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底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3656发布日期:2019-07-17 05:4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车辆底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底板构造。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6-194854号公报中公开了与拼车支援系统有关的发明。在该拼车支援系统中,驾驶私家车的驾驶员对旅程进行登记,并且,当希望在该登记的旅程中进行共同乘坐的同乘者预约时,匹配实现,并分别通知驾驶员以及同乘者。由此,能够简单地实现车辆的拼车。

然而,在如日本特开2016-194854号公报公开的那样的拼车服务(所谓的车辆共乘)中,为了提高利用者的便利性,可以想到提升车辆的运转率,但在该情况下,可以想到由于许多利用者进行利用,所以在车厢内会积存废弃物等,车厢内变脏。另一方面,车厢内的清扫花费工夫,并且清扫中的车辆无法在拼车服务中使用。因此,定期的车厢内的清扫有可能会阻碍车辆的运转率的提高。因此,上述在先技术在这一点留有改良的余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车厢内的清扫的车辆底板构造。

本公开的第一形态为车辆底板构造,所述车辆底板构造具有:车内开口形成部,所述车内开口形成部设置在车厢内,并对朝向该车厢内开口的车内开口进行划定;车外开口形成部,所述车外开口形成部设置于比所述车厢内的底板靠车辆下方侧的位置,并对朝向车辆外侧开口的车外开口进行划定;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设置于所述底板的车辆下方侧,并对与所述车内开口以及所述车外开口相连的容纳空间进行划定;以及抽出容器,所述抽出容器配置于所述容纳部内的与所述车内开口对应的位置,并能够从所述容纳部内经由所述车外开口而向车辆外侧移动。

在上述第一形态中,具有车内开口形成部、车外开口形成部、容纳部以及抽出容器。车内开口形成部设置在车厢内,并对朝向车厢内开口的车内开口进行划定。车外开口形成部设置于比车厢内的底板靠车辆下方侧的位置,并对朝向车辆外侧开口的车外开口进行划定。容纳部设置于底板的车辆下方侧,并对与车内开口以及车外开口相连的容纳空间进行划定。抽出容器配置于容纳部内的与车内开口对应的位置。因此,在将废弃物投放到车内开口形成部内时,废弃物通过车内开口而下落到车辆下方侧的容纳空间内的抽出容器。在此,抽出容器能够从容纳部内经由车外开口而向车辆外侧移动。因此,能够将在内部投放有废弃物的抽出容器从车外开口形成部内向车辆外侧取出,能够容易地对抽出容器内的废弃物进行处理。

本公开的第二形态为如下的车辆底板构造:在上述第一形态中,所述车内开口形成部设置于被配置在所述车厢内的车辆用座椅的背面。

在上述第二形态中,由于车内开口形成部设置于被配置在车厢内的车辆用座椅的背面,所以乘坐于车辆的乘客,特别是就坐于车辆用座椅中的设置于车辆后方侧的车辆用座椅的乘客能够容易地将废弃物投放到车内开口形成部内。因此,能够抑制在车厢内放置废弃物。

上述第三形态为如下的车辆底板构造:在上述第一形态或上述第二形态中,所述车内开口形成部设置于所述底板。

在上述第三形态中,由于车内开口形成部设置于底板,所以不用将残留在底板上的废弃物拾起,就能够投放到车内开口形成部内。因此,能够抑制在车厢内放置废弃物。

上述第四形态为如下的车辆底板构造:在上述第一~第三形态中,所述底板具有网眼状部,所述网眼状部通过连续地配置多个所述车内开口形成部而形成为网眼状。

在上述第四形态中,底板具有网眼状部。该网眼状部通过连续地配置多个车内开口形成部而形成为网眼状。因此,容易将落到底板上的废弃物直接经由网眼状部的车内开口形成部而投放到容纳部内。即,能够容易地将废弃物投放到容纳部内。

上述第五形态为如下的车辆底板构造:在上述第一~上述第四形态中,在所述抽出容器设置有容器倾斜部,所述容器倾斜部与所述底板相对,并且随着靠近所述车外开口形成部侧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

