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平衡弹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5029发布日期:2018-12-07 22:16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平衡弹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是一种防止管柱系统下架后倾斜、提高耐用性、减少隐患的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平衡弹簧结构。



背景技术:

转向器的作用是把来自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进行适当的变换(主要是减速增矩),再输出给转向拉杆机构,带动车轮改变方向,从而使汽车转向,所以转向器本质上就是减速传动装置。转向器有多种类型,如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动力转向器等。

动力式转向器其实就是机械式转向器与转向加力装置组合到一起形成的。

扭转弹簧属于螺旋弹簧。扭转弹簧的端部被固定到其他组件,当其他组件绕着弹簧中心旋转时,该弹簧将它们拉回初始位置,产生扭矩或旋转力。扭转弹簧可以存储和释放角能量或者通过绕簧体中轴旋转力臂以静态固定某一装置。这类弹簧通常是密身的,但是,簧圈之间有节距以减少摩擦。它们对旋转或旋转外力产生阻力。根据应用要求,设计扭转弹簧的旋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从而确定弹簧的旋向。各圈或是紧密围绕或是分开围绕,能适任扭转负荷(与弹簧轴线成直角)。弹簧之末端可绕成钩状或直扭转臂。双扭簧,英文名称是twins torsional spring,释义是依靠其扭弹性产生摩擦力以传递动力或运动的弹簧。

在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弹簧常用于平衡转向系统的重力。现有设计常常采用拉簧作为平衡弹簧,但容易导致的问题是:在拉簧装配完成后,由于弹簧对支架有一个拉力,容易使支架绕着夹紧螺栓旋转一个角度,导致管柱系统下架后倾斜。

需要一种防止管柱系统下架后倾斜、提高耐用性、减少隐患的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平衡弹簧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管柱系统下架后倾斜、提高耐用性、减少隐患的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平衡弹簧结构。

一种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平衡弹簧结构,包括:

管柱,所述管柱为圆形管状,中部设置支架,所述支架通过夹紧螺栓连接管柱,所述管柱底部通过双扭簧支撑,所述双扭簧固定在支架上;

支座,所述支座固定在管柱的端部。

所述双扭簧装配在限位柱上。

所述支座为圆盘状,与管柱相互垂直。

所述双扭簧的下支撑头为几字形,端部设置滚轮,所述滚轮接触管柱。

所述双扭簧的上支撑头固定在支架的限位上。

本实用新型管柱为圆形管状,中部设置支架,支架通过夹紧螺栓连接管柱,管柱底部通过双扭簧支撑,双扭簧固定在支架上;支座固定在管柱的端部。采用双扭簧的设计支撑管柱,彻底避免将支架拉倾斜的问题。将双扭簧固定在支架上,在装配中,双扭簧对转向系统只有向上的支撑力,对支架没有拉动方向的力,同时也满足系统平衡的功能。本实用新型防止管柱系统下架后倾斜、提高耐用性、减少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柱,2、支架,3、夹紧螺栓,4、双扭簧,5、支座,6、限位柱,7、拉簧,41、下支撑头,42、上支撑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平衡弹簧结构,包括:管柱1,管柱1为圆形管状,中部设置支架2,支架2通过夹紧螺栓3连接管柱1,管柱1底部通过双扭簧4支撑,双扭簧4固定在支架2上;支座5,支座5固定在管柱1的端部。

双扭簧4装配在限位柱6上。支座5为圆盘状,与管柱1相互垂直。双扭簧4的下支撑头41为几字形,端部设置滚轮,滚轮接触管柱1。双扭簧4的上支撑头42固定在支架2的限位上。

采用双扭簧4的设计支撑管柱1,彻底避免将支架2拉倾斜的问题。将双扭簧4固定在支架2上,在装配中,双扭簧4对转向系统只有向上的支撑力,对支架2没有拉动方向的力,同时也满足系统平衡的功能。

在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时,支架2不再出现被拉倾斜的问题。同时能够很好的满足转向系统弹簧平衡的功能,这对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设计优化手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