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机构及其独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2561发布日期:2019-03-02 02:1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踏板机构及其独轮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踏板机构及其独轮车。



背景技术:

独轮车是近年来逐渐流行起来的代步工具,绿色环保,非常适合用作城市内短途代步。现有独轮车的踏板一般与车身是固定连接的,当不使用时踏板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不便对独轮车进行收纳。

申请号为CN201420496762.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踏板能自动落下的独轮车,在车身上设置电源开关,在踏板上设置永磁铁,在车身两侧安装电磁铁,电磁铁在不通电状态下与永磁铁相互吸合,电磁铁在通电状态下与永磁铁互斥。虽然该专利能实现踏板的收合,但必须设置电源且通过电源开关来控制通电和断电,对于非电动独轮车来说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踏板机构及其独轮车,可自由对踏板组件进行收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踏板机构,包括踏板组件和固定件,所述踏板组件相对于固定件可转动设置,还包括定位件,所述踏板组件包括抵持部和容置槽,所述抵持部抵持所述固定件靠近踏板组件的一侧面,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容置槽内且相对于容置槽可滑动设置,所述固定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槽,所述定位件的一端插入任意一个的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定位件远离定位槽的一端设有容纳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孔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包括按压部和活动部,所述按压部与活动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相对于容置槽可滑动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与踏板组件连接,且所述压紧件上设有与所述按压部相适配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组件上设有脚垫,所述脚垫上设有与所述按压部相适配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和底壳,所述踏板与底壳固定连接,所述踏板上分别设有所述抵持部和容置槽,且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固定件可转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上设有与所述固定件相适配的缺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轴,所述踏板组件通过所述转轴相对于固定件可转动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独轮车,包括车身,还包括所述的踏板机构,所述踏板机构与车身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的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固定件的顶部,另一个的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固定件远离车身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踏板组件上设置抵持部并且抵持部抵持在固定件的一侧面,踏板组件不能相对于固定件向固定件的底面方向转动,有利于保持踏板组件相对于固定件的稳定性;定位件相对于容置槽可滑动设置,可使定位件在容置槽中滑动,将定位件从定位槽中退出,然后转动踏板组件,将定位件插入另一个定位槽内,从而实现将踏板组件相对于固定件的角度调整。当独轮车上设置所述踏板组件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踏板组件相对于车身的位置,实现对踏板组件的收合,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独轮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独轮车中的踏板机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独轮车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独轮车的另一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独轮车中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车身;2、踏板机构;21、踏板;22、底壳;23、固定件;24、定位件;25、转轴;26、弹性件;27、压紧件;28、脚垫;211、容置槽;212、抵持部;221、缺口;231、定位槽;241、按压部;242、活动部;243、容纳孔;

271、滑槽;28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定位件位于踏板组件的容置槽内且相对于容置槽可滑动设置,固定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槽,定位件的一端插入任意一个的所述定位槽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踏板组件相对于固定件的角度。

请参照图1至图5,一种踏板机构2,包括踏板组件和固定件23,所述踏板组件相对于固定件23可转动设置,还包括定位件24,所述踏板组件包括抵持部212和容置槽211,所述抵持部212抵持所述固定件23靠近踏板组件的一侧面,所述定位件24位于所述容置槽211内且相对于容置槽211可滑动设置,所述固定件23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槽231,所述定位件24的一端插入任意一个的所述定位槽231内。

工作原理:当定位件的一端位于其中一个的定位槽中时,若要调整踏板组件的角度,只需滑动定位件,将其从所在的定位槽中退出,然后转动踏板组件,将定位件插入另一个定位槽内,从而实现将踏板组件相对于固定件的角度调整。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操作方便,可快速进行踏板组件的角度调整,定位槽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固定件的底面不设置所述定位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性件26,所述定位件24远离定位槽231的一端设有容纳孔243,所述弹性件26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孔243内,所述弹性件26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容置槽211的内侧壁。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可将定位件的一端自动锁紧在定位槽内,防止定位件从定位槽中脱落,弹性件可以是弹簧,也可以由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弹性件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24包括按压部241和活动部242,所述按压部241与活动部24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242相对于容置槽211可滑动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按压部便于手着力推动定位件,按压部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紧件27,所述压紧件27与踏板组件连接,且所述压紧件27上设有与所述按压部241相适配的滑槽271。

