头30以及右下接头31与控制器9连接;密封容器10由绝缘体构成,该绝缘体包括有玻璃,外壳27由绝缘体构成,绝缘体包括有塑料,导电流体11包括有水银。

为了实施利用控制装置6控制控制左脚支架2以及右脚支架3的摆下以及摆起,速度控制开关7与左开关25串联连接,度控制开关7与右开关26串联连接;速度控制开关7的输入端与电源32的一端连接,速度控制开关7的输出端与左开关25的输入端连接,左开关25的输入端与右开关26的输入端并联连接,左开关25以及右开关26的输出端与控制器9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9与电源32连接,控制器9设有控制开关35,用于控制控制器9工作;控制器9包括有左输出开关33以及右输出开关34,左电动推杆4以及右电动推杆5通过控制器9的左输出开关33以及右输出开关34与电源32连接;控制器9的左输出开关33与左电动推杆4连接,控制器9的右输出开关34与右电动推杆5连接。

防倾倒机动车的使用方法是:当机动车24停止行驶时,车架1上的速度控制开关7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4;机动车24倾斜时,惯性开关8的导电流体12于密封容器11内流动,将惯性开关8的左上触头13与左下触头14连通,或者将惯性开关8的右上触头15以及右下触头16连通,利用惯性开关8将机动车24倾斜的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根据速度控制开关7提供的信号以及惯性开关8的信号控制左电动推杆4以及右电动推杆5工作;利用左电动推杆4以及右电动推杆5带动左脚支架2或者右脚支架3摆动,实施左脚支架2以及右脚支架3的停车摆下以及行驶摆起的功能,避免机动车24倾倒,以及不影响机动车24的行驶。

为了实施机动车24停车时,利用左脚支架2支撑地面,机动车24行驶到红绿灯路口停止时,车架1上的速度控制开关7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9;当机动车24向左侧倾斜时,惯性开关8内的导电流体12向密封容器11的左型腔17流动,左开关25的左上触头13以及左下触头14与导电流体12接触,左开关25导通,控制器9控制左电动推杆4工作,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缩回,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牵引左脚支架2摆下,左脚支架2支撑地面,避免机动车24向左倾倒。

机动车24行驶后,为了使机动车24的左脚支架2离开地面;左电动推杆4牵引左脚支架2摆下,左脚支架2支撑地面后,需要机动车行驶时,使用者用脚将机动车24撑平行,使左脚支架2离开地面,机动车24行驶时,车架1上的速度控制开关7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左电动推杆4工作,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伸出,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推左脚支架2摆起,左脚支架2离开地面,避免影响机动车24行驶。

为了实施机动车24停车时,利用右脚支架3支撑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动车24行驶到红绿灯路口停止时,车架1上的速度控制开关7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9;当机动车24向右侧倾斜时,惯性开关8内的导电流体12向密封容器11的右型腔19流动,右开关26的右上触头15以及右下触头16与导电流体12接触,右开关26导通,控制器9控制右电动推杆5工作,右电动推杆5的驱动杆牵引右脚支架3摆下,右脚支架3支撑地面,避免机动车24向右倾倒。

机动车24行驶后,为了使机动车24的右脚支架3离开地面;右电动推杆5牵引左脚支架2摆下,右脚支架3支撑地面后,需要机动车行驶时,使用者用脚将机动车24撑平行,使左脚支架2离开地面,机动车24行驶时,车架1上的速度控制开关7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右电动推杆5工作,右电动推杆5的驱动杆伸出,右电动推杆5的驱动杆推右脚支架3摆起,右脚支架3离开地面,避免影响机动车24行驶。

为了利用惯性开关8向控制器9提供机动车24倾斜的信号,实施惯性开关8的导通以及分断功能;密封容器10向左型腔17一侧倾斜,上通道18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10°角时,密封容器10内右型腔19的导电流体11流入左型腔17,导电流体11同时与左上触头13以及左下触头14接触,惯性开关8的左开关25导通;上通道18的中心线与水平线平行,或者,密封容器10向左型腔17一侧倾斜,上通道18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等于或者小于10°角时,导电流体11未能同时与左上触头13以及左下触头14接触,惯性开关8的左开关25分断;密封容器10向右型腔19一侧倾斜,上通道18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10°角时,密封容器10内左型腔17的导电流体11流入右型腔19,导电流体11同时与右上触头15以及右下触头16接触,惯性开关8的右开关26导通;上通道18的中心线与水平线平行,或者,密封容器10向右型腔19一侧倾斜,上通道18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等于或者小于10°角时,导电流体11不能同时与右上触头15以及右下触头16接触,惯性开关8的右开关26分断。

机动车24停车时,为了避免机动车24倾倒,或者减轻驾驶者脚的支撑力度;机动车24停止以及机动车24向左倾斜时,速度控制开关7闭合,惯性开关8的左开关25闭合,机动车24停止以及机动车24向左倾斜的信号经速度控制开关7和惯性开关8的左开关25传输到控制器9的输入端,控制器9通过其左输出开关33控制左电动推杆4工作,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牵引左脚支架2按顺时针方向摆动,左脚支架2摆动到与地面接触时停止,利用左脚支架2支撑向左倾斜的机动车24,驾驶者的脚未撑住机动车24时,避免机动车24倾倒。

机动车24停车时,为了避免机动车24倾倒,或者减轻驾驶者脚的支撑力度;机动车24停止以及机动车24向右左倾斜时,速度控制开关7闭合,惯性开关8的右开关26闭合,机动车24停止以及机动车24向右倾斜的信号经速度控制开关7和惯性开关8的右开关26传输到控制器9的输入端,控制器9通过其右输出开关34控制右电动推杆5工作,右电动推杆5的驱动杆牵引右脚支架3按顺时针方向摆动,右脚支架3摆动到与地面接触时停止,利用右脚支架3支撑向右倾斜的机动车24,驾驶者的脚未撑住机动车24时,避免机动车24倾倒。

机动车24在行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左脚支架2以及右脚支架3摆下,影响机动车24的行驶;机动车24行驶时,速度控制开关7分断;当机动车24未倾斜时,左开关25分断,由于速度控制开关7与左开关25串联连接,控制器9控制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处于伸出状态,左脚支架2被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推起;当机动车24未倾斜时,右开关26分断,由于速度控制开关7与右开关26串联连接,控制器9控制右电动推杆5的驱动杆处于伸出状态,右脚支架3被右电动推杆5的其驱动杆推起。

机动车24在行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左脚支架2以及右脚支架3摆下,影响机动车24的行驶;机动车24行驶时,速度控制开关7分断;当机动车24向左倾斜时,左开关25闭合,由于速度控制开关7与左开关25串联连接,控制器9控制左电动推杆4的驱动杆处于伸出状态,左脚支架2被左电动推杆4的的驱动杆推起;当机动车24向右倾斜时,右开关26闭合,由于速度控制开关7与右开关26串联连接,控制器9控制右电动推杆5的驱动杆处于伸出状态,右脚支架3被右电动推杆5的驱动杆推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