在上述第五形态中,在抽出容器设置有容器倾斜部。该容器倾斜部与底板相对,并且随着靠近车外开口形成部侧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因此,下落到抽出容器内的废弃物沿着容器倾斜部而向车外开口形成部侧聚集。因此,在从车外开口形成部取出抽出容器并将废弃物丢弃时,作业变得容易进行。

上述第六形态为如下的车辆底板构造:在上述第一~上述第五形态中,在所述容纳部设置有容纳倾斜部,所述容纳倾斜部与所述底板相对,并且朝向所述抽出容器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

在上述第六形态中,在容纳部设置有容纳倾斜部。该容纳倾斜部与底板相对,并且朝向抽出容器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因此,即使在从车内开口形成部投放的废弃物下落到容纳部内的未配置有抽出容器的部位的情况下,由于废弃物沿着容纳倾斜部而向抽出容器聚集,所以不需要将抽出容器设置成较宽的范围。即,能够减小抽出容器、取出抽出容器的车外开口形成部的大小等。

上述第七形态为如下的车辆底板构造:在上述第一~上述第六形态中,在所述容纳部内设置有吹出部,所述吹出部朝向所述抽出容器侧吹送来自车辆空调的风。

在上述第七形态中,由于在容纳部内设置有朝向抽出容器侧吹送来自车辆用空调的风的吹出部,所以能够利用风来使残留在容纳部内的废弃物向抽出容器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废弃物残留在车厢内。

上述第八形态为如下的车辆底板构造:在上述第一~上述第七形态中,在所述底板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驱动用电池,所述抽出容器由金属构成,且载置于所述驱动用电池的车辆上方侧。

在上述第八形态中,在设置于底板的车辆下方侧的驱动用电池的车辆上方侧载置有由金属构成的抽出容器。因此,从车内开口形成部向容纳部内的抽出容器传递车厢内的冷气、暖气,抽出容器的温度成为接近于车厢内的温度。通过使该抽出容器的热量向驱动用电池传递,从而能够对驱动用电池的冷却、加热作出贡献。

上述第九形态为如下的车辆底板构造:在上述第一~上述第七形态中,在所述底板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驱动用电池,所述抽出容器设置于所述驱动用电池的车辆下方侧。

在上述第九形态中,由于在设置于底板的车辆下方侧的驱动用电池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抽出容器,所以能够利用该抽出容器来抑制从车辆外部的障碍物等向驱动用电池的直接输入。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一形态的车辆底板构造能够容易地进行车厢内的清扫。

第二~第四形态的车辆底板构造能够容易地维持洁净的车厢。

第五、第七形态的车辆底板构造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废弃物的处理。

第六形态的车辆底板构造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第八形态的车辆底板构造能够对驱动用电池的性能维持作出贡献。

第九形态的车辆底板构造能够保护驱动用电池。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表示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的车辆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的抽出容器取出到车外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的车辆的车厢内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辆底板构造的抽出容器取出到车外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的车辆的车厢内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表示具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辆底板构造的车辆的车厢内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的抽出容器取出到车外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表示具有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具有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具有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从车辆后方侧观察图10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3,对本公开的车辆底板构造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示出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前侧,箭头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上侧。

(车辆)

如图1所示,作为一例,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0的车辆11为在车厢12内具有后述的车辆用座椅14的单箱型的乘用车。车辆用座椅14排列成三列,在车辆11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乘降第二列以及第三列的车辆用座椅14的侧门15(在图中仅图示了单侧)。

车辆用座椅14载置于后述的底板16,该车辆用座椅14由座垫24、座椅靠背26以及头枕38构成,所述座垫24用于支承乘客的腰部以及大腿部(均未图示),所述座椅靠背26用于支承乘客的背部(未图示),所述头枕38用于支承乘客的头部(未图示)。

(容纳部)

底板16在车辆俯视下形成为以车辆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大致矩形板状,并构成车厢12的地板部。在该底板16的车厢内侧铺设有未图示的底板地毯。

在底板16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容纳部20。该容纳部20对在车辆俯视下为大致矩形形状的车辆后方侧敞开的箱型空间、即容纳空间22进行划定。即,作为一例,容纳部20具有:左右一对侧壁部22a、22b;将侧壁部22a、22b的前端部22aa、22ba彼此相连的前壁部22c;以及分别将侧壁部22a、22b的下端部22ab、22bb以及前壁部22c的下端部22ca中的每一个相连的底壁部22d。并且,通过使侧壁部22a、22b的上端部22ac、22bc以及前壁部22c的上端部22cb分别与底板16的车辆下方侧面结合,从而划定容纳空间22。