由上述描述可知,压紧件可以将定位件固定在踏板组件的容置槽内,使得定位件不会从踏板组件中脱落,压紧件可以通过螺丝等与踏板组件固定连接,压紧件上滑槽的长度不得阻碍定位件相对于容置槽的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组件上设有脚垫28,所述脚垫28上设有与所述按压部241相适配的通孔281。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脚垫可以对踏板组件起到保护作用,脚垫的材质可以是防滑的硅橡胶,在脚垫上还可以设置防滑的花纹。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21和底壳22,所述踏板21与底壳22固定连接,所述踏板21上分别设有所述抵持部212和容置槽211,所述踏板21相对于所述固定件23可转动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踏板与底壳可以通过螺丝等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底壳上设有与所述固定件相适配的缺口221。

由上述描述可知,底壳可以对踏板起到保护作用,也使踏板组件更加美观。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轴25,所述踏板组件通过所述转轴25相对于固定件23可转动设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独轮车,包括车身1,还包括所述的踏板机构2,所述踏板机构2与车身1固定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独轮车上设置所述踏板组件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踏板组件相对于车身的位置,实现对踏板组件的收合,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23的一端与车身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231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的所述定位槽231位于所述固定件23的顶部,另一个的所述定位槽231位于所述固定件23远离车身1的另一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将定位件定位在顶部的定位槽中时,踏板组件相对于车身收起;当将定位件定位在固定件远离车身的一端时,踏板组件相对于车身展开。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如图1所示的一种独轮车,包括车身1和踏板机构2,所述踏板机构2与车身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踏板机构2的数目两个,两个的所述踏板机构2分别位于所述车身1相对的两侧。

如图2所示,所述踏板机构2包括踏板组件、固定件23和定位件24,所述踏板组件相对于固定件23可转动设置,优选的,所述踏板组件通过一转轴25相对于固定件23可转动设置。所述踏板组件包括抵持部212和容置槽211,如图3所示,所述抵持部212抵持所述固定件23靠近踏板组件的一侧面,抵持部212相对于踏板组件凸出的部分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踏板组件的转动,所述定位件24位于所述容置槽211内且相对于容置槽211可滑动设置,所述固定件23上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槽231,所述定位件24的一端插入任意一个的所述定位槽231内。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件23的一端与车身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231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的所述定位槽231位于所述固定件23的顶部,另一个的所述定位槽231位于所述固定件23远离车身1的另一端。

所述踏板组件包括踏板21和底壳22,所述踏板21与底壳22固定连接,所述踏板21上分别设有所述抵持部212和容置槽211,且所述踏板21相对于所述固定件23可转动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22上设有与所述固定件23相适配的缺口221。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件24包括按压部241和活动部242,所述按压部241与活动部24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242相对于容置槽211可滑动设置。按压部24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便于手动滑动定位件24。踏板21上的容置槽211和固定件23上的定位槽231围成一活动空间,通过拨动按压部241可以带动活动部242在活动空间内滑动,使得活动部242的一端可以从定位槽231中退出,也可以滑入定位槽231内。为了使定位件24能自动锁定在定位槽231内,所述踏板机构2还包括弹性件26,所述定位件24远离定位槽231的一端设有容纳孔243,所述弹性件26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孔243内,所述弹性件26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容置槽211的内侧壁。优选的,弹性件26的数目为两个,那么在定位件24上也设置两个容纳孔243,弹性件26的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定位件24和容置槽211的内侧壁,通过弹性件26的弹性回复力可以将定位件24锁定在容置槽211内,弹性件26可以是弹簧,其弹性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踏板机构2还包括压紧件27和脚垫28,所述压紧件27与踏板组件连接,且所述压紧件27上设有与所述按压部241相适配的滑槽271。可以在踏板21上设置容纳压紧件27的凹陷位,压紧件27与踏板21之间可以通过螺丝进行连接。所述脚垫28设置在所述踏板组件上,所述脚垫28上设有与所述按压部241相适配的通孔281,且所述脚垫28位于压紧件27远离活动部242的一侧。压紧件27上的滑槽271和脚垫28上的通孔281均不影响按压部241的活动,并且压紧件27和底壳22在竖直方向上对定位件24起到限位作用,可防止定位件24从容置槽211中脱落。

本实施例中,所述踏板机构2的工作原理是:当不需要使用独轮车时,通过拨动按压部241,将活动部242从固定件23侧面的定位槽231中退出,然后将踏板组件向上转动到固定件23顶部的定位槽231处,松开按压部241,在弹性件26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活动部242被锁定在定位槽231内,实现踏板机构2的收合。当需要使用独轮车时,其原理类似,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踏板机构及其独轮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踏板组件相对于车身的位置,实现对踏板组件的收合,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