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精确转向调整结构的工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6301发布日期:2018-12-14 21:5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精确转向调整结构的工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精确转向调整结构的工业车辆。



背景技术:

工业车辆是指用来搬运、推顶、牵引、起升、堆垛或码放各种货物的动力驱动的机动车辆。常见的工业车辆有叉车、侧叉车、牵引车等等。

在工业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工业车辆进行转向操作,现有的转向系统往往是依靠手柄直连驱动轮,操作者通过转动手柄来实现驱动轮转向。但是这样的结构使得车体的空间布局是驱动轮必须在手柄的下方,即位于车体的中间位置。这样的结构存在两个弊端,一是驱动轮在中间,旁边必须搭配两个从动轮来保持稳定性,提升了生产制造成本。另一个弊端是这样的结构为了避震和行驶平稳的考虑,必须增加浮动机构,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成本。

由于传统的结构,整个转向装置都是位于车体中间,只留下了左右两侧的空间去置放工业车辆的其他部件,例如顶升结构和控制设备,往往会出现置放空间不足或者置放安装不方便的情况。

此外,出于操作便捷的考虑,在手柄保持水平居中时,驱动轮的方向应该是指向正前方的,但是由于转动传向部件的结构存在安装误差,使得驱动轮方向和手柄延伸方向并不完全垂直,存在这一定的角度偏差,影响了使用者操作时对方向的把握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精确转向调整结构的工业车辆,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者操作手柄来实现驱动轮的转向,整个转向结构可位于车体的一侧位置,空间利用率高,且能使用调整件来调整手柄延伸方向和驱动轮方向之间的夹角,提高转向操作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精确转向调整结构的工业车辆,包含主车架、手柄总成和驱动轮总成,所述驱动轮总成与所述手柄总成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存在间隔距离,所述手柄总成包含手柄旋转柱,所述驱动轮总成与所述手柄旋转柱之间通过转向传动总成连接;所述转向传动总成包含转动盘和与所述转动盘连接的连接绳,所述转动盘包含与所述手柄旋转柱连接的转动盘二和与所述旋转柱连接的转动盘一,所述连接绳连接所述转动盘一和所述转动盘二,还包含用于调整所述连接绳在所述转动盘上的连接位置的调整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调整件包含连接在所述连接绳上的调整螺钉和设在所述转动盘上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有供所述调整螺钉连接的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转动盘包含导向区和绳头固定区,所述导向区上开设有导绳槽,所述固定片设在所述绳头固定区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驱动轮总成包含旋转柱,所述旋转柱通过所述转向传动总成与所述手柄旋转柱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手柄总成位于所述主车架的中部位置,所述驱动轮总成位于所述主车架的一侧位置,所述转向传动总成在水平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还包含用于连接所述旋转柱和所述手柄旋转柱的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位于所述转向传动总成下方,所述横向支架在水平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还包含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柱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轮总成的转向支架,所述转向支架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驱动轮总成包含驱动轮轮体、与所述驱动轮轮体连接的驱动轮支架、与所述驱动轮支架连接的下连接盘和与所述下连接盘转动连接的上固定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上固定盘连接驱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驱动轮支架或所述下连接盘与所述转向支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还包含顶升结构和转向轮,所述顶升结构位于所述转向轮与所述驱动轮总成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驱动轮总成偏侧放置,预留出了中部和另一侧更多的安装空间,便于其他部件的置放。

2、通过转向传动总成的设计,手柄总成依然位于居中位置,便于操作者操作。

3、驱动轮轮体位于一侧,非居中设置,免去了两侧的行走轮和与之对应的浮动结构,节约了成本。

4、通过调整连接绳相对于转动盘的连接位置,来实现手柄总成与驱动轮之间的角度调整,提升操作精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转向传动总成的示意图。

图中:

1、主车架,11、货叉,12、承重轮,2、手柄总成,21手柄旋转柱,3、转向传动总成,3、转向传动总成, 31、转动盘一,32、转动盘二,33、连接绳,34、调整件,341、固定片,342、调整螺钉,35、导向区,36、绳头固定区,351、导绳槽,4、旋转柱,5、转向支架,6、驱动轮总成,61、驱动轮轮体,62驱动轮支架,63、下连接盘,64、上固定盘,65、驱动电机,7、横向支架,8、顶升结构,91、转向轮,92、充电器,9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工业车辆,包含主车架1,主车架1包含有货叉11,货叉11在水平前后方面延伸,货叉11上安装有多个承重轮12,货叉11可以被顶升机构8顶起,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升降,顶升机构8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液压装置,油缸等。