容纳部20的前壁部22c设置于第一列(驾驶座、副驾驶座)的车辆用座椅14a的车辆下方侧,具体而言,位于比第一列的车辆用座椅14a利用未图示的滑动机构移动到最前端时的车辆用座椅14的座椅靠背26靠车辆前方侧的位置。

容纳部20的侧壁部22a、22b分别配置在与车辆用座椅1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对应的位置。

(车外开口形成部)

在车辆后侧且底板16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车外开口形成部28。如图2所示,该车外开口形成部28设置于在将后挡板门(日文:テールゲートドア)30打开的状态下形成后挡板开口部(未图示)的后面板,如图1所示,对在车辆主视下为大致矩形形状的朝向车辆后方侧开口的车外开口34进行划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车外开口形成部28由底板16、容纳部20的侧壁部22a、22b以及底壁部22d构成。即,容纳部20和车外开口形成部28由相同的构件构成。此外,由于侧壁部22a、22b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以容纳部2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和车外开口形成部28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大致相同。

(车内开口形成部)

如图3所示,在第一列的车辆用座椅14a以及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各自的座椅靠背26的背面26a分别设置有车内开口形成部36。该车内开口形成部36形成于座椅靠背26的背面26a的头枕38的附近,且对在车辆主视下为大致矩形形状的朝向车厢内开口的车内开口40进行划定。在车辆用座椅14的座椅靠背26内设置有连通空间形成部44,该连通空间形成部44划定将车内开口40与容纳空间22相连的空间、即连通空间42。该连通空间形成部44通过对座椅靠背26内的未图示的缓冲垫开设切口而形成连通空间42。

在车内开口形成部36的车厢侧安装有盖构件46。该盖构件46具有:以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为板厚方向且在车辆主视下形成为与车内开口40大致相同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正面板构件46a、和在正面板构件46a的侧面安装有一对且以车辆宽度方向为板厚方向的侧板构件46b。盖构件46的下端部46c经由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的未图示的转动轴而能够转动地安装于车内开口形成部36的下端部36a。因此,在使盖构件46的上端部46d朝向车辆后方侧转动时,由正面板构件46a以及侧板构件46b划定的空间与车内开口40连通。此外,在盖构件46的上端部46d以及车内开口形成部36的上端部36b设置有锁定部48,能够在将盖构件46关闭的(盖构件46封堵车内开口40的)状态下对盖构件46进行保持。

(抽出容器)

在容纳部20的内部设置有抽出容器50。该抽出容器50载置在容纳部20内的车辆下侧面上,即载置在底壁部22d上,且利用以车辆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容器底壁部50a、和从容器底壁部50a的外缘朝向车辆上方侧竖立设置的外框壁部50b而形成为朝向车辆上方侧开口的大致箱状。

在抽出容器50的外框壁部50b中,沿大致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外框壁部50b被设定成外侧面与容纳部20的侧壁部22a、22b抵接。因此,如图2所示,抽出容器50能够从容纳部20内经由车外开口34而向车辆外侧移动。另外,如图3所示,抽出容器50被设定为如下的尺寸:在车辆前方侧的外框壁部50b与容纳部20的前壁部22c抵接的状态下,车辆后方侧的外框壁部50b位于第三列的车辆用座椅14c的车辆下方侧。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具有车内开口形成部36、车外开口形成部28、容纳部20以及抽出容器50。车内开口形成部36设置在车厢12内,并对朝向车厢12内开口的车内开口40进行划定。车外开口形成部28设置于比车厢12内的底板16靠车辆下方侧的位置,并对朝向车辆外侧开口的车外开口34进行划定。容纳部20设置于底板16的车辆下方侧,并对与车内开口40以及车外开口34相连的容纳空间22进行划定。抽出容器50配置于容纳部20内的与车内开口40对应的位置。因此,在将废弃物投放到车内开口形成部36内时,废弃物通过车内开口40而下落到车辆下方侧的容纳空间22内的抽出容器50。在此,抽出容器50能够从容纳部20内经由车外开口34而向车辆外侧移动。因此,能够将在内部投放有废弃物的抽出容器50从车外开口形成部28内向车辆外侧取出,能够容易地对抽出容器50内的废弃物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车厢12内的清扫。

