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楼手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02182发布日期:2018-12-25 20:11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爬楼手拉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搬运装置领域,特涉及一种爬楼手拉车。



背景技术:

在生活当中经常需要搬运行李箱、货物等物品,在带有电梯的楼层当中通常用电梯搬运,可现在还存在大量的多层小区没有电梯,需要人力去将厚重的货物搬运到楼上,如六七楼,十分不省力;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11025764 .6,申请公布号为CN 107839744 A,申请公布日 为2018.03.27的一种能够爬楼梯的手拉车,包括车轮组件,的车轮组件为两个,两个的车轮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每个车轮组件包括3个车轮,的每个车轮的两边通过固定板固定,每个车轮组件包括两个固定板,车轮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固定板的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或者边为弧线的类三角形结构,三个车轮的中心点组成等边三角形,连接杆上分别设有可以绕着连接杆轴线转动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该发明不不能够完成快速的拆卸,而且在爬楼梯的过程使用的是左右两边的轮子,稳定性不好,承载重物的时候的可能会使得中间坍塌,不利于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爬楼手拉车,该实用新型能够便于高楼层的住户沿着楼梯进行搬运物品,通过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实现平地和楼梯之间的切换使用,节省使用者的体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爬楼手拉车,包括承载板,承载板上靠后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挡板,承载板下方分别设置有前行走轮组件和后行走轮组件,后行走轮组件的两侧设置有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包括十字连杆,十字连杆的末端分别配合设置有辅助轮,十字连杆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孔,后行走轮组件两侧分别配合连接孔设置有连接卡扣;十字连杆上的其中一个连杆为可折叠式连杆;可折叠式连杆包括固定连杆及其活动连杆,固定连杆上设置有固定孔,活动连杆配合固定孔设置有固定座,固定连杆和活动连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前行走轮组件旁边设置有转向把手。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该手拉车需要在地面拖运物品时候,此时操作人员不需要安装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只需要直接将被搬运的物品放置到承载板上即可,然后使用手拉车;当需要搬运物品爬楼时候,此时操作人员将转向把手进行180°的转向,然后再在承载板的两侧安装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将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上的连接孔套到连接卡扣上再锁紧;在安装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之前,为了节省体力,可以在不抬起承载板的情况下先将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上的可折叠式连杆折叠起来,通过拉伸活动连杆可以使得固定座脱离固定孔,脱离之后,再进行90°折叠,最后再安装到承载板的两侧,这样可以节省体力;安装完毕之后再将可折叠式连杆扳直,然后继续使用;使用的时候,十字连杆上的辅助轮会交替在楼梯上进行爬坡,相邻的两个辅助轮上坡时,后行走轮组件能够也能够进行辅助上坡,这样可以减少两侧辅助轮的压力,使得两侧辅助轮和后行走轮组件能够同时受力,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能够便于高楼层的住户沿着楼梯进行搬运物品,通过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实现平地和楼梯之间的切换使用,节省使用者的体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连接机构能够正常工作;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连杆上的上基座、固定在活动连杆上的下基座及其设置在上基座和下基座之间的连接卡簧;连接机构包括左连接机构和右连接机构,左连接机构和右连接机构设置在可折叠式连杆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固定孔和固定座之间固定稳定确保可折叠式连杆能够正常工作;固定孔设置在固定连杆底面,固定座设置在活动连杆的顶面,固定孔及其固定座分别设置有两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该手拉车既能够跑楼梯又能够在地面使用;转向把手包括拉臂,拉臂的前端铰接在承载板的前端,拉臂的后端活动固定在承载板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保证设置在两侧的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能够正常的工作转动;连接孔与十字连杆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中可折叠式连杆的折叠示意图。

图4固定连杆的截面图。

图5为手拉车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拉臂、2前行走轮组件、3连接卡扣、4后行走轮组件、5限位挡板、6承载板、7转动轴承、8连接卡簧、9下基座、10可折叠式连杆、11固定孔、12上基座、13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14固定连杆、15固定座、16活动连杆、17连接孔、18辅助轮、19十字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爬楼手拉车,包括承载板6,承载板6上靠后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挡板5,承载板6下方分别设置有前行走轮组件2和后行走轮组件4,后行走轮组件4的两侧设置有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13;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13包括十字连杆19,十字连杆19的末端分别配合设置有辅助轮18,十字连杆19的中心设置有连接孔17,承载板6的两侧分别配合连接孔17设置有连接卡扣3;十字连杆19上的其中一个连杆为可折叠式连杆10;可折叠式连杆10包括固定连杆14及其活动连杆16,固定连杆14上设置有固定孔11,活动连杆16配合固定孔11设置有固定座15,固定连杆14和活动连杆16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前行走轮组件2旁边设置有转向把手;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连杆14上的上基座12、固定在活动连杆16上的下基座9及其设置在上基座12和下基座9之间的连接卡簧8;连接机构包括左连接机构和右连接机构,左连接机构和右连接机构设置在可折叠式连杆10的两侧;固定孔11设置在固定连杆14底面,固定座15设置在活动连杆16的顶面,固定孔11及其固定座15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向把手包括拉臂1,拉臂1的前端铰接在承载板6的前端,拉臂1的后端活动固定在承载板6的下方;连接孔17与十字连杆19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7。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需要手拉车在地面拖运物品时候,此时操作人员不需要安装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13,同时也不需要打开拉臂1,只需要直接将被搬运的物品放置到承载板6上即可,然后开始使用该手拉车;当需要搬运物品爬楼时候,此时操作人员将转向把手的拉臂1进行180°的转向,然后再在承载板6的两侧安装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13,将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13上的连接孔17套到连接卡扣3上再锁紧;在安装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13之前,为了节省体力搬运,可以在不抬起承载板6的情况下先将可拆卸式辅助轮组件13上的其中一个可折叠式连杆10折叠起来,通过拉伸活动连杆16可以使得固定座15脱离固定孔11,而且上基座12和下基座9之间的连接卡簧8会拉伸,保证固定连杆14和或者连杆之间不完全分开,再进行90°旋转折叠,折叠之后,最后再安装到承载板6的两侧,这样可以节省体力;安装完毕之后再将可折叠式连杆10扳直,然后继续使用;使用的时候,十字连杆19上的辅助轮18会交替在楼梯上进行爬坡,相邻的两个辅助轮18上坡时,后行走轮组件4能够也能够进行辅助上坡,这样可以减少两侧辅助轮18的压力,使得两侧辅助轮18和后行走轮组件4能够同时受力,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