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座前后调整机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9674发布日期:2018-10-16 18:42阅读:27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或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或自行车上的鞍座前后调整机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自行车或电动车是人们短距离出行时常用的代步工具,自行车骑行时省力、灵活、方便,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现有的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车架上,设有一根安装鞍座的鞍管,鞍座用于乘坐,鞍管紧固于鞍座的下方,鞍管可以在车架鞍座立管中伸缩,鞍座和脚蹬的距离可通过改变鞍管与车架鞍座立管的配合位置来进行调整,以适应骑行者的要求。

对于身高较高的人,将鞍座升高;对于身高过矮的人,即使将鞍座降低。鞍座的位置过高会影响行车安全,鞍座位置过低,骑行的舒适感差、不便用力,很难满足不同骑行者的需要。例如骑行者的手臂较短,及时调整在最低位置,两手距离车把的距离也交错,这样就导致骑行者的上身前倾,当长时间骑行时,人体的腰椎将承受较大的压力,上时间骑行会导致腰椎疲劳,进而造成骑行后不舒适,长时间骑行将会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在不改变传统鞍座上下调整的情况下,增加鞍座前后调整机构,以满足不同骑行者的需求,提高骑行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易于加工、调整方便,满足不同人群的骑行、大大提高骑行舒适度的鞍座前后调整机构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鞍座前后调整机构,包括鞍座和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和鞍管之间设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鞍座支撑横梁,水平设置的滑轨以及与滑轨配合的滑枕,其中所述鞍座支撑横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鞍座,所述鞍座支撑横梁和滑轨之间设有间隙,并且在鞍座支撑横梁和滑轨同一侧端部通过立梁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插装在滑枕内,所述滑枕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鞍管的上端部,所述滑枕上安装有锁定滑枕和滑轨相对位置的锁定构件。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滑轨和滑枕均为方形管结构,所述滑轨插装在滑枕内,在滑轨的下表面设有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数个定位孔,在滑枕的一端安装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在滑枕内与滑轨上的定位孔配合,实现滑轨位置的锁定。

所述锁定构件采用弹簧锁销结构,包括固定套,安装固定套内的锁销,安装在锁销上的弹簧,连接锁销的拉拔手柄,所述固定套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在滑枕的下表面设有螺纹套,所述锁定构件的固定套螺装在螺纹套内,所述锁销与滑轨下表面的数个定位孔中其中一个定位孔配合,实现滑轨位置的锁定。

所述锁定构件为旋转锁销结构,包括螺柱,所述螺柱的一端固定设有锁销,螺柱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旋转帽,在滑枕的下表面设有螺纹套,所述螺柱螺装在螺纹套内,所述锁销与滑轨下表面的数个定位孔中其中一个定位孔配合,实现滑轨位置的锁定。

所述滑轨和滑枕内设有耐磨套,所述耐磨套上对应滑轨下表面定位孔位置设有通槽。

所述立梁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提拉环。

在立梁的对侧所述滑轨的端部安装有限位挡板。

所述鞍管的上端部和滑枕之间设有连接板或者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包括鞍座和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的鞍座前后调整机构,所述固定连接在滑枕下表面的鞍管伸缩式插装在车架的鞍座立管内。

所述车辆为自行车或者电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改变传统鞍座上下调整的情况下增加鞍座前后调整机构,从而满足不同的人们在骑行的时候对鞍座高低前后位置的调整,从而大大提高骑行者的舒适度;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销结构或者旋转锁销结构来实现前后位置的锁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过多的操作即可实现前后位置的调整。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易于加工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立体图;

图3是锁定构件为弹簧锁销结构示意图;