另外,由于车内开口形成部36设置于被配置在车厢12内的车辆用座椅14的背面26a,所以乘坐于车辆11的乘客,特别是就坐于车辆用座椅14中的设置于车辆后方侧的车辆用座椅14的乘客能够容易地将废弃物投放到车内开口形成部36内。因此,能够抑制在车厢12内放置废弃物。由此,能够容易地维持洁净的车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构成为在抽出容器50内投放废弃物,但不限于此,如图4所示,也可以为在抽出容器50内设置废弃物用托盘51而使清扫更容易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5,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等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60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车内开口形成部62设置于底板64这一点。

即,如图5所示,在底板64的第一列的车辆用座椅14a与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之间以及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与第三列的车辆用座椅14c之间设置有网眼状部66。换言之,在就坐于第二列以及第三列的车辆用座椅14的乘客的脚下设置有网眼状部66。该网眼状部66通过使多个车内开口形成部62连续地相连而构成为网眼状。即,将车内开口形成部62设置于底板64。此外,由车内开口形成部62划定的车内开口68朝向车厢12内且朝向车辆上方侧开口,并且,作为一例,将车内开口68中的每一个的尺寸设定为比儿童的脚的尺寸小的程度。

在底板64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容纳部20以及抽出容器50。因此,落到网眼状部66上的废弃物通过车内开口68而落到抽出容器50上。

(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除了车内开口形成部62设置于底板64这一点以外,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0相同,因此,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由于车内开口形成部62设置于底板64,所以不用将残留在底板64上的废弃物拾起,就能够投放到车内开口形成部62内。因此,能够抑制在车厢12内放置废弃物。

而且,底板64具有网眼状部66。该网眼状部66通过连续地配置多个车内开口形成部62而形成为网眼状。因此,容易将落到底板64上的废弃物直接经由网眼状部66的车内开口形成部62而投放到容纳部20内。即,能够容易地将废弃物投放到容纳部20内。由此,能够容易地维持洁净的车厢12。

另外,由于底板64中的就坐于车辆用座椅14b、14c的乘客的脚下部分由网眼状部66构成,所以能够使附着在乘客的鞋等上的灰尘等落到容纳部20的抽出容器50上,因此,不用花费工夫,就能够维持洁净的车厢1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眼状部66设置于底板64的第一列的车辆用座椅14a与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之间以及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与第三列的车辆用座椅14c之间,但不限于此,如图6所示,也可以设置在将车辆用座椅14c的下方侧也包括在内的较宽的范围。另外,虽然未进行图示,但也可以构成为将与就坐于第一列的车辆用座椅14a的乘客的脚下对应的位置也包括在内地设置网眼状部66。

另外,虽然构成为在底板64设置有连续地配置多个车内开口形成部62的网眼状部66,但不限于此,既可以为将单体的车内开口形成部62设置于底板64的结构,也可以为隔开间隔地将多个车内开口形成部62设置于底板64的结构。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7,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70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等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该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70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在抽出容器72设置有容器倾斜部74这一点。

即,如图7所示,容纳部76设置于底板16(参照图1)的车辆下方侧,并且具有前壁部76a、后壁部76b以及底壁部76c。并且,通过使前壁部76a、后壁部76b以及底壁部76c各自的上端部分别与底板90的车辆下方侧面结合,从而对容纳空间78进行划定。该容纳空间78构成为与车外开口80相连。

车外开口80由车外开口形成部88进行划定,所述车外开口形成部88设置于车辆82的侧面的前门84以及后门86的车辆下方侧。该车外开口形成部88在车辆侧视下形成为以车辆前后方向为长边方向的大致矩形形状,由构成容纳部76的前壁部76a、后壁部76b、底壁部76c以及底板90构成。即,容纳部76和车外开口形成部88由相同的构件构成。

在容纳部76的内部设置有抽出容器72。该抽出容器72载置在容纳部76内的车辆下侧面上,即载置在底壁部76c上,且利用以大致车辆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容器底壁部72a、和从容器底壁部72a的外缘朝向车辆上方侧竖立设置的外框壁部72b而形成为朝向车辆上方侧开口的大致箱状。