定义货叉11靠近手柄总成2的方向为后,远离手柄总成2的方向为前。在整个主车架1的靠后的位置,设有主箱体,在主箱体内设置有各个主要部件。具体的,主箱体1上设置有手柄总成2,手柄总成2供操作者进行转向操作。在主箱体1内部,分别设有驱动轮轮体61和转向轮91。驱动轮轮体61安装在驱动轮支架62上,受驱动电机65的驱动进行旋转前进。在本案中,驱动轮轮体61和转向轮91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而非驱动轮轮体61安装在主箱体的居中位置,一方面,避免了驱动轮轮体61在中,为了平衡要设置至少两个行走轮在两侧的情况,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整个驱动轮总成6都设置在侧端,也给了中部和另一侧的部件更好的安装空间,使得安装和散热都更为方便。此外,当驱动轮轮体61设置在中间时,为了缓震必须设置浮动机构,而在本案中,驱动轮轮体61在一侧时,侧端的稳定性更好,可省去安装浮动机构。

在空间布局上,顶升结构8安装在主箱体的中部位置,整个驱动轮总成6安装在一侧位置,如左侧,而充电器92和控制器93和转向轮91安装在另一侧位置,如右侧。

手柄总成2为了便于操作者操作,其并不和驱动轮总成6一样设置在侧端,而是居中设置。此时,就需要转向传动总成3。具体的,手柄总成2包含手柄旋转柱21。在侧端设置有旋转柱4,手柄旋转柱21和旋转柱4都在竖直方向延伸,且通过横向支架7安装。手柄旋转柱21和旋转柱4可通过转向传动总成3连接。转向传动总成3可以为齿轮链条或者皮带轮皮带等常规传动部件,也可以为传动绳。当用户操作手柄总成2转向时,手柄旋转柱21旋转,通过转向传动总成3带动旋转柱4旋转。

转向支架5在竖直方向延伸,上端连接着旋转柱4,下端连接着驱动轮总成6,具体的,下端连接在下连接盘63上,所以旋转柱4的旋转动作就使得下连接盘63和驱动轮支架62和驱动轮轮体61同步旋转。驱动电机65安装在上固定盘64上,上固定盘64可以与主机架1固定连接,且和下连接盘63转动连接,所以在驱动轮轮体61旋转时,上固定盘64和驱动电机65不同步转动。

如图3所示,转向传动总成3包含转动盘和与转动盘连接的连接绳33,转动盘包含与手柄旋转柱21连接的转动盘二32和与旋转柱4连接的转动盘一31,连接绳33连接转动盘一31和转动盘二32,还包含用于调整连接绳33在转动盘上的连接位置的调整件34。调整件34包含连接在连接绳33上的调整螺钉342和设在转动盘上的固定片341,固定片341上设有供调整螺钉342连接的螺孔。

转动盘包含导向区35和绳头固定区36,导向区35上开设有导绳槽351,固定片341设在绳头固定区36上。

连接绳33可以为两条,一上一下连接在两个转动盘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从而使得用户在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操作手柄时,都能通过连接绳33很好的带动旋转柱4旋转。连接绳33是一个上位概念,具体可以为皮带、同步带、链条、钢丝绳等具体实现形式。

连接绳33的主体部分扣在导绳槽351之中,两端的绳头部分连接在调整螺钉342上。调整螺钉342可以与固定片341螺纹连接,且可旋紧旋松从而调整调整螺钉342的进入位置,从而调整手柄旋转柱21和旋转柱4之间的相对角度,即手柄与所述驱动轮轮体61的相对角度。并且由于采用的是螺钉和连接绳33的方案,能做到无级调节,调节精度高。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空间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整个驱动轮总成6还是在中部位置,手柄总成2列在主车架1侧侧部位置。也可以是驱动轮总成6和手柄总成2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不是在侧端的距离,而是在前后方向的距离,可根据产品的实际设计需求来定。

实施例3,为转向传动总成3的具体结构的位置差异。在实施例1中,整个转向传动总成3,横向支架7这样的部件都是位于驱动轮总成3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整个转向传动总成3可以下移,即横向支架7位于下方,靠近下连接盘63和上固定盘64的位置,此时用户转动手柄总成2,转向传动总成3直接带动与之连接的下连接盘63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