图4是耐磨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6是锁定构件采用旋转锁销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鞍座;2、鞍管;3、调整组件;3-1、鞍座支撑横梁;3-2、滑轨;3-20、滑轨;3-3、滑枕;3-4、立梁;3-5、螺纹套;3-6、连接板;3-7、加强筋;3-8、限位挡板;4、锁定构件;4-11、固定套;4-12、锁销;4-13、弹簧;4-14、拉拔手柄;4-21、螺柱;4-22、锁销;4-23、旋转帽;5、耐磨套;5-1、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鞍座前后调整机构,包括鞍座1和鞍管2,所述鞍座和鞍管之间设有调整组件3,所述调整组件3包括鞍座支撑横梁3-1,水平设置的滑轨3-2以及与滑轨配合的滑枕3-3,其中所述鞍座支撑横梁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鞍座1,所述鞍座支撑横梁3-1和滑轨3-2之间设有间隙,并且在鞍座支撑横梁3-1和滑轨3-2同一侧端部通过立梁3-4固定连接,所述滑轨插装在滑枕内,所述滑枕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鞍管2的上端部,所述滑枕3-3上安装有锁定滑枕和滑轨相对位置的锁定构件4,锁定构件4的目的在于实现滑枕和滑轨之间的位置锁定,提高骑行安全。

为了降低结构的复杂性和成本,所述滑轨3-2和滑枕3-3优选为方形管结构,但不限于方形管,也可以采用长方形管或者五角管、六角管等多边形结构;所述滑轨3-2插装在滑枕3-3内,在滑轨3-2的下表面设有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数个定位孔3-20,在滑枕的一端安装锁定构件4,所述锁定构件在滑枕内与滑轨上的定位孔配合,实现滑轨位置的锁定。

请参阅图3,所述锁定构件4采用弹簧锁销结构,包括固定套4-11,安装固定套内的锁销4-12,安装在锁销上的弹簧4-13,连接锁销的拉拔手柄4-14,所述固定套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在滑枕3-3的下表面设有螺纹套3-5,所述锁定构件的固定套4-1螺装在螺纹套3-5内,所述锁销4-12与滑轨3-3下表面的数个定位孔中其中一个定位孔3-20配合,实现滑轨位置的锁定。

请参阅图5,为了降低金属与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和滑动的噪音,所述滑轨和滑枕内设有耐磨套5,耐磨套也可以采用硬质塑料支撑,这样重量轻,摩擦噪音小,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才耐磨套内涂抹润滑油脂,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提高调整的便利性;为了不影响定位构件的锁销锁定,所述耐磨套上对应滑轨下表面定位孔位置设有通槽5-1。

为了便于高度和前后位置的调整,所述立梁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提拉环6。

为了防止过渡拉拔,导致滑轨脱离滑枕,在立梁的对侧所述滑轨的端部安装有限位挡板3-8。此限位挡板既可以固定焊接,也可以可拆式紧固连接,前者可以一次装配与车架同寿命,后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拆装。

为了提高鞍管与滑枕的连接强度,提高安全性,在所述鞍管的上端部和滑枕之间设有连接板3-6。

实施例2,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锁定构件4为旋转锁销结构,包括螺柱4-21,所述螺柱的一端固定设有锁销4-22,螺柱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旋转帽4-23,在滑枕的下表面设有螺纹套3-5,所述螺柱4-21螺装在螺纹套内,所述锁销与滑轨下表面的数个定位孔中其中一个定位孔3-20配合,实现滑轨位置的锁定;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鞍管与滑枕的连接强度,提高安全性,在所述鞍管的上端部和滑枕之间设有加强筋3-7,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包括鞍座1和车架,还包括如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任一结构的鞍座前后调整机构,所述固定连接在滑枕下表面的鞍管伸缩式插装在车架的鞍座立管内。所述车辆为自行车或者脚踏式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或者电动自行车的整车结构属于现有技术,主要包括车架、鞍座、前轮、后轮以及安装在中轴上的脚蹬。当需要调整鞍座的位置时,只需放松锁定构件,向前或者向后移动滑轨,调整合适的位置,在将锁定构件复位即可完成调整,在调整时为了保证骑行的安全和符合电动自行车的标准,滑轨沿滑枕向后调整到极限位置时鞍座的前端不超过中轴线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改变传统鞍座上下调整的情况下增加鞍座前后调整机构,从而满足不同的人们在骑行的时候对鞍座高低前后位置的调整,从而大大提高骑行者的舒适度;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销结构或者旋转结构来实现前后位置的锁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过多的操作即可实现前后位置的调整。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易于加工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