在抽出容器72的外框壁部72b中,沿大致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一方的外框壁部72b的外侧面与容纳部76的侧壁部76d抵接。另外,在抽出容器72的外框壁部72b中,车辆前方侧的外框壁部72b的外侧面与容纳部76的前壁部76a抵接。而且,在抽出容器72的外框壁部72b中,车辆后方侧的外框壁部72b的外侧面与容纳部76的后壁部76b抵接。因此,抽出容器72能够从容纳部76内经由车外开口80而向车辆外侧移动。此外,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抽出容器72被设定为如下的尺寸:在沿大致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一方的外框壁部72b与容纳部76的侧壁部76d抵接的状态下,车辆前方侧的外框壁部72b位于第一列的车辆用座椅14a的车辆下方侧,并且,车辆后方侧的外框壁部72b位于第三列的车辆用座椅14c的车辆下方侧。

在抽出容器72内设置有容器倾斜部74。在将抽出容器72配置在容纳部76内的状态下(参照图中的双点划线),容器倾斜部74随着朝向车外开口形成部88侧、即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因此,该容器倾斜部74的车辆下方侧的端部74c在车辆俯视下位于车外开口形成部88侧。

(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除了在抽出容器72设置有容器倾斜部74这一点以外,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0相同,因此,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在抽出容器72设置有容器倾斜部74。该容器倾斜部74与底板90相对,并且随着靠近车外开口形成部88侧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因此,下落到抽出容器72内的废弃物沿着容器倾斜部74而向车外开口形成部88侧聚集。因此,在从车外开口形成部88取出抽出容器72并将废弃物丢弃时,作业变得容易进行。由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车厢12内的清扫。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8,对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00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等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该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00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02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驱动用电池104且在驱动用电池104的车辆上方侧载置有抽出容器106这一点。

即,如图8所示,车辆108为利用电动机(未图示)进行行驶的电动车辆,所述电动机从设置于底板102的车辆下方侧的驱动用电池104接受电力的供给并进行驱动。该驱动用电池104形成为大致箱状,且在与底板102之间具有容纳部110的状态下经由未图示的紧固件而安装于车身。

容纳部110对在车辆俯视下为大致矩形形状的车辆后方侧敞开的箱型空间、即容纳空间112进行划定。即,作为一例,容纳部110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侧壁部(均未图示);将侧壁部的前端部彼此相连的前壁部(未图示);以及分别与侧壁部的下端部以及前壁部的下端部中的每一个抵接的驱动用电池104的上壁部104a。并且,通过使侧壁部的上端部以及前壁部的上端部分别与底板102的车辆下方侧面结合,从而对容纳空间112进行划定。

底板102具有网眼状部103,所述网眼状部103通过连续地配置多个车内开口形成部114而形成为网眼状。并且,在设置于底板102与驱动用电池104之间的容纳部110内设置有抽出容器106。该抽出容器106为金属制,且载置在容纳部110内的车辆下侧面上,即载置在驱动用电池104的上壁部104a上。抽出容器106利用以车辆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容器底壁部106a、和从容器底壁部106a的外缘朝向车辆上方侧竖立设置的外框壁部106b而形成为朝向车辆上方侧开口的大致箱状。并且,抽出容器106能够从容纳部110内经由车外开口34而向车辆外侧移动(参照图2)。

(第四实施方式的作用)

接着,对第四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除了在底板102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驱动用电池104且在驱动用电池104的车辆上方侧载置有抽出容器106这一点以外,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0相同,因此,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在设置于底板102的车辆下方侧的驱动用电池104的车辆上方侧载置有由金属构成的抽出容器106。因此,从车内开口形成部114向容纳部110内的抽出容器106传递车厢12内的冷气、暖气,抽出容器106的温度成为接近于车厢12内的温度。通过使该抽出容器106的热量向驱动用电池104传递,从而能够对驱动用电池104的冷却、加热作出贡献。由此,能够对驱动用电池104的性能维持作出贡献。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9,对本公开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20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等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该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20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22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驱动用电池124且在驱动用电池124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抽出容器126这一点。

