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9455发布日期:2018-12-11 19:38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平衡车。



背景技术:

目前,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 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动车的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科学家经过潜心的研究,终于开发出新款两轮电动平衡车。两轮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轮前后排列方式不同,而是采用两轮并排固定的方式。两轮电动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加上单片机控制,姿态传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号,共同协调控制车体的平衡,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

虽然平衡车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平衡车往往在防水这块做不不够好,特别是在下雨天或者当平衡车经过一些低洼水坑的时候,经常会有出现有水进入平衡车内部导致内部的元器件发生短路或者电池发生爆炸等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反应灵敏、结构紧凑、造型美观的平衡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衡车,包括车架壳体,所述车架壳体内设置有主骨架,主骨架两侧均设置有轮毂组件,轮毂组件内设置有轮毂电机,轮毂电机一端成型有电机轴,电机轴上套设有挡水圈,所述车架壳体包括有上盖板,上盖板的下侧设置有一底座,底座上凸起有一轴位安装架,轴位安装架一端成型有挡圈安装位,所述挡水圈固设在所述挡圈安装位上;所述底座的下端部成型有一用于排水和散热的漏槽。

优选地,所述车架壳体包括有上盖板,上盖板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内包括有感应开关模块,感应开关模块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感应车上是否有使用者以控制轮毂电机的上电与断电。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电量灯片,电量灯片的下方设置有电量指示灯,电量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骨架内至少包括有第一分骨架和第二分骨架,两个所述分骨架之间设置有一中心轴,中心轴一端固设在第二分骨架上,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通过滚针轴承与所述第一分骨架连接,所述滚针轴承与所述第二分骨架设置有挡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骨架的一侧成型有容置槽,所述第二分骨架的一侧设置有一极限轴,极限轴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

优选地,第一分骨架和第二分骨架的上侧均设置有上盖板,上盖板一端的上侧设置有上灯片。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的下侧设置有一底座,底座和上盖板之间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一侧灯片。

优选地,所述底座和上盖板的内侧形成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电池包,电池包的两侧成型有连接耳,所述上盖板内侧凸起有安装柱,紧固件通过连接耳连接所述安装柱;所述底座的内侧成型有若干限位柱,限位柱抵靠在所述电池包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的上端面成型有若干道横向分布的防滑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骨架或第二分骨架上设置有一蓝牙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轮毂电机的一侧增加了挡水圈,最大程度的增加了轮毂电机的防水性能,也能够防止水从轮毂电机和车架壳体之间的缝隙流进去。

2、本实用新型在通过在中心轴的一侧增加两个滚针轴承,能够进一步增加转向的灵活性。能够有效地使整车的灵敏度更加趋向人体感觉,而在电动平衡车中,轴承起到承接左右左侧轮毂组件及右侧轮毂组件的功能,使用单侧轴承,使得控制方式更加简单,而且初学者更加容易上手。

3.本实用新型在还设计了一个极限轴,用于通过轴在槽有限范围内的滑动,让第一分骨架和第二分骨架之间转动的角度有限制。防止出现角度过大,造成人员受伤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在多处增加了灯带,不仅美观而且在夜间行车的时候也能增加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在控制器上整合了感应开关,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产品结构更加紧凑,性能更加稳定,而且方便后期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一;

图2是图1隐藏上盖板之后的结构简图;

图3是图2隐藏第二分骨架之后的结构简图;

图4是图2隐藏主骨架之后的结构简图;

图5是图3增加上盖板之后的结构简图;

图6是底座的结构简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二;。

图中:1-车架壳体;2-轮毂电机;3-上盖板;4-底座;5-第一分骨架;6-第二分骨架;7-中心轴;8-滚针轴承;9-挡圈;13-电池包;14-连接耳;15-蓝牙线路板;21-电机轴;22-挡水圈;31-上灯片;32-侧灯片;33-安装柱;34-防滑槽;35-控制器;36-电量灯片;37-电量指示灯;41-轴位安装架;42-挡圈安装位;43-漏槽;44-限位柱;51-容置槽;61-极限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7所示,一种平衡车,包括车架壳体1,所述车架壳体1内设置有主骨架,主骨架两侧均设置有轮毂组件,轮毂组件内设置有轮毂电机2,轮毂电机2一端成型有电机轴21,电机轴21上套设有挡水圈22,所述车架壳体1包括有上盖板3,上盖板3的下侧设置有一底座4,底座4上凸起有一轴位安装架41,轴位安装架41一端成型有挡圈安装位42,所述挡水圈22固设在所述挡圈安装位42上;所述底座4的下端部成型有一用于排水和散热的漏槽43。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能够增加平衡车防水性能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会从转轴的缝隙中进入车架壳体1内部,从而会影响车架壳体1内部的各种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平衡车内部电路的短路。同时漏槽43的设计还能够及时的将水排放出去,避免造成积水。同时还具有增加散热等功能。

