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5119发布日期:2019-02-15 21:04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全地形运输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全地形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隔墙板是建筑工地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将隔墙板从仓库搬运至目标区域,一般情况下,隔墙板的体积较大且十分重,仅仅通过人手来进行搬运十分耗费人力和时间,且效率不高。

为此,提供一种用于运输建筑工地隔墙板的运输小车,该运输小车由装载部、夹持部、行走轮以及施力部组成。通过将隔墙板置于装载部上,由夹持部进行夹持固定,行走轮由两个相互平行的轮子组成,在运输过程中,两个轮子始终与地面抵接,通过推或拉动施力部实现运输。

上述运输小车只能在平整的地面上进行运输,当遇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地面时,轮子容易陷入凹坑当中,使得行走轮难以继续行进。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这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地形运输小车,通过全地形轮组,具有能在坑洼地带顺利行走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全地形运输小车,包括车架、用于行走的行走轮和用于驱动车架的施力部,所述行走轮包括一对全地形轮组,一对所述全地形轮组分别位于运输小车两侧,且一对所述全地形轮组均转动设置在车架上,所述全地形轮组包括三个转轮和用于安装转轮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转轴和三根连接杆,三根所述连接杆相互呈夹角固定设置在转轴上,所述转轮转动设置在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全地形轮组在平地上运行时,其中两个转轮与地面抵接另外一个转轮处于悬置状态,且使运输小车保持平衡,当遇到坑洼地带时,与地面抵接的两个轮子有可能会陷入凹坑中,此时继续施加拉力或推力,三个转轮会绕转轴发生相对转动,使得原来处于悬置中的转轮发生翻转并跨越凹坑继续沿拉力或推力方向前行,进而使运输小车能在坑洼地带顺利行走。

进一步,三根所述连接杆绕转轴方向均匀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三根绕转轴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杆,使得转轮均匀分布在圆周上,即相邻两个转轮间夹角一致,使得全地形轮组发生自转时,转轮间转动更替更平稳。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放置隔墙板的装载部,所述装载部包括相互垂直固定设置的底板和背板,所述背板与车架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隔墙板放置在装载部上时,隔墙板底部与底板抵接,隔墙板的侧面与背板抵接,通过使底板和背板相互垂直固定设置,使得隔墙板更好地贴合装载部,从而使得隔墙板放置在装载部上时更加稳固。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夹持固定隔墙板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为L型夹持块,所述L型夹持块连接有滑柱,所述背板设有与滑柱滑移配合的插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高度不一的隔墙板进行运输时,通过调整滑柱在插孔内竖直方向的高度,使L型夹持块抵接于隔墙板,实现隔墙板的夹紧固定,使得该结构适用于夹紧固定不同高度的隔墙板。

进一步,所述L型夹持块上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螺丝和固定在螺丝端部的旋钮,所述滑柱开设有与螺丝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拧固定在螺丝端部的旋钮,便于将螺丝旋入或旋出螺纹孔,当螺丝旋入螺纹孔时,使L型加持块与隔墙板抵接,从而限制隔墙板发生位移,即实现隔墙板的锁紧固定。

进一步,所述施力部为固定在车架上的施力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手握住施力杆,通过对施力杆施加推力或拉力,便于移动运输小车。

进一步,所述施力杆远离车架的一端套设有防滑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施力杆远离车架一端的防滑套,增大施力杆远离车架一端的摩擦力,起防滑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全地形轮组在平地上运行时,其中两个转轮与地面抵接另外一个转轮处于悬置状态,且使运输小车保持平衡,当遇到坑洼地带时,与地面抵接的两个轮子有可能会陷入凹坑中,此时继续施加拉力或推力,三个转轮会绕转轴发生相对转动,使得原来处于悬置中的转轮发生翻转并跨越凹坑继续沿拉力或推力方向前行;

2、通过设置三根绕转轴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杆,使得转轮均匀分布在圆周上,即相邻两个转轮间夹角一致,使得全地形轮组发生自转时,转轮间转动更替更平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车架;110、行走轮;111、转轮;112、支架;1121、转轴;1122、连接杆;120、施力部;130、防滑套;140、装载部;141、底板;142、背板;1421、插孔;150、夹持部;160、滑柱;161、螺纹孔;170、调节件;171、螺丝;172、旋钮;200、隔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全地形运输小车,参见图1,包括车架100、用于行走的行走轮110和用于驱动车架100的施力部120。其中,车架100为若干根方通焊接成的矩形框架;行走轮110包括一对全地形轮组,一对全地形轮组分别位于车架100两侧,且一对全地形轮组均转动设置在车架100上。其中,全地形轮组包括三个转轮111和用于安装转轮111的支架112,支架112包括转轴1121和三根连接杆1122,三根连接杆1122相互呈夹角固定设置在转轴1121上,且转轮111转动设置在连接杆1122远离转轴1121的一端。全地形轮组在平地上运行时,其中两个转轮111与地面抵接另外一个转轮111处于悬置状态,且使运输小车保持平衡,当遇到坑洼地带时,与地面抵接的两个轮子有可能会陷入凹坑中,此时继续施加拉力或推力,三个转轮111会绕转轴1121发生相对转动,使得原来处于悬置中的转轮111发生翻转并跨越凹坑继续沿拉力或推力方向前行。

当遇到坑洼地带时,为了使得全地形轮组转动更加平稳,通过设置三根连接杆1122绕转轴1121方向均匀分布,使得转轮111均匀分布在圆周上,即相邻两个转轮111间夹角一致,使得全地形轮组发生自转时,转轮111间转动更替更平稳。

此外,施力部120为固定在车架100一侧的施力杆,其中,施力杆呈向上翘起状,且施力杆远离车架100的一端套设有防滑套130。在运输隔墙板200的过程中,双手握住施力杆,通过对施力杆施加推力或拉力,便于移动运输小车。并且通过设置在施力杆远离车架100一端的防滑套130,增大施力杆远离车架100一端的摩擦力,起防滑作用。

参见图1和图2,除此之外,全地形运输小车还包括用于放置隔墙板200的装载部140和用于夹持固定隔墙板200的夹持部150。其中,装载部140包括相互垂直固定设置的底板141和背板142,具体的,背板142固定连接在车架100侧面。当隔墙板200放置在装载部140上时,隔墙板200底部与底板141抵接,隔墙板200的侧面与背板142抵接,通过使底板141和背板142相互垂直固定设置,使得隔墙板200更好地贴合装载部140,从而使得隔墙板200放置在装载部140上时更加稳固。

具体的,夹持部150为L型夹持块,L型夹持块连接有滑柱160,背板142开设有与滑柱160相互配合的插孔1421,L型夹持块上设有调节件170。对于高度不一的隔墙板200进行运输时,通过调整滑柱160在插孔1421内竖直方向的高度,使L型夹持块抵接于隔墙板200,实现隔墙板200的夹紧固定,使得该结构适用于夹紧固定不同高度的隔墙板200。

具体的,调节件170包括螺丝171和固定在螺丝171端部的旋钮172,所述滑柱160开设有与螺丝171螺纹连接的螺纹孔161。通过旋拧固定在螺丝171端部的旋钮172,便于将螺丝171旋入或旋出螺纹孔161,当螺丝171旋入螺纹孔161时,使L型加持块与隔墙板200抵接,从而限制隔墙板200发生位移,即实现隔墙板200的锁紧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