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及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0379发布日期:2018-10-13 00:3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硅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及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绿色能源、能源多元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了当前电力科技者研发的热门课题之一。多晶硅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多晶硅纯度越高,电子性能越好,相应光电转换率提高。

传统的多晶硅棒运输车都是采用不锈钢板拼接焊接而成,再用PVC板、PU板或PP板在车内壁用螺栓固定或用胶进行涂抹对硅棒内壁进行防护,防止硅棒与金属直接接触;但此种硅棒车表面硬力较大,用机械臂放置硅棒时,硅棒和车内壁产生的硬力将硅棒车边缘PVC板、PVC板等剐蹭下来;即使车内放置防护塑料,硅棒受硬力挤压也会沾污塑料杂质,此类杂质造成提纯的高纯多晶硅又被二次污染;硅棒车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晃动及地面不平造成的颠簸,也会导致硅棒和车内产生摩擦,导致硅棒表面产生碎屑摩擦污染,造成下游客户质量下降,光电转换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工艺简单,解决多晶硅棒运输时产生的碎屑及沾污杂质,对保证产品品质有突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的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其包括内框体以及外框体,内框体具备有容纳空间,外框体套设于内框体的外周壁,其中,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设置有减震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包括内框体以及外框体,内框体具备有容纳空间,外框体套设于内框体的外周壁,其中,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设置有减震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在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设置减震件,在运输过程,可有效地缓冲由于晃动及路面不平导致的颠簸对内框体的内的多晶硅棒造成的冲击,进而有效地避免硅棒受硬力挤压造成沾污塑料杂质,造成提纯的高纯多晶硅又被二次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内框体设置为一端开口的长方体框体,外框体与内框体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内框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壁以及第一防护边板;第一侧壁围绕第一底板边缘设置,第一底板与第一侧壁形成容纳空间,第一防护边板连接在第一侧壁远离第一底板的一端,并向远离容纳空间的一侧延伸。外框体包括第二底板以及第二侧壁,第二侧壁围绕第二底板边缘设置。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水平设置,第一侧壁以及第二侧壁竖直设置,第二侧壁远离第二底板的一端靠近第一防护边板,第二侧壁的端部与第一防护边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防护边板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护边板;第一防护边板、第二防护边板以及第一侧壁形成凹槽,第二侧壁置于凹槽内,且第二侧壁与第二防护边板之间形成第二减震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减震件均匀分布在第一侧壁外侧与第二侧壁的内侧之间,以及第一底板的外侧与第二底板的内侧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减震件包括弹性件减震器以及缓冲传感器,缓冲传感器设置连接在第二侧壁的内侧,弹性减震器设置在第一侧壁的外侧与第二侧壁内侧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缓冲传感器包括控制装置、触片以及连接于弹性件的挡片;当挡片抵接于触片时,触片检测到抵接信号并将抵接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启动触片向抵挡挡片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内框体采用PU板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外框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一种运输车,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以及车体,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与车体连接,车体的车轮采用减震车轮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包括内框体以及外框体,内框体具备有容纳空间,外框体套设于内框体的外周壁,其中,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设置有减震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在内框体与外框体之间设置减震件,在运输过程,可有效地缓冲由于晃动及路面不平导致的颠簸对内框体的内的多晶硅棒造成的冲击,进而有效地避免硅棒受硬力挤压造成沾污塑料杂质,造成提纯的高纯多晶硅又被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车,包括上述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因此也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I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III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运输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100-内框体;110-容纳空间;120-第一底板;130-第一侧壁;140-第一防护边板;142-第一减震间隙;150-第二防护边板;152-第二减震间隙;160-凹槽;200-外框体;210-第二底板;220-第二侧壁;300-减震件;310-弹性件减震器;320-缓冲传感器;322-控制装置;324-触片;326-挡片;20-运输车;400-车体;410-减震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10,其包括内框体100以及外框体200,内框体100具备有容纳空间110,外框体200套设于内框体100的外周壁,其中,内框体100与外框体200之间设置有减震件30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10,包括内框体100以及外框体200,内框体100具备有容纳空间110,外框体200套设于内框体100的外周壁,其中,内框体100与外框体200之间设置有减震件30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10,在内框体100与外框体200之间设置减震件300,在运输过程,可有效地缓冲由于晃动及路面不平导致的颠簸对内框体100的内的多晶硅棒造成的冲击,进而有效地避免硅棒受硬力挤压造成沾污塑料杂质,造成提纯的高纯多晶硅又被二次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内框体100设置为一端开口的长方体框体,外框体200与内框体100相配合。需要说明的,这里并不对内框体100的形状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内框体100设置为圆柱状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

