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4225发布日期:2018-09-08 00:22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中管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电动自行车充电座设置在下管左上侧或下管下侧, 由于下管的孔位较多,充电座与其它孔位并列容易出现断裂现象,不利于强度及外观造形,现有部分电动自行车将充电座安装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中管上,增加了配件以及工艺步骤,同时也影响车体外观,存在改进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动自行车中管以及对应的加工方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所述中管连接有充电座管,所述中管与充电座管由液压方式加工一体成型,所述充电座管一体成型于中管的下端,中管、充电座管两者均为中空;所述充电座管至少具有一平整侧面用以形成充电座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沉降板、插接口,所述沉降板由平整侧面的中间部分朝管内凹陷形成,所述沉降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充电座的安装位,所述插接口设置在沉降板中间以供充电座外露。

如前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所述插接口的边缘形成有附属口,一封盖经由所述附属口与充电座管内的充电座活动连接。

如前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所述安装位为形成与沉降板上的至少两个螺孔。

如前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所述充电座管由四个平整侧面环绕而成,各平整侧面的连接处为圆角。

如前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所述充电座管的壁厚范围为2.2-3.5mm,所述各平整侧面之间的倒圆角半径值为2-4mm,所述沉降板外围边缘处的倒圆角半径值为5-7m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电动车充电座架与中管一体成型技术,外形结构优美,把两种产品合为一体,不需要焊接,人力物力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中管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座管的横截面轮廓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中管;2、充电座管;20、平整侧面;21、沉降板;22、插接口;220、附属口;221、螺孔;3、充电座;30、封盖;31、螺钉;A、沉降板外围边缘处的倒圆角;B、各平整侧面之间的倒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所述中管1连接有充电座3管2,所述中管1与充电座3管2由液压方式加工一体成型,所述充电座3管2一体成型于中管1的下端,中管1、充电座3管2两者均为中空;所述充电座3管2至少具有一平整侧面20用以形成充电座3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沉降板21、插接口22,所述沉降板21由平整侧面20的中间部分朝管内凹陷形成,所述沉降板21上设有用于固定充电座3的安装位,所述插接口22设置在沉降板21中间以供充电座3外露。

现有的是将充电座3安装结构与中管1一般由两家专业不同供应商的提供原材料,再经车架厂焊接,焊接工艺复杂,无论是人力及物力都需较高成本,且做出产品外观不平顺,每个人焊接不一致,品质不稳定,产能较低。改进之后采用液压加工的方式将电动车充电座3管2与中管1一体成型,并且在充电座3管2上形成充电座3安装结构,不需要焊接,人力物力成本降低,便于充电线组装及其功能使用方便,无论对配件工厂及车架工厂都可提升产能及品质,增加车架安全性能及延使用寿命,其工艺可改善铝合金结构,使其有高硬度,高韧度,抗压,抗拉,和轻质等特点,便于加工制做及环保。

优选地,在插接口22的边缘形成有附属口220,一封盖30经由所述附属口220与充电座3管2内的充电座3活动连接。封盖30可以对充电座3形成保护,同时也降低安全风险,封盖30一般采用硅胶材质,其一端在附属口220处于充电座3连接,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转轴结构实现转动开合,也可以利用材质可频繁弯折的特性实现开合。

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位为形成与沉降板21上的至少两个螺孔221,采用螺钉31将充电座3固定在沉降板21上,操作方式简单,易实现。

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座3管2由四个平整侧面20环绕而成,各平整侧面20的连接处为圆角。充电座3管2的壁厚范围为2.2-3.5mm,所述各平整侧面之间的倒圆角B半径值为2-4mm,所述沉降板外围边缘处的倒圆角A半径值为5-7mm。充电座3的壁厚用于保证一定的强度,而倒圆角的范围值确保加工的良率,超出该范围的产品难以成型。

液压加工以上中管的方法如下:

圆管下料,原材料取材,把圆管下料成需要的尺寸规格;

皮膜皂化,先行调配润滑济,水与润滑济比例1:3进行调配,加温80±5摄氏度,把管件放入其中浸泡3分钟提起,即管件内外表面有一层润滑济表层,便于工件在延伸,拉长时不会产生断裂及拉伤内表面;

芯轴抽管,把管件皮膜后用抽管机及配套的轴芯穿入管内,通过拉伸改变管件壁厚制将其制作匀称;

退火,利用热处理炉做T4 退火处理,温度500摄氏度左右 ,时长4小时,把管件硬度变低, 便于下一工序打弯或打斜不断裂,不至于表面拉伤;

缩管,管件退火后用缩管机打斜,主要是改变管件不同位置的外径周长大小,满足管件外观造形所不同需要的用料;

回火,经过之前的工序,材质的特性会产生变化,需要重新再用热处理炉退火处理,温度500摄氏度左右,时间4小时,减少降低工件的硬度,同样是防止后面工序产生断裂或拉伤问题;

皮膜皂化,与前一皮膜工序操作方式以及目的均相同;

预型,用液压模具加工的方式把预型做成与成品较接近,通过预型加工改变直管的外型,使外形与成型模相配;

整型,采用冲床将预成型完后把产品再整型,把变型位置及造形结构调整至与成型接近,以方便产品成型饱模,例如倒圆角操作;

液压成型,前面所有工序做完后最后再用成型模具液压成型,成型中控制好液压压力及模具相对应滑块尺寸;

裁剪,将液压成型处理之后的产品上多余的两端尾料切除,保留成型后的最终尺寸;

CNC (铣床)加工,管件液压完成后,用CNC 加工管件充电座插接口、安装位及相对位置,并去除多余的边料;

研磨抛光,CNC加工完成后,将产品表面再砂轮抛光, 去毛刺、品检、包装出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