即,如图9所示,车辆128为利用电动机(未图示)进行行驶的电动车辆,所述电动机从设置于底板122的车辆下方侧的驱动用电池124接受电力的供给并进行驱动。该驱动用电池124形成为大致箱状,且被设置在设置于底板122的车辆下方侧的容纳部130内。此外,在驱动用电池124设置有电池贯通部134,所述电池贯通部134对沿车辆上下方向贯通的电池贯通口132进行划定。作为一例,该电池贯通部134分别设置于第一列的车辆用座椅14a与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之间以及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与第三列的车辆用座椅14c之间。

容纳部130对在车辆俯视下为大致矩形形状的车辆后方侧敞开的箱型空间、即容纳空间136进行划定。即,作为一例,容纳部130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侧壁部(均未图示);将侧壁部的前端部彼此相连的前壁部(未图示);以及分别将侧壁部的下端部以及前壁部的下端部中的每一个连结的底壁部130a。并且,通过使侧壁部的上端部以及前壁部的上端部分别与底板122的车辆下方侧面结合,从而对容纳空间136进行划定。

底板122具有网眼状部123,所述网眼状部123通过连续地配置多个车内开口形成部138而形成为网眼状。并且,在设置于容纳部130内的驱动用电池124与底壁部130a之间设置有抽出容器126。该抽出容器126为金属制,且载置在容纳部130内的车辆下侧面上,即载置在底壁部130a上,且利用以车辆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容器底壁部126a、和从容器底壁部126a的外缘朝向车辆上方侧竖立设置的外框壁部126b而形成为朝向车辆上方侧开口的大致箱状。并且,抽出容器126能够从容纳部130内经由车外开口34而向车辆外侧移动(参照图2)。

在容纳部130的底板122与驱动用电池124之间设置有容纳倾斜部140。作为一例,该容纳倾斜部140由金属构成,且具有倾斜底壁部140a、外框壁部140b以及下落口形成部140c。倾斜底壁部140a在车辆俯视下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且在车辆侧视下随着朝向下落口形成部140c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

在倾斜底壁部140a的外缘设置有向车辆上方侧突出的外框壁部140b。下落口形成部140c设置于与就坐于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的乘客(未图示)的脚下对应的位置,即设置于倾斜底壁部140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并对沿车辆上下方向开口的下落口142进行划定。下落口形成部140c在电池贯通部134内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即,下落口142与抽出容器126的上侧连通。

容纳倾斜部140被设定为如下的尺寸:车辆前方侧的外框壁部140b位于与就坐于第一列的车辆用座椅14a的乘客(未图示)的脚下对应的部位,并且,车辆后方侧的外框壁部140b配置在与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对应的位置。此外,构成为同样的结构的容纳倾斜部140配置于车辆后方侧,该配置于车辆后方侧的容纳倾斜部140的车辆前方侧的外框壁部140b位于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的车辆下方侧,并且,车辆后方侧的外框壁部140b配置在与第三列的车辆用座椅14c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对应的位置。

(第五实施方式的作用)

接着,对第五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除了在底板122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驱动用电池124且在驱动用电池124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抽出容器126这一点以外,构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0相同,因此,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由于在设置于底板122的车辆下方侧的驱动用电池124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抽出容器126,所以能够利用该抽出容器126来抑制从车辆外部的障碍物等向驱动用电池124的直接输入。由此,能够保护驱动用电池124。

另外,在容纳部130设置有容纳倾斜部140。该容纳倾斜部140与底板122相对,并且朝向抽出容器126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因此,从车内开口形成部138投放的废弃物沿着容纳倾斜部140而向抽出容器126内聚集,所以不需要将抽出容器126设置成较宽的范围。即,能够减小抽出容器126的大小等。由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而且,容纳倾斜部140设置于驱动用电池124的车辆上方侧,且在驱动用电池124的电池贯通部134内插通有下落口形成部140c。因此,从车内开口形成部114向容纳部130内的容纳倾斜部140传递车厢12内的冷气、暖气,容纳倾斜部140的温度成为接近于车厢12内的温度。通过使该容纳倾斜部140的热量向驱动用电池124传递,从而能够对驱动用电池124的冷却、加热作出贡献。由此,能够对驱动用电池124的性能维持作出贡献。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0、图11,对本公开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50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前述的第一及第五实施方式等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该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50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及第五实施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在容纳部152内设置有吹出部154这一点。