图2为图1的II处放大图。请参照图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内框体100包括第一底板120、第一侧壁130以及第一防护边板140;第一侧壁130围绕第一底板120边缘设置,第一底板120与第一侧壁130形成容纳空间110,第一防护边板140连接在第一侧壁130远离第一底板120的一端,并向远离容纳空间110的一侧延伸。外框体200包括第二底板210以及第二侧壁220,第二侧壁220围绕第二底板210边缘设置。第一底板120与第二底板210水平设置,第一侧壁130以及第二侧壁220竖直设置,第二侧壁220远离第二底板210的一端靠近第一防护边板140,第二侧壁220的端部与第一防护边板140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间隙142。设置第一防护板可有效地避免灰尘或其他物体落入内框体100与外框体200之间,进而影响减震件300的工作。设置第一减震间隙142,可有效地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第二侧壁220的端部与第一防护边板140碰撞引起的冲击,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边板140水平设置。需要说明的,这里并不对第一防护边板140的具体位置关系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第一防滑边板倾斜设置并使其在空间上覆盖外框体200与内框体100之间的空隙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边板140远离第一侧壁13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防护边板150;第一防护边板140、第二防护边板150以及第一侧壁130形成凹槽160,第二侧壁220置于凹槽160内,且第二侧壁220与第二防护边板150之间形成第二减震间隙152。设置第二防护边板150可进一步防止灰尘或其他物体落入内框体100与外框体200之间,进而影响减震件300的工作。设置第二减震间隙152可有效地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第二侧壁220碰撞第二防护边板150造成振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减震件300均匀分布在第一侧壁130外侧与第二侧壁220的内侧之间,以及第一底板120的外侧与第二底板210的内侧之间。将减震件300均匀分布在第一侧壁130外侧与第二侧壁220的内侧之间,以及第一底板120的外侧与第二底板210的内侧之间,可有效地提高运输的稳定性。

图3为图1的III处放大图。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减震件300包括弹性件减震器310以及缓冲传感器320,缓冲传感器320设置连接在第二侧壁220的内侧,弹性减震器设置在第一侧壁130的外侧与第二侧壁220内侧之间。具体地,缓冲传感器320包括控制装置322、触片324以及连接于弹性件的挡片326;当挡片326抵接于触片324时,触片324检测到抵接信号并将抵接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322,控制装置322将启动触片324向抵挡挡片326的方向移动。在使用过程中,当内框体100向一个方向偏移时,致使挡片326抵接于触片324时,触片324检测到抵接信号并将抵接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322,控制装置322将启动触片324向抵挡挡片326的方向移动,可有效避免第一侧壁130与第二侧壁220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发生碰撞。

在本实施例中,内框体100采用PU板制成。需要说明的,这里并不对内框体100的材料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内框体100采用其他材料制成,例如PVC板或者PP板等。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框体200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10,包括内框体100以及外框体200,内框体100具备有容纳空间110,外框体200套设于内框体100的外周壁,其中,内框体100与外框体200之间设置有减震件30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10,在内框体100与外框体200之间设置减震件300,在运输过程,可有效地缓冲由于晃动及路面不平导致的颠簸对内框体100的内的多晶硅棒造成的冲击,进而有效地避免硅棒受硬力挤压造成沾污塑料杂质,造成提纯的高纯多晶硅又被二次污染。

实施例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运输车2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车20,包括上述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10以及车体400,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10与车体400连接,车体400的车轮采用减震车轮410制成。采用减震车轮410可有效地解决多晶硅棒运输时路面不平产生的振动摩擦,有效地解决运输过程中带来的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运输车20,由于包括上述的用于运输多晶硅棒的减震装置10,因此也具备有上述的有益效果。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