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0595发布日期:2018-10-13 00:3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充电口盖外板2与充电口盖内板1是通过粘接胶3粘接为一体,当充电口盖外板维修更换时需要同时维修更换充电口盖内板,这样不仅不利于维修更换的方便性、也提高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

一种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充电口盖内板和充电口盖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内板的上表面上具有位于上表面前端中间的第一导向槽,位于上表面后端中间的第二导向槽,位于所述上表面前端两侧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外侧设置有第一挡边,位于所述上表面后端两侧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外侧设置有第二挡边,位于所述上表面后端的防脱卡块;所述充电口盖外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柱、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柱,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一卡块以及与所述第一挡边相配合的第一挡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块以及与所述第二挡边相配合的第二挡块,所述充电口盖外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防脱卡块相配合的防脱卡板。

其中,所述上表面前端两侧的第一卡槽相互对称,所述上表面后端两侧的第二卡槽相互对称。

其中,所述充电口盖内板包括位于前端的充电口盖转动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采用卡接的活连接形式,便于后期维修更换,同时也节约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过程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充电口盖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充电口盖内板10和充电口盖外板20,所述充电口盖内板10与所述充电口盖外板20通过卡接结构30装配。如图4所示,所述充电口盖内板10包括位于前端的充电口盖转动臂18,所述充电口盖内板10的上表面上具有位于上表面前端中间的第一导向槽11,位于上表面后端中间的第二导向槽12,位于所述上表面前端两侧的第一卡槽14,所述第一卡槽14外侧设置有第一挡边15,位于所述上表面后端两侧的第二卡槽16,所述第二卡槽16外侧设置有第二挡边17,位于所述上表面后端的防脱卡块13。如图3所示,所述充电口盖外板2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1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柱21、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槽12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柱2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4相配合的第一卡块24以及与所述第一挡边15相配合的第一挡块25,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16相配合的第二卡块26以及与所述第二挡边17相配合的第二挡块27,所述充电口盖外板2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所述防脱卡块13相配合的防脱卡板23。所述上表面前端两侧的第一卡槽14相互对称,所述上表面后端两侧的第二卡槽16相互对称。

本实施例的充电口盖外板与充电口盖内板的连接结构具有安装导向配合结构、安装限位结构以及防脱结构,使得装配过程简便,卡接结构可靠且便于拆解。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