优选地,所述车架壳体1包括有上盖板3,上盖板3设置有控制器35,控制器35内包括有感应开关模块,感应开关模块所述感应开关用于感应车上是否有使用者以控制轮毂电机2的上电与断电。

本技术方案所述的上盖板3集成了控制器35,又在控制器35内集成了感应开关模块,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产品结构的紧凑程度。同时传统的控制器35都是集成在铝制的骨架上,但是这样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把控制器35集成在塑料制成的上盖板3之后就可以大大的降低了安全隐患。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3的一侧设置有电量灯片36,电量灯片36的下方设置有电量指示灯37,电量指示灯37与所述控制器35连接。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将能够指示电量剩余量的灯片集成在上盖板3上,这样就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很方便的能看到电量的情况,非常的方便。

优选地,所述主骨架内至少包括有第一分骨架5和第二分骨架,两个所述分骨架之间设置有一中心轴7,中心轴7一端固设在第二分骨架上,所述中心轴7的另一端通过滚针轴承8与所述第一分骨架5连接,所述滚针轴承8与所述第二分骨架设置有挡圈9。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通过在其中一边骨架上增加轴承,从而增加转向的灵活性。能够有效地使整车的灵敏度更加趋向人体感觉,而在电动平衡车中,轴承起到承接左右左侧轮毂组件及右侧轮毂组件的功能,使用单侧轴承,使得控制方式更加简单,而且初学者更加容易上手。滚针轴承的数量是两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骨架5的一侧成型有容置槽51,所述第二分骨架的一侧设置有一极限轴61,极限轴61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置槽51内。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限制第一分骨架5转动角度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中,如果第一骨架发生转动则带动容置槽51的转动,第二骨架上的极限轴61就会在容置槽51内滑动,而当极限轴61滑动到容置槽51两极限边的时候,就可以实现限制极限位置的目标。

优选地,第一分骨架5和第二分骨架的上侧均设置有上盖板3,上盖板3一端的上侧设置有上灯片31。

在实际使用中,汽车总是需要一个示宽灯来表示车辆本身的宽度,而本技术方案就是提供一种类似示宽灯的结构,而且能够增加平衡车的美观。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3的下侧设置有一底座4,底座4和上盖板3之间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一侧灯片32。

环绕设置的灯带不仅可以增加美观程度,还可以通过灯带增加平衡车前侧照明的亮度,增加使用产品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底座4和上盖板3的内侧形成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设置有电池包13,电池包13的两侧成型有连接耳14,所述上盖板3内侧凸起有安装柱33,紧固件通过连接耳14连接所述安装柱33;所述底座4的内侧成型有若干限位柱44,限位柱44抵靠在所述电池包13的一侧。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电池包13的安装方式,这样设计的方式从上下两个方向牢牢的将电池包13固定在底座4和上盖板3之间。而且通过安装柱33和连接耳14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将电池包13稳定在上盖板3上。同时又在底座4的内侧成型有若干限位柱44,限位柱44从下往上又对电池包13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3的上端面成型有若干道横向分布的防滑槽34。

传统的平衡车会为防滑槽34的设计单独的在车架壳体1上额外的增加一个防滑垫,而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方案是在上盖板3上直接成型防滑槽34。而为了降低生产制造的难度,只要横向分布防滑槽34就可以实现防滑的目的,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加科学和贴近实际。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横向分布”是指沿着两个轮毂电机2连线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骨架5或第二分骨架上设置有一蓝牙线路板14。

本技术方案具体的说明了一种在第一分骨架5或第二分骨架上增加蓝牙线路板14,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产品具有更大的可玩性,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APP,从而能够增加更多的可玩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