即,如图10所示,车辆156为利用电动机(未图示)进行行驶的电动车辆,所述电动机从设置于底板122的车辆下方侧的驱动用电池124接受电力的供给并进行驱动。

容纳部152对在车辆俯视下为大致矩形形状的车辆后方侧敞开的箱型空间、即容纳空间158进行划定。即,作为一例,容纳部152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侧壁部(均未图示);将侧壁部的前端部彼此相连的前壁部(未图示);以及分别将侧壁部的下端部以及前壁部的下端部中的每一个连结的底壁部152a。并且,通过使侧壁部的上端部以及前壁部的上端部分别与底板122的车辆下方侧面结合,从而对容纳空间158进行划定。

在容纳部152的底板122与驱动用电池124之间设置有容纳倾斜部160。该容纳倾斜部160具有倾斜底壁部160a、外框壁部160b以及抽出容器容纳部160c。倾斜底壁部160a在车辆俯视下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且在车辆侧视下随着朝向抽出容器容纳部160c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

在倾斜底壁部160a的外缘设置有向车辆上方侧突出的外框壁部160b。抽出容器容纳部160c设置于与就坐于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的乘客(未图示)的脚下对应的位置,即设置于倾斜底壁部160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且电池贯通部134内,并利用底壁部160ca和从底壁部160c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向车辆上方侧竖立设置的一对侧壁部160cb而在车辆侧视下形成为车辆上方侧开口的大致u字状。

容纳倾斜部160被设定为如下的尺寸:车辆前方侧的外框壁部160b位于与就坐于第二列的车辆用座椅14b的乘客(未图示)的脚下对应的部位,并且,车辆后方侧的外框壁部160b配置在与第三列的车辆用座椅14c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对应的位置。

在容纳倾斜部160的抽出容器容纳部160c内设置有抽出容器164。该抽出容器164为金属制,且载置在抽出容器容纳部160c内的车辆下侧面上,即载置在底壁部160ca上,如图11所示,利用以车辆上下方向为板厚方向的容器底壁部164a、和从容器底壁部164a的外缘朝向车辆上方侧竖立设置的外框壁部164b而形成为朝向车辆上方侧开口的大致箱状。并且,抽出容器164能够从抽出容器容纳部160c并进一步从容纳部152内经由车外开口172而向车辆外侧移动,所述车外开口172由设置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一方的车外开口形成部171划定。

在车辆用座椅14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吹出部154。该吹出部154构成为与未图示的车辆用空调连接,且一边将从车辆用空调吹送的风吹到容纳倾斜部160的倾斜底壁部160a,一边向抽出容器164侧(大致车辆后方侧)吹出。

(第六实施方式的作用)

接着,对第六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除了在容纳部152内设置有吹出部154这一点以外,构成为与第一及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构造10、120相同,因此,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及第五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由于在容纳部152内设置有朝向抽出容器164侧吹送来自车辆用空调的风的吹出部154,所以能够通过吹送风而使残留在容纳部152的废弃物向抽出容器164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废弃物残留在车厢12内。由此,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车厢12内的清扫。

另外,在容纳部152设置有容纳倾斜部160。该容纳倾斜部160与底板122相对,并且朝向抽出容器164而向车辆下方侧倾斜。因此,即使在从车内开口形成部138投放的废弃物下落到容纳部152内的未配置有抽出容器164的部位的情况下,由于废弃物沿着容纳倾斜部160而向抽出容器164聚集,所以不需要将抽出容器164设置成较宽的范围。即,能够减小抽出容器164、取出抽出容器164的车外开口形成部171的大小等。由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此外,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虽然构成为吹出部154朝向大致车辆后方侧吹出风,但不限于此,既可以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地设置多个吹出部154并分别朝向抽出容器164吹出风的结构,也可以为向彼此不同的方向吹出风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六实施方式中,抽出容器50、72、106、126、164形成为朝向车辆上方侧开口的箱状,但不限于此,既可以为构成为板状且在车辆上表面侧安装有粘附构件的结构,所述粘附构件粘附废弃物等,也可以为除此以外的结构。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当然也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